1、 缺乏危机管理机构。建立强有力的危机处理机构,是减轻危机杀伤力的重要保证。从这次事件看,三鹿正缺乏这样一个能统领全局的组织机构。在事件暴发之初,假如三鹿能有一个强有力的危机处理机构,迅速行动起来,不管人们的怀疑是否正确,而遵循“消费者利益至上”原则,在第一时间叫停出售人们怀疑的问题产品,并进行质量检测。无论最终产品有无问题都公之于众,此举都会给企业赢得负责任的形象。然而,三鹿并没有成立这样强有力的组织机构,这是最大的失策,最终酿成了一场灾难。
2、缺乏应对危机的处置方案。其实,三鹿如果早作反应,尽快地展示自己负责任的企业形象,或许会使危机的影响程度减小很多。但是,三鹿从2008年8月就知道自己的奶粉出了问题,但是一直用笨拙的手段去掩盖其事实的真相。在危机发生前后,三鹿始终没有形成一个富有实质性和预见性的危机处理方案,来加以贯彻实施。以致最后公司副总裁出来宣读“公开信”及道歉都无济于事。
3、缺乏有效沟通渠道。从整个事件看,三鹿没有与社会公众和有关媒体进行卓有成效的沟通,赢得各界的理解和同情,这是三鹿致命的弱点。早在今年四月份就有媒体暴出食用“某品牌”奶粉导致婴儿肾结石,而“某品牌”就是暗指三鹿。可是,三鹿却没有反应。三鹿事件发生不久就已经开始着手考虑婴幼儿赔偿问题,他们的目的在于安抚消费者,一两年内不让他们开口。这说明三鹿缺乏与消费者和媒体有效沟通的渠道,日常经营中根本不注意收集市场、媒体、乃至消费者等各方面的情报,也是三鹿失败的最终原因。
4、形象修复能力差
形象修复理论建立在“个人或组织最重要的资产是它的声誉”的假设之上,三鹿集团
为了其声誉可以说是不择手段,从刚开始的否认事实、转移视线,到逃避责任,以至到最后了还在为自己的事实狡辩。 因此,三鹿集团在这次危机处理中,是失败的。
二、相应可行性措施(社会责任和管理道德角度)
1、危机防范
危机防范是危机管理中最重要,成本代价最低的环节。企业危机
就象人生病一样,只要平时主义身体健康,把健康摆在第一位,很多病痛我们都可以避免的。如果能够正确看待企业危机严重性,企业有一套规范的防范意识,良好的预警系统,很多企危机是可以避免的。
(1)强化危机意识,组建企业内部危机管理小组
危机管理由在公司内部有影响力,能够提出有效提出方案、能够监督策略的执行的人员构成。以蒙牛为例,蒙牛在检查出三聚氰胺污染的第二天即9月17日董事长即发布公开讲话,向消费者道歉,诚恳承认错误,并通过国家各大电视台发布声明对因食用幼儿奶粉的婴儿负责到底。并且向内部员工承诺如果处理不好这次危机就辞去其董事长职务,由此可以看出,蒙牛集团有一个完善的危机管理小组,并且有很强烈危机意识。在危机发生后的24小时不到的时间立刻作出策略,给予员工走出危机的信心,给予消费者真诚的道歉。
(2)危机管理小组要做好工作
危机管理小组要准确评估危机,制定危机管理计划,建立因处理危机要使用的联络网,
并让之流畅无阻碍,保证消息的第一时间发布,让外界知道其化解危机的信心与实力。
(3)把握企业危机发生的外因与内因
当企业每一次出现危机的时候都不是空穴来风,必须有内因于外因想结合。此次三聚氰胺污染事件中,内因是三鹿内部人员玩忽职守,视生命如儿戏,不顾企业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使得三鹿最终走向毁灭。至于外因,则需要建立危机预警系统,通过事件最早期的触发点预警,确认危机是否一定会到来。以第一时间制定危机处理策略。
(4)建立危机预警系统
危机预警系统就是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变数进行分析及在可能发生危机的警源上设置警情指标,及时捕捉警讯,随时对企业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测,对危害自身生存、发展的问题进行事先预测和分析,以达到防止和控制危机爆发的目的。
三鹿集团应该实现危机监测,搜集有关企业危机发生的信息,及时掌握企业危机变化的第一手材料,并且做到危机预测和预报,收集和整理信息,选择适宜的方法作出判断,以赢得危机处理的时间,达到危机预控,采取应对措施和制定各种危机预案,以有效地避免危机的发生或尽量使危机的损失减少到最小。
2、危机的妥善处理
危机爆发以后,通常会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危机处理不当会造成危机蔓延,小危害会在公司内部波及各个部门,而大危机则会波及整个行业。我们只能通过科学有效手段去减少危机对企业带来的损失,一切为以后企业品牌重建,乃至把危机转化成商机。
(1)以最快速度启动危机处理计划
危机一出现,企业就应该立刻启动危机处理计划,危机的具有持续性危害特征,需要尽快解决,早一天解决就减少一天损失。看看蒙牛的反应,非常迅速。
(2)堵住危机的源头
此次事件的源头在于不法奶农在原奶里掺假,导致奶粉带毒。源头找到后,三鹿应该立刻停产整顿相关产品的生产线,能够有效确保
(3)把公众的利益放在首位上的原则
危机的爆发会涉及众多人的利益,包括企业负责人,员工,客户,还有消费者。而处理危机的时候,应该把公众的利益放在最首位。企业靠公众为生,靠公众口碑面面相传。可以说,消费者说好了,才是真的好。成熟的企业必须有忠诚的消费者与稳定的供应商。而这些大众的看法直接决定危机处理的效果,为了企业走出难过后不损失其忠诚的消费者,不让其稳定的供应商倒闭,应该优先考虑他们的利益。而不是企业经营者利益。
(4)建立高速高效的信息传播渠道
高速高效的信息传播渠道,可以让处于危机中的企业跟大众面对面直接交流信息,企业应尽快调查事情原因,弄清真相,并广而告之,避免公众的各种无端猜疑。让大众安心,放心。可以借助电视台,报纸,杂志,网络等渠道公开,让大众时时刻刻知道危机处理进展,让大众也参与一份子,这将会成为将来化危机为商机的最重要资本。企业要告诉世界,面对危机,我们做了什么。尽量让大众去认同,而不是推卸责任。
(5)充分发挥公证或权威性的机构对解决危机的作用
利用权威机构在公众心目中的良好形象,处理危机时,最好邀请公证机构或权威人士辅助调查,以赢取公众的信任,这往往对企业危机的处理能够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