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化认知在跨文化交际中的重要性
孙亚琳
(武汉长江工商学院经济与商务外语学院
湖北·武汉430065)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摘要文化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袁每一种文化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和内涵遥跨文化交际活动不可避免地要涉及文化及其相关要素遥交际者如果不能正确认知和体会本土文化与他文化之间的差异性袁就不能保证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遥笔者认为正确的文化认知在跨文化交际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遥
关键词On交际者turaltheAbstractCommunicationImportance文化of认知跨文化交际
Cultureisacomplex//CulturalSunYalin
CognitioninCross-cul原socialphenomenon.Everycul-turehasitsownuniquestyleandessence.Cross-culturalcommunicationactivitiesinevitablyinvolvecultureanditsrelevantelements.Ifthecommunicatorscan'tproperlynoticeandunderstandthedifferencesbetweenlocalcultureandothercultures,theycannotguaranteethesuccessofcross-culturalcommunication.Thewriterbelievesthatthecorrectculturalunderstandingplaysanimportantroleincross-culturalcom-munication.
Keywordscommunicator;culturalcognition;cross-culturalcommunication
1前言
跨文化交际是指发生在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际活动。随着经济文化的全球一体化,国家与国家,个体与个体的跨文化交际活动也日趋频繁。在跨文化交际活动中交际者不仅要涉及语言层面,还更多地涉及相关国家的社会文化。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历史产物,有其独特的内涵和风格,交际者如果对相关的文化背景、价值观念没有深刻的了解和认知,就会因为遭遇文化冲突而使跨文化交际失败。对这些具有独特风格和内涵的文化特质做全方位的认识和了解就属于文化认知。反过来说,人们的认知行为是受一定的社会文化的影响的,认识和了解的内容越丰富、越详细,对该文化的认知程度就越深。鉴于此,笔者认为文化认知是了解跨文化交际的起点,是成功进行跨文化交际的物质保障;跨文化交际在过程中对文化认知有依赖,同时又在不断地影响文化认知的广度和深度,所以文化认知对跨文化交际有重要的影响。
2文化认知与跨文化交际的关系
跨文化交际指的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际,也就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所发生的相互关系和作用。文化是历史传承下来的符号和规范系统,每一种文化都有其独特的风格。然而人们往往容易从自己的本土文化视角去审视他国文化,而不去探索这些文化表象后的文化深层意义。对他国文化认知度越低,其客观理解度也就越低,交际中越会因语言、语境、语用等差异,而造成文化误解。
要保证跨文化交际活动的成功进行,交际者首先必须
文章编号:1672-7894(2014)08-0093-02
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其中就包括文化认知能力———
在了解本国文化和目的语文化的前提下,所具备的跨文化思维能力。也就是说跨文化交际要求交际者既要了解本土文化的文化习俗、思维模式和行为取向,又要了解目的语文化的对应知识。只有全方位地认识和了解双方文化的参照体系,交际者才可以在跨文化交际语境中自如地调整自己的行为模式,预测对方的行为取向,为有效交际做好准备。
文化的认知与人的社会化活动是分不开的,其本质就是对文化的学习和把握。文化认知的过程是从对外国文化表层的理解到隐藏的文化内涵深层的理解,最后到站在对方角度去看待他们的文化。因此,可以说文化认知是理解文化差异的物质基础,同时也是构成跨文化交际的基础,任何成功的跨文化交际都必须建立在文化认知基础之上。因此,交际者要不断加强对自身文化和他文化特质的认识、理解,并通过沟通发现双方文化的共性和差异性,在交际过程中,时刻保持文化意识,知道如何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流。
3文化认知在跨文化交际中的重要性
跨文化交际行为是双向的,交际者只有通过对相关的语言文化和社会文化有全面、深刻的认知,才能避免因文化差异所造成的交际障碍,有效地与对方进行深层次的交流,以达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在此,笔者将从文化认知的四个微观内容方面来谈文化认知在跨文化交际中的重要性。这四个方面分别是:与词汇内涵相关的文化认知;与交际环境相关的文化认知;与语用相关的文化认知和与非言语行为相关的文化认知。
在语言发展的过程中,词汇是语言系统中最能体现文化特质的一个部分。由于不同的社会背景,各种文化都给词汇赋予了特有的含义,每个词汇在不同的社会中代表不同的现象。如在汉文化中孔雀是吉祥的意思,孔雀开屏象征着大吉大利,而英语中的peacock则意味着爱慕虚荣、炫耀、装模作样等。语言学家莱昂斯描述过:“每一种语言在词汇上的差异都会反映这种语言的社会的产物、习俗以及各种活动在文化方面的重要特征。”所以说词汇最能反映出社会文化的特征,也最容易受社会文化的影响。习语和典故是词汇中文化内涵比较丰富的,如Thatmustbehisswansong中的swansong不是汉语中一般的天鹅的歌声,而是指“辞世之作”,根据西方的古代传说,swansong是指天鹅临死时发出的美妙歌声。所以交际者如果不懂词语的文化内涵,即使他的语音和语法再好也难以进行成功的交际。由于目的语与母语的文化背景不同,有些词汇会产生特定的文化意义或蕴涵,因而在跨文化交际中最容易造成误解和障碍。因此对语言词汇文化的认知是跨文化交际成功进行的基础。
如果说对词汇文化的认知是跨文化交际的物质条件,这些条件一定是要通过交际的环境发生作用的,所以对交际环境的文化认知是跨文化交际成功的保障。具体的交际
93
.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外语翻译
环境指的是交际情景、人际关系等因素。宽泛的交际环境是同的文化背景赋予了它们不同的交际功能。目光接触在中
指文化、民族思维模式等因素。比如家人朋友之间的人际关国的交流中被认为是很重要的,表示对对方的尊重,然而在系、上下级之间的人际关系在不同的民族文化中会有所不一些拉丁美洲以及中东文化中,目光接触在有些场合中是同。为避免跨文化交际中出现交际障碍,交际双方必须具备要避免的。同样的手势,可能也有着不同的文化含义。例如一定的交际情景知识。对交际环境认知越全面,理解性就越深入,越能高效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竖大拇指在中国是赞美,满意高兴的意思,在美国则只是意言语交际是一种社会行为,要受到所在社会的交际规味着没问题,并不表示任何感情色彩。对英国人而言,则是则和文化背景的制约。因此语言的使用会随着交际语境的用来传达搭便车的信息。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交际者要认变化而变化。如果在跨文化言语交际中,只掌握言语表达方真解读对方的非言语行为所传达的信息,避免误解。培养文式及其功能,却忽视他们的社交信息和语用范围,就会导致化认知的敏锐力与谨慎地解读双方文化是避免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影响跨文化交际的有效进行。比如在不同的文化失误的先决条件。
背景中,从人们常用的问候语、致谢语,到深层的交流,都带4结论
有交际者各自的文化属性,反映着不同文化的人生观和价通过对跨文化交际和文化认知四个微观内容关系的分值观。这就要求交际者能够正确识别和理解不同文化的行析,可以看出交际者对这些文化知识的掌握和灵活运用程为功能,了解不同的文化内涵,学会从对方的文化角度理解度决定着跨文化交际成功与否;正确、全面的文化认知在跨和认知事物,熟悉和掌握不同文化的言语和行为方式。只有文化交际中起着微妙却很重要的作用。这样,在跨文化交际中才能运用适当的语用策略,保证交际的成功进行。
参考文献
非言语交际是指那些不通过语言,而是通过人们的视[1]刘爱真.文化认知与言语得体——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教学思觉、听觉、触觉甚至是嗅觉就能传达意义的行为。虽然像面路谈[J].外语界,2000.
部表情、眼神、手势等非言语行为在人类中有一定的共性,[2]王志强.文化认知与跨文化理解———
以中德跨文化交际为例[J].但因为文化的制约,非言语信息在交际的过程中也会具有德国研究,2005.
很大的差异性。尤其是当交际者从自己文化的角度来解释[3]詹桂香.试探自文化认知在跨文化交际中的重要作用[J].北京第
对方传达的非语言信息时,就更容易造成交际失误。比如,二外国语大学学院学报,2005.
眼神和动作手势在面对面的交际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
编辑王恒平
(上接第68页)
特。经常强化幼儿不同寻常的想法,不要千人一面。
节,满足幼儿的兴趣、爱好、提高幼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3建立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
进幼儿智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在传统的教育中,教师与幼儿的关系是建立在权威教5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培养幼儿扩散性思维能力
育上的,教师主控幼儿,幼儿处于一种被动的、单纯的受教扩散性思维就是在思维过程中,充分发挥人的想象力,育地位,是一种单向的师幼关系。师生互动是一种开放式的突破原有的知识圈,从一点向四面八方想开去,通过知识、教育观念,是指教师与幼儿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行为观念的重新组合,找出更多更新的可能的答案,设想或解决和过程。它是建立在民主、平等、互相尊重和信赖的关系上,办法。这种思维具有流畅性、灵活性、独特性和操作性等特它既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更重视幼儿的主动精神,是一种点。它既无一定的方向,也无一定的范围,允许对引起思考双向的师幼关系,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学会由权威的管理者、的问题的标新立异,在方向上可以“海阔天空”、“异想天学习的主宰者转变成幼儿活动材料的提供者,幼儿活动的开”,是一种开放性的思维,它是创造性思维的一种,是开发参与者、协助者和支持者、幼儿行为的记录者和研究者。教创造力的一种重要思维形式,培养和开发幼儿的创造力,必师要了解幼儿,注重幼儿体、智、德、美诸方面和谐发展;信须重视训练幼儿的扩散性思维能力。
任幼儿,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性,关心幼儿,让每个幼儿的幼儿园对幼儿的教育教学除日常生活外,主要通过健身心都获得最大程度的发展;鼓励幼儿,激发幼儿的创造康领域、社会领域、语言领域、艺术领域(音乐、美术)、自然性,使幼儿从自发的、被动的知识受体转变为自觉的、主动领域(自然科学、数学)这几方面对幼儿实施教育,而对幼儿的发展主体。教师更要善解人意,以一颗爱心和一双助人的创造性的培养不是单独的一个学科领域,它与这几大领域手,营造一个“爱”的氛围,使幼儿在减少权威,重视群体分教育的关系是密切的,只有在各大领域、各科教学中渗透创享,以及真正关心他人的氛围中自主学习,自由选择,探索造性的培养,才能使幼儿创造性的培养落到实处。在教学过研习。
4在游戏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
程中,教师必须改变“封闭式”或“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实际需要,采取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历代的幼儿教育家都十分强调游戏在幼儿发展中以及式和启发式的教学方法,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幼儿教育中的重要地位。由于游戏具有自主性、兴趣性、虚发展幼儿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幼儿勇于探究、发现、创造拟性、社会性、具体性等特点,幼儿在游戏中能积极参与、主能力。动地选择与决定活动的内容、方式和方法,是幼儿喜爱的活动。对幼儿来说,游戏不仅是一种玩耍,也是幼儿认识世界参考文献
的重要途径,是幼儿时期高度个性化和创造力的活动,教师[1]邱磊.幼儿创造力的培养[J].现代经济信息,2010.
在组织游戏时应担任观察者、指导者、参与者的角色。在游[2]吕云龙,孙法义.培养孩子创造力的60种方法[M].北京:朝华出版
戏准备到开展中教师都给幼儿充分的自由,鼓励幼儿自己社,2010.
确定游戏内容,设计游戏环境,制作游戏材料,发展游戏情
编辑王恒平
94
.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