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规范说明适用于我省新建、技改、扩建工业类的建设项目(火电厂、码头等建设项目除外),其他类型项目可参考执行。利用国际金融组织和国外贷款的建设项目,除满足本规范说明要求外,还需执行我国和国际金融组织已颁布的有关规定。 一、附图规范说明 1.地理位置图
图示评价区范围、厂址、交通干线、主要河流、湖泊、水库、湿地、城镇、厂矿企业、自然人文景观、列出空气环境质量监测点位等主要环境敏感目标,附风玫瑰图、图例和比例尺(1:10000—1:50000)。 2.水系图
图示主要河流、湖泊、水库、流向(主、次)、水工设施、厂址、污水排口位置(含污水处理厂)、饮用水源保护区范围、取水口、水产养殖区等敏感目标。附比例尺(1:20000—1:100000)和指N向。标出水环境现状监测断面。 3.规划图
开发区、工业小区发展规划图、城镇总体规划图,图示土地利用规划(需要时应增加现状图)、项目位置、热电厂、污水处理厂等。附图例、比例尺(1:20000—1:100000)。 4.厂区总面积布置图
图示主要生产装置,公用工程、化学品库等及污染源位置(排气筒、排污口、噪声源、固废贮存场等)。技改项目标明已建、在建和拟建项目区。厂界噪声监测布点图上应标明主要噪声源、声环境保护目标。附图例、指N向及比例尺(1:3000~1:5000)。 5.厂界周围状况图
图示厂界外不小于500m的土地利用现状和主要环境敏感保护目标。图比例尺(1:5000~1:10000)。 6.生产工艺流程图
图示主要原辅料投加点、主要中间产物、副产品及产品生产环节(按废水、废气、固废、噪声分别编号)、物料回收或循环环节,结合工艺流程框图作简要说明。 7.物料平衡图
图示各生产工序原辅料用量、反应中间体、产品品种及数量。 8.水量平衡图
图示各生产工段用排水、公用工程用排水和生活用排水、绿化用水、循环水量、套用回用水量、损耗水量、初期雨水(化工等项目)等,技改扩项目应分别绘制技改前后全厂水平衡图(需图示水回用路线)。
注:报告书图幅不小于160200mm.水、气、声监测点编号图表一致。 二、表格规范说明
1、建设项目周围地区环境概况及环境保护目标
1.1 环境保护敏感目标表
描述评价区域内居民区、学校、医院、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文物古迹、饮用水源保护区、取水口等,按表1-1填写:
表1-1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 环境要素 环境保护对象名称 方位 距离(M) 规模* 环境功能 空气要素 水环境 声环境 *如:水厂取水口:t/d;居民区(点):户数/人数;医院:床位数 2 工程分析
2.1.项目建设内容表
根据项目特点,按主体工程、配套辅助公用工程分别按表2-1、2-2填写,技改扩工程应说明技改前
后产品方案的变化。 序工程名称(车间或生产号 线) 表2-1 主体工程及产品方案 设计能力 产品名称及规格 技改前 技改后 年运行时数 增量 注:新建项目技改前填“0” 贮运工程 公用工程 表2-2 公用及辅助工程 建设名称 设计能力 备注 环保工程 给水、排水、供热、供汽、 供电、供气、绿化等 废气处理 废水处理 … 2.2 物料能源消耗表 主要原辅料能源消耗按表2-3填写,主要原辅料理化性质、毒性毒理按表2-4填写。
表2-3 主要原辅料及能源消耗 重要组分、规单耗 年耗量 类别 名称 来源及运输 格、指标 (t/t产品) (t/a) 原料 辅料 燃料 新鲜水 电 汽 气 名称、分子式 表2-4 主要原辅料、中间产品、产品理化性质、毒性毒理 理化特性 燃烧爆炸性 毒性毒理 2.3主要生产设备、公用及贮运设备 主要设备清单按表2-5填写。技改扩项目应说明设备变化(淘汰、新增、扩容)情况。
表2-5主要设备清单 类型 名称 规模型号 数量(台套) 产地 生产 公用 贮运 2.4 物料平衡表 根据项目特点和生产工艺流程图按表2-6填写物料平衡表,并绘制物料平衡图,对有毒有害化学品、重金属等特征物质作单独平衡。
4
表2-6 装置物料平衡表 kg(t、10t)/a
序号 入方 物料名称 数量 产品 副产品 出方 废气 废水 固废(液) 2.5 污染源强分析表 结合生产工艺流程图和物料平衡、水量平衡,污染源产生强分别按表2-7至2-11填写,技改项目分别列出新增源强和扩建后源强。非正常和事故排放源强参照填写.
表2-7 装置(生产线)有组织废气产生源强 污染源 污染物产生量(kg/h) 排放源参数 拟采排放种编取的方式名废气量高度直径温度类 号 处理及去SO2 TSP … 30称 m/h (m) (m) (C) 方式 向 G1 废G2 气 : Gn 表2-8 无组织排放废气产生量 序号 污染源位置 污染物产生量t/a 面源面积 面源高度 1 2 n 表2-9 废水产生源强 污染物产生量 拟采排放废水 编废水量COD NH3-N … … 取的方式来源 号 (t/d) 处理及去浓度排放量浓度排放量… … 方式 向 (mg/l) (kg/d) (mg/l) (kg/d) W1 生产废水 W2 … Wn … 设备名称 序号 名称 分类编号 生活污水 净下水(循… 环等排水) 初期雨水 … … … 序号 表2-10 噪声设备 声级值dB(A) 所在车间(工段)名称 表2-11 固废产生源强 性状 产生量 含水率(%) 距厂界位置m 拟采取的处理 处置方式 2.6污染物排放量表 结合污染物产生及治理措施,按表2-12~2-16,分别填写大气、水、固废污染物排放状况,并汇总污染物产生量、削减量和排放量三本帐。技扩改项目给出“以新带老”削减量。
表2-13 水污染物排放状况 种类 编号 废水量污染污染物产生量 治理污染物产生量 标准浓排放方104t/a 生产废水 生活污水 清净排水 … W1 W2 : 物名称 浓度产生量(mg/l) (t/a) 措施 浓度产生量(mg/l) (t/a) 度值(mg/l) 式与去向 表2-14 噪声 治理措施 设备名称 名称 等效声级 产生量(t/a) 降噪效果 预计厂界噪声值 标准限值 表2-15 固废 性状 含水率(%) 分类编号 综合利用方式及其数量(t/a) 处理处置方式及其数量(t/a) 表2-12 大气污染物排放状况 种类 编号 G1-1 G1-2 : G1-n G2-1 G2-2 : G2-n G3-1 G3-2 : G3-n 排气量3(m/h) 污染物名称 产生状况 浓度速度3(mg/m) (kg/h) 治理措施 去除率(%) 排放状况 浓度速度3(mg/m) (kg/h) 执行标准 浓度速度3(mg/m) (kg/h) 排放高度 排放方式 工艺废气 燃料燃烧废气 贮运废气 表2-16 污染物排放量汇总 种类 废水 污染物名称 产生量 削减量 排放量 “以新带老”削减量 技改前后变化量 COD … SO2 废气 … 工业固废 按:利用量、 危险固废 贮运量、处置 量分类 生活垃圾 3、污染防治措施评述 3.1 环保措施投资表
建设项目污染治理措施“三同时”及以新带老措施、效果及投资概算按表3-1填写。
表3-1 环保措施投资清单 污染源 环保设施名称 环保投资(万元) 效果 进度 废水 废气 固废 噪声 绿化 监测仪器 排污口整治等 清污分流管网建设 4 清洁生产分析 4.1 清洁生产主要物耗、能耗及排污比较表
从原辅料清洁性和产品质量、工艺路线和设备的先进性、控制污染、节能降耗、节水等方面进行分析。指标比较按表4-1填写。
表4-1 主要物耗、能耗及排污比较 3类别 名称 Kg(t、m)/t产品 本项目 技改前 同类企业先进水平 物耗 煤、电、汽、 能耗 新鲜水等 SO2 污染源 烟尘 COD 5 区域污染源调查分析 5.1 污染源调查表
大气污染物排放状况按表5-1、5-2填写,水污染源排放状况按表5-3、5-4填写。
表5-1 评价区域内大气污染源排放状况 污染物排放量(t/a) 废气排放量序号 污染源名称 43(10m/a) 烟尘 SO2 粉尘 特征污染物 表5-2 评价区域内大气污染源等标污染负荷及等标污染负荷比 污染源名称 PSO2 P特征因子 ∑Pn Kn(%) 排序 表5-3 评价区域内废水污染源排放状况 废水量 COD NH3-N 序号 污染源名称 … 排放去向 4(10 t/a) (t/a) (t/a) 表5-4 评价区域内废水污染源等标污染负荷 序号 污染源名称 PCOD PNH3-N … ∑Pn Kn(%) 排序 6 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6.1 环境质量现状监测表
空气环境监测点按表6-1填写,监测结果按6-2至6-4填写。水环境监测断面按6-5填写,监测结果按6-6填写。噪声结果按6-7填写。
表6-1 空气环境现状监测点位 监测点编号 名称 方位 距离 监测项目 所在环境功能 G1 … 3表6-2 SO2(NO2…)监测结果汇总 mg/m 小时浓度 日均浓度 监测点 名称 最大超标最大超标编号 范围 超标率% 范围 超标率% 倍数 倍数 3表6-3 TSP(PM10)监测结果汇总 mg/m 监测点编号 名称 日均浓度范围 超标率(%) 最大超标倍数 监测点编号 河流名称 … 侧点号及断面名称 表6-4 NH3(无组织排放污染物)监测结果汇总 mg/m 名称 厂界最大浓度 超标率(%) 表6-5 水质监测断面 监测断面 距排口距离 离岸边距离 W1 表6-6 水质监测结果汇总 mg/l(pH除外) pH COD NH3-H … 3P烟尘 P粉尘 最大超标倍数 监测项目 特征因子 项目 监测点号 夜间 达标状况 N1 … 7 环境影响预测评价 7.1 大气预测典型日气象条件表
大气预测应计算典型日气象条件主要空气环境保护目标日均浓度,典型日气象条件按表7-1填写。
表7-1 典型日气象条件 时间 02 05 08 11 14 17 20 23 典型日 1# 2# 1# 2# 1# 2# 1# 2# 1# 2# 1# 2# 1# 2# 1# 2# 风向 风速 表6-7 厂界噪声监测结果汇总 dB(A) 环境功能 昼间 达标状况 气温 稳定度 8 总量控制分析 8.1新建项目污染物排放总量表
新建项目污染物排放总量按表8-1填写,技改扩项目按表8-2填写。
表8-1 新建项目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 t/a 污染物名称 产生量 削减量 预测排放量* 建议申请量 SO2 废气 烟尘 粉尘 特征因子 COD NH3-N 废水 石油类 TP 特征因子 区域平衡替代削减量 固废 *:预测排放量=废气(水)单位时间排放量一年内排放的单位时间累计数污染物排放浓度限值(标准限值或设计(预测)限值)。要对预测排放量的计算过程予以说明。
污染物名称 SO2 废气 烟尘 粉尘 特征污染物 COD NH3-N 废水 石油类 TP 特征污染物 固废
技改前(已建+在建) 实际排放核定排放量 量 表8-2 技扩改项目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t/a) 技改工程 技改后(已建+在建+拟建) 以新带老预测排放建议排放产生量 削减量 排放量* 削减量 总量 总量 技改前后减量 区域综合治理削减量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