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前馈反馈控制实验

来源:画鸵萌宠网
实验指导书

实验八、前馈反馈控制实验

一、实验目的 1、 2、 3、

学习前馈调节规律

学习前馈控制系统的组成原理 掌握前馈控制器的设计方法

二、实验设备 1、 2、

四水箱实验系统DDC实验软件 PC机(Windows XP 操作系统)

三、实验原理

前馈控制的基本概念是测取进入过程的干扰(包括外界干扰和设定值变化),并按信号产生合适的作用去改变操纵变量,使受控变量维持在设定值上。前馈控制是根据被控变量不变性原理设计的,有动态不变性、静态不变性和绝对不变性等原理。它要对被控过程有充分了解,以得到前馈控制器的数学模型,对线性系统理论上实现扰动量对被控变量“完全补偿”或“绝对不变”的算式,一般可表达为:

GFC(s)=−

Gf(s)Gp(s) (8-1)

式中: GFC(s)——前馈控制器的传递函数

Gf(s)——干扰通道的传递函数

Gp(s)——对象通道的传递函数

从理论上看,前馈调节能依据干扰值的大小,在被调参数偏离给定值之前进行控制,使被调量始终保持在给定值上。而实际上要按(18-1)式实现完全补偿,在很多情况下只有理论意义,实际上做不到;同时,在工业对象中,存在许多扰动因素,我们只能选择一两个主要的扰动进行补偿,而其余的扰动仍会使被调量发生偏差。

前馈-反馈控制系统将前馈与反馈结合起来,选择对象中主要的一些干扰作为前馈信号,对其它引起被调参数变化的各种干扰则采用反馈调节系统来克服,从而充分利用了这两种调节作用的优点,使调节质量进一步提高。

- 1 -

实验指导书

干扰流量前馈控制器干扰通道-给定值×+-测量变送PID控制器+×调节器双容水箱++×液位

前馈-反馈控制系统框图

如上图所示,以双容水箱为被控对象的前馈-反馈控制系统可以近似看成线性系统,因此式同样适用于前馈-反馈控制系统。下面根据这个“完全补偿”算式,给出前馈控制器的一般设计步骤:

1、 获得双容水箱的数学模型

即计算Gp(s)。通过飞升曲线法获得双容水箱的动特性曲线,并分析获得其数学模型,具体可参见实验二;

2、 获得干扰通道的数学模型

即计算Gf(s)。通过飞升曲线法获得干扰通道的动特性曲线,并分析获得其数学模型,具体可参见实验二;

3、 计算前馈控制器的数学模型 根据(8-1)式有 GFC(s)=−

Gf(s)Gp(s)

至此,我们完成前馈控制器的设计。 四、实验步骤 1、进入实验

运行四水箱实验系统DDC实验软件,进入首页界面,选择实验模式为“实物模型”; 单击实验菜单,进入前馈反馈控制实验界面, 2、选择控制回路

A、

选择对象

在实验界面的“请选择控制回路”选择框中选择控制回路,如下图所示:

- 2 -

实验指导书

从两个回路中任选一个。 B、 组成控制回路

当选择“前馈控制回路1”时,打开阀门K31,同时为引入干扰,打开阀门K32 当选择“前馈控制回路2”时,打开阀门K41,同时为引入干扰,打开阀门K42

3、初始化控制系统

a、将PID控制器设置成手动

先单击实验界面相应控制回路的PID控制器标签,弹出PID控制器界面,然后单击PID控制器界面的“手动”按钮; b、使前馈控制器的输出无效

单击实验界面相应控制回路的PID控制器标签弹出PID控制器界面后,单击PID控制器界面的“参数设置”按钮,弹出PID控制器参数设置界面,如下图所示:

单击界面中的“前馈引入标志”检查框,打勾表示选中,空白表示未选中,这里不选中。

C、设置管路2的输出为零

单击实验界面上的“设置U2”按钮,在弹出的设置界面中,通过键盘将U2阀度设为零。 4、设置PID控制器参数

- 3 -

实验指导书

根据对象特性,设置PID控制器参数: P=

I=

D=

并通过键盘输入到控制器参数设置界面中,具体参见前面的实验。

5、设置前馈控制器参数

a、计算前馈控制器的数学模型

按实验原理部分描述的方法进行计算。 期望表达式为:GFC(s)=KFC

T1s+1−TaoS

l T2+1

模型参数为:KFC、T1、T2和Tao b、输入控制器的模型参数

单击实验界面中相应控制回路的前馈控制器标签,弹出前馈控制器界面,如下图所示:

通过键盘,输入模型参数 6、PID控制器投入运行

将PID控制器设置成自动,单击PID控制器的“自动”按钮; 根据控制效果,调整PID控制器参数。 7、引入和撤除干扰

此时前馈控制器不起作用。

在此实验中,用管路2的流量作干扰流量,因此用流量Q2作干扰流量。

单击实验界面的“设置U2”按钮,在弹出的输出设置窗体中,通过键盘设置一个输出量,等待控制器控制液位平稳。当被控对象液位平稳时,再将U2设置成零,重新等待液

- 4 -

实验指导书

位平稳。

8、查看反馈控制的效果

通过“实时趋势”或“历史趋势”窗体,测绘趋势曲线,并进行评估。 9、引入前馈控制作用

单击PID控制器界面的“参数设置”按钮,在弹出的参数设置界面中,单击选中“前馈引入标志”检查框。 10、 引入和撤除干扰 重复第9步的操作。 11、 查看前馈-反馈控制的效果

通过“实时趋势”或“历史趋势”窗体,测绘趋势曲线,并进行评估。 12、 实验记录

记录控制的调节参数,并利用趋势窗体查看控制效果,并结果记录在下表中:

时间 PID 控制参数

D(s)

前馈控制器 参数

KFCT1(s) T2(s) Tao(s)

超调量(%) 过渡时间(s) 效果评估

13、

结果分析

P I(s)

分别测绘单独反馈作用和前馈反馈作用的控制效果曲线,并分析之。 五、注意事项

四水箱实验系统DDC实验软件使用时,确保文件“四容水箱系统数据库”不在使用。 六、实验报告

- 5 -

实验指导书

1、 2、 3、

测绘PID控制器对干扰的抑制效果曲线,并分析 测绘前馈-反馈控制对干扰的抑制效果曲线,并分析 比较两种控制效果,并给出你的看法分析

七、思考题 1、 2、 3、

简述前馈控制系统的组成原理。 如何进行前馈控制器的设计? 为什么前馈控制能更好地抑制干扰?

- 6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