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论《医学人文》课程的体系建设

来源:画鸵萌宠网
【课程建设】 论《医学人文》课程的体系建设 颜世军,孙连坤,潘双翼 (吉林大学 白求恩医学院,吉林长春130021) 摘要:尽管目前许多学校开设了《医学人文》课程,但各校对于此类课程的开设通常较为零散、不成体系。本文 首先对《医学人文》课程的概念内涵及其与公共基础课和医学专业课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明确的界定,进而从三个 方面较为深入地探讨了《医学人文》课程应达到的基本要求,并根据我校实践给出了《医学人文》课程体系的初步 模型,供各位同仁参考。 关键词:医学;课程体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1—0230-02 一、《医学人文》课程概念与内涵 必要的。 《医学人文》课程是一类医学与人文学科交叉融合 二、《医学人文》课程应达到的基本要求 而形成的课程群,是人文学科知识在医学中的应用,是 《医学人文》课程种类众多,总体上说,一门课程在 以医学为中心的众多紧密关联的应用人文学科的有机 教学中应达到什么样的基本要求则是一个值得我们探 聚合体。这里所指的“人文”是广义的、泛指的“人文”, 讨的问题。由于医学人文学科具有交叉性和应用性的 如哲学、社会学、经济学、法学等凡是能与医学相融合, 特点,其教学内容既有医学内容又包含人文思想,因 形成交叉学科,以文化形式渗透于人类社会中,并对医 此,这类课程的教学目标必然兼具这两大类学科的特 学发展和医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起指导作用的学科, 点,而且要对其进行有机的结合,而不是简单的拼凑。 均被纳人广义“人文”的行列。《医学人文》课程包含医 我们认为,《医学人文》课程应达到的教学要求至少应 学史、医学哲学、医学人口学、医学美学等课程,可多达 包含以下= 个方面。 数十门,有的适合于在公共基础课阶段学习,有的适合 1.通过《医学人文》课程的教学,教师要带领学生从 于在医学专业课阶段开设。在教学内容上,《医学人文》 人文的视角审视和剖析医学,使其了解医学除了解除 课程既有人文课程的内容,又包含着医学专业知识,它 病痛之外的人文价值和其存存的意义。①使学生认识 与公共基础课程和医学专业课程既有密切的联系, 同 到“人文”就是医学的门的和初衷,重塑医学生的职业 时又有着很大的区别,彼此之间既不重复、也不冲突, 价值规 许多医学十 跨入医学殿 的大门之前往往 相辅相成,和而不同。公共基础课程是指数、理、化、外 只把隗牛作为一种职 ,化掌握医学科学技术作为在 语、“两课”、计算机等课程,通常在学生人校后的前酌 校学 的最终『1标,认为 他的课程则是可有可无的。 年完成,用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科学思维能力、语 这种错 观念的,j J导下,许多学 只重视专业课程 言能力、辅助工具的应用能力和思想品德及文化修养 的学 , 忽视 他课程,更不川说做一些与医学相关 等基本素质。医学专业课程是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 的扩腱l刈i爻 思号r这样的学 进入临床后,病人当 各门课程,其目的在于使医学生掌握医学的基础理论、 然只会被 {作是疚病的载体,正如美罔医学科学院士 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在学生入校后进行医学人文教 刘易斯・托马斯所 ‘:“我觉得我不像是个有毛病的活 育,可以在人文教育中渗透医学知识和医学思维,使人 人, 更像一个需要越怏解决越好的问题”。因此,无法 文课程更有针对性,使医学生在公共基础课阶段的学 存他ffj身f 感受到被关怀当然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了。 习有了医学的色彩,为他们将来的职业生涯作准备。在 我们甚至还呵以想象的到,他们中的一部分人是如何 专业课学习阶段进行医学人文教育,可以为医学生提 的把病人仪仪作为消费的主体,从他们身上赚取钱财, 供一个广阔的人文背景,并始终提示医学生:医学是一 并使他们的心灵冉次受到伤害。②开阔医学生的视野, 门与其他学科密切相关的科学,是一门充满对人性关 提升人际交往能力,以便其日后能够妥善处理医际关 怀的科学,并最终把对人关怀的意识内化为医学生的 系和医患关系。众所周知,现在医患关系较以往更趋紧 人文素质,落实到他们的医疗实践中去。应当指 ,医 张,这种紧张的关系既不利于医学事业的发展,更不利 学人文教育既不同于思想政治教育,也不同于一些院 于医患双方保持良好的心态和健康的身体。面对这种 校在全校范围内对所有专业学生进行的普通人文教 情况绝大多数学生束手无策、任其发展,或只是牢骚抱 育,它有着浓厚的医学色彩,强调医学如何为人类服务 怨,找不到好的解决办法。通过《医学人文》课程的学 及医学如何与人文结合。医学生仅仅凭借个人兴趣挑 习,这些未来的医生们会变得更加关心病人,这便使医 选几门普通人文课程来学习,不但缺乏系统性,也缺乏 患双方有了相互理解的心理基础,如果医生们拥有良 与医学的必然联系,因为绝大多数学生还不具备把零 好的沟通技能,并以更易接受的方式表达自我和传递 散的普通人文知识抽象、整理,并自觉运用到医学中的 思想,紧张的医患关系定会得到极大的缓解。同样的, 思维能力。因此,在医学专业的教学计划中列入相应的 这种良好的人际交往技能也会帮助他们处理与其他医 《医学人文》课程并将其贯穿于医学教育的始终是非常 生、护士、技术人员和医院管理者之间的关系,起到事 -230- 【课程建设】 立足地方特色的机制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孙宝福,刘电庭 (桂林理工大学机械学院,广西桂林541004) 摘要:以塑造“厚基础、宽口径”专业为理念,以数字化设计、制造为核心,以机械技术、信息技术、电子技术的 结合为主线,探讨我校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关键词: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学科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G642 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r)1—0231—02 制造技术被国家科技部列为21世纪重点发展的四 化_J1。由于各地方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对人才需求层 大支柱技术之一,机械制造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支 次、目标必然也不同,具体到专业建设和学科体系上, 撑产业,其地位和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随着计算机、 表现为研究内容、研究方向和知识结构体系的不同。如 微电子、控制等技术的飞速发展,适应现代生产力的先 何根据地方经济发展的需求,培养出符合国家目标要 进制造技术正逐渐代替传统的制造技术。机械设计制 求的毕业生是本文探讨的重点。 造及自动化专业便是在这一背景下诞生的。1998年,教 一、培养目标的确定 育部将原来的机械制造工艺与自动化、机械设计及制 我校于2006年开设了机制专业,从而结束了我校 造、汽车与拖拉机、机车车辆工程和机械电子工程等专 没有机械学科的历史。然而,由于一切都是从头开始, 业合并为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以下简称机制 在专业建设方面必将面临着培养目标的确定、课程体 专业),它综合了机械、微电子、电子电力、计算机、传感 系的建立、实验室建设以及师资力量的培养等诸多问 测量、控制等多项技术,将传统制造技术与现代设计方 题。社会需求决定了培养目标,培养目标决定了课程体 法、信息技术、计算机辅助制造技术、管理自动化技 系的建立。当然,每个学校依据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 术相结合,从而实现了制造业的数字化、信息化、网络 学科优势的不同,所确定的研究方向也不同。对我校来 “—卜 —-+_“—-卜”—卜*—-卜“—・卜一—卜”—+_“—・卜“—-+-”十一+一——卜-— 卜一+一—-卜-—・卜一+一—-卜-+一十-—+-・ 半功倍的作用。而这些内容在《医学人际沟通》等课程 身是不可能解决目前人类所面临的疾病问题的。例如, 中均会涉及到。③使学生能够把艺术和美融入医学,提 急剧扩散的“艾滋病”已经严重威胁到了人类的健康乃 升其思想境界,使其医疗实践行为富含美的韵味。医学 至生存,为控制疾病的蔓延和发展,医学必须要与文 中并不缺乏艺术和美感,它们能让人产生愉悦的感觉, 化、思维和行为科学密切配合,与人们的饮食习惯、行 从而极大地促进病人健康的恢复。然而当医学仅仅成 为习惯和价值观念的改变紧密结合起来,加强引导和 为一种职业时,思维的定势以及工作的压力往往使我 预防,而不是“单独作战”。前段时间在我国及世界范围 们疏于发现。开设《医学与艺术》、《医学美学》等课程可 内广泛流行的“非典型性肺炎”和“禽流感”等传染病的 以使学生在了解医学与艺术和美关系的过程中,体验 防治也说明了这一点。另外,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 人性,增强美感,培养人文素养和艺术赏析能力。 和应用,其所带来的社会和伦理问题也已经凸显出来, 2.《医学人文》课程的教学应以医学为基础,以人文 成为了广为社会所关注的热点问题,如基因伦理和克 知识和人文思想为指导,服务于医学和医学教育。通过 隆技术伦理、器官移植伦理、医疗高新技术的滥用等。 此类课程的学习,应使医学生懂得医学与人文之间存 提出这些问题对于学生思考生命中的伦理道德问题及 在着广泛和密切的联系,认识到医学绝不是孤立存在 在临床医疗过程中践行医学人道主义具有重要的作 的,而是与历史、社会学、哲学、经济学等学科有着密切 用,并可以培养他们的改革和探索精神。医学生只有具 联系的学科,其他学科的思维方式和运算方法等都可 备了这些素质,才可能成为真正符合新世纪需要的合 以与医学进行有机结合,并为医学发展所利用。如学习 格医生。 《医学人口学》课程,可以使学生了解人口的发展状况 总之,《医学人文》课程的体系建设是值得各校的 和趋势,及我国大量存在的残疾人口产生的原因,优 教育工作者给予持续关注的课题,有待于大家共同探 生、人口控制与医学的关系,妇女、儿童需要的医学照 讨和积极实践。 护等,立足于对这些人口现象的人文阐述,可以唤醒医 参考文献: 学生努力学习医学知识的意识。 [1]Lewis Thomas.最年轻的科学【M】.刘惠民,石荣珍,译.北京: 3.通过《医学人文》课程的教学,要能够提出目前医 三联书店,1986:94. 学中存在的问题,引发学生进一步的思考,培养其改革 【2]W・C丹皮尔.科学史【M1.李珩,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j7: 和探索精神。医学是一门科学,但她同时更是--I'q“人 88. 学”,越来越多的人已经开始认识到:单纯依靠医学本 [3】周晓岩,颜世军,吴运涛.医学人文课程设置的初步研究与 实践 医学教育探索,2003,2(4). -23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