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让父母为我操心
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 感恩父母的付出,引发情感共鸣,激发学生体谅之情。
2. 从细微处着手,体会父母工作时的繁忙,理解父母辛苦付出的意义。 3. 观察记录父母日常生活和工作,学会体谅和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体会父母生活与工作的繁忙,感恩父母的付出。 难点:体谅与表达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三、教学用具
多媒体设备
四、教学过程
【课堂引入】
导语:这是一首传唱很广的儿歌,也是伴随很多人一起成长的经典儿歌,让我们一起听听吧。
播放音乐:《我的好妈妈》。
出示任务:从这首歌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反馈指导:引导学生认真听歌,谈听歌体会。
教师总结:从我们来到这个世界的那一刻起,父母就开始了无怨无悔的付出。你有没有留意过自己的父母,为了让你无忧无虑的生活和学习,一天到晚都在忙忙碌碌,你有没有对父母的辛苦付出表达过感激?
设计意图:以耳熟能详的儿歌作为开场,引起学生的共鸣,引导学生回忆父母的辛苦和劳碌,激发学生的体谅之情。
【课堂活动】
一、发现父母的不易
活动一:时间轴里的“父母”
导语:父母不辞辛苦,一方面要努力工作担起家庭的责任,给我们创造更好的成长环境;还要在工作之余,付出时间和精力,陪伴着我们学习和玩耍。仔细回想一下,和父母在一起的时候,你留意过他们都在忙什么吗?
此环节可使用资源“【活动设计】观察父母的一天”,建议打印出来使用。
出示任务:画一个时间轴,把父母的劳碌记录下来,算一下,他们有多少时间都是在忙忙碌碌中度过的。
展示图片:父母做家务照片。
反馈指导:引导学生根据时间轴,讨论分享。 6:00 出示任务:播放视频:爸爸您辛苦了。 反馈指导:引导学观看,分享自己的想法。
9:00 12:00 14:00 18:00 21:00
上图为视频“爸爸您辛苦啦”的截图,如需使用,请插入视频。
教师总结:妈妈的手变得越来越粗糙、脸上有了皱纹;爸爸多了几根白发,背也变得有点驼……通过大家刚才的记录可以发现,从早到晚,父母总在忙碌,为工作努力,为生活奔波,为了我们的健康快乐,为了家的温暖,付出了许许多多的辛苦。
设计意图:借助时间轴,让学生能细化父母一天的辛苦劳碌,引出父母不辞辛苦承担家庭责任的话题,并进一步引导学生体会父母的艰辛。
二、体会父母的不易
活动二:我是小演员
导语:父母在家里的辛苦,我们可以看得到,那么他们工作时间的辛苦呢?
出示任务:我想请几位同学客串一下交警、程序员、医生、环卫等角色,体验下父母工作时的劳累,让我们了解父母都在做些什么,试着体会他们的辛劳吧!
展示图片:父母的工作角色。
反馈指导:学生情境演出,角色扮演。
出示任务:如果不能跟着父母去上班,也有办法了解父母的工作,比如,我们可以进行一次小记者访问。
展示采访实录。
出示任务:如果要对父母的工作进行一次访问,你想提哪些问题呢?事先设计一个访问提纲,对父母进行访问后,别忘了整理访问实录,写下自己的感受,与大家一起交流。
此环节可使用资源“【活动设计】采访父母工作”,建议打印出来使用。
教师总结:也许一开始,我们对父母工作的内容充满好奇,但真正做的时候就能体会到其中艰辛和不易,让我们给自己的父母制作一张“感恩卡”,回家对他们说一声“辛苦啦”。
设计意图:通过情境模拟,让教材回归生活,帮助学生切身体会父母工作的不易和工作时的繁忙,引发情感共鸣,感恩父母的付出。
【课堂小结】
父母不辞辛苦地承担起家庭的责任,我们要发现父母生活中的辛苦,体会父母工作时的劳累,感恩他们的付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