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份 2015年 2014年 2013年 2012年 单选题 1题1分 1题1分 多选题 1题2分 1题2分 1题2分 合计 3分 1分 2分 2分 【本章教材结构】
价格总水平 价格总水平的含义和度量; 决定价格总水平变动的因素; 价格总水平变动的经济效应 就业、失业的含义; 统计口径;失业的类型 奥肯定律; 就业弹性系数 菲利普斯曲线 就业与失业 失业与经济增长及价格总水平的关系 第一节、价格总水平
【本节知识点】
1、价格总水平的含义和度量 2、影响价格总水平变动的因素 3、价格总水平变动的经济效应 【本节内容精讲】
【知识点一】价格总水平的含义和度量
1、含义:价格总水平也叫一般价格水平,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全社会各类商品和服务价格变动状态的平均或综合,一般用价格指数来度量。
2、世界各国度量价格总水平的方法:编制各种价格指数和计算国内生产总值缩减指数。 3、价格指数就是用来反映报告期与基期相比商品价格水平的变化趋势和变化程度的相对数。反映价格总水平变动的叫做价格总指数,一般称为价格指数 。
我国目前是采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作为衡量价格总水平变动的基本指标。(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通货膨胀率就是不同时期的消费价格指数变动的百分比。)。
【例题1:2011年单选题】我国目前用于衡量价格总水平变动的基本指标是( )。 A.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B.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
第1页 /共9页
C.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 D.企业间交易价格指数 【答案】A
【解析】 本题也可以通过经验选择。 【知识点二】决定价格总水平变动的因素
决定价格总水平变动的因素包括货币供给量、货币流通速度、总产出、总需求和总供给。 (一)货币供给量、货币流通速度和总产出
1、价格总水平与货币供给量、货币流通速度和总产出的关系式
货币供应量M*货币流通速度V=价格总水平P*各类商品交易数量T(费雪方程式),
P=MV/T P的值取决于M V和T三个因素的相互关系,在这三个因素中,M是一个由模型之外的因素决定的,V在一定时期相对稳定,T的增长也相对稳定,所以价格的变动主要取决于M的变动。
2、运用微分方法推导,可以得出价格总水平的决定方程:
mvy
----代表价格总水平变动率或通货膨胀率
m-----代表货币供给量的变动率 v-----代表货币流通速度变动率 y-----代表GDP的变动率
3、价格总水平的变动与货币供给量、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成正比,而与总产出的变化成反比。 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货币供给量增长,价格总水平一般会趋于上升; 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总产出增长,价格总水平一般会趋于下降; 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货币流通速度加快,就会促使价格总水平上涨。 (二)总需求和总供给
1、从长期来看,总供给变动与价格总水平无关; 2、短期看价格总水平是由总需求和总供给共同决定的。
如果总需求增长快于总供给的增长,价格总水平就有可能上升;反之,如果总需求增长慢于总供给的增长,价格总水平就有可能下降。
【例题2:2007年多选】决定价格总水平变动的主要因素有( )。 A.货币供给量
第2页 /共9页
B.货币流通速度
C.总需求和总供给 D.产业结构 E.总产出 【答案】ABCE
【解析】通过本题掌握影响价格总水平变动的因素有哪些。
【例题3:2011年单选题】如果以代表价格总水平的变动率,m代表货币供给量的变动率,V代表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动率,y代表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动率,那么价格总水平的决定方程是( )。
A .= m+V-y B. = m+V C. = m-y D. = V-y
【答案】A【解析】通过本题掌握各因素是如何影响价格总水平的。
【例题4:2015年单选题】关于价格总水平影响因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从长期来看,总供给变动与价格总水平无关
B.从长期来看,价格总水平的变动与总产出的变化呈同方向变动 C.价格总水平的变动与货币供给量呈反方向变动
D.如果总需求增长慢于总供给的增长,价格总水平就有可能上升 【答案】A
【解析】从长期来看,总供给不受价格总水平的影响。价格总水平的变动与货币供给量同方向变动;总需求增长慢于总供给,价格总水平下降。
【知识点三】价格总水平变动的经济效应 (1)、价格总水平变动对工资的影响
由于价格总水平的波动,工资可以分为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
名义工资是以当时的货币形式表现的工资,实际工资是扣除了价格变动影响因素的工资, 实际工资变动率=
名义工资变动率
价格总水平变动率实际工资的变动与名义工资的变动成正比,与价格总水平变动成反比。
第3页 /共9页
【例题5:单选题】在价格总水平上涨过程中,如果名义工资不提高或提高幅度低于价格上升幅度,实际工资就会( )。
A.下降 B.不变 C.增加 D.有时增加有时减少 【答案】A
(2)价格总水平变动对利息率的影响
由于价格总水平的变动,利率也可以分为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 实际利率=名义利率-价格总水平变动率
实际利率取决于名义利率与价格总水平变动率之差。
在名义利率不变时,实际利率与价格总水平变动成反比 ,在价格总水平不变时,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相等。
当名义利率低于价格总水平上涨率时,实际利率为负。 (3)价格总水平变动对汇率的影响
购买力平价理论(瑞典经济学家卡塞尔于1922年提出)指出,两种货币的汇率应由两国货币购买力之比决定,而货币购买力又是价格总水平的倒数,所以,汇率实际上由两国价格总水平变动之比决定。按照这一理论,在两个国家的模型中,如果本国的价格总水平上涨率高于外国的价格水平上涨率,本国货币就会贬值,以本币表示的汇率就一定会上升。 例子 汉堡包 中国 美国 汇率 本币为人民币:外币为美元。本币表示汇率。两个国家只生产一种产品 20*1年1个汉堡包的价格 20*4年1个汉堡包的价格 价格总水平上涨率 8元人民币 10元人民币 25% 1美元 1美元 0 1:1/8=8 1:1/10=10 人民币表示汇率上升 价格总水平的变动会在一定条件下影响到汇率的变动,从而影响一个国家的进出口产品价格发生相应变化,并进而影响到净出口和总供求关系。
(4)价格总水平变动的间接效应
价格总水平变动间接效应,主要包括,对企业生产经营决策的影响,对收入分配结构的影响,以及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第二节、 就业和失业
【本节知识点】
1.就业和失业的含义及统计 2.失业的类型
第4页 /共9页
【本节内容精讲】
【知识点一】就业和失业的含义及统计 1、就业含义:
就业是一定年龄段内的人们所从事的为获取报酬或经营收入所进行的活动。 就业从三个方面进行界定,即
(1)就业者条件,指一定的年龄;
(2)收入条件,指获得一定的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 (3)时间条件,即每周工作时间的长度。
2、失业含义:失业是指有劳动能力并愿意就业但在目前没有从事有报酬或收入的工作的现象。 按照国际劳工组织的统计标准,凡是在规定年龄内在一定期间内(如一周或一天)属于下列情况的均属于失业人口:
(1)没有工作;
(2)当前可以工作,就是当前如果有就业机会,就可以工作; (3)正在寻找工作。
(二)我国的就业和失业的含义和统计口径
1.就业人口,是指在16周岁以上,从事一定社会劳动并取得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的人员。 2.城镇就业人口,是指在城镇地区从事非农业活动的就业人口。
3.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指有非农业户口,在一定的劳动年龄段内(16岁至退休年龄),有劳动能力,无业而要求就业,并在当地就业服务机构进行求职登记的人员。
(三)就业与失业水平的统计
1、在发达国家,失业率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劳动力资源利用状况的最重要的指标。 失业率=失业总人数/民用劳动力总人数× l00%
2、目前,我国统计部门计算和公布的就业和失业水平方面的指标主要是城镇登记失业率。 城镇登记失业率=城镇登记失业人数/(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城镇单位中的不在岗职工+城镇私营业主+个体业主+城镇私营企业和个体就业人员+城镇登记失业人员)
我国只计算城镇地区的失业率,而没有计算全国城乡统一的失业率;在计算城镇失业率时,主要是以是否具有城镇户口为标准,因此并不是真正的城镇地区的失业率。
【例题6:2007、2008年单选题】我国统计部门计算和公布的反映失业水平方面的指标是( )。 A.城镇实际失业率
第5页 /共9页
B.城镇预期失业率 C.城镇登记失业率 D.城乡登记失业率 【答案】C. 3、自然失业率:
从一个较长期的变动趋势来看,在某一个国家或地区,总存在一个正常的失业率,这就是自然失业率,是指劳动力市场供求处于均衡状态,价格总水平处于稳定状态的失业率。
经济学家弗里德曼把自然失业率定义为经济处于充分就业状态时的失业率,而斯蒂格里茨把它定义为通货膨胀率为零时的失业率。由于自然失业率和是否存在通货膨胀有关,因为现在一般把它称为“非加速通货膨胀率”这是宏观经济分析的一个重要概念。
【知识点二】失业的类型 1.自愿失业 自愿失业是指劳动者不愿意接受现行的工资水平而宁愿不工作的一种状态,也可以说是当工资水平下降时劳动者自愿退出劳动力队伍的情况。
自愿失业包括:
(1)摩擦性失业:摩擦性失业是因为劳动者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偏好和技能的工作需要一定的时间而引起的失业,也就是由于劳动者从一个工作转换到另一个工作的过程中出现的失业。
(2)结构性失业:结构性失业是由于产业结构调整所造成的失业。如新的产业兴起、旧产业衰落,使得原有产业劳动者由于不具备新产业需要的技术而失业。
2.需求不足型失业(非自愿失业、或周期性失业)
需求不足型失业,也叫非自愿失业,或者叫周期性失业,是指劳动者在现行工资水平下找不到工作的状况,或是指总需求相对不足减少劳动力派生需求所导致的失业。这种失业是与经济周期相联系的。
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运行处于繁荣与高涨时期,失业率比较低;在经济运行处于衰退和萧条阶段,失业率比较高。需求不足型失业是宏观经济研究关注的重点。
【例题7:2006年单选题】摩擦性失业是指由于( )引起的失业。 A.工作变换 B.经济衰退和萧条导致需求不足 C.产业结构变动
第6页 /共9页
D.季节变化 【答案】A
【解析】通过本题掌握各种失业类型的含义。
【例题8::2012年多选题】按照古典经济学观点,自愿失业的类型主要包括( )。 A.摩擦性失业 B.周期性失业
C.二元经济结构失业 D.结构性失业 E.体制性失业 【答案】 AD
第三节 失业和经济增长及价格总水平的关系。
【本节知识点】 1、 奥肯定律 2、 就业弹性系数 3、菲利普斯曲线 【本节内容精讲】 【知识点一】奥肯定律
1、美国经济学家阿瑟奥肯在20世纪60年代初提出了美国产出与失业之间的一个数量相关关系。 2、结论:
相对于潜在的GDP(即一个经济体在充分就业状态下所能实现的GDP),实际GDP每下降2个或3个百分点,失业率就会上升l个百分点。或者说,相对于自然失业率(即充分就业状态下的失业率),失业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实际GDP就会相对于潜在的GDP下降2~3个百分点。
如果用y表示实际GDP,用y*表示潜在的GDP,用u表示实际失业率,用u*表示自然失业率,那么,奥肯定律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
(y-y*)/y*=-2×(u-u*)】
3、作用:奥肯定律表明了在经济增长和就业之间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 ,政府应当把促进经济增长作为降低失业率的主要途径。
【例题9::2013年多选题】关于奥肯定律的含义和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有()。 A.奥肯定律揭示了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的关系
第7页 /共9页
B.奥肯定律揭示了经济增长和失业之间的关系
C.奥肯定律的政策含义是政府应当把促进经济增长作为增加就业或降低失业的主要途径 D.奥肯定律揭示了经济增长和财政收入之间的关系 E.奥肯定律揭示了经济增长和国际资本流动之间的关系 【答案】BC。【解析】通过本题掌握奥肯定律的内含。 【知识点二】就业弹性系数
1.含义:就业弹性是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一定时期内的劳动就业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的比值。即经济增长每变化1个百分点所对应的就业数变化的百分点。 如2014年我国城镇就业弹性系数约为38%,表明2014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每增长1个百分点,可以带来0.38个百分点的城镇就业人员的增长。
2.就业弹性的变化受产业结构等因素的影响 如果第三产业或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例较大,就业弹性就较高。 【例题10:单选题】就业弹性系数是()。 A劳动失业率与经济增长率的比值 B揭示了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的关系
C经济增长每变化1个百分点所对应的就业数变化的百分点 D揭示了经济增长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的关系
【答案】C【解析】就业弹性系数=就业增长率/经济增长率 【知识点三】菲利普斯曲线:
菲利普斯是一条描述通货膨胀与失业或经济增长之间相互关系的曲线。
菲利普斯曲线最初是反映失业率与货币工资率之间变化关系的,失业率越低,工资增长率高。 后来菲利普斯曲线表示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之间的替代关系。当失业率降低时,通货膨胀率就会趋于上升,当失业率上升时,通货膨胀率就会趋于下降。政府进行决策时可以用高通货膨胀率来换取低失业率,或者用高失业率换取低通货膨胀率。
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认为,由于通货膨胀预期的存在和变动,通货膨胀和失业替代关系只是在短期内才是可能的,而在长期内则是不存在的。从长期看,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和横轴垂直的直线。
第8页 /共9页
通胀率 通胀率 短期菲利长期菲利 普斯曲线 普斯曲线 失业率 失业率 【例题11:2014年单选题】简单的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描述通货膨胀率与( )之间相互关系的曲线。
A.财政收入增长率 B.总人口增长率 C.宏观税收负担水平 D.失业率
【答案】D【解析】通过本题掌握菲利普斯曲线的内含。2011年也考核了此题 【例题12:2015年多选题】关于就业和失业的说法,正确的有()
A失业是指有劳动能力并愿意就业但在目前没有从事有报酬或者收入的工作的现象 B努力扩大就业减少失业,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途径 C促进经济增长是增加就业的主要途径
D如果第三产业在GDP中所占比例较大,则就业弹性较高 E解决自愿失业是宏观经济调控的重点 【答案】ABCD
【解析】本题知识点较多, 失业是指有劳动能力并愿意就业但在目前没有从事有报酬或收入的工作的现象,A选项正确;扩大就业,减少失业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途径,B选项正确;促进经济增长是增加就业的主要途径,C选项正确;如果第三产业在GDP中所占比例较大,则就业弹性高,D选项正确;解决非自愿失业是宏观经济调控的重点,E选项错误;
【本章主要考点总结】 1、 价格总水平的含义及度量 2、 影响价格总水平变动的因素 3、 失业的含义及类型
4、奥肯定律、就业弹性系数以及菲利普斯曲线的内含
第9页 /共9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