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重庆市七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来源:画鸵萌宠网
重庆市七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 选择题 (共1题;共2分)

1. (2分) (2013·抚顺) 选出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 )

A . 《左传》是一部史学名著和文学名著,旧传为左丘明所作.《曹刿论战》就选自其中。

B . 《陋室铭》的作者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叫“铭”,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

C . 《关雎》和《蒹葭》均选自《诗经》。《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战国时期的诗歌305篇,也称“诗三百”。

D . 《江城子•密州出猎》作者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江城子,词牌名。

二、 书写 (共2题;共8分)

2. (5分) (2017九上·襄阳月考) 下列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改正后用正楷字将整个句子抄在田字格中。 创文明众志成诚,学知识契而不舍。

3. (3分) (2018七上·柯桥月考) 读下面一段话,根据拼音写汉字

亲情是人世间最普遍、最美好的情感之一。史铁生在双腿瘫痪后,脾气暴怒无常而母亲qiáo cuì________的脸上经常现出央求的神色,那是一种痛爱;散步时,母亲的想法和儿子的意见有fēn qí________,我shà shí________感到了责任的重大,决定委屈儿子,那是一份孝顺。

三、 其他 (共1题;共2分)

4. (2分) “豁然开朗”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现在使用这个成语,除了原来的意思外,还可以形容________。

四、 默写 (共1题;共5分)

5. (5分) 理解填空。

①《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诗中,表达了作者还乡心切的诗句是:________

②《滁州西涧》中诗人渲染一种恬淡幽静的意境,蕴涵对无声息者一丝同情的句子是:________ ③《约客》中把作者久等约客不至的心境刻画得极为生动的诗句是:________ ④李清照《如梦令》中委婉地表达了作者怜花惜花的心情的名句是:________ ⑤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中暗喻自己百折不挠的意志的词句是:________

五、 名著导读 (共1题;共4分)

6. (4分) (2016七上·瑞安期中) 阅读下列《朝花夕拾》选段,完成相应内容。 《朝花夕拾》语段 第 1 页 共 8 页 人物 “我”对他们的情感 夜间独坐在会馆里,十分悲凉,又疑心这消息并不确,但无端又觉得范爱农 这是极其可靠的,虽然并无证据。一点法子都没有,只做了四首诗,后来曾在一种日报上发表,现在是将要忘记完了。” 将走的前几天,他叫我到他家里去,交给我一张照相,后面写着两个________ 字道:“惜别”,还说希望将我的也送他。但我这时适值没有照相了;他便叮嘱我将来照了寄给他,并且时时通信告诉他此后的状况。 这些话我听去似乎很异样,便又不到她那里去了,但有时又真想去打衍太太 开大厨,细细地寻一寻。大约此后不到一月,就听到一种流言,说我已经偷了家里的东西去变卖了,这实在使我觉得有如掉在冷水里。 “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⒁都震悚⒂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________ ________ 尊敬怀念 ________ 震悚与感激 六、 诗歌鉴赏 (共2题;共22分)

7. (10分) 阅读《小院的夏天》 邻家的葡萄藤悄悄地翻过院墙, 带须的嫩尖偷看我的小窗。 窗上的牵牛花爬上瓦檐,

太阳透过青叶在我的桌上洒下绿光。 一只蜜蜂飞进小屋嗡嗡地唱, 推开窗子又吹来茉莉花的清香。 (1)

“邻家的葡萄藤悄悄地翻过院墙”与哪句古诗意境相似?请写下来。 (2)

诗中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8. (12分)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

《钱塘湖春行》以_________为线索,描写了西湖早春的明媚风光,抒发了诗人喜悦的心情。第______句和第______句是颔联,颈联(第三联)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

(2)

下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开头两句写诗人行至孤山寺和贾亭时所看到的山光水色,勾勒出西湖早春的轮廓。

第 2 页 共 8 页

B . 三四两句从莺、燕的动态中,把春天的活力、大自然从秋冬沉睡中苏醒过来的 春意生动地描绘了出来。 C . 五六两句写骑马游春的人们,包括诗人自己。以人们的感受写西湖的春景。 D . 结尾两句详写湖东的白沙堤,在绿杨荫里,更是美不胜 收。 (3)

解释诗句中划线的词语。 ① 几处早莺争暖树( ) ② 最爱湖东行不足( )

七、 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22分)

9. (22分)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 开在记忆深处的花

①记忆,好比一口深邃的井,我们所经历的绝大多数人和事,都被淹没了、遗忘了,而能让我们记住的,只有那些开在记忆深处的花。

②小学时,我在加拿大生活学习过两年,经历过很多新鲜事,见过很多有趣的人,但一次买鱼的经历,令我至今难忘。

③那是一个星期日,妈妈带我去一家新开张的宠物店买鱼。水族箱里养着的各式各样、五花八门的鱼让人眼花缭乱。左挑右选,我看中了一种非常漂亮但价格不菲的鱼,一条就需要20加元。

④工作人员是一位十六七岁的大哥哥,典型的西方人的模样:一头很短的黄发,一双浅蓝色的眼睛,一个尖尖的鼻子,一张总往上翘的嘴,这张脸充满了友善。

⑤我指着那条漂亮的鱼说:“麻烦你给我捞一条。”

⑥让我意外的是,他问了一个似乎无关紧要的问题:“你养鱼的缸大吗?”

⑦我疑惑地说:“不大,比较小。”我一边比划鱼缸的大小,一边说。“抱歉,我不能把这条鱼卖给你,你的鱼缸太小,会把鱼养死的,我帮你另外选一种吧。”他笑着说。

⑧我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按我们中国人的思维,卖东西的主要是把东西推销出去,才不会管其他的。在国内,经常会遇到一些卖鱼人,为了牟利,专门推销那些价格昂贵却难养活的鱼。

⑨我满脸疑惑,妈妈认为,可能是这种鱼不好养,鱼缸小容易死,怕我们找上门来,他才不愿意卖给我们。 ⑩于是我说:“您放心,如果养死了,我们不怨你。”

⑪“这种鱼本来能活40多年,现在它还是一个婴儿,但它对生活空间要求比较高,如果鱼缸太小,很容易死的!难道你忍心看一条本来能活40多岁的鱼,在婴儿期就死掉 吗?”

⑫没有唯利是图,也没有高深的理论,有的只是再普通不过的道理:对生命自然而原始的尊重。我被他的话深深震撼了,我觉得自己无比渺小。最后,在他的建议下,我选了很好养却最便宜的一种鱼:斗鱼。一种几乎可以在一个茶杯里生活的漂亮的鱼,价钱仅需3加元。

⑬从此以后,我对自己所养的一切动物有了另外一份关怀:尊重每一个生命,而不仅仅是让它们吃饱喝足。

第 3 页 共 8 页

(1)

请在下面括号里填入表示“我”心理变化的词语。 意外→( )→( )→疑惑→( ) (2)

品析第⑦段划线句,说说作者“疑惑”的原因是什么。(用文中的原句回答) (3)

卖鱼店工作人员是一个什么性格的人? (4)

下面对文章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本文把一次买鱼经历中所受到的教益比作“记忆深处的花”,形象生动。 B . 对卖鱼人运用了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的手法。 C . 文章结构完整,开头和结尾互相照应,主题突出。

D . “难道你忍心看一条本来能活40多岁的鱼,在婴儿期就死掉吗?”使用的是反问句,强调了卖鱼人不忍心鱼在婴儿期死掉,为揭示小说主题埋下伏笔。

(5)

品析第⑬段划线句,说说“尊重每一个生命”在这篇文章中所包含的意思。读了这篇文章,你有怎样的启示?

八、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7分)

10. (17分) (2016·临沂) 阅读下面的两段文言文,完成11-15题。

【甲】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

走。 (林嗣环《口技》)

【乙】光绪十六年①春闰二月甲子,余游巴黎蜡人馆。见所制蜡人②,悉仿生人③,形体态度,发肤颜色,长短丰瘠,无不毕肖。自王公卿相以至工艺杂流,凡有名者,往往留像于馆。或立或卧,或坐或俯,或笑或哭,或饮或博,骤视之,无不惊为生人者。余亟④叹其技之奇妙。

(清人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注释】①光绪十六年:公元1890年。②蜡人:用蜡做成人的形象。③生人:活人;④亟(qì):屡次,不断地。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语。

第 4 页 共 8 页

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________ ②不能名其一处也。________ ③无不毕肖。________ (2)

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 . ①不能指其一端 ②其一犬坐于前。(《狼》)

B . ①凡有名者。 ②念无与为乐者(《记承天寺夜游》) C . ①往往留像于馆 ②求石兽于水这。(河中石兽) D . ①余亟叹其技之奇妙 ②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②骤视之,无不惊为生人者。 (4)

下列句子中不能表现口技表演者或蜡人制作者高超技艺的一项是( ) A . 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B . 余亟叹其技之奇妙 C . 见所制蜡人,悉仿生人,

D . 形体态度,发肤颜色,长短丰瘠,无不毕肖。 (5)

【甲】【乙】两段文字在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点?请简要分析。

九、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

11. (5分) (2019九下·番禺模拟) 按要求作文。

在旅行中,一定遇见过具有地方特色的美食,一定遇见过令人陶醉的风景,一定遇见过触动你心的自然景象,也一定遇见过志趣相投的伙伴,经历过难以忘怀的事情……如果这些人、事、物让你再次遇见,会有怎样一番景象?

请以“再次遇见”为题,写出你的所见、所闻、所感。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600字以上。③文中不能出现考生的姓名和所在学校名称。

第 5 页 共 8 页

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共1题;共2分)

1-1、

二、 书写 (共2题;共8分)

2-1、

3-1、

三、 其他 (共1题;共2分)

4-1、

四、 默写 (共1题;共5分)

5-1、

五、 名著导读 (共1题;共4分)

6-1、

六、 诗歌鉴赏 (共2题;共22分)

7-1、

7-2、8-1、8-2、 8-3、

七、 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22分)

第 6 页 共 8 页

9-1、9-2、9-3、9-4、 9-5

八、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7分)

10-1、10-2、

10-3、10-4、 10-5

九、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

11-1

第 7 页 共 8 页

第 8 页 共 8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