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我国手机行业的战略环境分析

来源:画鸵萌宠网
社会博览 我国手机行业的战略环境分析 邓寒梅 (四川师范大学信息技术学院9)11.广汉618300) 中图分类号:F424.6 文献标识码:A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增长,信息技术的提高和互 联网产业的渗透.手机行业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然 而.行业内呈现的核心技术缺乏、品牌意识不强、营销观念 陈旧、市场不规范、产业链各环节欠缺合作等诸多问题,使 我国手机行业面临巨大的挑战。本文通过对手机行业外部 和内部环境的全面分析,了解行业现状问题,明确未来的发 展方向。 关键词 手机行业 环境 分析 发展 Analysis on the Strategic Environment of China’S Cell— phone Industry//Deng Hanmei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growth of China’S economy,the improve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010gy,as well as the infiltration of hte Intemet industyr,the cenphone industry has attracted peo— ple S attention for another time.However,the industry lacks core technology,brand consciousness,new marketing ideas,standard— ized market,and the cooperation among diferent links of hte in— dustry.which have bring great challenge to China。S cellr)hone in— dustry.Throu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n the external and in- ternal environment of China’S cellphone industry,this paper at— tempts to know about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in order to clarify the future development directions. Key words cellphone industry;environment;analysis;develop— ment 1前言 如今,在全球经济逐渐复苏的大势下,我国经济也顺势 而发,市场预期不断好转。于此,手机行业的戏剧性发展吸 引着国人的眼球。过去的2013年,全球手机出货量高达18 亿部,同比增速再创新高,同时,占手机整体出货量份额高 达55%的主力军——智能手机的出货量首次突破10亿部, 同比增长38.4%。而我国智能手机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中由于 缺乏核心技术支持和创新力而导致的品牌辨识度低,竞争 力不强,成为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因素。本文将从外部和内部 两大方面切入,旨在深入分析我国手机行业所处的战略环 境,促进手机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2我国手机行业面临的外部环境分析 2.1宏观环境分析 2.1.1政治法律环境分析 针对我国手机行业的现状问题,《关于加快我国工业企 业品牌建设的指导意见》和《电子信息制造业“十二五”发展 规划》的核心思想和基本目标,为手机行业未来的发展指明 了方向。相关政策指出:我国政府将协同地方行业主管部 门、相关行业协会,以手机品牌体系的创建为根基,政策资 224 文章编号:1672—7894【2014)21—0224—02 源的优化配置为辅助,为我国手机行业的全方位综合发展 提供良好的契机。另外,国家发改委对美国高通公司手机芯 片进行的反垄断调查,对手机市场竞争机制的完善,也为我 国手机行业的发展带来机遇。从目前看来,虽然手机行业的 进一步深化发展任务十分艰巨,但政府的引导、相关组织的 支持和政策的保障,为其快速的转型创造了优越可行的宏 观政治法律环境。 2.1.2经济环境分析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民平均收入的增 加,我国手机用户出现了大跨度增长,推动着以上海、深圳 和天津为中心的三大手机生产、制造基地的形成。与此同 时,我国与他国的贸易往来日益密切,加上本国廉价的劳动 力和丰富的资源优势使得我国迅速成为世界手机的巨型代 加工厂,进而也增加了我国手机出口的营销渠道。另外,“手 机下乡,以旧换新”的财政补贴,为我国手机行业的发展提 供广阔的发展平台。 2.1.3社会文化环境分析 目前,我国不断增长的人口总量,预示着更加广阔的消 费市场。国民消费理念的转变、生活方式的多样化以及对物 质需求的提高,使得传统的功能性手机不再适应市场中主 流的需求。从全球范围来看,取而代之的智能手机则呈现异 常猛烈的增长趋势,加上境外对我国手机的需求量大幅增 加,这对我国手机行业中众多致力于智能手机研发和生产 的企业来讲,无疑是一个值得垂涎的奶酪。 2.1.4技术环境分析 早期,我国凭借丰富、廉价的劳动力资源,进行大规模 的手机加工和贴牌生产。随着手机市场的不断扩大,我国本 土的手机企业开始琢磨着如何依靠该产业自力更生。正所 谓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拥有一定生产经验和技术的 情况下,本土手机企业不断尝试着核心技术的研发和创新。 如今,虽然核心技术的研发初见端倪,但高技术含量的国际 手机品牌,仍给我国手机行业的发展造成巨大压力。在夹缝 中艰难生存的本土手机品牌,只能凭借较高的性价比占据 有限的市场份额,而关键核心技术的缺乏,导致手机企业只 能相互模仿和复制,产品的同质化程度越来越严重,最终不 得不陷入致命的价格战中。因此,核心技术的掌握和进一步 创新,才是我国手机行业发展壮大的唯一出路。 2.2中观环境分析 2.2.1潜在进入者的进入威胁 在我国手机市场不断扩大的利益驱使下,不少企业争 相谋划着如何瓜分现有手机企业的市场份额,导致竞争不 断加剧。当前的新进入者包括山寨手机和新兴品牌手机两 大类。山寨产品一直是众多热门行业头痛的问题,手机行业 也没能幸免。各种山寨手机企业从品牌到外观,从功能到营 总第285期 2014年7月 叶缸 i‘ The Science Education Article Collects 销,无所不用其极地混淆着消费者的视听,更低的产业运营 亿部,占全球手机出货量份额的81.1%,增长率超过10%,其 中,代表手机未来发展趋势的智能手机产量高达8亿部,超 过全球总产量的70%;手机出口也以直逼20%的同比增长 率高速增长。从全球市场发展趋势来看,对我国手机行业的 成本给当前手机企业带来了极其恶劣的冲击。除此之外,一 系列新兴手机品牌如IUNI、红牛手机、Nibiru一加、美图手 机的问世,对现行业中具有一定市场份额的手机企业来说, 无疑是巨大的压力。 发展都起着积极作用。 2.2.2替代品的替代威胁 由于科技的快速发展和社会需求的不断改变,智能手 机绝不是未来生活中人与人之间交流的唯一的不可替代的 工具。目前,电子行业中众多企业都致力于研发出方便人们 交流、丰富人们生活的电子工具,而这其中的大多数产品都 3我国手机行业的内部环境分析 资源禀赋是行业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重要基础,目前 看来,我国手机行业在资源状况上所拥有的优势和劣势,对 整个行业未来长期有效地发展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 从优势方面来看:首先,我国手机行业中部分企业在原 能替代智能手机的某些功能。虽然不能直接替代智能手机 的多功能,但仍有消费者愿意为这些间接替代品种更专业 的功能买单。如插卡式平板电脑、MP6、google glass和掌上游 戏机等,这些产品技术的研发和不断完善使其长期与智能 手机共存,分占手机市场的部分份额。这对智能手机的进一 步发展将是非常严峻的挑战。 2_2.3供应者、销售商讨价还价的能力 供、产、销的基本价值链条,是企业战略分析的一个核 心问题,而我国手机行业的大多数企业在这个纵向链条中, 却总是力不从心。对于上游环节的供应商来说,多数国外企 业掌握了大量的核心技术,如手机芯片和射频元器件等,议 价能力较高。在众多的本土手机品牌中,除了华为暂时能够 自食其力,以国内知名手机品牌联想、中兴、小米为首的 90%手机厂家都只能依靠供应商的技术供给。此外,对于下 游环节的销售商来说,我国手机已进入较为成熟的大卖场 销售模式,如迪信通、国美、苏宁等大型卖场,由于大卖场呈 规模大、渠道多、口碑好等特征,因此,其议价能力不言而 喻。在上下游环节议价能力都较高的现状中,我国手机企业 想提高营利能力,就必须考虑一体化的发展战略,致力于技 术研发和营销创新,未来手机行业的竞争将不再是单一产 品的较量,而是整个产业链的综合实力比拼。 2.2.4行业内现有手机企业的竞争 在过去的几年里,国内手机市场的竞争愈发激烈。诺基 亚所建造的手机帝国最终崩塌;风靡一时的黑莓只能默默 沉寂;HTC风头大不如前。2013年12月4日,随着我国4G 牌照的发放,手机行业又再次面临大洗牌。在双寡头——三 星和苹果的威势下,本土手机品牌进入转折的关键时期。魅 族MX3以高性价比成为市场领军者;华为的市场关注度比 例稳居第一并呈上升趋势;小米手机以其娴熟的互联网运 作强势来袭;中兴、联想、酷派等国产品牌也纷纷推出4G手 机以顺应市场需求。至此,国内手机行业的发展将跳出同质 化,甩掉价格战,以研发核心技术为主,打造品牌优势为辅, 争取更高的市场份额和具备更强的营利能力。 2.3微观环境分析 市场需求是手机行业前景的决定性因素,根据相关数 据显示,中国手机行业的成长离不开国内和国外两大市场 不断发展的强大作用力。从国内市场来看,本土手机正依靠 着拥有巨大发展潜力的国内市场快速发展,我国手机用户 的规模不断扩大,在2008--2013年间平均增长率超过 10%,光智能手机市场规模,就突破4亿大关,占全球市场近 40%的份额;截至2012年6月底,我国手机网民用户已经达 到3.88亿,预计2014年,我国手机网民用户数量将至少增 长一倍。从国际市场来看,2013年,我国手机产量达到14.6 本行业中具有较强的品牌认知度和影响力,大大减少了进 入手机行业后各方面的成本,例如联想在电子行业中拥有 丰富的营销经验,海尔、海信、康佳、TCL在家电行业具备成 熟的营销网络,华为在通讯行业掌握高新技术等;其次,普 遍来看,本土手机的性价比很高,而较高性能结合中低价位 的智能手机将更切合国内消费者的未来消费实际;最后,本 土手机企业是接触国内市场的先锋队,对市场需求有更灵 敏的嗅觉和反应,加上多年形成的全球最大手机产业集群 地,行业的上下游产业链比较完整,通过经验曲线效应,为 本土手机企业节约了成本。 从劣势方面来看:首先,由于关键核心技术的缺乏,我 国手机行业的发展受限于其他国家,致使同质化过于严重 而引发价格战,削弱了整个行业的利润,导致质量问题,影 响其可持续发展;其次,品牌意识非常薄弱,国内手机企业 在将重心放在如何占领更大的市场份额这一问题上,忽视 了品牌是对消费者在产品特征、利益和服务的一贯性承诺, 是达到顾客忠诚的关键要素,本土手机缺乏品牌支撑,竞争 力低;最后,营销观念的落后是我国手机行业发展的又一瓶 颈,本土手机在营销过程中,单纯地利用低价薄利来刺激和 吸引消费者,始终将自身限于被动的境地,目前为止,针对 该问题本土手机企业似乎有了一些觉悟,例如,小米的互联 网营销,华为、联想、酷派与运营商的密切合作、中兴牵手 NBA和火箭队开启的体育营销之路、oppo、vivo致力于打造 的高端形象着实产生了一些令人惊喜的效益,尽管如此,营 销观念快速更新,仍是我国手机行业应该重视的问题。 4总结 通过对我国手机行业所面临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的 综合分析来看,整个行业的现状问题令人堪优。我们应该直 视行业中存在的核心技术缺乏、品牌意识不强、营销观念陈 旧、市场不规范、产业链各环节欠缺合作等诸多问题,抓住 政治、经济和4G网络覆盖等多方面带来的机遇,并利用自 身的优势,促进手机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工业和信息化部运行监测协调局.2013年我国手机产量达到 14.6亿部IN].中国电子报,2014(3). [2】刘志雄,唐祖友.我国手机产业发展的SWOT研究[J】.产业经济. 2013f4). [3】丹璐.鼓励企业发挥品牌建设主体作用【N1.中国电子报,2014(3). [4]温晓君.中国智能手机产业链研究及赶超之路cll通信技术2o13(8). 【5】张然.中国手机制造企业竞争力评价研究[D】.西南大学硕士学位 论文,2013(5). [6]戴建军.促进手机产业创新【N】.科技日报,2o13(1O). 编辑李少华 22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