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提升中年级聋生数学阅读能力的教学策略

来源:画鸵萌宠网
2019年第32期(总第356期)

教育界/ EDUCATION CIRCLE

深度关注

提升中年级聋生数学阅读能力的教学策略

福建省南平市盲聋哑学校 陈秀 刘智平

【摘要】数学是基础教育领域的重要学科,也是聋校教育体系中的关键环节,对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和核心素养具有积极作用。由于聋生的独特性,他们在数学阅读理解方面存在较大问题,这阻碍了他们的数学学习进程,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具体与抽象相结合,引导学生自主理解和探究数学问题。【关键词】小学六年级;数学;聋生;阅读能力

聋生在数学阅读中要把接收到的文字内容翻译成手语,再将其用数学语言表达出来。由于两种语言形式不同,再加上数学表达上的欠缺,聋生的数学理解力会受到较大影响,所以他们往往对数学学习缺乏信心,并且存在心理和思维上的障碍。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具体与抽象相结合,引导学生自主理解和探究数学问题。基于上述现状,笔者对聋生整个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进行了观察、评估和管理,旨在帮助学生完善学习过程,并针对提升中年级聋生数学阅读能力的教学策略这一课题总结了以下个人心得。

阅读知识点,并将知识点有效分类,进而提高他们的阅读效率,而这也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记忆规律。

二、适时合理地运用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学习策略,在小学数学实际教学中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能提高学生的知识建构能力,尤其对基础较差的聋生在数学阅读方面的促进效果明显。教师应运用思维导图展示生成过程,重点在课上引导学生分析、认识不同的思维导图作品。一幅清晰的思维导图不仅能清晰呈现本单元的知识内容,而且能把学生的思考过程体现在图中,便于后期阅读、复习、运用等。从教师的角度出发,以“数与代数”领域为载体,教师能够发现学生在应用思维导图时存在的问题,从而分析原因、提出实践策略,以期提高聋生在课堂学习中的阅读效果。

例如,在教学聋校教材第十二册《约分和通分》的过程中,笔者要求学生以“分数的约分和通分”为主题设计发散式思维导图。首先,笔者介绍了发散式思维导图的要求:呈发散状,列举主要的关键词分布在核心主题四周,作为核心主题的第一层次,根据思维发展,每一关键词的第二层次,又分别包含不同的内容,这些内容借助分支,与核心主题密切相连。其次,学生依据思维导图的设计原则,讨论、设想修改和绘制思维导图,开始进行第一层次和第二层次的分类绘制,并运用框架、颜色、图形等进行整理、构图。最后,学生采用不同的颜色、不同的图形直观分出“约分和通分”的区别。以核心关键词“分数的约分和通分”为主题,构建“分数的约分”和“分数的通分”两个层次的关系,再通过韦恩图进行梳理、联系,不仅能从横向展示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而且能纵向展示计算方法,从而清晰地展现数学思维的发展过程,帮助学生加快阅读进度。

一、顺应聋生语言习得的规律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聋生对数学学习兴趣不浓厚的问题有待改进,所以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依据教学内容和聋生情况,在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的同时,借助多种类型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逐步提升课堂的教学质量。激活创新意识的前提是创设教学情境,让聋生对求知产生极强兴趣,引导他们发现问题,形成疑问。这样不但巧妙地让聋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而且激活了他们的数学思维,培养了他们的创新能力。

以“百分数”的教学为例,笔者联系生活,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笔者向学生提供手机这一通信工具,并说明它已经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生活要素,然后以此引导学生研究手机折旧率的问题。学生在笔者营造的学习氛围下情绪高涨,并产生了主动学习新知识的欲望。笔者抓住时机,用PPT展示如下题目:某手机的售价是3000元,年折旧率约为10%,那么该手机从购买当年算起,四年后的价值大概是多少?这道问题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与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认知习惯相适应。学生受兴趣的驱动,对折旧率10%产生了疑问,笔者指出,折旧率10%就是说这部手机每年减少自身价值的10%。据此,学生得出第四年的手机价值为3000×(1-10%)×(1-10%)×(1-10%)=2187(元)。可见,创设情境符合聋生的语言习得规律,教师只有顺应聋生语言习得的规律,才能帮助他们掌握

三、提供必要的数学阅读指导

聋生内向的性格特点,容易导致疑惑堆积,从而阻碍其发展。针对聋生学习的特点,教师需结合教学资源,设计符合聋

▲49

课,足以见得语文学科的重要性。小学教育是一个孩子的启蒙,更是培养一个孩子的开端。语文不单是一门课程,还蕴含了我国从古至今丰厚的文化,传统文化以及节日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艺术瑰宝,凸显出了我们在历史长河中积淀下来的民族精神。现如今中华民族的多个传统节日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都被列入国家法定节假日当中,足以看出国家对传统节日的重视程度。然而,多数人表现出来的不是对这个节日的重视,而是利用这个假期休闲旅游。所以,将传统节日融入语文教育当中十分必要,其不仅可以普及传统节日文化,也可以培养学生对传统节日的认识。

生学习的教学方案,将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放到课堂上解决,及时指导,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得以提高。具体而言,教师应多应用自然手语,基于聋生实际情况,灵活使用文法手语及口语等一些有声语言形式,确保聋校数学教学与聋生在语言学习方面的规律相符。

例如,在聋校课堂教学中,师生的沟通离不开手语这一桥梁与纽带,教师指导水平的高低与手语水平和自身教学效率直接相关。“口语”和“手语”是聋生接受教学信息、吸收课堂知识的重要途径,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将两者合理结合、相互转化,充分发挥对聋生的教育作用,以提高阅读指导的效率。如聋生会初步根据教师的口型来进行判断,当无法判断口型时,教师要及时用手语进行辅助,以“通知”和“统治”为例,它们的口型发音是一样的,那么教师就需要借助手语表示两者的不同含义,避免学生出现阅读错误。同时,在手语存在歧义时,教师也可以辅助口型加以解释。除此之外,在聋校数学教学中还存在省略部分词汇的手势动作问题,究其根源主要在于聋校教师手语水平以及教学态度问题,因此教师还应改变自身的指导态度,注重反思课堂中手语的准确性和规范性,避

50

▲深度关注

教育界/ EDUCATION CIRCLE

2019年第32期(总第356期)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传统节日分析

甘肃省兰州市永登县城关小学 陈巧英

【摘要】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我国非常重视优良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虽然国家重视传统节日,大多数人却忽视传统节日的仪式和内涵,导致传统节日没氛围,当代的小学生对传统节日的认识有限。本文主要通过对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涉及的传统节日进行分析,指出了现行教材的不足之处,并提出了一些关于语文教材课改方面可行的建议,以期能让小学生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使我国的传统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关键词】传统节日;语文教材;文化传承

我们国家从幼儿园直至大学,语文都是学习过程中的必修

一、小学生学习传统节日的意义

随着国际化的不断发展,很多西方的节日不断传入我国,国内兴起了一阵“过洋节”的风潮。大家都知道2月14日是情人节,却很少有人庆祝“七夕”。我国传统节日在国内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加之外来节日的冲击,大家传统节日的印象也随之淡化。要想在源头上改变这一现象,我们必须培养小学生这方面的意识,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小学教材当中,让学生了解到每一个传统节日背后的故事,感受到每一个节日的那份独特情怀。

我国现行的教育模式,让学校、家长都把学生的智力开发当成是培养孩子的首要任务。学校抓教学质量、家长看成绩成免因贪图省事或自身手语水平不高,导致频繁使用手指字母或忽视部分手势动作。总之,结合聋生的学习习惯,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指导,有利于聋生更好地阅读。

综上所述,在缺乏听力的条件下,聋生口语的发展受到极大的阻碍,聋校的学生口语能力普遍较弱,主要依赖手语进行信息的交流和表达。手语水平对于学生的心理发展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在聋校数学教学中,教学选用哪种教学语言,需要从聋生的实际和教学目标出发,顺应聋生的语言习得规律,选择适合他们的教学方式,从而提升聋生的数学阅读能力。【参考文献】

[1] 钱明.提高聋生数学语言能力的有效教学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7,3(03):90.

[2] 王春芳.指导聋生有效阅读的策略研究[J].现代特殊教育,2018,338(11):69.

[3] 蓝燕慧.提高聋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聋生的“关键素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8(12):4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