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新型农民培训 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 河南省禹州市教育局 河南省禹州市新型农民培训工作围绕农业发展方式转 应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大力实施“阳光工 变、农业现代化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以提高农民科技 程”,认真组织开展各类培训。 文化素质、生产经营能力、就业创业能力为目标,大力开展 一是开展致富意识培训。针对部分农民发展意识淡薄、 农业技术技能培训l,去年完成各类农民培训1.69万人。其 发展缺思路、致富无门路的实际,以大学生村官为培训教 一方面讲解党的各项惠农政策, 中,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能培训7500人(含引导性培训 师,以村文化大院为平台,3500人),“阳光工程”3000人,青年农民工培训400人,创业 技能培litI 600人,两后生培训4200人。 一一方面帮助农民查找分析贫困原因,调整发展思路,了解市 场行情,为他们送去农村科技书籍和致富信息,帮助农民在 思想上脱贫。 二是开展农业技术培训。由农业局、科技局、畜牧局联 、发挥三级培训网络作用。做到农民培训无缝衔接 (一)以市职教中心为龙头,发挥师资力量优势,组织全 市22个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校长和驻村大学生村官学 合组成科技下乡小分队,依托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平台,根据 针对性地开展技术培训。围绕农业结构调 习贯彻国家、省市新型农民培 ̄Jil:文件精神、惠民政策,把成 各乡镇不同情况,特色农业 人文化技术学校建成本地农民培训的基础平台,把各成人 整的需要,重点开展高效种植业、规模化养殖业、文化技术学校的校长和驻村大学生村官培养成为开展新型 技术培训;围绕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需要,重点开展农产品加 农民培训的骨干力量。 工业从业人员、农产品营销人员培训;配合国家在农业领域 沼气建设 (二)以村小学校长为新型农民培训信息员,加强与村 和农村地区实施的重大工程项目,重点开展农机、培育大批 委会的结合,以村民大会、乡村大喇叭和致家长书信等形式, 等农村服务业从业人员培训。通过多种培训途径,向村民宣传国家对于新型农民培训的文件精神和惠民政 的“田秀才”、“土专家”。 策,调查摸底各村农民培训需求,然后将搜集信息汇总上报 本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备案。 威▲ 括毅蠢一2。 年.第 。期 三是开展创业技能培训。以有创业愿望的返乡农民工、 种养大户、农业专业合作组织负责人为重点,以创业理论、 (三)以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为依托,由成人学校校 创业实践、创业指导和创业服务为内容,系统开展培训,引 有业的进一步扩大生产经营规模, 长为召集人,以乡镇各村小学校长为联络人,与各村委会结 导无业的创办农业企业,合,围绕农业专业技术培训、农民创业培训、农村劳动力培 实现从一人增收到带领一群人致富,从短期打工到长期创 训阳光工程和农民科技示范培训等培训项目,邀请市职教 业,稳步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 中心教师,定期组织培训,并建立完善培训档案。 二、根据不同需求。开展形式多样的农民培训 四 是开展农机科技培训。由市农机推广站牵头,采取赶 科技大 集的方式,以乡镇集市为载体扩大宣传,通过现场机 、; : 以提高农民就地就近转移就业和创业能力为目标,适 具展示 发放宣传材料等,向广大农民推介农机化新技术、 聿葳豢增毅有 。 年.第1_。期 新机具。采取送科技下乡的方式,以乡镇成人学校为依托, 带头人。培训时问累计14灭。 南农业局和科技局组织专业技术骨于,面向农机大户,加强 农机操作维修技术指导,面向种粮大户,加强玉米收获青贮 人员的科技素质。 三、科学管理,规范运作,确保实效 ( )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按照“政府推动、部门实施、机构培 挥农业局、人社局、科技局、畜牧局、教育局等培训机构资源 优势,根据各乡镇不同培训需求,制定培训计划,定期开展 2、构建培训体系。由农科委牵头,利用乡镇成人文化技 和小麦秸秆综合利用相关技术指导,有效地提高农民农机 训、农民受益”的总体要求,由新型农民培训联系点牵头,发 为保证培训效果,各培训单位严格按照培训规程和教 培训。 材实施农民培训教学。一是对每个培训环节都严格检查把 芙,实行全程跟踪培训和实名检查验收制度,以确保培 ̄JII- 术学校和村文化大院等阵地,由市职教中心负责协调提供 作高质量、高成效。二是严格培训考核,激发培训活力。市人 教师,由各乡镇负责组织,围绕地方主导产业和农民实际需 社局每年对参fJ.tlX ̄象的实际生产产值和专项能力状况进行 求,开展针对性的培训。 考核,对考核合格者发放专项能力证书,兑现培fJIl¥1" ̄.a,有 3、提升培训能力。强化师资队伍和教材建设,建立全市 效激发了农民群众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三是准确掌握底数, 新型农民培训讲师团,实现优质培训资源共享。建立以省统 建立培训台账。建立了实施农业培训台帐和学籍档案,详细 编教材为主、地方自编特色教材相配套机制,保证教材质 记录每个参训人员的培训情况,做到市里有“簿”,乡镇有 量。加强实训基地建设,改善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和村文化大 “册”,每户有“卡”。 四、2012年工作计划 院的培训条件,提高基础设施服务能力 4、规范培训内容。以省市确定的阳光工程培训内容为 (一)培训日标。全年计划举办各类农民培训班300余 主,严格执行农业部分类培训大纲、省新型农民培训内容规 次,培训农民1.8万人,印发农业技术实用手册2万册,发放 范和培训大纲要求,推行模块化教学。同时,结合本地实际, 各种宣传资料4万份。 (二)培训内容 自行安排培训内容,灵活开展培训。 5、创新培训模式。积极推行“校企联合”、“校社联合”, 1、农业实用技术培训。以村为单元,紧扣农时,采取理 依托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技协等组织,解决农户生产实践中 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组织教师深入种植养殖 关键技术问题。加强现场教学指导,组织农技人员进村入 大乡,对粮、药、烟、薯等种植大户,牛、羊、猪等养殖大户,从 户,深入田间地头、鱼塘圈舍开展服务,组织生产大户、示 事“ 粉”加工等科技示范大户,以乡镇为单位,集中4天时 范户对左邻右舍现身说法,示范引导。强化现代远程教育培 间,普及农作物种植管理技术、动物养殖技术和疫病防治、 训资源利用,发挥媒体和网络优势,通过农情报道、科普宣 农产品贮藏保鲜及加工技术等实用技术培训,培养一一批职 传、咨询热线和农技1 10等,大范围开展惠农政策、农业科 业农民,促进农业标准化、规模化发展。 技、市场信息等培训后服务与指导。 2、农业专业技能培训。根据农时季节适时组织专业技 术骨干,采取面对面、手把手现场示范指导的培 训方式,对各乡镇的农机手、农业生产的经纪 人、合作化组织负责人等人员,开展农机操作及 维修技术、沼气建设及维护技术、农业经营管理 及农村社会管理知识等内容培训,提高职业技 能,培养一批农业技术推广人才,推动新农村建 设。每村培训合作社成员或农民不少于50人, 培训时间累计2天。 3、农业创业培训。采取集中授课、市场考 察、创业设计、实践学习和跟踪指导服务等形式 进行,对在农业领域有创业意愿的农民,特别是 农村初中高中毕业后未能升学的两后生、复转 军人,系统开展激发创业热情、树立创业理念、 传授创业技巧和相关农业知识,提高农民的经 营管理水平,造就一批现代农民企业家和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