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高速切削Ti6Al4V钛合金时切削温度的试验研究

来源:画鸵萌宠网
10工具技术高速切削Ti6A14V钛合金时切削温度的试验研究韩满林1李一民1赵威21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2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摘要:应用硬质合金刀具对Ti6A14v钛合金材料进行了高速车削和高速铣削试验,研究分析了干切削、空气射流及氮气射流条件下的切削温度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氮气射流及空气射流条件下的切削温度明显低于干切削条件下的切削温度,而氮气射流条件下的钛合金高速切削温度则略低于空气射流条件下的切削温度。关键词:Ti6A14v钛合金,高速切削,切削温度bp喇贼ntalStll.1y蚰CIltting,I'en耻ratl玳iIl碰gllSpeedCl】嘣呜of嘶A¨VAⅡoyHanManlinIjYiminZhaoⅥ锄Abst删:Hi曲吓IeedcuttiIlg叩rime出werecaIliedoutforWidelyusedti谢啪alloy’I’i6心V.uncoatedwGCo盼Imrltedcarbideinsensllavebeen印pliedin出eexperir鹏nts.Wilhinthel铷噼ofcuttingspeedsemployed(100m/lllin~600rn/lIlin),thecuttingtemperan北hasbeeninvestigatedwhenIIlim『lg锄dtumiIlgtheti谢啪alloy.(确p鲥sonswer{eals0madeto咖dytheiI诅uenceof(1il赫嘲c傩ingI∞diasuch鹊airjet,墒∞gengasjetanddrycuttingc0武曲璐onmachiniIlgTi6触4Val—loy.TheresIlltsshowthatIlitI|09eng鹅jetismoresuitableindecrea8ingthecuttingtempe髓tIlre,a11din曲pmvingthecontact捌onsatc}lip_砌intelfacesduringdle}lig}l畔d111illillgofTi一6肚4ValloythallairjetaIlddryc删llgconditi0璐.Ni嘲唧gasjetisexceuentcumngmedi啪forgDeenlli出speednlachi证ngofti僦urnalloy.盈鄂阳rds:1韬A】4VAnoy,lli曲speedcut血g,c嘶Ilgtempemture1引言以钛合金(Ti一6灿.4V)为试验材料,其具有比强度高、热强度好、耐蚀性高等优点,是航空、航天等工钛合金以其优异的综合机械性能已成为航空工业部门中应用较为广泛的零部件材料。业中应用较为广泛的材料之一,然而钛合金材料较2.2主要试验装置高的化学活泼性和较低的热导率极大地限制了钛合(1)机床及测量设备:机床(M脚NuCP710数金的切削加工性。特别是在高速切削钛合金材料的控加工中心),HP3562动态信号分析仪。过程中,随着切削速度的提高,切削区温度随之升(2)气体射流条件:采用瓶装干燥压缩氮气及压高,从而加剧刀具磨损。而普通切削速度条件下可缩空气,气体从喷嘴的出口压力均为O.3MPa,流量以采用的大流量切削液辅助切削方式,则由于高速为180~200L/IIlin。切削条件下刀具易发生热疲劳破坏而不再适应,而(3)刀具材料:本文主要选用删ter公司生产的且大流量切削液的使用还会带来其它一些诸如环境wNMG40类硬质合金刀具来进行钛合金的高速铣削污染等负面影响。试验,并自制专用刀夹进行钛合金的高速车削试验。为了有效控制钛合金高速切削条件下的切削温在铣削加工时,刀具直径25HⅡn,安装刀柄后的刀片升和抑制钛合金的化学活泼性,文献[1]一[5]利用角度为:前角25。,后角150,主偏角90。,螺旋角o。;在氮气作为切削介质,开展了一定的研究工作,并取得车削加工时,刀具前角50、150,后角35。、25。,刃倾角了良好的切削效果。本文即以上述研究为基础,进00。行高速切削钛合金时的切削温度研究,重点对比分2.4试验内容与参数设置析氮气射流、空气射流以及干切削条件对Ti6A14V为分析不同冷却方式对刀具/工件接触区平均钛合金高速切削温度的影响,从而为深入分析钛合温度的影响,本文进行了钛合金高速正交车削试验,金高速切削机理、选择有效可行的冷却润滑方式提采用自然热电偶法进行车削温度的测量,车削温度供必要的理论和数据支持。的评价选择稳定切削段的切削温度平均值;为分析2试验方法不同冷却方式对切削刃口温度及已加工表面温度的影响,进行了钛合金高速铣削温度试验,采用夹丝法2.1试验材料进行铣削温度的测量,铣削温度的评价选择了测温收稿日期:2008年1月曲线峰值点的平均值作为切削刃温度,测温曲线波万 方数据2008年第42卷№6谷点的平均值作为已加工表面温度[8|。由于切削速度对切削温度的影响最大,因此在试验中主要分析切削速度对切削温度的影响。具体参数分别见表1和表2。切削参数参数取值车削速度口。(m/m.m)117.44,144.45,183.06,231.42,293.59,366.12,462.84,587.18切削深度n。(nm)1.O进给量∥—n/r)O.1表2钛合金高速铣削参数设置切削参数参数取值铣削速度”。(m/n曲)100,175,190,250,275,300,400轴向切深o。(一)4径向切深n。(一)1每齿进给正(nm/z)O.∞,O.1,O.15,0.2,O.253钛合金高速切削温度的测量切削温度的测量是一种主要的切削实验技术,可以用来研究各种因素对切削温度的影响,从而对一定的工件材料和刀具材料的组合选择合理的刀具稽核参数和切削用量,也可以用来校核切削温度理论计算的准确性,有时还可以利用切削温度信号来控制切削过程。3.1车削温度的测量切削温度的测量方法很多,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切削温度测量方法是自然热电偶法、人工/半人工热电偶法及红外测温法等【6,7|。本文在钛合金高速车削试验中采用的是如图1所示的自然热电偶测温法,自然热电偶由钛合金薄壁圆筒与WMG40硬质合金刀具两种材料组成。当刀具与工件接触区的温度升高以后,便形成热电偶的热端,而工件的引出端和刀具后端保持室温,形成了热电偶的冷端。这样在刀具和工件的回路中便产生了热电势,利用3562动态信号分析仪,可以详细记录热电势的数值,通过预先求得的热电势标定曲线,便可换算成切削温度。在实际切削温度的测量过程中,需考虑热电偶冷端温度的影响,在试验测量装置中增加补偿电路,或在切削温度的换算时进行切削温度的补偿。图2为钛合金高速车削过程中利用自然热电偶测温法测量的切削温度曲线。从该图可以看出,在刀具切入段,切削热电势快速升高,当进入稳定切削阶段时,切削热电势基本维持在一稳定的数值,当刀具切出时,热电势又迅速下降。由于车削时的切削振动,刀具与工件的相对位置产生变化,切削厚度的万 方数据微小变化均会体现在刀具/工件接触区的温度变化上。因此由于切削振动的影响,使得热电势测量曲线中出现了明显的波动状况。图1刀具一工件自然热电偶测温装置原理图图2车削隅AHv时的切削温度曲线(2∞m/IniII)3.2铣削温度的测量高速铣削时刀具处于高速旋转状态而且刀具的的响应时间。在采用夹丝法的半人工热电偶测量工时可以形成较小的热结点,提高测温的响应速度,而本文在钛合金高速铣削试验过程中采用了夹丝图4为钛合金高速铣削过程中利用半人工热电区域的放大示图。从该图可以看出,由于铣削的周切削时问非常短,在选用测温方法时必须考虑测温件的铣削温度时,可以采用比较细的康铜丝,在切削且可直接获得已加工表面的温度和切削刃口的温剧8|。法一半人工热电偶测量铣削温度的测量方法(如图3所示)。应用两片经过磨削后的40t砌×50栅x7I砌的Ti6舢4V钛合金试样和厚度为O.2l咖的康铜丝构成热电偶;两片试件的底端由虎钳夹紧,并固定在机床工作平台上;在试验时康铜丝、试件和虎钳均用绝缘层隔开,以防干扰信号。偶测温法测量的切削温度曲线,图4b为图4a局部期性变化,铣削温度曲线也呈现出相应的周期性变化,当刀尖切至热结点的瞬时,切削温度曲线剧增达到最高值,随着刀具划过热结点,切削温度曲线随即12迅速下降。根据铣削过程的测温特点,峰值A处数值代表切削刃切至热结点的瞬间切削刃温度;在A之后的B区为已加工表面温度变化。旋转方向图3夹丝法铣削测温示意图p謇襄墨(a)整体测温曲线p嘉襄器(b)局部放大图4铣削’n6AMv时的切削温度曲线(175m/n面)4试验结果与分析图5为车削温度随车削速度的变化曲线,图中三条曲线分别代表干切削、空气射流及氮气射流条件下的切削温度变化曲线。从该图可以看出,随着切削速度的提高,切削做功增大,单位时间内产生的切削热相应增多,因而切削温度升高;同时随着切削速度的提高,切屑与前刀面及已加工表面与后刀面间的摩擦热增多,也会引起切削温度的升高。但是,随着切削速度的提高,切削层金属的变形程度减小,因此,尽管切削温度随着切削速度的增加而增加,但万 方数据工具技术它不与切削速度成正比例的增加。图5车削温度随车削速度的变化曲线此外,通过图5还可以看出,干切削时的切削温度。采用压力空气或压力氮气吹射切削区,气体射流可以带走部分切削热,降低切削温度;另外,文献[9]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氮气介质下的摩擦副摩擦系数稍低于空气介质下的摩擦系数,具有一定的减件材料的接触区状态,降低摩擦热的产生,从而起到降低切削温度的作用。因此,氮气介质下的切削温度要稍低于空气介质下的切削温度。图6所示为切削刃温度随铣削速度的变化曲线。随着铣削速度的提高,切削刃温度呈近似线性增加,这与车削温度的变化有着较大的不同。此外,由于温度测量方式的不同,使得铣削温度与车削温度的数值也存在一定的差别。从不同冷却条件对切削刃温度的影响结果来看,空气射流及氮气射流下的切削刃温度随着铣削速度的增加而交替上升,作用效果相近,而两种切削介质下的切削刃温度稍低于干切削时的切削刃温度。当切削刃切至热结点时,刀具与工件材料的紧密接触,使得气体射流的作用效果降低,从而对切削刃温度的影响减弱。呈聱蠢挢黝鼢黜嬲渤必渤图6切削刃温度随铣削速度的变化曲线图7所示为刀刃划过热结点后的工件已加工表面温度。已加工表面温度随着铣削速度的增加亦呈近似线性增加趋势,但根据测量结果来看,其最大值不会超过200℃,远低于钛合金的相变温度和烧伤度相对高于空气射流及氮气射流条件下的切削温摩作用,而氮气介质的减摩作用则会改善刀具与工2嘲年第42卷№6温度。另一方面,当切削刃划过热结点时,气体射流的冷却效果显著,因此,空气射流及氮气射流冷却条件下的已加工表面温度均低于干切削时的已加工表面温度,由于空气介质及氮气介质的换热系数相近,故氮气射流与空气射流条件下的已加工表面温度大小亦相接近,但略低于空气射流条件下的已加工表面温度。譬蠹蠢图7已加工表面温度随铣削速度的变化曲线5结语利用氮气射流、空气射流以及干切削方式进行Ti6A14v钛合金的高速铣削温度试验,可得到以下结论:随着切削速度的提高,切削区温度亦随之升高;由于气体射流具有良好的冷却作用,因此在高速车削以及高速铣削过程中,空气射流与氮气射流条件下的切削区温度均明显比干切削时的切削温度低。在切削用量相同的条件下,氮气射流下的切削温度略低于空气射流下的切削温度,说明氮气介质比空气介质更能有效改善刀/屑接触区的接触状况,抑制切削温升。通过高速车削及高速铣削时的切削温度曲线对比分析,可以看出,气体射流在断续切削方面的优势更加明显。夹丝法作为高速铣削时切削温度的测量方法,仍有待改进,但可从定性分析的角度对测量数据加以分析利用。参考文献lZLhIall,NHe,KWu,d以.MiuerweariIlmimI】g’11aIloywitllnim)ge:ng明m础a.Tr绷嘲屺!tionofNanjingU血ve璐it)rofAem.andAstID.,2002,19(2):140~144分析研究.航空精密制造技术,2002,38(6):12。153满忠雷,何宁,武凯等.氮气介质下铣削钛合金时的刀具磨损研究.机械科学与技术,2003,22(6):996—998时铣削力的试验研究.机械工程师,2004(4):5—8万 方数据135W刁lao,NHe,Lb,砑以.嘲唧c}laract耐sticsiIllli出speedT11ilIiIlgofTi-6舢_4Valloywit}Initrogeng鹤rIledi啪.Ke)广En彝neeriIlgMat商als,2006,V01.315—316:588~5926刘战强,黄传真,万熠等,切削温度测量方法综述.工具技术,2002,36(3):3~67何振威,全燕鸣,林金萍,高速切削中切削温度研究方法.现代制造工程,2005(8):110—1138李亮.钛合金高速铣削机理及其工艺研究.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39赵威,何宁,李亮.在氮气介质中WC—Co佃6A14V摩擦副的摩擦磨损性能研究.摩擦学学报,2006,26(5):439~442第一作者:韩满林,副教授,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210046南京市将择机实现油价与国际市场的接轨时至眼下,当飘红的油价开始映红中国的时候,国家发改委表现出了将国内成品油价格与国际市场接轨的意向,这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据传言,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两家石油石化巨头等相关单位对放开价格管制的讨论已到最后冲刺阶段,原计划8月后放开的油气化产品价格,因受地震灾害的影响,很可能会提前至6月初放开。国家发改委则于5月22日在其网站上正式辟谣,“近日社会上流传的‘油气价格将提前至6月初放开’的说法毫无根据。”而两家石油石化巨头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均表示,目前没有接到有关成品油价格调整的通知。但相关专家表示,油价与国际市场接轨只是时间问题,一旦放开,以“喝油”见长的大排量进口车市场份额将面临“缩水”的局面。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副秘书长崔东树分析,在石油价格不断攀升的情况下,惟独中国进口乘用车发动机平均排量在增大,这使得乘用车平均百公里油耗不是在下降,而是在上升。这一现象,在人均GDP仅有发达国家十分之一的中国,是极不正常的。针对这种现象,崔东树评论道,在石油净进口国中,我国的油价最低。到5月初,中国的汽油平均价格仅为德国平均价格的2.9%,这是造成在中国使用大排量轿车和耗油的suV的费用很低的主要因素。专家指出,由于没有及时放开成品油价格,致使大排量进口车大量涌人中国市场。这样一来,中国很有可能会成为大排量进口车的“避风港”,并使中国的能源和环保局势更加严峻。因此,就我国国情而言,油价放开是必然趋势,也顺应了国际潮流。当油价越加高不可攀之时,务实消费的理念才会进一步普及,那时,大排量进口车市场将会告别快速增长的“黄金时代”。2舒彪,何宁,武凯.氮气介质下钛合金铣削特性的4满忠雷,何宁,武凯等,不同介质下钛合金高速铣削高速切削Ti6Al4V钛合金时切削温度的试验研究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被引用次数:

韩满林, 李一民, 赵威, Han Manlin, Li Yimin, Zhao Wei

韩满林,李一民,Han Manlin,Li Yimin(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赵威,Zhao Wei(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工具技术

TOOL ENGINEERING2008,42(6)2次

1.赵威;何宁;李亮 在氮气介质中WC-Co/Ti6Al4V摩擦副的摩擦磨损性能研究[期刊论文]-摩擦学学报 2006(05)2.李亮 钛合金高速铣削机理及其工艺研究 2004

3.何振威;全燕鸣;林金萍 高速切削中切削温度研究方法[期刊论文]-现代制造工程 2005(08)4.刘战强;黄传真;万熠 切削温度测量方法综述[期刊论文]-工具技术 2002(03)

5.W Zhao;N He;L Li Tool wear characteristics in high speed milling of Ti 6Al 4V alloy with nitrogengas medium[外文期刊] 2006(315/316)

6.满忠雷;何宁;武凯 不同介质下钛合金高速铣削时铣削力的试验研究[期刊论文]-机械工程师 2004(04)7.满忠雷;何宁;武凯 氮气介质下铣削钛合金时的刀具磨损研究[期刊论文]-机械科学与技术 2003(06)8.舒彪;何宁;武凯 氮气介质下钛合金铣削特性的分析研究[期刊论文]-航空精密制造技术 2002(06)

9.Z L Man;N He;K Wu Miller wear in milling Ti alloy with nitrogen gas media[期刊论文]-Transactions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2002(02)

1. 陈旭辉.杜巧连.张克华.CHEN Xu-hui.DU Qiao-lian.Zhang Ke-hua 医用钛合金Ti-6Al-4V切削参数优化试验研究[期刊论文]-科学技术与工程2008,8(10)

2. 张哲 浅谈钛合金的车削加工特性分析[期刊论文]-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3)

3. 王小翠.张新运.郭宝亿.WANG Xiao-cui.ZHANG Xin-yun.GUO Bao-yi 钛合金正交切削过程数值模拟[期刊论文]-西安工业大学学报2007,27(4)

4. 刘东.陈五一.LIU Dong.CHEN Wu-yi 无涂层硬质合金刀具车削钛合金Ti-6Al-4V实验研究[期刊论文]-制造业自动化2007,29(9)

5. 张义平.ZHANG Yi-ping 钛合金高速铣削温度的试验研究[期刊论文]-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2006,17(3)

6. 刘东.陈五一.LIU Dong.CHEN Wu-yi 硅铝合金车削中切削力和切削温度的研究[期刊论文]-有色金属2006,58(1)7. 阮绍南.Ruan Shaonan 钛合金的车削加工[期刊论文]-特钢技术2009,15(1)

8. 曲迪.董海.张弘弿.李嫚.Qu Di.Dong Hai.Zhang Hongtao.Li Man PCD刀具车削钛合金Ti-6AI-4V的研究[期刊论文]-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2009(1)

9. 周文辉 钛合金切削温度试验与切削数据库接口的开发[学位论文]2009

10. 孙杰.徐志平.李剑峰 Ti-6Al-4V切削过程有限元仿真建模及工艺参数优化[会议论文]-2008

1.陈明.刘璨 高速切削加工的温度测量方法探讨[期刊论文]-装备制造技术 2009(12)2.张哲 浅谈钛合金的车削加工特性分析[期刊论文]-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09(3)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gjjs200806003.aspx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