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五四制青岛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六、七单元测试题附答案(各一套)

来源:画鸵萌宠网


五四制青岛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测试题

(根据五四制青岛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材编写)

(时间:60分钟 分值:100分)

一、我来填一填。

1.长方形有( )条边,有( )个角,每个角都是( )角。 2.4条边相等,4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是( )形。

3.一个边长是4厘米的正方形和一个长5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它们的周长都是( )。

4.用一根铁丝正好围成一个长20米、宽16米的长方形,如果改成正方形,围成正方形的边长是( )米。

5.一个长方形的宽是4厘米,周长是宽的6倍,长是( )。

6.一个长方形长7厘米、宽5厘米,与它周长相等的正方形的边长是( )。 7.一个长方形的两邻边和是11米,则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 )。

8.把5个周长是4分米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大长方形,这个大长方形的周长是( )厘米。

9.一个正方形的边长增加3厘米,它的周长增加( )厘米。

10.在下面的3个图形中,分别剪去了一个小长方形。请仔细观察,所得图形的周长( )比原来短,( )比原来长,( )不变。

① ② ③ 二、我来判一判。

1.对边相等的四边形不是长方形就是正方形。

( )

( )

2.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不是长方形,就是正方形。 3.长方形的周长就是长和宽的和。 ( )

4.将一个正方形分成两个大小相等的长方形,长方形的周长是正方形周长的 一半。 ( )

5.长方形的周长比正方形的周长长。

( )

6.正方形的周长是它边长的4倍。 ( ) 7.正方形的边长扩大3倍,周长也扩大3倍。 ( )

8.把一张长5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纸,剪成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2厘米。 ( )

9.在正方形的一角剪去一个小正方形,得到的图形周长比原正方形的周 长小。 ( )

10.四边形的周长一定大于三角形的周长。 ( ) 三、我来选一选。

1.用12个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有( )种拼法。 A.2 B.3 C.4

2.下面三个图形的周长,( )的周长与其他两个图形不一样。

A. B. C.

3.下图中左、右两部分的周长( )。

A.相等

B.上部分长

C.下部分长

4.下面图形中周长最大的是( ),最小的是( )。

A. B. C.

5.如果一个长方形的长增加4厘米,宽不变,它的周长应增加( )厘米。 A.4

B.8

C.16

四、计算周长。

1.

2.

3.

4.

五、我来画一画。

请在下面方格图中画两个周长为12厘米的长方形。(每个小方格的边长为1厘米)

六、解决问题。 1.

有一个长方形苗圃,长是26米,宽是12米。一面靠墙,其他三面围竹篱笆(如图所示),竹篱笆有多少米?

2.在一块长是8厘米,宽是5厘米的铁板上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3.一根铁丝长20米,如果用它围成一个正方形,可以围成一个边长是几米的正方形?如果用它围成一个宽4米的长方形,围成的长方形的长是多少米?

4.一个长方形的长是宽的4倍,如果宽延长9厘米,这样就变成了一个正方形,原来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5.有两个同样的长方形,长都是6厘米,宽都是3厘米。

(1)把它们拼成右图所示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

(2)把它们拼成下图所示的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

参考答案

一、1.4 4 直 2.正方 3.16厘米 4.18 5.8厘米 6.6厘米 7.22米 8.120 9.12

10.① ② ③ 二、1.✕

2.√ 3.✕

4.✕

5.✕

6.√

7.√ 8.√ 9.✕ 10.✕ 三、1.B 2.C 3.A 4.C A 5.B 四、1.(7+3)×2=20(分米) 2.(4×3+2×3)×2=36(厘米) 3.(12+9)×2=42(厘米) 4.(8+6)×2+2×2=32(厘米) 五、自己画一画。 六、1.26×2+12=64(米) 答:竹篱笆有64米。 2.5×4=20(厘米)

答: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是20厘米。 3.20÷4=5(米) 20÷2-4=6(米)

答:可以围成一个边长是5米的正方形,围成的长方形的长是6米。 4.9÷(4-1)=3(厘米) (3+4×3)×2=30(厘米)

答:原来长方形的周长是30厘米。 5.(1)6×4=24(厘米)

答: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是24厘米。 (2)(6×2+3)×2=30(厘米)

答: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30厘米。

五四制青岛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测试题

(根据五四制青岛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材编写)

(时间:60分钟 分值:100分)

一、我来填一填。

1.从245里连续减去8,最多能减( )次。 2.一个数的6倍是78,这个数的8倍是( )。

3.一个数除以9,商是17,余数最大是( ),当余数最大时,被除数是( )。

4.0除以6等于( )。

5.16□÷7=23……6,在这道算式中,□里应填( )。 6.63是( )的9倍,( )的4倍是128。 7.54里面有( )个6,64里面有( )个8。

8.要使□58÷5的商是两位数,□里最大能填( );要使商是三位数,□里最小能填( )。

9.估算356÷9,可以将356看成(),再用( )除以9得( ),所以356÷9≈( )。

10.一道除法算式,除数是7,小强错把除数看成是8,计算结果是36余5,正确的结果是( )。

11.一个数除以8,商是46,余数是3,这个数是( )。

二、我来判一判。

1.0×8=0÷8 ( ) 2.一个三位数除以一个一位数,商一定是三位数。( ) 3.8410÷7,商的末尾一定有一个0。 ( ) 4.5□3÷6的商一定是两位数。 ( ) 5.在除法算式里,除数有时比余数小。 ( )

三、我来选一选。

1.4800÷6,商的末尾有( )个0。 A.1

B.2

C.3

2.下面各数除以2没有余数的一组是( )。 A.98,45,301 B.39,48,52 C.42,980,66

3.花店进了95朵花,每6朵扎成一束,最多可以扎成( )束。 A.15

B.16 C.17

4.小红做了36朵花,是小翠所做的花的3倍,小翠做了( )朵花。 A.9 B.12 C.108

5.一个数除以它本身(0除外),商( )。 A.是1 B.不是1 C.不能确定 四、我来算一算。 1.直接写得数。

68÷4= 840÷4= 220×4= 180÷3= 480÷3=

9000÷3= 3×500= 1800÷3=

70÷5= 360÷5= 360×0= 91÷7= 280÷2= 2.估一估。

200×9=

4500÷5= 0÷180=

71÷8≈ 323÷4≈ 359÷6≈ 103÷2≈

3.列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 306÷3 583÷6 420÷3 *676÷4

五、我来做一做,把竖式补充完整。

六、解决问题。

1.公园运来180盆花,准备摆在3个花坛里,平均每个花坛摆多少盆?

2.一本科技书有178页,小明已经看完了82页,剩下的他打算4天看完,

剩下的平均每天要看多少页?

3.学校买回6捆书,每捆40本,把这些书平均分给8个班,每个班可分得图书多少本?

4.超市为了吸引顾客,准备把2瓶洗手液和3块肥皂包装在一起,制成礼盒进行销售。超市中的存货最多可制成多少个礼盒?

超市存货单

商品名称 洗手液 数量

肥皂 280块

180瓶

5.三(2)班40名同学围成1圈做游戏,恰好每2名男同学中间站3名女同学。那么这个班一共有多少名女同学?

参考答案

一、1. 30 2. 104 3. 8 161 4. 0 5. 7 6. 7 9. 360 360 40 40 10. 41余6 11. 371 二、1. √ 2. ✕ 3.✕ 4. √ 5.✕ 三、1. B 2. C 3. A 4. B 5. A

四、1. (横排)17 210 880 60 160 30000 900 13 140 1800 0 2. 9 81 60 51

3. 102 97……1 140 169 (自己列竖式计算并验算) 五、

六、1. 180÷3=60(盆) 答:平均每个花坛摆60盆。 2. 178-82=96(页)

32 7. 9 81500 600 8. 4 5 14 72

96÷4=24(页)

答:剩下的平均每天要看24页。 3. 40×6=240(本) 240÷8=30(本)

答:每个班可分得图书30本。 4. 180÷2=90(组) 280÷3=93(组)……1(块)

答:超市中的存货最多可制成90个礼盒。 5. 40÷(2+3)=8 8×3=24(名)

答:这个班一共有24名女同学。

五四制青岛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测试题

(根据五四制青岛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材编写)

(时间:60分钟 分值:100分)

一、我来填一填。

1.口算32×30,先算( )×( )=( ),然后在得数后面添( )个0,得数是( ),所以32×30=( )。 2.43×40的积是43×( )的积的10倍。

3.两位数乘两位数,积可能是( )位数,也可能是( )位数。 4.34的26倍是( ),270是9的( )倍。 5.最大的三位数与最小的三位数的差是( )。 6.

□5×21,当□里填( )时,这个算式的积是三位数;要是积是四位

数,

□里可以填( )。

7. 93里最多有( )个30;639里最多有( )个90。 8.250×4的积的末尾有( )个0,积是( )位数。 二、我来判一判。

1.两个数相乘的积一定大于两个数相加的和。 ( ) 2.32个24的和是多少?列式为32+24。

( )

3.一个因数末尾没有0,积的末尾也一定没有0。 ( ) 4.54×24=4526 ( )

5.估算的结果都比实际计算的结果大。

( )

三、我来选一选。

1.在计算(14+16)×30时,要先算( )法,再算( )法。 A.加

B.乘

C.无先后顺序

2.下面算式中,积的末尾只有两个0的算式是( )。 A.50×20

B.35×40

C.52×40

3.一个漏水的水龙头每分钟要白白流掉65克水,1小时浪费( A.650 B.65 C.3900

4.一架飞机每分钟飞行21千米,每小时飞行( )千米。 A.210 B.226

C.1260

5.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20倍,积( )。 A.不变

B.扩大到原来的20倍 C.扩大到原来的400倍

)克水。

四、我来算一算。 1.口算。

23×2= 7×11= 5×60= 16×5= 50×4= 22×3= 2.估算。 32×70≈

48×19≈ 21×51≈ 2 8×42≈

15×3=

20×100=

3.列竖式计算。

46×48 25×12 13×42 35×12

75×31 32×98 209÷3 26×39

五、火眼金睛辨对错。 (1)(2)

六、解决问题。 1.

2.一个果园里栽了两种果树,其中苹果树有38棵,梨树的棵数是苹果树的12倍。这个果园一共栽了多少棵果树?

3.张老师每分钟能打72个字,请你算一下,他55分钟能打完一篇有4000个字的论文吗?

4.去年植树节三年级同学上午种树14行,下午种树13行,平均每行种28棵树,三年级同学一共种树多少棵?

5.小花可能折了多少只纸鹤?

参考答案

一、1.32 3 96 一 960 960 2.3 3.三 四 4.884 30 5.899

6.1、2、3、4 5、6、7、8、9 7.3 7 8.3 四

二、1.✕ 2.✕ 3.✕ 4.✕ 5.✕ 三、1.A B 2.B 3.C 4.C 5.B

四、1.(横排)46 77 300 80 200 66 452000 2.2100 1000 1000 1200

3.(横排)2208 300 546 420 2325 3136 69……2五、(1)×

正确的结果是450。

1014

(2)正确的结果是5372。

六、1.11×49=539(本) 答:要订539本作业本。 2.38×12=456(棵) 456+38=494(棵)

答:这个果园一共栽了494棵果树。 3.72×55=3960(个) 3960<4000

答:他55分钟不能打完一篇有4000个字的论文。 4.14+13=27(行) 27×28=756(棵)

答:三年级同学一共种树756棵。 5.17×4=68(只)

65<小花折的纸鹤个数<68

答:小花可能折了66只或67只纸鹤。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