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画鸵萌宠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高等院校继续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的现状及发展

高等院校继续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的现状及发展

来源:画鸵萌宠网
第24卷第9期 教育与教学研究 Vb1.24No.9 201O年9月 Education and Teaching Research Sep.2010 高等院校继续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的现状及发展 李 钙 (四¨l文理学院 四川达州635000) 【摘 要】 在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教育国际化进程日益加快的背景下,高等院校继续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规模越 来越大,已形成多形式、多层次、多领域的格局,以短期非学历教育为主体,学历教育发展势头强劲,承担主体多元化。为 了其深化与发展,应进一步思想,完善中外合作办学,寻求可持续发展;进一步引进和利用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实 现国际教育本土化;进一步提升继续教育国际合作项目的质量,加强教育涉外法规监管力度,实现社会中介组织的评 估机制;进一步利用现代科技发展成果,大力发展现代远程教育、网络教育等继续教育手段。 [关键词】 高校继续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教育资源 【中图分类号】G51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1674—6120(20lO)09—0070—02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快继续教育办学国际化,是 人员进行语言培训,可在国内或国外相关机构进行培训。 新形势下社会发展对继续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是增强继续 职业认证培训项目,中国大学及许多教育组织与国际权威 教育国际竞争力,提高继续教育国际知名度的重要途径, 行业认证机构合作,开展诸如健康管理资质证书、知识产 笔者拟对我国高等院校继续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进行简 权管理资质证书、产业链管理职业资格认证、PMI(国际项 要的分析。 目管理协会)资质认证,CFO(财务总监)资质认证、国际会 一、高等院校继续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的现状及特点 计资质认证。 】 管理类教育培训项目,主要包括领导力、执 教育部2008年11月至2009年4月对相关高校进行了 行力项目,企业管理,金融管理,工程管理,项目管理,工商 调研,对办学机构的办学状况、存在问题和发展思路做了 管理,教育管理,公共管理等。[2 实地考察、访谈了解和定性分析,比较有代表性地反映了 (二)以短期非学历教育为主体,学历教育发展势头强劲 我国高等院校继续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的现状和改革 目前,我国高校继续教育的国际合作与交流,主要是 发展要求。 凭借特色化的课程资源,把短期培训当成“主业”,大力举 (一)已形成多形式、多层次、多领域的格局 办出国培训、管理培训、外语培训、对外汉语培训、师资培 改革开放3O年以来,继续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 训等各类短期班。 要组成部分,在学历与非学历国际合作与交流方面已出现 同时,高端继续教育以及国际证书培训的市场需求日 多形式、多层次、多类型、多渠道的对外开放格局。 益旺盛。目前国内各个行业领域、各个职位和各个学历阶 从办学层次看,多元化的办学层次,满足不同层次需 段的中高端领导者需要高质量、有特色的学习来提高自己 求,既有非学历的各种成人继续教育,又有专科、本科、研 的企业经营能力、领导能力、管理能力和国际视野。与学 究生等学历继续教育。短期非学历教育主要包括出国培 历教育不同,高端继续教育的学员更重视培训内容和质 训、合作培训、外语培训、项目培训。专业设置包括教 量。引进优质资源,学历继续教育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前景 育学类、艺术类、经济学类、工商管理类、电气信息类、外国 光明,就国内大城市来看,由于高等教育满足不了全部孩 语言文学类等。 子进大学读书的需求;国内高中毕业或大专起点的学生中 从合作模式看,中国高校与国外高校教育合作模式主 由于不满足于三本或一般大学的教学水平,希望获得更高 要是,学历教育方面引入其他国家高校的优质资源,如专 的国际名校的文凭,这几个方面都会促进学历继续教育国 科教育、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课程等,与中方高校优质专 际合作交流的发展。 业相结合,形成互补。开展“x+x”模式的中外合作办学教 通过调研,多数学校按照要求引进了相对优质和我国 育。 紧缺的专业课程,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如北京师范大学 从培训领域看,外语培训项目,主要面向有外语需求 继续教育与教师培训学院的“中德1十1合作”项目、HND 的人员开展语言培训。留学预科项目,对有意向出国留学 项目,浙江师范大学的“中澳教育管理硕士”项目等。 【收稿日期】2010—05—04 【作者简介】李 锣(198o.-),女,四川文理学院研究实习员,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高等教育。 ・70・ 20嚣睾粤月 李锣:高等院校继续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的现状及发展 SeNpo.2.90 10 (三)承担主体多元化 推动各国教育现代化的进程。因此,应重视和发展继续教 育国际合作,以引导继续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的可持续发 展。 、企业、高校和其他社会机构是继续教育的实施 机构,高校是继续教育不可或缺的提供者。继续教育国际 交流与合作活动不仅针对高中毕业生,还针对大专、自考、 本科毕业生,满足他们增长知识、提升学历的需要,同时也 满足有一定工作经验的职工继续深造的需要。就高等教 (二)进一步引进争利用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实现国际 教育本土化 继续教育的国际合作与交流活动要以学习者为中心, 育领域来说,继续教育国际合作和交流不单纯是高校的继 续教育学院的国际合作和交流,也包括高校的国际学院或 其他院系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如中国海洋大学国际学院 引进优质资源,加强“强强”合作。突出合作项目内容的针 对性、适用性、实用性和超前性,重视发挥合作双方自身优 势,打通国内外及不同学习方式间的屏障,构建学分互认、 和上海交通大学海外国际学院都通过引进国际项目,接轨 国际教育,与国外大学合作开展语言培训、国际交流、海外 培训等多种合作形式,从而满足社会对继续教育的需求, 以实现高校的社会服务功能。 二、高等院校继续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的机遇与挑战 (一)面临的机遇 在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建构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 型社会,十七大提出“发展远程教育和继续教育,建设全民 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的新形势下,在全球经济一 体化背景下的继续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已由过去单一的 学历补偿型逐步发展成为学历需求型、知识更新型、知识 复合型、素养提高型、全面发展型、充实生活型等多元需 求。这种交流与合作日益成为实现社会服务职能的重要 载体和有机组成部分,成为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 重要渠道。 (二)面临的挑战 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教育国际化进程日益加快, 继续教育的国际合作与交流规模越来越大,层次和类型也 越来越多,继续教育对外开放面临的各种矛盾也在开始转 化,对外开放的深层次矛盾也在全面显现。如或跨地 区之间如何保证教育质量,如何进行继续教育的跨境课程 衔接、学分转换和学历互认,如何进行认证与评估,如何处 理好国际化与本土化之问的关系等,迫切需要我们加强这 方面的研究和探讨,为继续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提供 保障、制度保障和质量保障。 三、高等院校继续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的深化与发展 (一)进一步思想,完善中外合作办学,寻求 继续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的教育开放实践已证明,加强教育国际合作与交 流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手段之一。继续教育的国际合作 与交流必须立足于本国的实际,立足于对本国民族文化传 统的继承和发扬,只有对本国民族文化传统的深刻了解、 正确弘扬,才能在国际交流中明确哪些东西适合本国的需 要,并把它和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相融合,形成一种既 具有本民族特色又体现现代化精神的文化。当今世界,人 类已进入一个更加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和相互 制约的时代。在这个时代,各国间的教育交流与合作,将 比任何时代都更广泛、更深入、更势不可挡,从而更有力地 转换的空问,并在合作过程中逐步实现国外课程、教学法 与本国课程、教学法的不断融合,最终形成中国的自主教 育;把握国际人才市场的需求,积极开展国际化认证的职 业证书教育和其他优质课程,把学历教育与就业、培训和 职业资格认证结合起来。 (三)进一步提升继续教育国际合作项目的质量,加强 教育涉外法规监管力度,实现社会中介组织的评估机 制 为进一步提高中外合作办学的质量,就必须加强对外 合作办学机构的质量监管,建立起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 的认证体系,积极应对教育全球化及与国际教育认证体系 接轨和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认证体系的需要。要充分发 挥社会中介组织的作用,促使继续教育与优质社会力量办 学的嫁接,打造高水平的继续教育,满足人民群众对高质 量继续教育不断增长的需要。 (四)进一步利用现代科技发展成果,大力发展现代远 程教育、网络教育等继续教育手段 当今世界,高成本的、象牙塔式的继续教育方式已不 能满足迅速增长的社会需求,现代信息技术打破了时间和 国界的,终身教育国际化正在快速成为现实,远程教 育已经是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 型社会的重要途径。信息技术的应用,不仅带来了继续教 育手段的,而且还带来了继续教育模式的。 我国高等院校的继续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正在不断 地扩大规模、扩展领域和提升水平。全球经济一体化要求 教育提供更多的国际化人才,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求各 国教育有更大规模、更广领域、更高水平的融通。加强继 续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将给高等教育带来一个全新的空 间。 【参考文献】 [1]庆军.深化中美继续教育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第二届中美继续教育国际论坛综述[J].中国远程教育, 2Oo7,(12). 【2]宋江洪.浅谈继续教育国际化新趋势[J].继续教 育,2008,(1). [3]金万哲.浅析我国继续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J】.云 南财经大学学报,2009,(4). (下转第78页) ・ 71 ・ 2o薷;萼月陈超杨林:路径拓展与空间构建——基于大学语文中“文学~人文一文化”的功能思考Se 。 昌高专学报,2009,(5):86. [6]曹明海.语文:文化的构成[J].语文教学通讯・高中 刊[J].2004,(7—8):4—5. [7]李 静,马国栋.新课标人文性要求在大学语文教 阅读与欣赏中的必然环节,而文化则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基 本组成部分,是文学与人文的自觉生成。从大学语文功能 的“文学一人文一文化”的拓展路径,可以促成大学语文在 与审美教育的融合基础上,去实现大学语文教育中文化诗 学意味的美学空间的建构。 学中的衔接和拓展[J].硅谷,2008,(18):127,128. [8]史绍典.语文文化说[J].培训与研究——湖北教育 【参考文献】 [1]膳志明,陈贻琳.学习语言、传承文化、培育人文精 神——关于《大学语文》目的任务的思考[J].广西师范学院 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32. [2]周振荣.抓住文学性,提高读写能力——论大学语 文教学[J].社科纵横,2001,(2):71. [3]钱理群,李庚西,郜元宝.大学文学[M].上海:上海 教育出版社,2005. 学院学报,2004,(1):6. [9]巴 丹.阅读改变人生[M].北京;东方出版社. 2004. [10]【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哲学解释学的基 本特征[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60. [】1]赵静蓉.通向一种文化诗学——对怀旧之审美品 质的再思考[J].文艺研究,2009,(5).58. [12]盛 宁.新历史主义・后现代主义・历史真实[J]. 文艺理论与批评,1997,(1). [4]高爱民.文学经典阅读兴趣低迷的原因探折[J].职 业教育研究,2009,(3):130. [13]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西方美学家论美和 [5]陈晓兰.基于人文精神培养的大学语文教育[J].南 美感[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The Extension of Route and Construction of Space Function Thoughts Based on“Literature—Humanity—Culture”Structure in CoUege Chinese CHEN Chao YANG Lin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Finance,Guangzhou,Guangdong,5 10521,China) Abstract:The teaching process of College Chinese contains several features including literature,humanity,and culture and so Oil.This thesis mainly states the diferent functions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from three levels:text reading and practice,individual humanistic pereep- tion and space construction of cultural poetics.The statement is based on some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s of the above featres,and ufollows the path of“basics—fusion—extension”.The author does believe the fusion of Co ̄ege Chinese and aestheric education can achieve he space contstruction of cultural poetics in Chinese teaching,and can present its unique values a8 a branch of humanities. Key words:College Chinese;text reading;humanistic perception;cultural poetics (上接第71页) The Status Quo and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and Communication in Further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U o (Sichuan Univesiyt of Arts and Science,Dazhou,Siehuan,635000,China) Abstract:Under the background of economic Oobalization and the acceleration of the education internationalization,the scale of the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and communication in further education in eoUeges and universiies hats been enlarged and thus shaped a multi— pattern。multi—level and multi—field situation,which focuses on short—term non—degree education,with rapid development of degree education and the diversification of fund undertakes.For its deepening and development,the author suggests educators should further free our minds,complete Chinese—foreign cooperation in running schools,seek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further introduce and utliize foreign available education resources to realize the lcaoliatizon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promote the qualiy of it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projects of further education,sEren hen the supervision of foreign—relatd poliecies and regulations to realize the aceountabihty mechanisms of socil ameditma organiatzions,further utilize the fruits of mode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o strive to develop further education methods such as mod‘ em distance education and intemet education. Key words:further education in eoHeges and universiies;it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and cooperation;education resources ・78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8.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238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