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学 英语学习者心理词汇认知与习得的过程及其偏误 经 洁 (徐州高等师范学校 江苏・徐州中图分类号:H31 9.3 文献标识码:A 221116) 文章编号:1 672—7894(2009)29-1 72-01 摘要词汇是语言的三大要素之一。心理语言词汇认为认 知一个词要经过形式、调节、整合阶段。学习者词汇认知过程中会 出现各种偏误。本文通过这些分析,以此促进词汇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心理词汇认知阶段偏误 词汇是语言的三大要素之一,英语能力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取 决于词汇的扩展。根据大量的研究,心理学家们认为,学会语言和 阅读的人,都具有一个特定 理词典。心理“词典”研究的是词在 记忆中组织及提取的方式,就是词的意义在人的心理中的表征。所 谓认知一个词。就是在心理词典中找出了与这个词相对应的词条, 并使它的激活达到了一定的水平,而真正掌握一个词就意味着在心 理词典中建立起一个完备的词条。 心理语言词汇模式假定有关于单词独立的次成分的存在,这些 次成分包含单词语音、书写、语义、语法、构词等方面的信息。认知 一个词在心理上意味着全面掌握该词的语音、书写、语义、语法、构 词。每一单词与其心理表征之间要形成稳固、有机的联系。这样,在 使用过程中,我们才能根据输入的知觉信息迅速、准确、有效地检索 出其意义,并达到对该词正确使用的目的。认知—个词要经过三个 阶段。 1形式阶段 这一阶段仅是认知词汇的表征,即该词的书写、语音或与第一 语言表面上的对应。第二语言中的所认知的词汇进入大脑进行初 步的概念加工,并搜索第一语言相对应的词汇,形成形式上的对应。 这个阶段必须依靠第一语言或母语的帮助。但英语学习者会深受 母语负迁移的影响而产生的偏误。主要表现为名词形式错误和动 词形态错误。主语和宾语位置上名词片语中名词单数与复数之间 存在一种选择关系。汉语语言中的名词没有单复数之分,受此影响 学生在笔头语言产出中往往难以形成选择概念,结果出现大量名词 形式错误。限定动词由于受时间、情态、语态以及语气的影响,动词 的形态具有多种不同形式的选择。这样的选择关系属于聚合关系, 受母语的影响(汉语中动词没有形态上的变化),学生在外语的笔头 产出过程中会十分频繁地出现这类动词形式错误。 2调和阶段 在形式阶段时,借助第一语言的帮助,将该词记住,但只是表 面,在调和阶段时,学习者掌握该词在第一语言下对应的语法,语 义,但并不能说明学习者理解双语状态下语法语义,亦不能正确搭 配,因而在实际使用中,母语负迁移的影响,会导致以下几种系统性 偏误的出现。 2.1语义不清偏误 英语中许多词汇并不能在母语中找到对应的词汇,或一词多义 172.f敏又lC 或在特定的语境中意义不同。例如:The father’s love阻ve his daughter.初学者很可能将其翻译成“这位父亲的爱情救活了他的女 儿”。或:翻译“我们先去了南京路和外滩,明天又去了淮海路”。学 习者因母语负迁移的影响会直译“明天”为“tomol'l'ow”,而原句中并 未有明确的现在时间状语,所以应译为“the next day”。 2.2动词形态错误 动词形态错误错综复杂,首先是时间概念对动词形态(限定动 词,即谓语动词)的制约作用,动词形态可以表现为不同的时态或体 (aspects);其次是受情态(modallty) ̄影响,动词可以与不同概念的 情态助动词搭配构成谓语动词;受语气(mood)的影响动词形态有 直陈式(indicative)与虚拟式(subjunctive)之分;最后动词形态在语 态(voice)上可分文主动与被动两种形式。另外,动词在语言结构中 还有谓语与非谓语之分,完全有别于汉语,非谓语动词分为不定式、 一ing形式和—ed形式,分别具有不同的功能位置。汉语中有离合词, 而英语中没有,这也是很大的问题。 2.3词性误用 在汉语中,动词与名词同型,形容词与副词靠“的、地”来区别。 且无人称代词与物主代词的区别,而英语中大部分单词的动词形式 与名词形式不同,形容词与副词亦有区别,更不用说动名词、分词的 功能位置。如:Honestis 80importantforeveryperson.(误)Honestyis gO important for everyone.(正)。 3整合阶段 这是认知词汇的最后一个阶段。在这阶段中,第二语言中一个 词的语义语法由第一语言的认知,经过克服母语负迁移,并心理认 知能力加工后,逐渐过渡到第二语言心理认知下的对该词的相关信 息的逐渐整合到词条中,从而获得词汇能力。这时,逐渐摆脱母语 队学习者的影响,建立起第二语言思维的整合。 分析英语学习者心理词汇认知与习得的过程及其偏误对英语 词汇教学有着极大的启示,词汇学习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一课中的 词不可一次学完,以使学生能更加内化词汇。语境会对词的认知产 生影响,因而创造、利用合适的语境教学单词。鼓励学生进行大量 阅读,多引导学生进行交际性学习,在这些活动中,加深学生对词汇 信息的内化,以此增强学习者词汇认知的效率。 参考文献 【l】桂诗春.实验心理语言学纲要瑚南教育出版社,1991. [2]张世涛.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汉英词语对比,,外国语言文学论文集,广州:中 山大学学报编辑部,1995. 责任编辑黄修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