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卷含解析
一、 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如图所示,一带电小球用丝线悬挂在水平方向的匀强电场中,当小球静止后把悬线烧断,则小球在电场中将做( )
A.自由落体运动 B.曲线运动 C.沿着悬线的延长线作匀加速运动 D.变加速直线运动
参考答案:
C
2. 机械手表的分针与秒针从重合至第二次重合,中间经历的时间为( )
A. B. C. D.
参考答案: D
3. (单选题)一辆汽车从车站以初速度为零匀加速直线开去,开出一段时间之后,司机发现一乘客未上车,便紧急刹车做匀减速运动.从启动到停止一共经历t=10 s,前进了15m,在此过程中,汽车的最大速度为( ) A.1.5 m/s B.3 m/s C.4 m/s D.无法确定 参考答案: B
4. (多选)如图所示,A、B两物体的重力分别是GA=3 N,GB=4 N.A用细线悬挂在顶板上,B放在水平面上,A、B间轻弹簧中的弹力F=2 N,则细线中的张力T及B对地面的压力N的可能值分别是 ( ).
A.5 N和6 N B.5 N和2 N C.1 N和6 N D.1 N和2 N
参考答案:
BC
弹簧如果处于被拉伸的状态,它将有收缩到原状的趋势,会向下拉A,向上提B,则B项正确;如果处于被压缩的状态,将向两边恢复原状,会向上顶A,向下压B,则C项正确,故选B、C.
5. 质量为m的小球,从桌面上竖直抛出,桌面离地高为h.小球能到达的离地面高度为H,若以桌面为零势能参考平面,不计空气阻力,则小球落地时的机械能为( )
A.mgH B.mgh C.mg(H+
h) D.mg(H-h) 参考答案: D
解:取桌面为零势能面,小球的机械能守恒,在最高点时的机械能为mg(H-h),所以整个过程中的机械能都是mg(H-h),所以D正确.故选D. 二、 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6分
6. 足球以8m/s的速度飞来,运动员把它以12m/s的速度反向踢出,踢球时间为0.02s,以飞过来的方向为正方向,则足球在这段时间内的加速度为 m/s2 参考答案: -1000. m/s2
7. 以10m/s速度前进的汽车,制动后经4s停下来,则汽车的加速度是 .
参考答案:
﹣2.5m/s2. 【考点】加速度.
【分析】已知初速度、末速度和时间,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公式求出汽车的加速度.
【解答】解:根据v=v0+at得,a=故答案为:﹣2.5m/s2.
=﹣2.5m/s2.
8. (6分)速度是描述物体 的物理量。加速度是描述物体 的物理量。速度和加速度都是用比值来定义的, 的变化和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叫作加速度。 参考答案:
位移变化快慢;速度变化快慢;速度
9. 某学习小组做探究“合力的功和物体速度变化关系”的实验如图8,图中小车是在一条橡皮筋作用下弹出,沿木板滑行,这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记为W.当用2条、3条……完全相同的橡皮筋并在一起进行第2次、第3次……实验时,使每次实验中橡皮筋伸长的长度都保持一致.每次实验中小车获得的速度由打点计时器所打的纸带测出.
(1)除了图中已有的实验器材外,还需要导线、开关、刻度尺和________电源(填“交流”或“直流”).
(2)实验中,小车会受到摩擦阻力的作用,可以使木板适当倾斜来平衡掉摩擦阻力,则下面操作正确的是______.
A.放开小车,能够自由下滑即可不是 B.放开小车,能够匀速下滑即可 C.放开拖着纸带的小车,能够自由下滑即可 D.放开拖着纸带的小车,能够匀速下滑即可
(3)若木板水平放置,小车在两条橡皮筋作用下运动,当小车速度最大时,关于橡皮筋所处的状态与小车所在的位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橡皮筋处于原长状态 B.橡皮筋仍处于伸长状态 C.小车在两个铁钉的连线处 D.小车已过两个铁钉的连线 参考答案:
10. 在探究“恒力做功和物体动能变化之间的关系”的实验中,某同学的实验设计方案如图7所示.则:
(1)该实验用钩码的重力表示小车受到的合外力,在安装时首先要____________,其次钩码和小车还需要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除位移、速度外,还要测出的物理量有
(3)在上述实验中,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频率为50 Hz.某同学打出的一段纸带如图8所示,则小车匀速运动时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参考答案:
(1)平衡小车与木板之间的摩擦力 钩码的重力远小于小车的总重力 (2)钩码的重力和小车的总质量 (3)1.40
11. (4分)如图所示,是山区的孩子们在攀登木制云梯上学的情景。当他们以相同的速度同时往云梯顶端上爬时,他们之间是相对 的,他们相对于地面是 的。
参考答案:
静止;运动
12. (2分)甲、乙两物体的质量之比为5∶3,所受外力大小之比为2∶3,则甲、乙两物体加速度大小之比为________。 参考答案: 2:5
13. 如图所示为一小球做平抛运动的闪光照相照片的一部分,图中背景方格的边长均为5cm,如果取g=10m/s2,那么:
(1)照相机的闪光频率是 Hz;
(2)小球做平抛运动初速度的大小是 m/s; (3)小球经过B点时的速度大小是 m/s.
参考答案:
解:(1)在竖直方向上有:△h=gT2,其中△h=(5﹣3)×5cm=10cm=0.1m,
代入求得:T==0.1s,
那么照相机的闪光频率是10Hz;
(2)水平方向匀速运动,有:s=v0t,其中s=3l=15cm=0.15m,t=T=0.1s, 代入解得:v0=
=1.5m/s.
(3)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瞬时速度等于该过程的平均速度,在B点有:
vBy===2m/s
=
=2.5m/s
所以B点速度为:vB=
故答案为:(1)10; (2)1.5; (3)2.5. 【考点】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
【分析】正确应用平抛运动规律:水平方向匀速直线运动,竖直方向自由落体运动;解答本题的突破口是利用在竖直方向上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差等于常数解出闪光周期,然后进一步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推论求解.
三、 简答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11分,共计22分
14. 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中(电源频率为50 Hz)。 (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或不必要的是 ______。(填选项前的序号) A.长木板的一端必.须垫高,使小车在不挂钩码时能在木板上做匀速运动 B.连接钩码和小车的细线应与/长木板保持平行 C.小车应靠近打点计时器,先接通电源,后释放小车 D. 选择计数点时,必须从纸带上第一个点开始
(2)如图所示是实验中打下-的一段纸带,打计数点2时小车的速度为____m/s,其余计数点1、3、4、5对应的小车瞬时速度已在坐标纸上标出。
(3)在坐标纸上补全计数点2对/的数据,描点作图,求得小车的加速度为_______m/s2。
参考答案:
(1). AD (2). 0.60 (3). 如图所示
(1)此实验要研究小车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所以不需要平衡摩擦力,选项A不必要;连接钩码和小车的细线应与长木板保持平行,选项B有必要;小车应靠近打点计时器,先接通电源,后释放小车,选项C有必要;选择计数点时,应该从点迹较清晰的开始选点,没必要必须从纸带上第一个点开始,选项D不必要;故选AD. (2)根据图中x1=3.80cm=0.0380m,x3=15.70cm=0.1570m,所以有:(3)根据描点作一条过原点的直线,如图所示:
直线的斜率即为小车的加速度,所以加速度为:
. ;
15. 中国是礼仪之邦,接待客人时常常会泡上一杯热茶。某同学用热水泡茶时发现茶叶很快就会沉入水底,他想如果用冷水来泡茶情况又是怎样的呢?为此他做了用不同温度的水泡茶的实验,并测出了茶叶从加水到下沉所需的时间,结果如下表所示。
温度(℃) 时间(分)
20 220
40 130
60 25
80 10
100 4
【现象分析】茶叶吸水膨胀,它的重力增大,浮力 ,由于重力大于浮力,所以下沉。
【原因解释】由上表可知,温度越高,茶叶从加水到下沉的时间越短,请从微观角度解释其可能的原因: 。
【实际应用】夏季到了,又是电蚊香大显身手的时候。使用时,接上电源,使蚊香片温度升
高,香味很快散发到空气中。请你再举出一个上述原理在生活中应用的例子: 。 参考答案:
四、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计47分
16. 把一个小球用细线悬挂起来,就成为单摆,摆长为L,最大偏角为θ,如果阻力 可以忽略,小球运动到最低位置时的速度为多大? 参考答案:
17. (12分)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长为L的木板固定在光滑水平面上。一质量为m的小滑块以水平速度v0从木板的左端开始滑动,滑到木板的右端时速度恰好为零。求:
⑴ 小滑块在木板上的滑动时间;
⑵ 若木块不固定,其它条件不变,小滑块相对木板静止时距木板左端的距离。 参考答案:
(1)小滑块所受合外力为滑动摩擦力,设动摩擦因数为
,有
① ②
解得(5分)
(2)设小滑块与木板的共同速度为v,小滑块距木板左端的距离为L',有
③ (4分)
④ (4分)
由以上各式解得 (3分)
18. 如图所示,一个人用一根长L=1m,只能承受T=46N拉力的绳子,拴着一个质量为m=1kg的小球,在竖直面内做逆时针方向的圆周运动,已知圆心O离地的距离H=6m,g=10m/s2。
(1)此人在小球到达最低点时必须用多大的角速度转动小球方能使绳子被拉断?(5分)
(2)若地面上P点停有一只视为质点的乌龟,P点与O点的水平距离为7米,问绳子拉断后,小球第一次着地是否会击中乌龟?如没击中,则小球第一次着地点距乌龟多远?(5分)
参考答案:
6rad/s 不会击中乌龟,落点距离乌龟1m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