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希
(广东省现代农业装备研究所,广东
广州510630)
[摘要]广东省粤东西北地区受制于自然交通、经济基础及区域环境等薄弱因素的影响,本地现代农
业集约化、标准化、规模化、效益化仍未形成有效体系,产业融合发展程度较低。本文就此提出因地制宜科学选择并依托本地优势主导产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优化要素配置,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的深度融合与发展,驱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与升级,给粤东西北农村地区人民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带来革命性变化,实现产业增效、农民增收,践行乡村振兴。
[关键词]一二三产业融合;农业现代化;供给侧改革;乡村振兴;粤东西北[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909(2019)15-62-2
2018年10月23日下午,**到广东省清远市调等产业,也未形成配套的产业链及支撑服务体系,初级农研,并指出“全面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广东省粤东产品的附加值不高,无法起到带动本地经济发展的主导西北区域发展不平衡,既是广东省亟待破解的难题,又是作用。由此,科学、合理、可行地确定本地主导产业,加快加快培育广东省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实施乡村振兴战推动一产传统种养环节向二三产业链条延伸,形成产前、略的必然要求。近年来,广东省进一步促进粤东西北地产中、产后无缝衔接,种养加销一体化的产业链价值链,区振兴发展,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粤东西北地区的发是撬动本地农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创新农村生产方展,制定了扶持粤东西北区域发展的一系列政策。粤东式、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抓手[1]。
西北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发展、扶贫开发建设卓有成效,但对比发达地区,尤其是珠三角地1
精准定位,选准优势主导产业
方,部分粤东西北地区仍缺乏强有力的优势主导产业作2018年6月,广东省农业厅印发了《2018年全省现代为支撑,即使具备一定规模的传统农业如菜、果、茶、南药农业产业园建设工作方案》,提出要在广东省建设150个赢”格局。
目资金整合起来,集中打造优势产业。二是逐步建立特3.4着力打造“新农民”,为特色产业发展提供智力
色产业培育基金,对标准化基地、保鲜储运、加工包装、市支撑
场开拓、品牌创建和产品认证等给予适当补贴。三是农一是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加大农业领域专业行、农村信用社等金融部门扩大农户小额信用贷款范围,人才、优秀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壮大人才队伍,为企业提降低信用贷款门槛,及时为农民群众解决产业发展资供服务。二是紧扣人力资源培训政策,加大对农民散户金。四是不断完善涉农企业的信贷帮扶政策,改革贷款的知识技能培训,全面提升农民综合素质,着力打造“新抵押方式,建立特色产业发展抵押担保机制,破解企业融农民”,为特色产业发展奠定人才基础。三是加大对种养资难问题。五是完善农业保险机制,提高农民的抗风险大户、流通大户、土专家、田秀才和农民经纪人等特色产能力。六是整合各类资金,加大特色产业建设投入扶持业人才的扶持,引导其由个体营销逐步走上联合协作,引力度,助推全县特色产业培育。
导其与龙头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变单纯农产品收购为生3.6
加快土地流转,解决特色产业规模化经营问题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把服务内容拓宽到生产指导、要向农民宣传土地流转政策,把外出务工农民的闲技术支持、产后经营等领域,真正成为带动农民增收的生置土地采取出租或入股的方式进行流转,动员农民加入力军。
合作社等方式把土地集中起来进行规模化经营。
3.5加大政策倾斜力度,解决特色产业资金短缺扶贫工作既要治标,更要治本,要打赢脱贫攻坚战,瓶颈
实现脱贫致富,治本之策还是要靠发展特色产业。只有一是围绕特色产业发展和组织化建设整合资源,力依托村情资源优势,盘活村级集体闲置资产,找准发展村争把好钢用在刀刃上,围绕推动农业转方式、调结构,推级集体经济与精准脱贫的结合点,因村施策,抓实村级集进绿色发展,调存量和优增量有机结合,按照用途不变、体经济,抓住特色产业促发展,才能为消除贫困、改善民打捆使用、各记其功的原则,把同一来源、性质相近等项
生提供重要保证。
62XIANGCUNKEJI2019年5月(下)
现代农业产业园。按照文件精神,该项目成为2018—2.3市场导向,以销定产
2020年广东省农业农村厅支持全省尤其是粤东西北地区积极推动粤东西北地区传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顺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重要战略部署与创新举措。在产业应“互联网+”与“智慧农业”趋势,以农村地区一二三产业园建设中要求围绕“主导产业突出、现代要素集聚、设施深度融合的供应链体系,把控种养、加工、销售、品控和物装备先进、生产方式绿色、辐射带动有力”。其中,“主导流等重要环节,并全方位打通本地主导产业的优质农产产业”的选择至关重要,立足于区域整体发展需求,以市品的销售渠道,可培育或引入专业的农产品营销管理公场为导向,选择特色鲜明、优势突出、规模化与带动农户司,以专业的运维及渠道管理,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订程度高、发展潜力大的产业作为主导产业。培育发展既单农业”“以产定销”“产销连环互动”的科学发展模式,使有本地传统农耕历史文化渊源又有产业融合带动效益的本地农户能有效降低生产风险,实现增收致富。
优势产业,为本地农业的高效发展选定高起点的起跑线,为接轨产业融合发展夯实基础[2]。
3
深耕优势,打造特色融合产业
2
科学布局,发展全产业链经济
调整优化粤东西北地区现有的传统农业产业链,实施品牌化战略,完善产业配套与协作加工服务体系,深入从本质上看,加快粤东西北地区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挖掘粤东西北农业农村的生态、社会和文化价值,以满足经济发展,不仅关注于本地优势主导产业关联性和地域或挖掘客户需求为突破口,以现代农业产业链的各垂直聚集性,而且重点体现更多优势产业、优质龙头企业把生细分领域为突破口,创新社会化协作的一二三产融合发产环节布局到粤东西北,形成紧密协调的产业分工体系、展模式,在生产机制、龙头企业培育、产品创新及渠道搭完善的产业配套支撑服务体系等。这个体系的发展是一建等方面进行全新探索。例如,培育发展涉农投资、担保个科学布局且逐步发展的过程,因此,立足于优势主导产项目等新型农村金融支撑体系,有效对接产业发展需求;业,对该产业及相关产业链的发展愿景应有一个先行的建立集生产示范、生产文旅、智慧农业、创新孵化和农事科学规划与布局,以实现产业链各环节的有条不紊的功体验一体化发展的新产业、新业态等[4]。全方位打造粤能统筹、产业融合,形成目标明确、分工协作的现代农业东西北地区的现代农业集成发展模式,以广东省级现代产业生态圈,不断增强主导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及产业链农业产业园创建工作为契机,构建本地农业产业化融合延伸的附加值,其主要做法如下。
可持续发展的联动体系。
2.1聚力优势,联合发展
发挥粤东西北地方自然资源和主导产业资源优势,4结语
积极拓展主导产业经济产业链,依托珠三角与粤东西北农业现代化是广东省粤东西北农村地区经济社会现产业共建等合作机制,充分发挥珠三角先行引领作用,研代化发展的基础和支撑,应充分发挥粤东西北地区广阔究引进龙头企业及产业链服务机构的便利化政策及激励腹地的资源禀赋优势,做大做强本地优势主导产业。应措施,有目的地吸引有实力的现代农业、精深加工、物流加快驱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与升仓储、运营管理和品牌营销等服务企业总部落户粤东西级,科学引导与支持本地优势主导产业及相关产业价值北地区。做实本地优势主导产业的产业链服务体系,吸链的建设,因地制宜聚合关键要素,重构粤东西北地区农引优质的农产品加工企业集聚发展。
村一二三产发展模式,给粤东西北农村地区人民的生产2.2科技引领,培育龙头
方式和生活方式带来革命性变化,是推进本地农业供给进一步优化粤东西北地区产业资源和配套政策,优侧改革、实现粤东西北地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
化产业空间布局和区域定位,加大本地优势主导产业的农业科技支撑与联合攻关,加强与科研院所、企业等联合参考文献
开展以主导产业为基础的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不断提[1]卢凤君,刘晴,卢凤林.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产业融合升本地传统农产品向商品转化的能力,提高农产品附加的路径与实践[J].中国工程咨询,2018(5):24-29.
值。引导和培育本地现代农业优质龙头企业(尤其是农[2]李治,安岩,侯丽薇.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研究产品加工企业),鼓励二三产业领域专业从事农产品品控综述与展望[J].中国农学通报,2018(16):157-164.
质检、包装设计、定制化服务、供应链管理和增值服务等[3]陈学云,程长明.乡村振兴战略的三产融合路径:逻辑各类市场主体参与产业链合作,构建多层多样的产业生必然与实证判定[J].农业经济问题,2018(11):91-99.
态。推进相关协会组织、科研院所、检测认证平台、交易[4]庄伟光.传承历史文化基因视角的特色文化旅游创新发服务机构等功能性平台集聚,提升综合配套服务能力[3]。
展:以粤东西北地区为例化[J].广东社会科学,2017(4):46-52.
XIANGCUNKEJI2019年5月(下)6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