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2020年湖南省高考生物模拟试卷(3月份)(含答案解析)

来源:画鸵萌宠网
2020年湖南省高考生物模拟试卷(3月份)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36.0分)

1. 下列关于生物膜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用胰蛋白酶处理生物膜不会改变其功能 B. 小肠粘膜也是生物膜

C. 线粒体内膜上分布着大量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

D. 相对于胰岛细胞,心肌细胞中高尔基体膜成分的更新速度更快

2. 下列关于人体细胞内遗传信息传递和表达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在转录和翻译过程中发生的碱基配对方式完全不同 B. 不同组织细胞中所表达的基因完全不同 C. 不同核糖体中可能翻译出相同的多肽 D. 不同的氨基酸可能由同种tRNA运载

3. 下列有关同源染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着丝点分裂后形成的两条染色体 B. 减数分裂中配对的两条染色体 C. 性染色体x、Y不是同源染色体

D. 复制后形成两条完全一样的姐妹染色单体

4. 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是一种单链RNA病毒,人体被感染后往往出现发热、乏力、干咳

等症状,一周后出现呼吸困难,严重者快速进展为呼吸窘迫综合症、脓毒性休克、肾衰竭引起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凝血功能障碍。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COVID-19侵入机体后,首先被内环境中的吞噬细胞特异性识别 B. 呼吸窘迫可能使患者内环境的pH显著下降 C. 出现发烧症状说明患者体内稳态已经被破坏

D. 可以使用治愈者的血清治疗重症患者,主要是利用血清中的抗体和效应T细胞

5. 鹌鹑的性别决定方式是ZW型,雌雄鹌鹑在外观上易区分。某种群的3只雄鹌鹑携带有某病的

致病基因,这3只雄鹌鹑与多只无亲缘关系的正常雌鹌鹑交配,得到的多只幼鸟中有4的个体患该病,且患病个体均为雌鸟。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1

A. 该病的致病基因为隐性基因,且位于Z染色体上 B. 直接淘汰患病雌鹌鹑就能将该病的致病基因全部淘汰 C. 可保留表现型正常的雌鹌鹑,因为其不携带致病基因

D. 表现型正常的雌雄鹌鹑交配,若子代均正常,则亲本不携带该病的致病基因

6. 如图所示种群数量增长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鱼类种群数量的增长不受自身种群密度的制约 B. 气候条件的改变不会影响种群的环境容纳量 C. 防治蝗灾应在害虫数量达到c点时进行

D. 渔业捕捞后剩余量需控制在c点以保持最高的增长速率

二、探究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48.0分)

7. 为研究去棉铃(果实)后对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科研人员选取至少10个棉铃植株,去除不同

比例棉铃,3天后测定叶片的CO2固定速率以及蔗糖和淀粉含量。结果如图:

(1)由图甲可知,空白对照组植株的CO2固定速率相对值是_________。 (2)由图乙可知,去除棉铃后,植株叶片中_________的含量增加。 (3)综合实验结果推测,叶片中光合产物的积累会_________光合作用。

(4)为验证该推测,科研人员对去除棉铃的植株进行部分叶片遮光处理,使遮光叶片成为需要光合产物输入的器官,具体操作如下:

对照组:去除植株上的棉铃,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处理; 实验组:去除植株上的棉铃,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处理; 一段时间后,检测__________叶片的光合产物含量和光合速率。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若检测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则支持上述推测。

8. 如图为下丘脑一垂体一靶器官系统及其反馈调节的三种形式,GnRH为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GTH为促性腺激素。请回答下列问题:

(1)性激素属于固醇类物质,细胞内的合成场所是______,该激素能促进人和动物______的发育以及______的形成。

(2)激素不直接参与物质或能量的转换,只是直接或间接地______体内原有的代谢过程。 (3)从图中可以看出,反馈抑制下丘脑分泌GnRH的途径有______条,分别是______(用图中文字填写)。

(4)若实验中给某小鼠注射大量出性腺激素,则发生的效应是______。

(5)下丘脑能够控制垂体,垂体控制相关腺体,这种激素分泌的控制方式称为______调节,人体内______的分泌存在着与性激素相似的调节机制。

9. “浩渺鄱湖水接天,波翻浪涌竞争先,连江通海胸怀广,滋养生灵岁复年”是古人形容鄱阳湖

的诗句,下表是某生物兴趣小组调查鄱阳湖某花海地区部分物种的种群密度的变化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蓼子草(株/平方米) 艾蒿(株/平方米) 2011年 3 小于1 2012年 3 小于1 1 2013年 6 2 3 2014年 2015年 7 4 4 8 7 6 2016年 12 8 9 褐家鼠(只/100平方米) 1 (1)鄱阳湖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是______。调查该生态系统中褐家鼠的种群密度时,应该使用______法。采用样方法调查艾蒿种群密度关键在于______。 (2)人们在潘阳湖的活动会改变该地区群落______。

(3)该地区植物种类随距离湖中有水区域的远近变化而产生了明显差异,这体现了群落的______结构,各种植物的出现又为家鼠等小动物提供了______。

(4)从2011~2016年,该地区的动植物的丰富度提高,生态系统的______变得更加复杂,流经生态系统的能量______。 10. [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

某兴趣小组从市售的酱菜中筛选出具有抑制青霉菌活性的乳酸菌,并对有抑制作用的有效成分进行了分析。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初步分离乳酸菌,该兴趣小组将酱菜样品进行一系列梯度稀释,其目的是________。再吸取1mL提取液加入无菌培养皿中,这种接种方法称为________,对培养基灭菌的常用方法是________。

(2)该实验小组为了筛选出具有抑制青霉菌活性的乳酸菌,先将乳酸菌接种到固体培养基上培养;然后制备青霉菌培养液,并使用________(工具名称)对培养液中的青霉菌计数;再将含有青霉菌的培养基倒入培养皿中,覆盖在含有乳酸菌菌落的下层培养基上;培养后,检测乳酸菌生长带周围是否出现抑菌圈,挑选具有________的乳酸菌进行后期实验。

(3)乳酸菌抑制青霉菌的有效成分是蛋白质,请设计实验验证该结论是否正确。写出实验设计的思路(实验材料:乳酸菌发酵液、青霉菌、固体培养基、蛋白酶K)。________。 11. 研究发现色氨酸合成酶是大肠杆菌自身蛋白,如果该酶与胰岛素原“拼接”为融合蛋白,能有

效抵抗菌体内蛋白酶对胰岛素原的水解。研究人员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合成融合蛋白。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避免胰岛素原在菌体内不被降解,在基因层面的操作是将______连接成融合基因。 (2)利用基因工程生产融合蛋白时,常选用大肠杆菌作为受体菌,其优点是______。科研人员通过Ca2+参与的______方法将含有融合基因的重组DNA分子导人大肠杆菌细胞,最终在宿主细胞中表达出融合蛋白,从中可以得到的启示有______(答出两点即可)。

(3)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核内,再进行核移植得到转基因动物。哺乳动物核移植可以分为胚胎细胞核移植和体细胞核移植。动物体细胞核移植的难度______(填“高于”、“等于”或“低于”)胚胎细胞核移植,原因是______。 三、实验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1.0分)

12. 燕麦颖片颜色的遗传受不同对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其中基因B控制黑色素的形成,

基因Y控制黄色素的形成,但黑色会掩盖黄色。基因b、y均不产生色素,而表现为白颖。 (1)基因型为BbYy的个体的表现型为_______,该个体自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表现型为黑颖和黄颖的两个亲本杂交,子代表现为2黑颖∶1黄颖∶1白颖,则两亲本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鉴定一黑颖植株的基因型,F1自交得F2,将该植株与白颖植株杂交得F1,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表现为黑颖的植株的基因型共有_______种。

②根据F1的表现型及其比例,可确定的亲本基因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 ③根据F1的表现型及其比例,尚不能确定的亲本基因型中,若F2中黑颖∶黄颖∶白颖比例为______________,则亲本植株的基因型为BByy。

【答案与解析】

1.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了细胞生物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

A.生物膜上有蛋白质,用胰蛋白酶处理生物膜会改变其功能,A错误;

B.小肠粘膜不属于生物膜,生物膜是细胞、细胞器和其中环境结界的总称,以细胞为单位,而小肠粘膜则是很多细胞的集合,不再是某一个细胞,B错误;

C.线粒体内膜是进行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的场所,上面分布着大量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C正确; D.胰岛细胞能分泌胰岛素,其中高尔基体膜成分的更新速度比心肌细胞更快,D错误。 故选C。

2.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

A.转录过程中发生的碱基配对方式为A与U、T与A、C与G、G与C,而翻译过程中的碱基配对方U与A、C与G、G与C,A错误; 式为A与U、两个过程中的碱基配对方式有相同的,也有不同的,B.不同组织细胞中所表达的基因既有相同的,也有不同的,B错误;

C.在翻译过程中,不同的核糖体结合的相同的mRNA,从而使不同的核糖体中可能翻译出相同的多肽,C正确;

D.一种氨基酸可以由不同的tRNA转运,但一种tRNA只能转运一种氨基酸,D错误。 故选C。

3.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形态大小一般都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叫做同源染色体,故B正确;着丝点分裂后的两条染色体尽管大小相同,但来自一条染色体,故A错;X和Y染色体属于同源染色体,故C错;染色体复制后,染色体的数目没变,而同源染色体是指两条染色体,故D错。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同源染色体的概念,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4.答案:C

解析:

本题的知识点是免疫调节在维持内环境稳态中的作用,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A、吞噬细胞不能特异性识别,A错误;

B、因为有缓冲物质,内环境的pH不会显著下降,B错误;

C、出现发烧症状,人体的体温失衡,说明患者体内稳态已经被破坏,C正确; D、使用治愈者的血清治疗重症患者,主要是利用血清中的抗体,D错误。

5.答案:B

解析:解:A、3只携带有某病的致病基因的雄鹌鹑与多只无亲缘关系的正常雌鹌鹑交配,得到的多只幼鸟中有4的个体患该病,且患病个体均为雌鸟,说明该病表现为伴性遗传,其致病基因为隐性基因,且位于Z染色体上,A正确;

B、若致病基因用a表示,则患病雌鹌鹑的基因型为ZaW,正常雄鹌鹑的基因型为ZAZA或ZAZa,可见,直接淘汰患病雌鹌鹑不能将该病的致病基因(a)全部淘汰,因为正常的雄鹌鹑也可能携带该病的致病基因,B错误;

C、表现型正常的雌鹌鹑的基因型为ZAW,不携带致病基因,可将其保留,C正确;

D、表现型正常的雌鹌鹑(ZAW)与雄鹌鹑(ZAZA或ZAZa)交配,若子代均正常,则说明雄鹌鹑的基因型为ZAZA,因此亲本不携带该病的致病基因,D正确。

1

故选:B。

鹌鹑的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即雄性的性染色体组成为同型的ZZ,雌性的性染色体组成为异型的ZW.以题意“子代患病个体均为雌鸟”为切入点,明辨该病与性别相关联,表现为伴性遗传,其致病基因为位于Z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进而围绕“伴性遗传”的知识推知亲子代的基因型并分析判断各选项。

本题考查学生对伴性遗传的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以及获取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

6.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种群数量变化规律,旨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并应用相关知识综合解答问题的能力。

A.该鱼类种群数量的增长属于“S”型增长曲线,受自身种群密度的制约,A错误; B.气候条件的改变会影响该种群的环境容纳量,B错误;

C.防治蝗灾应在害虫数量达到c点以前时进行 ,因为c点种群增长速率最大,C错误; D.渔业捕捞后剩余量需控制在c点以保持最高的增长速率,D正确。 故选D。

7.答案:(1)28

(2)蔗糖和淀粉(可以颠倒顺序) (3)抑制

(4)叶片不进行遮光;部分叶片遮光;未遮光;实验组叶片比对照组光合产物含量低,光合速率快

解析:

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光合作用的过程以及影响光合作用因素的探究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记能力、识图能力、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能运用光合作用原理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以及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

(1)由图1可知,随着去除棉铃百分率的提高,叶片光合速率逐渐下降。本实验中对照组(空白对照组)植株为不去除棉铃植株,由图1可知,其CO2固定速率相对值是28。

(2)由图2可知,去除棉铃后,植株叶片中淀粉和蔗糖的含量增加,因为叶片光合产物会被运到棉铃等器官并被利用,因此去除棉铃后,叶片光合产物利用量减少,淀粉和蔗糖的输出量降低,在叶片积累。

(3)根据图1可以看出,光合作用速率随去除棉铃的百分率的增加而降低,而图2则说明光合作用下降的原因是光合作用的产物在叶片中积累,所以叶片中光合产物的积累会抑制光合作用。 (4)为验证上述推测,可进行以下实验:去除植株上的棉铃并对部分叶片遮光处理,使遮光叶片成为需要光合产物输入的器官,检测未遮光叶片的光合产物含量和光合速率。与只去除棉铃植株的叶片相比,若检测结果是光合产物(淀粉、蔗糖)含量降低,光合速率(CO2固定速率相对值)增大,则支持上述推测。 故答案为: (1)28

(2)蔗糖和淀粉(可以颠倒顺序) (3)抑制

(4)叶片不进行遮光;部分叶片遮光;未遮光;实验组叶片比对照组光合产物含量低,光合速率快 内质网 生殖器官 生殖细胞 调节 3 超短反馈、短反馈、长反馈 抑制GnRH和GTH8.答案:

分泌 分级 甲状腺激素

解析:解:(1)性激素属于固醇类物质,细胞内的合成场所是内质网,该激素能促进人和动物生殖器官的发育以及生殖细胞的形成。

(2)激素不直接参与物质或能量的转换,只是直接或间接地调节体内原有的代谢过程。 (3)从图中可以看出,反馈抑制下丘脑分泌GnRH的途径有3条,分别是超短反馈、短反馈、长反馈。

(4)若实验中给某小鼠注射大量出性腺激素,则发生的效应是抑制GnRH和GTH分泌。 (5)下丘脑能够控制垂体,垂体控制相关腺体,这种激素分泌的控制方式称为分级调节,人体内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存在着与性激素相似的调节机制。 故答案为:

(1)内质网 生殖器官 生殖细胞 (2)调节

(3)3 超短反馈、短反馈、长反馈 (4)抑制GnRH和GTH分泌 (5)分级 甲状腺激素

1、分析图解:根据性激素的分级调节过程可知,图中GnRH表示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TH表示促性腺激素。GnRH对下丘脑有超短反馈作用,GTH对下丘脑有短反馈作用,性激素对下丘脑有长

反馈作用。

2、性激素能促进人和动物生殖器官的发育以及生殖细胞的形成。

本题考查了动物激素调节的有关知识,要求考生掌握激素的分级调节过程,能够结合题干信息以及题图判断图中各箭头的促进或抑制作用,识记各种激素的生理作用,再结合所学知识准确答题。

9.答案: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标志重捕法;随机取样;演替的方向和速度;垂直;食物和栖息空

间;营养结构;增多

解析:解:(1)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有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信息传递)。调查活动能力较强、活动范围较广的动物我们采取标志重捕法,调查活动能力较弱、活动范围较小的植物我们采用样方法。 (2)人类活动导致群落沿着不同于自然的方向与速度演替。

(3)垂直方向上生物群落的结构改变属于垂直结构,植物为动物提供食物与栖息空间。 (4)生物种类丰富有利于食物网复杂化,生产者丰富,流经生态系统的能量变多。 故答案:

(1)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标志重捕法 随机取样 (2)演替的方向和速度 (3)垂直结构 食物和栖息空间 (4)营养结构 增多

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有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信息传递);标志重捕法适用于活动能力较强、活动范围较广的动物,活动能力较弱、活动范围较小的采用样方法,样方法的关键是随机取样;人类活动导致群落沿着不同于自然的方向与速度演替;垂直方向上生物群落的结构改变属于垂直结构,植物为动物提供食物与栖息空间;物种类丰富有利于食物网复杂化,生产者丰富,流经生态系统的能量变多。

本题主要考查生态系统的功能、调查种群密度,意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熟练记忆能力。

10.答案:(1)将目的菌分散成单个细胞,从而获得单菌落;稀释涂布平板法;高压蒸汽灭菌法

(2)血球计数板;抑菌圈大

(3)将乳酸菌发酵液分为A、B两组,A组加入蛋白酶K,B组不加;然后将A和B溶液分别涂布在两组固体培养基中,并接种等量的青霉菌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相关知识,考查联系基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

(1)将酱菜样品进行一系列梯度稀释,其目的是将目的菌分散成单个细胞,从而获得单菌落,再吸取1mL提取液加入无菌培养皿中,这种接种方法称为稀释涂布平板法,常用高压蒸汽灭菌法对培养基进行灭菌。

(2)可采用血球计数板对微生物进行计数;培养后,检测乳酸菌生长带周围是否出现抑菌圈,挑选具有抑菌圈大的乳酸菌进行后期实验。

(3)实验设计的思路为:将乳酸菌发酵液分为A、B两组,A组加入蛋白酶K,B组不加;然后将A和B溶液分别涂布在两组固体培养基中,并接种等量的青霉菌。

11.答案:色氨酸合成酶基因与胰岛素基因 繁殖快、多为单细胞、遗传物质相对较少等 转化 质

粒可以作为载体;重组DNA还可以进入受体细胞;外源基因可以在原核细胞中成功表达;实现物种之间的基因交流;遗传密码的通用性等 高于 由于动物胚胎细胞分化程度低,恢复其全能性相对容易,而动物体细胞分化程度高,恢复其全能性十分困难

解析:解:(1)研究发现色氨酸合成酶是大肠杆菌自身蛋白,如果该酶与胰岛素原“拼接”为融合蛋白,能有效抵抗菌体内蛋白酶对胰岛素原的水解。为避免胰岛素原在菌体内不被降解,在基因层面的操作是将色氨酸合成酶基因与胰岛素基因连接成融合基因。

(2)大肠杆菌作为受体菌的优点是:繁殖快、多为单细胞、遗传物质相对较少等,因此,早期的基因工程都用原核生物作为受体细胞。科研人员通过Ca2+参与的转化方法将含有融合基因的重组DNA分子导人大肠杆菌细胞,最终在宿主细胞中表达出融合蛋白,从中可以得到的启示有:质粒可以作为载体;重组DNA还可以进入受体细胞;外源基因可以在原核细胞中成功表达;实现物种之间的基因交流;遗传密码的通用性等。

(3)哺乳动物核移植可以分为胚胎细胞核移植和体细胞核移植。由于动物胚胎细胞分化程度低,恢复其全能性相对容易,而动物体细胞分化程度高,恢复其全能性十分困难,因此,动物体细胞核移植的难度也就明显高于胚胎细胞核移植。 故答案为:(1)色氨酸合成酶基因与胰岛素基因

(2)繁殖快、多为单细胞、遗传物质相对较少等 转化 质粒可以作为载体;重组DNA还可以进入受体细胞;外源基因可以在原核细胞中成功表达;实现物种之间的基因交流;遗传密码的通用性等

(3)高于 由于动物胚胎细胞分化程度低,恢复其全能性相对容易,而动物体细胞分化程度高,恢

复其全能性十分困难

大肠杆菌细胞最常用的转化方法是:首先用钙离子处理细胞,使细胞处于一种能吸收周围环境中DNA分子的生理状态,这种细胞称为感受态细胞。第二步是将重组表达载体DNA分子溶于缓冲液中与感受态细胞混合,在一定温度下促进感受态细胞吸收DNA分子,完成转化的过程。动物细胞核移植是将动物的一个细胞的细胞核,移入一个已经去掉细胞核的卵母细胞中,使其重组并发育成一个新的胚胎,这个新的胚胎最终发育为动物个体。用核移植的方法得到的动物称为克隆动物。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看清题干中相关信息“研究发现色氨酸合成酶是大肠杆菌自身蛋白,如果该酶与胰岛素原“拼接”为融合蛋白,能有效抵抗菌体内蛋白酶对胰岛素原的水解”,再根据题意作答。

12.答案:(1)黑颖 12黑颖∶3黄颖∶1白颖

(2)Bbyy和bbYy

(3)①6 ②BbYY、BbYy和Bbyy ③3∶0∶1

解析:

本题考查了基因自由组合的定律及其应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相关计算的掌握,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

(1)基因型为BbYy的个体因为有B的存在会掩盖黄色,故呈黑色,该个体自交后代是在9:3:3:1的基础上,将B-Y-的归为黑色,因此是12黑颖∶3黄颖∶1白颖。

(2)黄颖基因型是bbY-,与黑颖杂交出现了白颖,则黄颖基因型是bbYy,出现了2个黑颖和1份黄颖,黑颖的基因型是Bbyy。

(3)黑颖植株的基因型共有BBYY、BBYy、BByy、BbYY、BbYy和Bbyy6种。将它们与白颖植株bbyy杂交,前3种基因型亲本的杂交后代均表现为黑颖,故不能根据F1的表现型及其比例确定亲本基因型;后3种基因型亲本的杂交后代分别表现为以下的性状分离比:1黑颖∶1黄颖、2黑颖∶1黄颖∶1白颖、1黑颖∶1白颖。在前3种基因型中,若亲本植株的基因型为BByy,则其与bbyy杂交的F1为Bbyy,再自交的F2性状分离比为3黑颖∶1白颖,符合题意;若亲本植株的基因型为BBYY,则其与bbyy杂交的F1为BbYy,再自交的F2性状分离比为12黑颖∶3黄颖∶1白颖,不符合题意;若亲本植株的基因型为BBYy,则其与bbyy杂交的F1为1/2BbYy和1/2Bbyy,再自交的F2性状分离比

为1/2(12/16黑颖∶3/16黄颖∶1/16白颖)+1/2(3/4黑颖∶1/4白颖)=24/32黑颖∶3/32黄颖∶5/32白颖,不符合题意。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