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在情境体验中心悟历史

来源:画鸵萌宠网
在情境体验中心悟历史,再现历史魅力

因为历史知识的过去性与具体性,所以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体悟历史,才能使学生内化、建构历史,促进学生生命的真实成长。在历史课教学设计中,通过设置一些相似的历史情境,“再现历史”,激发学生的兴趣,把学生引入探究未知的历史情境中,在体验过程中,渗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及信念教育,培养学生的的感悟能力。

比如在学习八年级下册15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中通过模拟“万隆会议”现场,让学生体悟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的重要作用及他的外交艺术与魅力。

话外音:“万隆会议正在如期举行中,大会主席宣布本次会议的主题是:‘讨论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和发展民族经济等共同关心的问题’。突然,一个国家代表团长用诬蔑的口气发言说——

代表团长(学生扮演):“什么共产主义,共产主义是‘新式殖民主义!’”话外音:另一个国家代表团长也发言附和——

另一个代表团长(学生扮演):“亚非人民当前的任务不是反对殖民主义,争取独立,而是同美国联合起来,反对共产主义。”

旁外音:会议现场顿时紧张起来,美国记者幸灾乐祸,看中国代表团长周恩来的表现。各国代表忧心如焚,为会议前途捏一把汗。这时只见——

周恩来(学生扮演)健步走上讲台,平静地说:“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的,而不是来吵架的。我们是来求同,而不是立异的的。(用强调的口气)我们的会议应该是求同存异的。虽然与会各国有些是资本主义国家,有些是社会主义国家,但是我们同样能撇开分歧,加强团结,为会议成功而努力。”

旁外音:会场响起了暴风雨般的掌声。美国记者评论说:“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却改变了会议的航向。”

参加表演的学生在发表的感言中写道:“通过角色体验周恩来,我顿悟到了“求同存异”方针在二战后全球美苏冷战格局大背景下,在美帝国主义的干涉与破坏的国际环境下提出是多么地富有智慧与创新力。他那种折冲樽俎,协和万邦的外交艺术数次力挽狂澜,使万隆会

议圆满成功,我深深被他的外交魅力所折服。我还进一步领悟到:创新精神是多么重要,如果没有‘求同存异’这一方针的创新提出,会议不会圆满成功,也不会促进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也不会有后来的非洲兄弟把中国抬进联合国的历史了。可见创新对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说是多么重要,对世界是多么重要!我还感悟到是人民群众创造了历史,但是像周恩来这样的杰出人物对历史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由这个学生通过历史情景的模拟体验后的感悟,使我们再次认识到:“教学的意义不只是知识的积累、认知能力的发展,还在于情感、态度、价值取向乃至信念形成”。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