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我的精神粮食

来源:画鸵萌宠网
我的精神粮食

喜欢贾平凹的一句话:“有茶清待客,无事乱翻书。”

一书一世界,一悟一万年。随着年岁的增长,越觉着自己离不开书,就像人每天必须吃饭、喝水,摄取人体所需的养分一样,就这样书成了我每日必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

爱书的人一生中所读的书数不胜数,但我们读书大都是分为三个成长阶段的。少年时候,叫做看书,还并不太明白这个世界的我们,小眼睛瞄着书本,一页一页的翻,有时候甚至囫囵吞枣的乱看一气,这时候我们还懂不懂得书中的个中滋味;长大了,成年了,这时候就是读书了,我们像如饥似渴的竹子拼命地从书中汲取养分,将书本作为一个窗口,透过它去阅世达情,识人晓理;等老了的时候,叫品书,经历了半载风风雨雨,人情世态,更加懂书,更加懂得书中的韵味,这时候觉着书就是一坛陈年老酒,甜美韵香;像一杯浓茶,芳香四溢;像一首经典老歌,轻柔温婉,像一幅精致名画,精美隽永。书的味道是说不出来的,只能自己去细细品味,品味那隔着时间和空间,悠然而至的情思„年轻时看书使我们看远,看远才能览物于胸。只看眼前,局限于我们生活的小空间小圈子里难见山外山,难知人外人,困于蝇头小利,难睹天外之天;中年时使我们看透,阅透人情知纸厚,踏穿世路觉山平;年老时使我们看淡,看淡不是无所作为,更不是没有追求,而是平和坦然。

人或许不是一开始就喜欢读书的,尤其是在自己不太懂事前甚至会有排斥的倾向。小时候只是爱翻外公的书柜,看到很多沾满灰尘的老书,有《康熙字典》、《易经》、《辞海》„„还有一摞摞报刊、杂志之类的。

外公爱读书,经常在清晨时分,在小孩赶在上学前去放牛的时候,泡一杯清茶,戴着他的老花镜,端坐在书桌旁静静翻书,早晨柔和温暖的日光洒落在外公花白头发上。

外公说:“书可是个好东西啊,与人交往的过程中,谈吐与修养是最能征服别人的。喜欢看书的人,一定是能够外放得开,内沉得下的人,男孩一定是识体、睿智的人,女孩一定是出口成章且优雅知性的人,它还能帮你看透很多你在生活中看不明白的东西。”

我不懂,觉得看书的唯一好处是可以帮助催眠,一瞧书本,瞌睡虫就来了。不看书,不买书,不藏书,看书就瞌睡是以前的生活常态。

我与书结下不解之缘还得从读大学开始说起,大学进了中文系之后,由于专业的需要,开始读起了书。每次去图书馆的阅览室,呆几个小时再从里面出来,恍惚感觉刚刚像是进入了另外一个世界,在哪里神游了一番,心里满满的知足感。原来与书得交流不仅可以抵达人因视野局限而看不到的世界,可以知他人,而且还可以抵达人的内心深处,唤醒你的记忆,思索你从未思索,渗透你从未发觉的潜意识,点亮你的心灯。

人不仅要读书,而且要会读书,著名国学大师王国维将读书的境界分为三层境界:一个境界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第二个境界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个境界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当人真的把书读进去读懂了,真的把自己融入、沉浸到书的世界里去了,当把那本书读完时会有一种难以自拔的情绪,说不出为什么,只感觉顿时少了一个精神支撑,少了一个世界。这时的我们就会感受的书的魔力了,原来书是我们的粮食,精神粮食。

因为书是有温度的,书是有感情的,是鲜活的生命再现,一本书就是一个世界,一本书就是一个人。沿着字里行间的墨迹,穿过心灵的隧道,在书的海洋里接受洗礼,就像在文学的殿堂里做礼拜一样。

走进沈从文的《边城》,清澈的水,充满湘西民族气息的吊脚楼,生满绣得铁锈、船槁,带着斗笠的女人,走进你的身边,翠翠仍然在河的对岸等着她的爱情,死去的爷爷灵魂散落在水中,保护着过往的路人,纯净明朗的文字带给人一种清新的感动,让你们相信爱情,珍惜亲情,向往美,向往最简单的幸福的世界。从《边城》里走出来,又让我们看到边城的流水旁坐着一位闲雅、温润的湘西女子,在从文的碑上一笔一划的刻写着“不折不从,亦慈亦让,星斗其文,赤子其文”从《边城》那一行行的如露水般清澈圆润的文字里,在阳光的折射下,倒映出一片柔和温暖的世界。沈从文的墓碑上赫赫写着16个字“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可以识人”这是他生前所想好要留给世人的一句话。

人总会有一个时候,读着读着犹悄然落泪,也许连自己也不知道自己被感动,也许完全投入到书的世界里和其中的人物一起悲一起喜,或许早已把自己当作剧中那个人物,当作写那段话的坐着,与作者合二为一。一直喜欢《飘》,喜欢思嘉,喜欢瑞特,喜欢瑞特写给思嘉的那句话“你是属于我的,其个体的,这个世界的每一处都是我们的落脚处,我们都不是是适合居家生活的人,我们是天生的冒险家、探险家,是突破封锁线的人。挑战是我们生命中的一部分。没有了它,我们的生命只剩下一半了,别人可能会安土重过,但我们不会。”

书不仅是有温度的,书是有情感的,而且书是有香气的,腹有诗书气自华,书香宁静以致远,它延着心灵的隧道延伸,沉没到你的心灵深处,慢慢地、经过岁月的积淀,经过岁月的洗礼,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了自我独特的气质,人们通常形容一个人书读得多一眼看得出,因为他身上有书卷气息,这种气息是独一无二的。 世界太过浮躁,可是在这浮躁的世界里,我只想和我的精神粮食书写一份简单的自信、实在,没有矫情,或许也没有华丽。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