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了深入开展优质服务,以优良诊疗技术和就医环境,使病人、社会和政府满意活动,我院深入贯彻落实2010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精神,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部署。创建“优质护理示范工程”,进一步解决医疗服务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努力改善医疗机构的整体形象,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因此创建和谐的护患关系也越来越显示它的独特性。 【关键词】创建 和谐 护患关系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健康需求不断扩展,和谐的护患关系也越来越显示出它的独特价值。从事护理工作多年,我深刻的认识到,在护理过程中,将人性化服落实到护理工作的各个环节,使其贯穿护理的全过程,这是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促进护理工作质量以及提高患者满意度、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的有效途径。和谐的护患关系与护理工作质量和患者康复密切相关。 1 建立良好的护患沟通
熟练掌握护患沟通的技巧。护士应具有良好的语言修养。从针对疾病的护理延伸到对患者的身心整体护理,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艺术。应学会在不同情况下运用安慰性、鼓励性、解释性和赞美性的语言,避免给病人造成心理上的创伤。护士在为患者提供治疗、护理中,有分寸、耐心细致地解答病人的疑问,热情主动,让患者处处体会到温情服务,以便稳定病人的情绪,调节病人的心理,达到有效的双向沟通,搭建良好的护患情感,形成和谐的护患关系,最终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患者康复。建立良好的护患沟通,护士不仅要具备高水平的情商,还需掌握一定的沟通技巧。护患沟通首先要有共情意识,找准感情的共同点,情感上保持同步,有效沟通就有了良好的开端。在护患沟通中,护士运用语言性沟通技巧的同时,还要灵活地运用非语言性技巧,更好地与患者进行交流。在语言性沟通中,护士要充分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注意言语的语气、语调和感情,以适应不同年龄、不同文化层次的患者[1]。要善于使用美好语言,经常给患者说些安慰性、鼓励性、劝说性、积极暗示性和健康指令性语言,改变患者不良的心理状况。 2 营造人文氛围
2.1以人为本,推行人性化服务 创建和谐的护患关系,护士的服务意识和服务自觉性应该在日常工作中充分地体现出来。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思想,做好“四勤”,即脚勤、手勤、眼勤、嘴勤,为患者解决实际问题,争取患者配合,使他们尽快恢复健康。创建和谐的护患关系,要不断转变服务理念,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将整体护理与个性化护理相结合,制定“六心服务”:对待患者有爱心、接待患者热心、护理工作细心、解释工作耐心、听取意见虚心、整体护理专心。护理人员在工作中要充满热情,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知识、专科业务、操作技能水平及语言沟通技能,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在护理过程中,运用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面对面解决患者的心理问题,对患者的心理产生积极的影响,促进患者的心理健康和生理疾病的康复[2]。创建和谐的护患关系,要加强健康教育,使患者得到及时的指导,掌握促进康复的知识及建立良好的卫生行为方式。护理服务不能是仅局限在医院内,要不断向外延伸,扩展至家庭、社区乃至整个社会。适应新形势,不断拓宽服务领域,延伸护理服务。
2.2强化人文知识的学习 护士要懂得关爱患者,懂得道德规范,具有与人沟通的技能。新时代合格的护理人员,不仅要学习护理专业知识,同时要学习护理相关知识。为更好的导入人文理念,体现“以人为本”的护理,还要学习医学哲学、心理
学、社会学、艺术学等知识来拓宽知识面,而且必须把它们有机结合,融会贯通,才能使护理理念不断完善健全。 3 营造舒心的住院就医环境
创建和谐护患关系,必须营造舒心、舒适的住院就医环境,建立开放式的护士站,是医院为便于护患之间面对面的沟通的具体体现,病房内设微波炉、冰箱、电视机、电话、沙发、灶,设立便民盒,备上针线包、老花镜、纸、信封、笔、纸杯等供患者随时取用,极大的方便了患者,根据患者的喜好在病房内可摆上自带的鲜花或其他植物。
4 开展方便、温馨的服务流程
简化工作流程,实行首问负责制,提供方便、快捷的“一站式服务”。详细介绍床位医师及护士、病区环境、同室病友。为病人多做一点:多巡视、多观察、多关心、多照顾、多为病人解决实际问题。多为病人讲一点:多指导、多宣教、多沟通、多解释病人疑问。为出院患者办好出院结账手续,联系交通工具,护送患者上车等。
总之,面对医学模式的转变,要把“人性化”融入到护理工作的全过程。人性化服务要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护士要从患者及家属的切身利益出发,体会患者及家属就诊时的心理,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赢得患者的赞誉与信赖;其次,护士要有爱心,要学会包容。有了爱心就能视患者如亲人,急患者所急,为患者排忧解愁,使护理人员具有自重、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及爱护生命的淳朴情怀。
参 考 文 献
[1]朱红.实用护士礼仪.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 [2]张淑芳.优化护理服务和谐护患关系.护理研究.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