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1 运动的描述 直线运动
一、单选题
1.(2021·浙江·高考真题)用高速摄影机拍摄的四张照片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研究甲图中猫在地板上行走的速度时,猫可视为质点 B.研究乙图中水珠形状形成的原因时,旋转球可视为质点 C.研究丙图中飞翔鸟儿能否停在树桩上时,鸟儿可视为质点 D.研究丁图中马术运动员和马能否跨越障碍物时,马可视为质点 【答案】 A 【解析】
A.研究甲图中猫在地板上行走的速度时,猫的大小可忽略不计,可将猫看做质点,选项A正确;
B.研究乙图中水珠形状形成的原因时,旋转球的大小和形状不能忽略,旋转球不能看做质点,选项B错误;
C.研究图丙中飞翔鸟儿能否停在树桩上时,鸟儿的大小不能忽略,不能将鸟儿看做质点,选项C错误;
D.研究丁图中马术运动员和马能否跨越障碍物时,马的大小不能忽略不计,不能把马看做质点,选项D错误。 故选A。
2.(2020·浙江·高考真题)如图所示,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仪式上,国产武装直升机排列并保持“70”字样编队从天安门上空整齐飞过。甲、乙分别是编队中的两架直升机,则( )
A.以甲为参考系,乙是运动的 B.以乙为参考系,甲是运动的
C.以甲为参考系,坐在观众席上的观众都是静止的
D.以乙为参考系,“70”字样编队中所有直升机都是静止的 【答案】 D 【解析】
AB.甲和乙相对静止,所以以甲为参考系,乙是静止的,相反以乙为参考系,甲是静止的,故AB错误;
C.观众相对甲有位置变化,所以以甲为参考系,观众是运动的,故C错误; D.乙和编队中的直升机是相对静止的,因此以乙为参考系,编队中的直升机都是静止的,故D正确。 故选D.
3.(2021·辽宁·高考真题)某驾校学员在教练的指导下沿直线路段练习驾驶技术,汽车的位置x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则汽车行驶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图像可能正确的是( )
A. B.
C.
【答案】 A 【解析】
D.
0~t1xt图象斜率的物理意义是速度,在时间内,xt图象斜率增大,汽车的速度增大;在
t1~t2时间内,xt图象斜率不变,汽车的速度不变;在t2~t3时间内,xt图
象的斜率减小,汽车做减速运动,综上所述可知A中vt图象可能正确。 故选A。
4.(2017·海南·高考真题)汽车紧急刹车后,停止运动的车轮在水平地面上滑动直至停止,在地面上留下的痕迹称为刹车线。由刹车线的长短可知汽车刹车前的速度。已知汽车刹车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8.0m/s2,测得刹车线长25m。汽车在刹车前的瞬间的速度大小为( ) A.10m/s 【答案】 B 【解析】
由题知,刹车后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为a=8m/s2,末速度v=0,根据
2v2v0x2a
B.20m/s C.30m/s D.40m/s
解得
v02ax2825m/s=20m/s
故选B。
5.(2019·海南·高考真题)汽车在平直公路上以20m/s的速度匀速行驶.前方突遇险情,司机紧急刹车,汽车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8m/s2.从开始刹车到汽车停止,汽车运动的距离为( ) A.10m 【答案】 C 【解析】
2v0202xm25m22a28汽车做匀减速运动,根据v0=2ax解得,故选C.
B.20m C.25m D.50m
6.(2016·全国·高考真题)一质点做速度逐渐增大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时间间隔t内位移为s,动能变为原来的9倍.该质点的加速度为
s2A.t
6s2B.5t
4s2C.t
8s2D.t
【答案】 A 【解析】
设初速度为v0,末速度为vt,加速度为a,则位移为:
s112
mv0v0vtt22,初动能为,
12mvt291212mvtmv022末动能为,因为动能变为原来的9倍,所以有
联立解得:
v0s3svt2t;2t.
avtv0s2tt,故A正确,BCD错误.
由加速度定义可得:
7.(2014·全国·高考真题)甲乙两汽车在一平直公路上同向行驶,在t=0到t=t1的时间内,它们的v-t图象如图所示,在这段时间内( )
A.汽车甲的平均速度比乙大
v1v2B.汽车乙的平均速度等于2
C.甲乙两汽车的位移相同
D.汽车甲的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汽车乙的加速度大小逐渐增大 【答案】 A 【解析】
因为图线与坐标轴所夹的面积是物体的位移,故在0-t1时间内,甲车的位移大于乙车,故根据
v
x
t可知,甲车的平均速度大于乙车,选项A 正确,C错误;因为乙车
v1v2做变减速运动故平均速度不等于2,选项B错误;因为图线的切线的斜率等于
物体的加速度,故甲乙两车的加速度均逐渐减小,选项D 错误.
8.(2014·广东·高考真题)如图所示是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由图可知,该物体( )
A.第1s内和第3s内的运动方向相反 B.第3s内和第4s内的加速度相同 C.第1s内和第4s内的位移大小不相等 D.0~2s和0~4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 【答案】 B 【解析】
AB.0-1s向正方向做加速度为1m/s2的匀加速直线运动;1-2s向正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2-3s向正方向做加速度为1m/s2的匀减速直线运动;3-4s以1m/s2的加速度向相反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故选项A错误,B正确;
C.据速度-时间图象中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大小表示位移大小,可知,第1s内和第4s内的位移大小均为0.5m,选项C错误;
D.0~2s内与0~4s内位移大小相等,但时间不同,故平均速度大小不相等,选项D错误。 故选B。
9.(2014·全国·高考真题)—质点沿x轴做直线运动,其v-t图象如图所示.质点在t=0时位于x=5m处,开始沿x轴正向运动.当t=8s时,质点在x轴上的位置为( )
A.x=3m 【答案】 B 【解析】
在v-t图象中图线与时间轴所围的面积表示了质点的位移,由v-t图象可知,在0~4s内图线位于时间轴的上方,表示质点沿x轴正方向运动,其位移为正,在4~8s内图线位于时间轴的下方,表示质点沿x轴负方向运动,其位移为负,8s内质点的位移为:6m-3m=3m,又由于在t=0时质点位于x=5m处,因此t=8s时,质点在x轴上的位置为x=8m,故选项B正确.
10.(2021·湖北·高考真题)2019年,我国运动员陈芋汐获得国际泳联世锦赛女子单人10米跳台冠军。某轮比赛中,陈芋汐在跳台上倒立静止,然后下落,前5 m完成技术动作,随后5 m完成姿态调整。假设整个下落过程近似为自由落体运动,重力加速度大小取10 m/s2,则她用于姿态调整的时间约为( ) A.0.2 s 【答案】 B 【解析】
陈芋汐下落的整个过程所用的时间为
t2H210sg101.4s
B.x=8m C.x=9m D.x=14m
B.0.4s C.1.0 s D.1.4s
下落前5 m的过程所用的时间为
t12h25s1sg10
则陈芋汐用于姿态调整的时间约为
t2tt10.4s
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11.(2021·湖南·高考真题)物体的运动状态可用位置x和动量p描述,称为相,对应
px图像中的一个点。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可用px图像中的一条曲线来描述,称
为相轨迹。假如一质点沿x轴正方向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则对应的相轨迹可能是( )
A. B.
C.
【答案】 D 【解析】
D.
质点沿x轴正方向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则有
v22ax
而动量为
pmv
联立可得
pm2axm2ax
12动量p关于x为幂函数,且x0,故正确的相轨迹图像为D。 故选D。
12.(2021·河北·高考真题)铯原子钟是精确的计时仪器,图1中铯原子从O点以
100m/s的初速度在真空中做平抛运动,到达竖直平面MN所用时间为t1;图2中铯原
子在真空中从P点做竖直上抛运动,到达最高点Q再返回P点,整个过程所用时间为,O点到竖直平面MN、P点到Q点的距离均为0.2m,重力加速度取g10m/s,则t1:t2为( )
t22
A.100∶1 【答案】 C 【解析】
铯原子做平抛运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即 xvt1B.1∶100 C.1∶200 D.200∶1
解得
t1x0.2sv100
t2铯原子做竖直上抛运动,抛至最高点用时2,逆过程可视为自由落体,即
x1t22g()22
解得
t28x80.20.4sg10
则
0.2t11001t20.4200
故选C。
13.(2019·全国·高考真题)如图,篮球架下的运动员原地垂直起跳扣篮,离地后重
HH心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上升第一个4所用的时间为t1,第四个4所用的时间为
t2t2.不计空气阻力,则t1满足
t2A.1 运动员起跳到达最高点的瞬间速度为零,又不计空气阻力,故可逆向处理为自由落体运动.则根据初速度为零匀加速运动,相等相邻位移时间关系 1:21:32:23:t2t12332452....t1,可知t123,即,故本题 选C. 14.(2014·江苏·高考真题)一汽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然后刹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到停止.下列速度v和位移x的关系图象中,能描述该过程的是( ) A. B. C. D. 【答案】 A 【解析】 开始时汽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位移关系有:v=故选项C、D错误;刹车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有:v=正确;选项B错误. 2vm2a2(xx1)2a1x,,故选项A 15.(2013·海南·高考真题)一物体做直线运动,其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a—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v—t图象中,可能正确描述此物体运动的是 A. B. C. 【答案】 D 【解析】 D. 由a—t图象知,0~0.5T时间内的加速度与T~2T时间内的加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而对应时间内的v-t图象的斜率的绝对值相等,正负不同,可得D正确,ABC错误 16.(2016·江苏·高考真题)小球从一定高度处由静止下落,与地面碰撞后回到原高度再次下落,重复上述运动,取小球的落地点为原点建立坐标系,竖直向上为正方向,下列速度v和位置x的关系图象中,能描述该过程的是( ) A. B. C . D . 【答案】 A 【解析】 由题意知小球在下落的过程知速度方向向下,与正方向相反,为负值,所以C、D错误;小球的运动为匀变速运动,根据正确;B错误. 二、多选题 17.(2013·山东·高考真题)伽利略开创了实验研究和逻辑推理相结合探索物理规律的科学方法,利用这种方法伽利略发现的规律有 ( ) A.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物体之间普遍存在相互吸引力 C.忽略空气阻力,重物与轻物下落得同样快 D.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答案】 AC 【解析】 A、伽利略根据理想斜面实验,发现了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故A正确; B、伽利略没有发现物体之间普遍存在相互吸引力的规律.故B错误; C、伽利略开创了实验研究和逻辑推理相结合探索自然规律的科学方法,利用此种方法得到重物与轻物下落得同样快结论,故C错误; D、伽利略没有发现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规律.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是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故D错误; 故选AC. 18.(2021·广东·高考真题)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传统活动。下列vt和st图像描述了五条相同的龙舟从同一起点线同时出发、沿长直河道划向同一终点线的运动全过程,其中能反映龙舟甲与其它龙舟在途中出现船头并齐的有( ) 可知速度与时间为二次函数,故A A. B. C. 【答案】 BD 【解析】 D. A.此图是速度图像,由图可知,甲的速度一直大于乙的速度,所以中途不可能出现甲乙船头并齐,故A错误; B.此图是速度图像,由图可知,开始丙的速度大,后来甲的速度大,速度图像中图像与横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由图可以判断在中途甲、丙位移会相同,所以在中途甲丙船头会并齐,故B正确; C.此图是位移图像,由图可知,丁一直运动在甲的前面,所以中途不可能出现甲丁船头并齐,故C错误; D.此图是位移图像,交点表示相遇,所以甲戊在中途船头会齐,故D正确。 故选BD。 19.(2016·全国·高考真题)甲乙两车在平直公路上同向行驶,其v-t图象如图所示;已知两车在t=3s时并排行驶,则( ) A.在t=1s时,甲车在乙车后 B.在t=0时,甲车在乙车前7.5m C.两车另一次并排行驶的时刻是t=2s D.甲、乙车两次并排行驶的位置之间沿公路方向的距离为40m 【答案】 BD 【解析】 AC.因v-t图像的面积等于位移,根据vt图象可知在1-3s内两车位移相等,可以判断在t1s时,甲乙车并排行驶,故AC错误; B.在t0时,甲车在乙车前的 x(105)1m7.5m2 故B正确; D.甲、乙两车两次并排行驶的位置之间沿公路方向的距离也就是从第1s末到第3s末两车运动的位移 x(1030)2 m40m2 故D正确。 故选BD。 20.(2013·全国·高考真题)将甲乙两小球先后以同样的速度在距地面不同高度处竖直向上抛出,抛出时间相隔2 s,它们运动的图像分别如直线甲乙所示.则( ) A.t=2 s时,两球的高度相差一定为40 m B.t=4 s时,两球相对于各自的抛出点的位移相等 C.两球从抛出至落到地面所用的时间间隔相等 D.甲球从抛出至到达最高点的时间间隔与乙球相等 【答案】 BD 【解析】 A.根据速度时间图像与时间轴所围的“面积”表示质点的位移,知t=2s时,甲球通过的位移为 1x甲(3010)2m40m2 乙的位移为零,两球位移之差等于40m,但两球初始的高度未知,故t=2s时两球的高度相差不一定为40m,A错误; B.t=4s时,甲球相对于抛出点的位移为 11 303m101m40m22 乙球相对于抛出点的位移为 1 (3010)2m40m2 故两球相对于各自的抛出点的位移相等,B正确; C.两球从不同的高度以同样的速度竖直向上抛出,根据竖直上抛运动的规律 1xhv0tgt22 h是抛出点距地面的高度,可知两球从抛出至落到地面所用的时间间隔t不相等,C错误; D.由图知,甲球从抛出至到达最高点的时间间隔与乙球相等,都是3s,D正确。 故选BD。 21.(2018·全国·高考真题)甲、乙两车在同一平直公路上同向运动,甲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乙做匀速直线运动。甲、乙两车的位置x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t1时刻两车速度相等 B.从0到t1时间内,两车走过的路程相等 C.从t1到t2时间内,两车走过的路程相等 D.在t1到t2时间内的某时刻,两车速度相等 【答案】 CD 【解析】 A.位移−−时间图像的斜率表示物体运动的速度,由图可知,在t1时刻两图像的斜 率不相等,即t1时刻两车的速度不相等,故A错误; B.在0时刻,乙车的位置坐标为0,甲车在乙车的前方, t1时刻两车位置坐标相同,为x1,故从0到t1时间内,甲车走过的路程小于乙车走过的路程,故B错误; C.t2时刻两车位置坐标相同,为x2,故从t1到t2时间内,两车走过的路程相等,故C正确; D.由图可知,在t1到t2时间内的某时刻,两图像的斜率相等,即两车的速度相等,故D正确。 故选CD。 22.(2021·海南·高考真题)甲、乙两人骑车沿同一平直公路运动,t0时经过路边的同一路标,下列位移-时间(xt)图像和速度-时间(vt)图像对应的运动中,甲、乙两人在t0时刻之前能再次相遇的是( ) A. B. C. D. 【答案】 BC 【解析】 A.该图中,甲乙在t0时刻之前位移没有相等的时刻,即两人在t0时刻之前不能相遇,选项A错误; B.该图中,甲乙在t0时刻之前图像有交点,即此时位移相等,即两人在t0时刻之前能再次相遇,选项B正确; C.因v-t图像的面积等于位移,则甲乙在t0时刻之前位移有相等的时刻,即两人能再次相遇,选项C正确; D.因v-t图像的面积等于位移,由图像可知甲乙在t0时刻之前,甲的位移始终大于乙的位移,则两人不能相遇,选项D错误。 故选BC。 23.(2018·全国·高考真题)甲、乙两汽车在同一条平直公路上同向运动,其速度—时间图象分别如图中甲、乙两条曲线所示。已知两车在t2时刻并排行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车在t1时刻也并排行驶 C.甲车的加速度大小先增大后减小 【答案】 BD 【解析】 AB.0~t1时间内 v乙v甲B.在t1时刻甲车在后,乙车在前 D.乙车的加速度大小先减小后增大 t1~t2时间内 v甲v乙 t2时刻两车相遇,但0~t1时间内两者的位移差小于t1~t2时间内两者的位移差,则t1时刻甲在乙的后面,A错误B正确; CD.由图象的斜率知,甲、乙两车的加速度均先减小后增大,C错误D正确。 故选BD。 24.(2020·海南·高考真题)小朋友玩水枪游戏时,若水从枪口沿水平方向射出的速度大小为10m/s,水射出后落到水平地面上。已知枪口离地高度为1.25m,g10m/s,忽略空气阻力,则射出的水( ) A.在空中的运动时间为0.25s 2B.水平射程为5m C.落地时的速度大小为15m/s D.落地时竖直方向的速度大小为5m/s 【答案】 BD 【解析】 A.根据 th12gt2得,运动时间 2h21.25s0.5sg10 故A错误; B.水平射程为 xv0t100.5m5m 故B正确; CD.竖直方向分速度为 vygt100.5m/s5m/s 水平分速度为 vxv010m/s 落地速度为 22vvyvx55m/s 故C错误,D正确。 故选BD。 25.(2013·四川·高考真题)甲、乙两物体在t=0时刻经过同一位置沿x轴运动,其v-t图像如图所示,则( ) A.甲、乙在t=0到t=1s之间沿同一方向运动 B.乙在t=0到t=7s之间的位移为零 C.甲在t=0到t=4s之间做往复运动 D.甲、乙在t=6s时的加速度方向相同 【答案】 BD 【解析】 A.在t=0到t=1s之间,甲始终沿正方向运动,而乙先沿负方向运动后沿正方向运动,故A错误; B.根据速度图象与坐标轴所围的“面积”表示物体的位移,t轴上方的“面积”表示位移是正值,t轴下方的“面积”表示位移是负值,则知在t=0到t=7s之间乙的位移为零,故B正确; C.t=0在到t=4s之间,甲的速度始终为正值,说明甲一直沿正方向做单向直线运动,故C错误; D.根据斜率等于物体的加速度知,甲、乙在t=6s时的加速度方向都沿负方向,方向相同,故D正确. 26.(2015·山东·高考真题)如图,轻弹簧上端固定,下端连接一小物块,物块沿竖直方向做简谐运动.以竖直向上为正方向,物块简谐运动的表达式为y=0.1sin(2.5πt)m.t=0时刻,一小球从距物块h高处自由落下;t=0.6s时,小球恰好与物块处于同一高度.取重力加速度的大小为g=10m/s2.以下判断正确的是______(双选,填正确答案标号) A.h=1.7m B.简谐运动的周期是0.8s C.0.6s内物块运动的路程是0.2m D.t=0.4s时,物块与小球运动方向相反 【答案】 AB 【解析】 t=0.6s时,物块的位移为y=0.1sin(2.5π×0.6)m= -0.1m;则对小球得h=1.7m ,选项A正确;简谐运动的周期是 T2hy12gt2,解 2s0.8s2.5,选项B正确; T0.6s内物块运动的路程是3A=0.3m,选项C错误;t=0.4s=2,此时物块在平衡位置 向下振动,则此时物块与小球运动方向相同,选项D错误. 三、解答题 27.(2013·全国·高考真题)一客运列车匀速行驶,其车轮在轨道间的接缝处会产生周期性的撞击。坐在该客运列车中的某旅客测得从第1次到第16次撞击声之间的时间间隔为10.0s。在相邻的平行车道上有一列货车,当列车经过货车车尾时,货车恰好从静止开始以恒定加速度沿列车行进方向运动。在此后的20.0s内,货车司机看到恰好有30节列车车厢连续超过他。已知每根轨道的长度为25.0 m,每节列车车厢的长度为16.0 m,列车车厢间距忽略不计。求 (1)列车运行的速度大小; (2)货车运行加速度的大小。 【答案】 (1)v37.5m/s;(2)a=1.35 m/s2 【解析】 (1)设连续两次撞击轨道的时间间隔为Δt,每根轨道的长度为l,则客运列车的速度为 vlt t10.0s161解得 其中l25.0m, v37.5m/s (2)设从货车开始运动后t=20.0s内列车行驶的距离为s1,货车行驶的距离为s2,设货车的加速度为a,30节列车车厢的总长度为L=30×16.0m=480m,由运动学公式有 12sat2s1vt2, 由题意,有 Ls1s2 联立解得 a1.35m/s2 28.(2021·天津·高考真题)一玩具以初速度v0从水平地面竖直向上抛出,达到最高点时,用遥控器将玩具内压缩的轻弹簧弹开,该玩具沿水平方向分裂成质量之比为1∶4的两部分,此时它们的动能之和与玩具从地面抛出时的动能相等。弹簧弹开的时间极短,不计空气阻力。求 3(1)玩具上升到最大高度4时的速度大小; (2)两部分落地时速度大小之比。 v112vv02;【答案】 (1)(2)v2 【解析】 3h(1)设玩具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玩具上升到高度4时的速度大小为v,重力加速 度大小为g,以初速度方向为正,整个运动过程有 20v02gh 3玩具上升到最大高度4有 32v2v02gh4 两式联立解得 v1v02 (2)设玩具分开时两部分的质量分别为m1、m2,水平速度大小分别为v1、v2。依题意,动能关系为 11122m1v12m2v2m1m2v0222 玩具达到最高点时速度为零,两部分分开时速度方向相反,水平方向动量守恒,有 m1v1m2v20 分开后两部分做平抛运动,由运动学关系,两部分落回地面时,竖直方向分速度大小为v0,设两部分落地时的速度大小分别为v1、v2,由速度合成公式,有 2v1v0v12,22v2v0v2 结合m1:m21:4,解得 v12v2 29.(2021·河北·高考真题)如图,一滑雪道由AB和BC两段滑道组成,其中AB段倾角为,BC段水平,AB段和BC段由一小段光滑圆弧连接,一个质量为2kg的背包在滑道顶端A处由静止滑下,若1s后质量为48kg的滑雪者从顶端以1.5m/s的初速度、 3m/s2的加速度匀加速追赶,恰好在坡底光滑圆弧的水平处追上背包并立即将其拎起, 背包与滑道的动摩擦因数为 1724sincos212,25,25,重力加速度取g10m/s, 忽略空气阻力及拎包过程中滑雪者与背包的重心变化,求: (1)滑道AB段的长度; (2)滑雪者拎起背包时这一瞬间的速度。 【答案】 (1)L9m;(2)v7.44m/s 【解析】 (1)设斜面长度为L,背包质量为m12kg,在斜面上滑行的加速度为a1,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m1gsinm1gcosm1a1 解得 a12m/s2 2滑雪者质量为m248kg,初速度为v01.5m/s,加速度为a23m/s,在斜面上滑行时 间为t,落后时间t01s,则背包的滑行时间为tt0,由运动学公式得 L1a1(tt0)22 1Lv0ta2t22 联立解得 t2s或t1s(舍去) 故可得 L9m (2)背包和滑雪者到达水平轨道时的速度为v1、v2,有 v1a1(tt0)6m/sv2v0+a2t7.5m/s 滑雪者拎起背包的过程,系统在光滑水平面上外力为零,动量守恒,设共同速度为 v,有 m1v1m2v2(m1m2)v 解得 v7.44m/s 30.(2015·上海·高考真题)质量为m的小球在竖直向上的恒定拉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从水平地面向上运动,经一段时间,拉力做功为W,此后撤去拉力,球又经相同时间回到地面,以地面为零势能面,不计空气阻力.求: (1)球回到地面时的动能EK; (2)撤去拉力前球的加速度大小a及拉力的大小F; (3)球动能为W/5时的重力势能 Ep. 【答案】 (1)W;(2)【解析】 ;(3)或 (1)有拉力作用过程,机械能的增加量等于拉力做的功;没有拉力作用的过程,只有重力做功,机械能守恒; (2)对加速上升过程和竖直上抛过程根据运动学公式列式求解加速度,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式求解拉力; (3)球动能为时,可能是加速过程,也可能是减速过程,分情况根据功能关系列式求解. 解:(1)撤去拉力时球的机械能为W,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回到地面时的动能为: Ekt=W (2)设拉力作用时间为t,在此过程中球上升h,末速度为v,则: h=v=at 由题意有: ﹣h=vt﹣解得:a=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F﹣mg=ma 解得: F= (3)动能为时球的位置可能在h的下方或上方; 设球的位置在h下方离地h′处,则: (F﹣mg)h′=而(F﹣mg)h=解得:h′=重力势能: 设球的位置在h上方离地h′处,由机械能守恒,有: 因此: 答:(1)球回到地面时的动能 为W; ,拉力的大小F为. ; (2)撤去拉力前球的加速度大小a为(3)球动能为时的重力势能 或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