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60分,并将答案转填到答题卡上)
如图,图1为沿东经89°经线的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并完成1~2题。
图1
1.关于图中各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此剖面线经过了地势的第二、三级阶梯
B.b盆地为我国陆地最低处,且此处的瓜果特别甜 C.a盆地为我国最大的盆地,煤炭资源丰富
D.d高原为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且太阳能和地热等新能源丰富 2.关于e海域及其附近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海域北部沿岸地区盛产棉花 B.该海域常年盛行西南季风 C. 该海域北部沿海地区有著名的恒河三角洲 D.该海域的东西两岸分别是印度半岛和阿拉伯半岛
读某地气温和降水量随月份变化的坐标图图2,回答3~5题。
图2 3.上图所示的气候特征是( )
A.全年温和多雨 B.全年高温多雨 C.年平均温在0 ℃以下 D.各月降水量差异大 4.该地可能位于 ( )
A.欧洲西部 B.南美洲南部 C.非洲南部 D.北美洲东部 5.图示气候类型分布地区的河流特征是( ) A.河水含沙量大 B.冬季有结冰期 C.河水污染严重 D.径流季节变化不大
《史记》中记载的“井渠”,就是今天我们所说的坎儿井。坎儿井是开发利用地下水的一古老的水平集水建筑物,多建于山麓、冲积扇地带。现存的坎儿井,多为清代以来陆续修建,如今仍浇灌着大片良田。读“坎儿井示意图”图3,回答6~7题。
6.图中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方式是( )
A.冰雪融水 B.湖泊水 C.雨水 D.河流水
图3
7.图中暗渠流量最大时 ( )
A.是南极科考的最佳季节 B. 加拿大北方驯鹿南迁至针叶林带 C.地球公转速度较快 D.开普敦附近海域风大浪高
一艘油轮从某大陆南端向北航行至图4中A点时,正值日出。据此回答8~10题。
图4
8.此时,全球今天与昨天所占范围的比值是( ) A.2:1 B.3:1 C.1:2 D.1:3 9.该油轮向北航行的过程中( )
A.先逆流,后顾流,先经过寒流,后经过暖流
B.先顺流,后逆流,先经过暖流,后经过寒流 C.一直顺流,但途经洋流的性质却发生了变化 D.一直顺流,洋流的性质没有发生变化 10.A海域盐度较低,原因有( )
①沿岸各国靠出口海盐为生 ②沿岸有暖流经过 ③沿岸有大量的淡水注入 ④该海域终年多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1.某地区植被退化或丧失、土壤物质和地表水流失、岩石溶蚀与侵蚀、基岩裸露、土地生物生产力退化,这一地表过程是( ) A.石灰岩地区在自然和人类活动作用下的综合演化过程 B.石灰岩地区受强烈风力侵蚀作用产生的自然演化过程 C.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沟壑地区的环境演化过程 D.黄土高原由于地下水的过度开采而造成的人为演化过程
12.读右图5,两幅图表示的区域实地范围相同,图甲比例尺为1∶100000,则( )
A.图乙的比例尺为1∶400 000 B.图乙的比例尺为1∶200 000
C. 图甲比例尺是图乙的4倍
D.图乙表示的地理事物较图甲详细 图5
冬至日,山东枣庄市某校高一学生去下图所示地区进行地质考察,他们借助GPS测得山峰M的纬度为36.5°N,海拔为598米。两组学生分别到达P、Q点,测量并计算出两点相对高度仅15米。读图回答13~14题。
图6
13.图中P、Q两点之间的四条小路中,起伏最小的是 ( )
A.④ B.③ C.② D.① 14.该日正午,M峰顶观云亭(高约5米)尖顶的影子正好移至P点,则P、M之间的水平距离大约是( )
A.600米 B.500米 C.400米
D.300米
读“我国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图7”(单位:米),其中虚线a、b分别为一年中不同季节的两个极值湖泊水位,完成15~16题。
图7 15.图中a、b水位差可能是( )
A.1.6 m B.1.4 m C.1.2 m 16.关于湖泊所在区域自然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D.0.8 m ( )
A.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B.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C.深居内陆,全年干旱少雨 D.地势高、气温低是该地区最主要的特点 17.表1中,甲、乙、丙、丁代表的国家依次是( ) 表1 2007年亚洲四个国家水稻生产情况统计表
国家 种植面积(万公顷) 单位面积产量(吨/公顷) 总产量(万吨) 甲 乙 丙 丁 4400 168 2950 1036 2.14 4.36 4.23 1.80 9416.00 732.48 12478.50 1864.80 A.中国、日本、印度、泰国 B.印度、泰国、中国、日本
C.印度、日本、中国、泰国 D.中国、泰国、印度、日本
芝加哥是美国五大湖区最大的城市,其位置见图8。1848年修通联系密西
西比河水系和五大湖的运河,随后兴建铁路并形成以芝加哥为中心的放射状铁路网。这段时期,芝加哥工业主要有农产品加工、农具、交通工具等生产部门。1890年,芝加哥人口达到100万。20世纪上半叶,芝加哥发展以钢铁为主导的重工业,并成为20世纪美国最大的钢铁工业基地。据此完成18~20题。
图8
18.1848年后,芝加哥成为美国中西部农产品集散中心的主导区位条件是( ) A.位于密西西比河与五大湖的转运地点 B.位于美国中西部的中心位置 C.位于密西西比河航运的上游起点 D.濒临五大湖 19.20世纪之前,芝加哥的工业活动主要联系( ) A.五大湖沿岸各城市 B.美国东北部工业区 C.芝加哥周边农村地区 D.美国本土 20.芝加哥发展钢铁工业最有利的条件是( )
A.便捷的交通运输 B.丰富的原料和燃料 C.充足的劳动力 D.良好的工业基础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20分,共40分,注意:请在答题卡相应
区域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21.分析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图9为世界某区域示意图,表2为图9中甲、乙两城市的气候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图9 表2
甲 月份 1 4 7 10 气温降水( ℃) (mm) -6.7 6.0 20.5 8.9 45.6 64.0 76.6 63.0 乙 气温( ℃ ) -12.4 3.3 19.1 6.5 降水(mm) 90.0 75.5 118.5 96.0
(1)圣劳伦斯河是世界上水位最稳定的河流之一,说明其原因。比较①②河段水文特征的差异。(8分)
(2)简述“雪带”(降雪量明显多于周边地区)分布的特点,并解释原因。(6分)
(3)蒙特利尔港是加拿大重要的小麦输出港,简要分析形成的条件。(6分)
2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黄麻适合在湿热的气候环境中生长。收获的黄麻在水中浸湿后,才能进行初加工以获取制作麻袋、麻布、纸张等的原料。图10中甲城市为世界最大的麻纺织工业中心,也是该地区联系河运和海运的重要港口。图11为甲城市的气候资料。
图10 图11 (1)简述图示黄麻产区的气候特征。(4分)
(2)简析图示黄麻产区的地形特征。(4分)
(3)说明该地区有利于黄麻生产的水文条件。(4分)
(4)分析甲城市发展麻纺织业的有利条件。(8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