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景德镇市2021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C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 基础题 (共14题;共98分)
1. (2分) 下列划线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 静谧(mì) 仿膳(shàn) 力不暇供(gòng) B . 发髻(jì) 吝啬(lìn) 莽莽榛榛(zhēn) C . 竦峙(zhì) 女娲(guō) 缥缈不断(miǎo) D . 分歧(qí) 骸骨(hái) 参差不齐(cī) 2. (2分) 选出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 ) A . 莽莽 彻成 弥漫 依稀 B . 平辅 飘荡 催促 崇拜 C . 婉似 默祷 馒形 浮礁 D . 玫瑰 紫荆 驰骋 涛澜
3. (2分) (2020·宿州模拟) 下列各句中,画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 . “阳光体育运动”实施以来,各级各类学校因地制宜 , 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 B . 夏日的宿迁嶂山森林公园,树木葱茏,流水潺潺,鸟语花香,令人心旷神怡。 C . 泗洪湿地自然保护区大堤上高高低低的树木鳞次栉比 , 观鸟台就坐落在绿树浓荫中。 D . 中学时代是一个人确立价值观的重要时期,老师们的言传身教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4. (2分)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好读书,读好书,形成了习惯,你就可以与智慧结伴同行,与高尚朝夕相处。 B . 我们只有保持良好的心态,认真复习,就能在考场上正常发挥,取得好成绩。 C . 每个学生都有创新的潜能,要激发这种潜能,就要看能否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D . 各种“抢红包”活动吸引万千公众疯狂参与的原因是由于其玩法快速、新鲜、刺激。 5. (2分) 在横线①②处分别填入诗句和标点,最恰当的一项是( )。
作为现存楹联最多的皇家园林,颐和园有不少皇帝亲笔书写的楹联。比如涵远堂楹联“ ① , 东洲云海落樽前”就是康熙的作品,上下联虚实相应,既空灵超脱,又气势磅礴。霞芬室楹联是乾隆的作品,上书“窗竹影摇书案上,山泉声入砚池中 ② 从视觉、听觉等方面给人以美的享受,整联构成一幅宁静和谐的画面,别有意趣。这些楹联直接记录了当年最高统治者的造园意图、审美情趣与思想境界,是了解颐和园及当时时代风貌的重要线索。
A . ①西塞山前白鹭飞 ② ” B . ①西村晨钟鸣古寺 ② 。” C . ①西山晴雪曙色新 ② ,”
第 1 页 共 9 页
D . ①西岭烟霞生袖底 ② ”, 6. (2分) 下列说法中有误的一项是( )
A . 《故乡》以“我”的所见所闻为线索,作品中的“我”并不是作者,而是小说中虚构的人物。 B . 《心声》通过写李京京渴望表达真情的心声,呼吁教育工作者应尊重每个学生的真情。
C . 《孤独之旅》节选自《草房子》,是中国当代一部比较有代表性的“成长小说”,作者是曹文轩。 D . 《我的叔叔于勒》选自《羊脂球》,作者莫泊桑是美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7. (10分) 阅读文言文,回答相关问题。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
解释下列语句中划线词的意思。
①录毕,走送之 走:________ ②同舍生皆被绮绣 被:________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 ①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②俯身倾耳以请。 (3)
作者对同舍生优越的条件“略无慕艳意”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8. (5分) 汉字书写。请用正楷字将下面的语句准确、规范、美观地抄写在田字格里。 书写的文明传递,民族的未雨绸缪。
第 2 页 共 9 页
9. (7分) 默写句子。
(1) 《使至塞上》:________,归雁入胡天。 (2)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________。
(3) 《水调歌头》:我欲乘风归去,________,________。 (4) 《无题》:________,夜吟应觉月光寒。 (5) 《约客》:有约不来过夜半,________。 (6) 《如梦令》:________。浓睡不消残酒。 (7) 《卖炭翁》:________,心忧炭贱愿天寒。
(8) 孔子谈论时间易失难得时说:________,________。
(9) 辛弃疾在《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中表明军民收复失地决心坚定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10. (15分) (2012·宁德)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在中央台热播,引起很大的反响。中国饮食文化再一次引起大家的关注,现在,学校要开展“赏美食,品文化”的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面的任务。
(1)
【赏美食,对对联】请你为《舌尖上的中国》这部纪录片写一副对联,已有上联,请运用下面提供的词语对出下联。
物美介廉 烹调 精做 营养高 酒水 菜肴 花色齐全 风味好 上联:劝烹膳食色全香怡味道好 下联:________ (2)
【赏美食,巧命名】中国菜往往菜肴形象来命名,寄托着美好的祝福。比如:我们平时吃的炒玉米粒这盘菜就称为“金玉满堂”,请你认真观察如图,根据菜的拼盘形状,给它取个表达祝福的名字,并说说你取名的理由。(提示:盘子纯白色)。
(3)
【赏美食,探究竟】根据下面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论。
材料一:中国菜肴美食所取的原料(主料、配料、;辅料、调料等),要考虑其品种国、产地、季节、生长期等特点,以新鲜肥嫩、质料优良为佳。厨师对此要了如指掌。
材料二:“孔雀开屏”这道菜,是用鸭肉、火腿、猪舌、鹌鹑蛋、蟹蚶肉、黄瓜等十五种原料,经过二十二道精细刀技和拼摆工序才完成的。
材料三:厨师要熟悉各种原料的耐热程度,熟练控制用火时间,善于掌握传热物体(油、水、气)的性能。不宁 根据原料的老嫩程度、水分多少、形态大小、整碎磨薄等,确定下锅的次序,加以灵活运用,使烹制出来的菜肴,要嫩就嫩,要稣就稣,要烂就烂。
第 3 页 共 9 页
材料四:中国菜,厨师常常把原料加工成多种形态和多样花色,镂空成美丽的图案花纹。刀技和拼摆手法相结合,把熟料和可食生料拼成艺术性强的花式拼盘。
(4)
【赏美食,现情景】请你展开想象,将下面诗中的情景描写出来。 端阳节,正为嘴头忙。香粽剥开三面绿,浓茶斟得一杯黄。两碟白洋糖。
11. (10分) (2018七下·江都期中) 阅读诗歌,完成小题。 田园乐 唐·王维
萋萋芳草春绿,落落①长松夏寒。 牛羊自归村巷,童稚不识衣冠②。
【注】①落落:松高貌。②衣冠:士大夫的穿戴。 (1) 你是怎样理解第二句中的“夏寒”一词的? (2) 三,四两句描绘了一种怎样的生活? 12. (17分)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迁移过关
雕版印刷质量差,效率不高,雕刻一套书版要几年,而且一部书要刻许多块板,占用大量房舍存放,发现了错别字也不好改。宋朝庆历年间,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是用粘性胶泥做成厚块,刻上一个一个字,用火把泥块烧硬。印书时,就把一个个活字块,按照书稿的次序,放在一块铁板上,用松香、蜡和纸灰等东西把它们粘在一起,用平板把字压平整,就可以印刷了。活字印刷速度快、质量好,制版比较容易,发现错误可以随时改正,印完,把版拆掉,活字可以继续使用。这是印刷史上划时代的改革。
(1)
这段话说明的中心是什么? (2)
简要概括雕版印刷的缺点。 (3)
简要概括活字印刷的程序。
第 4 页 共 9 页
(4)
这段话运用的主要说明方法是什么? (5)
“划时代”在文中的意思是什么?
13. (21分) (2017·深圳模拟) 阅读下文,问答各题。 老汪栗子
①等别的炒栗店开张约20天后,老汪的炒栗店才开张。他等得很有耐心,因为没熟透的栗子12感甜脆,宜做成凉拌菜下酒,若炒来吃,既不粉也不糯,是要坏了招牌的。
⑦在老汪的店里,满匾的果子看上去十分朴素,就像山间老农的脸色,是那种没有反光的棠皮色,不像别的摊上的栗子那么好看,或油光发亮,或肚上横切一刀,露出诱人的暖黄色的栗肉来。老汪的栗子不打蜡,不喷糖水,不开口子,偏是他的店门前排长队。顾客等
得急,老汪一点也不急,非要把刚倒出的满匾的热栗子轻抖一遍,在抖动的过程中,老汪眼疾手快地挑出了十几个坏栗子,搁到一边。
③这真是神奇,生栗子已经挑拣了一遍,现在挑出来的,外面看没坏,他怎么知道是坏的?
④老汪说。气味不对。他打了个比方:比如一个在车站或码头当了20年便衣警察的人,在万千人中扫视,只要他拦下的人,多半是网上通缉的嫌疑犯,他都不需要与那人对视,只要从他身边过。就感觉“气味不对”。
⑤栗子要有香甜粉糯的口感,七分在栗种,三分在炒制的功夫。老汪不肯给栗子开口子,是因为硬开口子的栗子,水分都在炒制的过程中跑光了,热吃噎人,凉吃更是口感铁硬。但没开口的栗子很容易在炒制的过程中炸锅,要是有一小部分栗子像控制不住的火药一样迸壳而出,就会溅得一炉栗子都斑斑点点。所以,控制炒栗炉的火力非常重要。每一炉粟子下锅前,老汪都要细验单颗栗子的分量,以及皮壳的厚度,他炒好的栗子,顶端会有自然的放射状裂纹,手轻轻一挤,栗壳就开了。老汪得意地搓搓手:“这锅栗子的‘梅花裂’炒成了。”“梅花裂”指的是栗子顶端的裂口是五道,“丁香裂”是四道,这样的雅名也只有老汪这样的戏迷才会想出来。
⑥每过十几天,栗子店会关门一天。老汪自己在门楣上手书致歉条一张,毛笔字写得很端庄:“名角来了,听戏一天。”或者是:“去大别山收粟一天,新鲜炒野栗,明日赶早。”老汪信不过批发市场的栗子,定要自己开车去大别山收栗子。那里除了家栗外,还出产一种口感细腻粉甜的野栗子,有一股奇特的果香,比莲子大不了多少,呈尖锥形,是当地的留守儿童和老人去大山的荆棘丛中打来的。打栗人要穿粗布衣裤,把衣袖裤脚都扎紧,趟过与野栗树混生的荆棘,仰面用小木棍去抽打那些长满刺的栗苞;回来后要把栗苞装在小麻袋里摔打,使之裂开;再戴上粗线手套把野栗剥出,十分辛苦。老汪说:“每个交栗子的人手上都裂着口子。”那是山区老人和学童一笔很重要的零花钱,是家中没有果园的人也有的得意小收入,老汪说:“既然这样,为啥不帮帮他们?”
⑦山里人也纯朴,ll月,第一场雪落下来,野栗子就没人打了,因为老辈人说,天寒地冻,野鸟们少吃食,那些留在树上的野栗子,是它们一冬的口粮呢。
第 5 页 共 9 页
⑧老汪每年收栗子时,都要在山区帮扶两三个刚考上大学的孩子,栗子收到哪里,他就帮扶到哪里.没有一定。老汪在与老乡的闲聊中知道那孩子的情况,到人家家里看一看,讨碗水喝,吃上一两个山里人待客的水柿子,临走前,帮扶的钱就被悄悄压在装柿子的竹簸箕底下。
(选自《扬子晚报》2015年1月24日) (1)
请通读全文,然后参照提示,在下列横线上填上适当的短语,概括文章讲述的老汪的几个动人故事。 晚开店—________—________—收野栗—________ (2)
文章第②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3)
文章第⑥段中画横线处关于打野栗的细节描写有什么作用? (4)
文章结尾说“临走前,帮扶的钱就被悄悄压在装柿子的竹簸箕底下”。此句中的“悄悄”有什么表达效果? (5)
如果你是文中被老汪资助的大学生,在拿起被压在簸箕底下的钱的一刹那,你会怎么想? 14. (1分) (2017·东胜模拟) 按要求任选一题作文。
(一)一个人的心态很重要。一个幸运儿,如果心态不正常的话,可能身在福中不知福;一个命运坎坷的人,如果有良好的心态,照样可以笑口常开。知足者常乐,知足是种心态;不知足者常乐,不知足也是种心态;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是种心态;把苦难视为一笔财富,从而笑对人生,也是一种心态;……同样的风儿,同样的花儿,有人说:风含情,水含笑;有人却说:风亦悲,水亦哭。不也是心态所致吗?
请以“心态”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不要透露个人真实信息。 (二)表情包是在社交软件活跃之后,形成的一种流行文化。在移动互联网时期,人们会选择使用表情包来表达特定的情感,实现交流与沟通。请以“我的表情包里没有 ”为题完成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不要透露个人真实信息。
第 6 页 共 9 页
参考答案
一、 基础题 (共14题;共98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7-2、
7-3、8-1、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第 7 页 共 9 页
9-9、10-1、10-2、10-3、10-4
、
11-1、11-2、12-1、12-2、12-3、12-4、12-5、
13-1、13-2
、
13-3、13-4、13-5
、
第 8 页 共 9 页
14-1、
第 9 页 共 9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