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高考语文必备:戏剧阅读答题思路

来源:画鸵萌宠网
高考语文必备:戏剧阅读答题思路

高考语文必备:戏剧阅读答题思路

新高考取消了考纲,因此考试题型和方式将更加灵活。从去年到现在各地的模拟题、期中期末考试题来看,题型确实多种多样。比如,以往从未在考试中出现过的现代诗歌阅读也被考到了。

试卷中第二篇阅读是文学类文本阅读,文学类文本包括小说、散文、诗歌和戏剧四类。显然,戏剧也在考查范围之内,不容忽视。

戏剧题重点关注三种题型:戏剧冲突、人物语言和人物形象。

一、戏剧冲突

戏剧冲突主要指剧本中展示的人物之间、人物自身以及人物与环境的矛盾冲突,其中主要表现为剧中人物的性格冲突。

1.人与人的冲突(外部冲突)。比如,《雷雨》中董事长周朴园与工人代表鲁大海的不同动机,封建家长周朴园和蘩漪的不同动机,构成阶级、家庭的冲突。《茶馆》中,精明善良的王利发和耿介正直的常四爷等许多性格各异的人物,在相互撞击中引起冲突。

2.人物内心冲突(内部冲突)。在《雷雨》中,四凤和周萍都是侍萍的亲生骨肉,要侍萍答应他们的结合,她既难同意,又无法道出真情。儿女的要求使她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在内心深处展开了激烈的斗争。人物之间的冲突和内心冲突这两种方式,有时各自单独展开,有时则交错在一起,相互作用,互为因果。

3.人物与环境的冲突。这种环境既指自然环境,也指社会环境。《茶馆》展示了维新运动失败后、北洋军阀混战之时和国民党统治时期这三个不同历史阶段中人与社会环境的冲突。

二、戏剧语言

戏剧里有两种语言:一是舞台说明,包括人物、时间、地点、布景的说明,动作、表情、声调的说明,幕起、幕落的说明;二是人物语言,戏剧上称为台词,包括对白、独白、旁白等。在戏剧中要关注潜台词(登场人物没说出来的语言),即隐藏在台词中的言外之意,它常用双关、暗示、隐喻等手法。潜台词作为一个重要的戏剧元素,在刻画人物性格、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推进戏剧冲突、表现主题方面起到无可替代的作用。

分析人物性格

在戏剧中,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与小说类似。为了避免遗漏,我们需要注意以下五个方面:

首先,联系相关情节来分析人物形象。其次,通过比较分析来把握人物性格及其特殊之处。第三,从人性的角度来分析人物形象。人性包括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两个层面,几乎可以解释人的所有行为。第四,还原情境来透析人物性格的形成原因。情境有历史情境和生活情境两种。我们需要联系人物所处的时代、社会风尚、民间俗、家庭背景、教育经历、实践活动、人际交往甚至天生禀赋等,勾勒人物的成长轨迹和心态变化轨

迹,弄清人物的性格逻辑和情感逻辑。最后,我们需要重视人物性格的复杂性和可变性。例如,《雷雨》中的周朴园既带有浓厚的封建遗,又具有资本原始积累时期的血腥,同时还受到资产阶级人性思想的影响,是一个复合形象。而鲁侍萍三十年前后的不同表现则显出性格的可变性。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