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无精子症患者勃起功能障碍调查

来源:画鸵萌宠网
・2016・ 广东医学2010年8月第31卷第15期 Guangdong Medical Journal Aug.2010,Vo1.31,No.15 调查研究 无精子症患者勃起功能障碍调查 刘兴章,唐运革,刘晃,唐立新 广东省计划生育专科医院(广州510600) 【摘要】 目的 了解无精子症患者勃起功能障碍(ED)的发病情况,探讨两者间的关系。方法5)及自制调查袁,由患者本人填写。结果对在广东省 计划生育专科医院就诊诊断为无精子症并排除性染色体数目异常的患者,采用国际勃起功能问卷表一5(IIEF一 无精子症患者ED发生率为26.7%,ED发生率与年龄、不育时间及生 育压力呈正相关,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86.5%(411/475)ED患者表示目前没有寻求治疗的意愿。结论 无精子症患者勃起功能障碍的发病率较高,治疗意愿低。 【关键词】 无精子症;勃起功能障碍;调查 勃起功能障碍(erectile dysfunction,ED)是一种常 表1 无精子症患者ED的发生率与年龄、不育时间、 生育压力的关系 例(%) 见的、严重的、但经常被临床忽视的性功能障碍。有研 究表明,ED的发生与年龄增加和血脂异常、高血压、冠 状动脉疾病及糖尿病等疾病存在有着密切的关系。性 与生育密切相关,无精子症与ED之间的相关性报道 不多,现将在我院诊断为无精子症的患者的勃起功能 障碍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对2O08年12月至2OO9年6月在广东 省计划生育专科医院诊断为无精子症并排除性染色体数 目异常的患者,在医生的邀请下自愿参加本调查研究。 1.2调查方法一采用国际勃起功能问卷表一5(IIEF 5)及自制调查表,由患者本人填写问卷调查表,匿 名、没有暗示。IIEF一5评分标准:总分为25分,5~7 分为重度ED,8~11分为中度ED,12~21分为轻度 ED,/>22分为无ED。 疾病的患病率要显著高于非共患疾病ED患者,说明 共患疾病与ED之间存在着紧密的相关性。本研究显 示,无精子症患者ED患病率较高,治疗愿望低。无精 子症患者勃起功能障碍发病率与患者年龄、不育时间、 1.3统计学方法较采用 检验。 2 结果 采用SPSS 15.0统计软件,率的比 生育压力呈正相关,年龄越大、不育时间越长、生育压 力越大,ED患病率越高。无精子症患者是一个特殊群 体,在目前医疗水平条件下,他们很难生育自己的后 代。为了生育小孩,他们花费大量时间、精力,花费大 475例22~49岁无精子症患者中,平均年龄为 37.8岁,平均不育时间4.9年,无精子症患者发生ED 127例(26.7%),其中,轻度65例(13.7%),中度50 例(10.5%),重度12例(2.5%)。 量金钱,他们要面对来自配偶、家人、社会等方面的压 各年龄组之间、各不育时间组之间、各生育压力组 之间患者ED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有86.5%(411/475)ED患者表示目前没有寻求 治疗的意愿,3.2%(15/475)患者有寻求治疗的意愿。 3讨论 力。俞海婷等 报道,几乎所有的不育患者或多或少 都承受着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患者情绪的变化频繁 而强烈,不育引起情感波动,情绪变化又导致受孕更 难,从而形成不育的恶性循环。张占英等 报道,不育 患者性生活次数少,性生活满意程度低,有68.2%的 患者因不育而感到痛苦有压力,不育导致夫妻感情紧 张,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家庭幸福。通过对患者进 行心理干预,负性精神症状明显下降。因此,无精子症 患者勃起功能障碍发病率较高可能与他们要面对不育 所带来的家庭和社会压力、诊治不育的经济压力等有 定关系。ED对于男性以及其伴侣而言也是一种严 一ED是男性的常见病,国内的ED流行病学显示患 病率为41.2%[1 3。姜辉等 在Asian MALES中国试验 样本研究显示,中国男性总的ED患病率为5.9%,ED 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中国男性ED患者的共患 重的疾病,这不仅包括性功能的逐渐降低,还包括ED }广东省人口计生委科研项目(编号:2008010) 患者及其伴侣的心理健康和伴侣关系的下降,以及性 广东医学2010年8月第31卷第l5期 Guangdong Medical Journal Aug.2010,Vd.31,No.15 an MALES研究中勃起功能障碍的患病率和相关的健康关注 生活质量和整体生活质量的下降。 此外,无精子症患者出现ED时,其治疗ED愿望 很低,可能与家庭压力、经济压力有一定关系。 参考文献 [1]王晓峰,辛钟成,白文俊,等.勃起功能障碍诊治指南[S]. 北京:中华医学会男科学分会,2007:5. 问题[J].中华男科学杂志,2006,12(11):1048—1051. [3] 俞海婷,杨海威.关注不育患者的心理问题[J].中国男科学 杂志,2007,21(2):55—56. [4] 张占英,杨永生,宋爱芹.男女不育患者心理社会因素对照研 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0,14(1):40—42. (收稿日期:2010—03—01编辑:祝华) [2] 姜辉,朱积川.中国男性对生活事件和性态度的研究:在Asi- 食管癌根治术后患者应对方式及其影响因素术 谢锐。,潘玉萍 ,梁克。,侯腊梅 ,张美芬 广东医学院第一临床学院外科学教研室(广东湛江524000); 广东省湛江卫生学校(广东湛江524000); 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心胸外科(广东湛江524000); 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护理学院(广州510089) 【摘要】 目的通过对食管癌根治术后患者的医学应对方式进行测量,分析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医学应 对方式问卷(MCMQ)对50例食管癌根治术后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食管癌根治术后患者在“回避”和“屈 服”应对方式的得分高于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O1)。“面对”应对方式中,不同职业状况、年龄、家庭人 均月收入患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回避”应对方式中,不同性别、职业状况、年龄患者的差异有统计 学意义(P<0.05,P<0.01)。“屈服”应对方式中,不同职业状况、年龄、家庭人均月收入患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 义(P<0.05)。结论食管癌根治术后患者倾向采用“回避”和“屈服”的应对方式。年龄、性别、职业状况、家庭 人均月收入情况均为食管癌根治术后患者应对方式的影响因素。 【关键词】食管癌;手术治疗;应对方式 食管癌是一种危害生命的负性生活事件,食管癌 根治术可对患者机体造成一定的损伤,两者都对个体 造成心理应激反应,并影响康复进程。应对方式作为 生活事件与应激反应的重要中间变量,不同的应对方 ~5个月13例,~6个月15例。 1.2 方法 1.2.1 测量工具 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CMQ),由 Feifel等编制,姜乾金、沈晓红等 修订。该问卷共20 个条目,4级评分,分“面对”、“屈服”、“回避”3种应对 式可降低或提高应激反应水平。因而食管癌根治术后 患者采用不同的应对方式,将影响其心理应激反应过 程,也影响其心身症状” 。为此,本文通过对5O例 食管癌根治术后患者的医学应对方式进行测量,分析 方式。得分越高,该种应对方式使用频率越高。 1.2.2调查方法 由专人向同意参加调查的患者发 放问卷,由患者自行完成。对阅读及作答有困难的患 者,由调查者提问并记录,注意对不同患者提出问题的 解答保持一致性。将食管癌根治术后患者的应对方式 得分与国内常模 比较。 其影响因素,旨在为临床治疗及护理提供参考依据,提 高术后的生活质量。 1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随机选取2008年7月至2009年3月 在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住院并行食管癌根治术的术后 患者50例,其中男36例,女14例;已婚47例,离异、丧 偶、分居3例;年龄52—77岁,平均(64.17±5.78)岁; 1.3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计量资 料组问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 2结果 2.1 食管癌根治术后患者的应对方式 与国内常模 比较,食管癌根治术后患者在“回避”和“屈服”应对方 式的得分高于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见表1 表1 食管癌根治术后患者的应对方式与常模的得分比较 ± 文化程度:大学及其以上3例,中学25例,小学及其以 下22例;职业:在职39例,不在职11例;家庭人均月 收人1 000元以下22例,1 000~1 499元6例,1 500~ 1 999元l3例,家庭人均月收入2 000元以上9例;医 疗费用支付方式:公费24例,自费26例。术后调查时 间:术后1~2个月7例,~3个月6例,~4个月9例, ・广东省湛江市科技计划项目(编号:2008C1 1023) △通信作者。副教授,在读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山大 学中山医学院护理学院副院长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