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质量也有着较大的差别,因此,针对这部分建筑,无法利 用动力学理论进行分析,很多理论都无法直接进行引用,这 时通过专家评估法则能够获得较为准确的预测结果。 (3)模糊类比法。模糊类比法是历史统计法的一种衍 生,通常认为具有相似建筑结构参数的建筑物,处在相同的 地震强度下,产生的震害应当是相同的,因此,可以充分利 用资料对于建筑结构震害的预测进行类比和分析,能够总结 出其中的规律。模糊类比法与传统的经验公式法不同,经验 公式法一般提供的结果是建立在均值意义上,而模糊类比法 则是通过对因素的分析,通过模糊类比的数学关系获得预测 结果。 1.2理论预测方法 理论预测方法主要是以理论分析作为基础,根据不同的 预测对象建立起不同的数学模式,进而确定地面运动参数以 及结构恢复力特性,进而获得结构变形和强度变化的相应数 据。根据不同的建筑结构产生的地震反应,对震害程度进行 评估,当建筑物处于强烈的地震冲击下,经常处于大变形的 弹性状态,因此,根据地面运动对建筑结构进行分析能够对 建筑结构的弹性、开裂程度等进行有效的了解。在这里,钢 筋混凝士构件的恢复力特性试验及钢筋混凝土结构模型的模 拟地震反应试验都是结构的非线性反应分析理论的基础,在 非线性反应分析中,力学模型的建立及其参数的确定方法均 有赖于大量试验数据的积累,分析方法的正确性和计算结果 的可靠性也要通过模拟试验加以验证,这是理论计算方法进 行震害预测的特点。结构理论计算法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有了长足的进展。 1.3半经验半理论方法 半经验半理论方法是综合地震工程和工程抗震等相关领 域的专家经验和理论研究成果的一种建筑物震害预测方法。 它是以理论分析为基础,通过理论研究,用严格的数学方法 处理各变量之间的关系,结合对过去同类工程的统计分析和 综合判断的结果。 2.建筑结构抗震加固措施的思考 最早开始震害预测研究工作的是日本,从隧道严重破坏 的1964年的新泻地震为起点。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和 美国地质调查局在7O年代,首先对旧金山、洛杉矶和盐湖城 开展了地震灾害损失预测的研究。我国地震震灾预测工作起 步较晚,在上世纪80年代开始,才有较大规模的震灾预测工 作。科学的预测是进行加固的基础和依据。通过对建筑结构 震害预测能够对城市建设中的各种建筑物可能在未来遭遇的 地震灾害等级,以及遭遇震灾之后的损失进行有效地预测, 通过预测判断出地震的等级以及建筑物结构的薄弱环节,同 时制定一个短期和长期的控制策略,为房屋近期的改造和加 固等计划提供科学的依据,以此来避免或者尽量减少震灾造 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这也是进行抗震防灾工作的主要 目的。建筑物结构的抗震能力会随着建筑物的使用年限的增 加而不断降低,同时,不同的地震有着不同的发生概率和强 度,因此在不同的时期,应当采用不同的抗震加固措施。另 外,由于受到经济条件和技术条件的影响,对于不同的地区 所采用的加固资金也有着一定的限制,对于不同的建筑物结 构的抗震加固措施也有着较大的区别,因此,应当选择不同 的抗震措施,并且选择合适的抗震时机,才能够促进建筑物 结构的稳定性,使损失降到最小,而这就是建筑结构抗震加 固的决策的选择。 当前在我国,针对建筑物的抗震、抗风、以及防火优化 设计等问题,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而且在工程实际应用中 也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在多年的研究工作中,我们认为 建筑物的防灾能力在一定的规划期间内是不会发生改变的, 因此,上述研究成果的获得也是在静态的预测方法下获得 的。 关于防灾策略的问题,当前有很多是依靠领导的思想决 策进行的,这种决策方法具有很大的随意性,为了对防震工 程进行系统性的规划,使其能够在规划期间内不会发生较大 的变化,维持灾害发生时间的平稳性,基于此,我国学者首 次提出了关于防灾工程的动态决策理论和方法,包括防灾工 程单、多变量动态投资决策理论以及维护加固策略的动态决 策方法等,通过这些动态决策理论实现建筑防震结构的优化 设计。 为了减少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需要对防灾防震工作加 大投资的地区,从表面看来防灾工作的实施是为了保持建筑 结构的价值,而事实上却是使建筑物增值的过程,其经济效 益的体现,主要是避免或者尽量减少由于灾害所造成的损 失,并且充分将其融入到国民经济的整体效益中。针对该问 题,有的学者进行了一个粗略的统计工作,认为防灾工作的 投资效益远远高于其投资的费用,因此,只有对防灾策略进 行不断地优化,才能够不断地加强投资效益,促进防灾工作 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针对当前的建筑结构进行必 要的加固策略的研究和优化,并且将其纳入到城市管理与规 划战略中,将其视为一个长期的、系统的工程,对于城市建 设以及促进经济发展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3.结语 本文主要对当前所使用的建筑结构震害预测方法进行了 简单的分析,并且针对该预测方法提出了相应的加固措施。 对于不同的震害预测方法,应当根据不同的建筑结构给予不 同的应用方法,由于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着一些无法确定的 因素和许多模糊因素,因此震害预测方法还需要不断地进行 研究与分析,并且结合大量的震害资料进行不断地改进,才 能够有效地指导震害工作更加深入发展,以此促进我国震害 预测工作的不断进步。 (作者单位:安徽省地震局地震工程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