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15《天游峰的扫路人》教案

来源:画鸵萌宠网
教学

15、天游峰的扫路人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习本课生字,理解文中主要词语的意思。 3、学习课文一、二两小节。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给文章划分段落,并概括段落大意。 教学过程: 一、启发、揭题

1、启发学生回忆: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山河壮丽,去多名山风景秀丽,如:安徽的黄山和九华山、四川的峨眉山、山西的五台山„„它们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你曾经游览了哪些名山?游览之后又有什么感受呢?

2、揭题、设疑:看了课题“天游峰的扫路人”,你想知道些什么?天游峰的扫

路人有什么特点呢?大家能从他身上受到什么启发呢? 二、自读课文

1、一读要求:借助汉语拼音读课文,读准生字字音,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二读要求:在读通顺的基础上,做到流利地读,要有一定的速度。

教学

3、三读要求:默读课文,提出不懂的词语和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准备质疑。

三、检查自读效果

1、点名分段读课文、纠正读音 2、答疑解难 3、理清课文脉络

根据作者登天游峰的所见、所闻、所感分段 四、再点名分段读课文

五、作业设计: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在括号中,说说为什么这样填写

1、在一片( )中,我隐约听见“哗——哗——”的声音,颇有节奏地从岭下

的竹丛中传来。(清静 寂静)

2、茶、很热,很香,仿佛一股暖流,很快把我们俩的心灵( )了。(沟通 畅通)

这充满自信、豁达开朗的笑声,一直( )我回到住地。(跟着 伴随)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朗读训练,理解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从具体语言材料的朗读品味中体会天游峰扫路人那种攀登不止、自强不息的精神。

教学

教学重点:从具体语言材料的朗读品味中体会天游峰扫路人那种攀登不止、自强不息的精神。

教学难点:

1、理解老人不累的根本原因,掌握事实材料,学会辩论。 2、仿照课文写一个身边的人 教学过程:

一、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1天游峰是武夷山第一险峰。(板书:天游峰)过渡:让我们一起再来感受一下天游峰的险峻

出示:句子(板书:天游峰:险峰 九百多级 游客: 望而却步 半途而返)

2作者在险峻的天游峰上认识了一位扫路人,(板书:扫路人)这位老人每天清扫着九百多级的台阶。当同学们学到这时,大家有许多的想法,一位老人每天清扫着九百多级的台阶,我们简直不感相信,但他的确这样做了,是什么力量支持着他?一辈子在这座山上清扫路面,难道他就没有一点儿厌倦吗?为什么老人能有如此的力量,是什么使他这样精力充沛?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去好好认识认识这位——(板书:的)(读题)天游峰的扫路人。)

二、继续学习新课

1、自由读课文,自己去认识一下这位老人,再介绍给大家。 2、出示图片,学生介绍老人。(由总体到局部按顺序介绍) 3、课文中哪些语句描写了老人的外貌,找出来读一读。出示:

教学

对于老人外貌的描写为什么要分开写呢?这样写会不会显得写作没顺序?

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读到这你会有什么疑问?是什么吸引了作者,使他要仔细打量老人?找出有关语句读一读,体会体会。

指导读好第6节、第7节。扫路人的工作累吗?再次朗读天游峰的险峻。

他为何说“不累”?老人是如何说的?指名读。从中我们能感受到什么?(老人对山的喜爱之情)读出“轻轻松松、自在悠闲”的语气。

老人说的轻松自在,而作者却不禁倒抽了一口气,他抬头望了望在暮色中——(引读)读到这,你有什么感受,想说些什么?

让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这两段,感悟作者对扫路人的佩服。 将第6自然段与第7自然段进行对比朗读,进一步感知理解,体会扫路人乐观、开朗、攀登不止的精神,并提高认识,明白:只有爱一份事业,才会从中乐此不疲。还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老人那份开朗、自信,看出他对山的深厚感情?找找有关语句读一读。听到这,我紧紧抓住他的双手说:“(——引读)30年后,我再来看您!”

出示,从中我们能感受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组织读议,启发思考:“30年后,我照样请您喝茶!”30年后,他们能相聚吗?

老人怎么说的?老人的话说明了什么?(老人有一颗对生活满自信、开朗、豁达的心)

4、小结:作者对老人的崇敬之情从内心升起,他深深被老人的

教学

精神所折服,你能读出作者的心情吗?齐读课文最后一小节。(联系人物的性格特点,指导学生用自信、爽朗的语气来读,现出老人的精神风貌。)

5、总结全文

6、四人小组分角色读全文。

填空:本文讲述了一位老人已有( )岁人,他每天早晨( ),傍晚( )。他早该退休了,可他觉得实在离不开这里:他喝的是( ),吃的是( ),呼吸的是( ),而且还有( )作伴。这是一位( )的老人,作者从内心( )他。

三、作业设计:示练笔要求:1、“30年后,作家章武又一次来到武夷山,看到那银丝一样的阶梯„„”根据上面文字展开想象,写一段话。

2、选择你熟悉的一个人,抓住他的外貌特点,用准确生动的词语写一段话。

四、板书设计

15、天游峰的扫路人

天游峰 险峰

游客 望而却步 半途而废

扫路人 不累 扫上去 扫下来 开朗 自信 时间紧张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