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浅析中医活血化瘀疗法治疗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来源:画鸵萌宠网
154World Latest Medicne Information (Electronic Version) 2019 Vo1.19 No.55

·中医中药·浅析中医活血化瘀疗法治疗冠心病

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蒋晓野,任凤梧,姜小刚,曹蕊,辛翰东

(黑龙江省中医医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36)

摘要:目的 浅析在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治疗中采取中医活血化瘀疗法的药用安全性。方法 随机抽取2017年

1月至2018年12月间收治的104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病人为研究对象,分为西医治疗组和中医治疗组各52例,西医治疗组给予常规的西药治疗,中医治疗组则采取活血化瘀疗法,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中医治疗组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为96.15%,西医治疗组为82.69%,组间比较区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中医治疗组心绞痛改善总有效率为98.08%,西医治疗组为80.77%,组间比较区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病人临床采取中医活血化瘀疗法疗效显著,可显著减少心绞痛的发作次数,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药用价值高,值得推荐。

关键词:中医活血化瘀;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药用安全

中图分类号:R541.4    文献标识码:B    DOI:10.19613/j.cnki.1671-3141.2019.55.101

本文引用格式:蒋晓野,任凤梧,姜小刚,等.浅析中医活血化瘀疗法治疗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55):154+157.

0 引言

冠心病是一种心脏病常见类型,主要因冠状动脉狭窄致使供血不足而引发的心肌功能障碍和器质性病变,也可称作缺血性心肌病[1]。发病后病人可存在不同程度心肌缺血,伴有心悸、胸痛、气短及乏力等,其中,稳定性心绞痛是冠心病常见的伴发症,中医将其称为“胸痹心痛”,对病人健康有严重的危害,需积极采取有效治疗干预以改善预后[2]。为探讨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的有效治疗手段,本文对比西医与中医疗法在其临床治疗中的药用价值,现将总结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随机抽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间收治的104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病人为研究对象,所有病人均与心绞痛的临床诊断标准相符,有典型的症状表现,心电图检查可见伴有心肌缺血,无附加疾病和精神疾病,对本研究知情和同意。将病人分为西医治疗组和中医治疗组各52例,西医治疗组男32例,女20例;年龄在47-79岁,平均(58.64±7.13)岁;病程1个月至11年,平均(6.95±1.33)年。中医治疗组男30例,女22例;年龄在48-81岁,平均是(57.90±6.56)岁;病程1个月至12年,平均(7.34±1.45)年。两组病人的一般资料比较中,其差别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在本研究中有可比意义。

1.2 方法。西医治疗组给予常规的西药治疗,即给予消心痛片(厂家:天津太平洋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2020816;规格5 mg×100片/盒)口服治疗,每次5-10 mg,每日2-3次,每天总量为10-30 mg,最大剂量不得超过30 mg。中医治疗组则采取活血化瘀疗法,组方为:陈皮5 g,红花、桃仁、薤白、五味子各8 g,丹参、人参、麦门冬各15 g,黄芪20 g。对于气虚明显者加党参、黄精各15 g,对于阳虚明显者加肉桂、制附子各8 g,对于淤血明显者加三棱、莪术各8 g,对于阴虚明显者加沙参10 g、百合15 g,对于肾虚明显者加肉苁蓉10 g、淫羊藿15 g,对于脾脏虚弱明显者加鸡内金8 g、茯苓和炒白术各10 g。将以上方剂用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服用,治疗15 d。1.3 观察指标

投稿邮箱:zuixinyixue@126.com

1 资料与方法

1.3.1 心电图评价:显效:病人静息时心电图检查无异常,24 h内动态心电图无明显异常变化,病人运动耐受量明显提高;好转:病人静息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检查均有一定好转,运动耐受量2级以上;无效:病人静息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检查T波从平坦变成倒置,而运动耐受量下降2级。总有效率=(显效例数+好转例数)/总例数×100%。

1.3.2 心绞痛评价:显效:病人疲劳时无心绞痛症状出现,或者心绞痛发作的次数减少80%以上;好转:病人心绞痛发作的次数减少50%-80%;无效:病人心绞痛发作的次数减少50%以下。总有效率=(显效例数+好转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将研究数据录至SPSS 23.0软件中做分析和处理,统计学差异以P<0.05为有明显的临床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后心电图情况评价。治疗后,中医治疗组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为96.15%,西医治疗组为82.69%,组间比较区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治疗后心电图情况评价[n(%)]组别

中医治疗组(n=52)西医治疗组(n=52)

显效29(55.77)23(44.23)

好转21(40.38)20(38.46)

无效2(3.85)9(17.31)

总有效率50(96.15)43(82.69)

2.2 两组治疗后心绞痛情况评价。治疗后,中医治疗组心绞痛改善总有效率为98.08%,西医治疗组为80.77%,组间比较区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所示。

表2 两组治疗后心绞痛情况评价[n(%)]

组别

中医治疗组(n=52)西医治疗组(n=52)

显效31(59.62)22(42.31)

好转20(38.46)20(38.46)

无效1(1.92)10(19.23)

总有效率51(98.08)42(80.77)

3 讨论

心绞痛作为冠心病最为危险的伴发症之一,在临床治疗时单独使用常规的药物治疗往往难以达到显著疗效,且西药治疗容易产生耐药性和出现明显不良反应,应用具有一定局限性[2]。而对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的治疗需对病人心血管系

(下转第157页)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年 第19卷 第55期

可以首先考虑脾胃虚弱为具体的病因,辅以治疗他症。与此同时,医学手段在不断的进步,现代医学治疗方式与中医治疗联合治疗胃溃疡的研究越来越多,通过中医与不同治疗方式的结合,胃溃疡疾病的治疗效果也将更佳[5]。

胃溃疡在中医学中同时被归于痞满、心痛、胃脘痛等范畴,其具体症状以气滞血瘀、脾胃虚弱、胃气阻滞等为主。引发胃溃疡的因素有很多,而当今社会通常是因病患生活压力、饮食不规律以及情志内伤等情况所引起的,与此同时,肝郁气滞、脾胃虚寒、脾失健运等也是致使胃溃疡产生的重要因素。芪芍芨草汤一类依照《金匮要略》中黄芪建中汤改进所得出的治疗方剂。黄芪建中汤可以健胃健脾,通过对其改进运用于胃溃疡的治疗中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在芪芍芨草汤中,白芍药、黄芪具有健脾益阴、健脾益气以及生肌敛疮等治疗效果,它对于溃疡性病灶的治愈有极佳的效果。而甘松、鹿角胶以及甘草则可甘温益气、活气止痛、抑酸止血。然后根据病患的临床疾病情况加减相关药材,对病患的治疗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6]。

本研究中,B组的45例病患给予常规胃药展开治疗,A组的45例病患给予中医治疗法加以治疗,比较两组病患的临

157

床治疗效果,A组病患的显效例数与有效例数均比B组多,A组显效病患数为30例,多于B组3例,B组有效数有14例,B组有11例,A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78%,B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4.44%,差异显著,统计学有对比价值P<0.05。由上可见,中医治疗法运用于胃溃疡疾病的治疗中,可使病患的临床治疗效果提升上来,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孙波,薛秀华.采用中医治疗胃溃疡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农村

卫生,2018(14):30.

[2] 燕玉荣.中医治疗153例胃溃疡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J].双足与

保健,2017,26(11):187+189.

[3] 李静.中医饮食护理在胃溃疡治疗中的护理效果观察[J].内蒙古

中医药,2016,35(13):169.

[4] 金军.中医治疗153例胃溃疡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卫生

标准管理,2015,6(26):108-109.

[5] 周秀远.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消化性胃溃疡的效果分析[J].中医临

床研究,2015,7(20):96-97.

[6] 朱斌.中医治疗胃溃疡方法的选择及效果分析[J].中医临床研

究,2011,3(18):121.

(上接第154页)

统进行全面调节,对病人身体加强调理和防护,从根本上消除病因。中医将冠心病纳入至“心痛”、“心痹”等范畴,多因病人年老体弱、饮食不当或寒邪入侵所致,故中医临床鼓励以活血化瘀和舒筋通络作为治疗原则[3]。通过中医活血化瘀疗法,不仅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有显著的消退作用,还可以改善并心肌代谢、血液流变学、心肌微循环及血小板功能等,从而改善预后。本组组方中,丹参有活血化瘀、排脓止痛及安神宁心等功效;陈皮可化痰止咳、降压疏通心脑血管;桃仁可止咳平喘、润肠通便,红花有祛瘀止痛和活血通经作用,薤白可通阳散结、理气宽胸;黄芪能利水消肿、益气固表;五味子有生津、滋肾、敛肺、收汗及涩精之效;麦门冬有滋阴润肺之效;人参对扩张冠状动脉有显著作用,可减少心肌毒性,抑制心肌再灌注,增强蛋白酶的活性,从而改善微循环[4]。将上述方药联合配合,对病人心血管系统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可显著扩张血管和增强心肌的收缩力,改善心脏血液循环,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的黏稠度,实现治疗目的。

本研究西医治疗组给予常规的西药治疗,中医治疗组则

[5]

采取活血化瘀疗法,治疗后,中医治疗组心电图改善和心绞痛改善情况均优于西医治疗组,组间比较区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对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病人临床采取中医活血化瘀疗法效果明显,药用价值更为显著。

综上所述,对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治疗中选择中医活血化瘀疗法疗效确切,可大大减少心绞痛的发作次数,从而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对该方法进行大力推荐。

参考文献

[1] 李臻,孙静.中医活血化瘀法对冠心病心绞痛疗效影响[J].亚太传

统医药,2017,13(03):128-129.

[2] 黄玉晶,吴雪,孙龙全,等.中医活血化瘀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68

例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61):227+229.[3] 冯宁,阮冰冰.中医活血化瘀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效果观察[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8,11(02):43-44.

[4] 辛秀丽.冠心病心绞痛应用中医活血化瘀法的治疗效果分析[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6(09):145-146.

[5] 李建华.中医活血化瘀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观察[J].临床

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2(34):6991-6992.

(上接第155页)

要治则为活血益气、镇痛祛瘀、清热解毒。本次研究对活血化瘀汤与中医按摩的效果进行了分析比较,其中活血化瘀汤具有良好的行气活血、化瘀止痛、疏肝消肿的效果,中医按摩能够对肿胀区域进行刺激,促进经络的运行,促进局部淋巴、血液循环,从而达到消肿的效果。按摩是针对骨伤后期肢体肿胀最为常见的治疗办法,本次研究联合使用了活血化瘀汤,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实施中医内外治法联合治疗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同时在治疗时长、症状缓解时间、肢体肿胀消除时间方面均显著缩短。

综上所述,对骨伤后期肢体肿胀患者给予活血化瘀汤联

合中医按摩治疗的效果确切,是一类安全可行、效果及效率均较高的治疗方案,在临床诊疗中的应用与推广价值较高。

参考文献

[1] 刘建梅,王健,范萌,等.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肢体肿胀的影

响因素及护理[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5,21(4):414-416,417.[2] 汪云锦.活血化瘀汤结合中医推拿按摩治疗骨伤后期肢体肿胀的

疗效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8,22(31):4477-4478.

[3] 于海龙,赵瑞起,段亚彪.骨伤软组织肿胀推拿按摩联合活血化瘀

汤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7,28(2):73-74.[4] 李顺灵.活血化瘀汤辅以推拿治疗骨折后期肢体肿胀的效果评价

[J].中国当代医药,2017,24(33):106-107,110.

投稿邮箱:zuixinyixue@126.com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