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基于战略转型的铁路干部管理培训课程设计研究

来源:画鸵萌宠网
科技资讯2013 NO.08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企 业 管 理

基于战略转型的铁路干部管理培训课程设计研究

肖萃

(上海铁路局南京站 上海 210000)

摘 要:管理培训课程体系必须与企业战略导向相适应,原铁道部改制成为中国铁路总公司后,初步实现政企分开,铁路干部的管理培训模式也应随之进行调整。本文以企业战略转型作为切入点,以中国铁路总公司的设立作为实践案例,提出我国铁路行业战略转型期管理培训工作的指导原则,研究管理培训课程的设计及其优化方法,旨在为铁路企业的管理培训体系设计提供借鉴和参考。关键词:企业战略 中国铁路总公司 管理培训 课程设计中图分类号:TU20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3(b)-0204-02

2013年3月,根据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念如何为每一个干部接受并内化为干部的能转变方案,我国开始实行铁路政企分开。实际行动,则需要通过管理培训向干部传主要的改革措施是:将铁道部拟定铁路发递信息。本文建立了一个企业战略导向的展规划和政策的行政职责划入交通运输培训体系框架,通过将课程分解为通用模部;组建国家铁路局,由交通运输部管理,块、专用模块和专业模块三大模块,将企业承担铁道部的其他行政职责;组建中国铁战略有机融合到管理培训课程中去,实现路总公司,承担铁道部的企业职责;不再保企业战略与培训内容的深度结合。

留铁道部。由于长期处在行政垄断地位,行政体系与企业管理未实际分开,我国铁路2 基于战略转型的铁路干部管理培训课行业的干部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也并未按照程设计

现代企业治理的要求进行设计。在改制成管理培训体系主要包括课程体系、培为企业主体后,铁路行业的经营理念和战训师资、培训方式和培训绩效管理等多方略方向都将发生重大变化,这就要求人力面内容,本文主要探讨铁路干部管理培训资源管理体系进行相应的调整,而针对铁课程设计内容。本文提出,在原有的强调专路干部的培训工作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组业技术培训的基础上,应增加铁路干部管成部分。

理培训课程的通用模块和专用模块,并分析管理培训体系如何对课程系统进行配合1 管理培训及其与企业战略的关系

和支持。

管理培训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

2.1课程设计原则和思路

组成部分,通过管理培训,可以有效提高干

铁路部门由政府行政管理部门转变为部的岗位技能,及时更新企业管理者的经企业性质后,将直接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营理念,确保干部知识结构和能力水平不这就迫切需要干部建立起现代企业治理结断得到提升,并始终与企业发展方向保持构理念,增强干部的企业运营管理知识储一致。然而,铁路内企业的管理培训体系普备。同时,随着改革不断的深化,不同职能遍停留在简单的技能培训层面,管理培训系列和专业技术干部的绩效管理、薪酬管作为一种传递企业战略发展理念工具的作理方式方法都将随之变化,这要求各干部用未能充分发挥。同时,企业管理培训的课对掌握的知识、技能,所承担的岗位职责有程选择多以企业内部培训为主,以“师傅带了更多的要求,因此,有必要在已有的专业徒弟”的方式进行技能和知识传授,引入外课程培训基础上,开设通用课程和专用课部培训的做法很少能够得到实际贯彻,这程,提高管理培训的针对性和差异化程度,就使得企业管理培训与企业总体战略脱帮助干部以更宽广的知识技能、更高的管节,企业发展战略对管理培训的导向作用理视野来开展工作。不明显,使得管理培训失去了一项重要功2.2课程模块

能。

针对不同岗位特性需求,应设计不同企业战略规定了企业发展的目标、定的课程模块,我们可用图1来进行归纳。

位、指导原则和路径方式,但这些抽象的理

(1)通用课程模块。

图1 课程模块设计

204科技资讯 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在目前的铁路干部管理培训课程体系

中,所涉及的课程主要集中在细分的专业技术培训上,不同岗位的干部均可以获得针对性的专业技能训练和提升,尤其对从事行车管理的干部,不论是路局层面还是基层单位层面,均就专业细则等各项要求组织了全面的岗位培训。但问题在于,由于培训分工过细,各专业干部对于整个铁路行业的发展、现代企业的经营管理以及其他岗位的特点了解很少。由于缺乏通识培训,干部的综合能力和知识面难以得到拓展,往往出现专业技术岗位干部完全不了解经营管理,综合管理岗干部不谙专业技术的局面,干部单一狭窄的知识体系直接限制了思考处置问题的角度,制约了分析判断的全面性,进而影响其执行力、领导力,对单位综合管理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提升造成了很大障碍。

为此,在基于战略转型的铁路干部管理培训体系设计中,我们需要专门设立通用课程模块。这类课程面向全体干部进行培训,包括各个职能系列和专业技术系列全体干部。通用模块课程主要为现代企业治理结构、铁路运输概论、企业文化、职业道德、企业品牌建设等标准化培训课程。课程讲授偏重知识广度,目的是拓展干部视野,将现代企业经营管理和铁路产业的基本情况向干部进行介绍,特别注重单位的企业文化和企业品牌介绍,强调干部与单位同呼吸、共命运的紧密关系,以丰富、深刻的企业文化增强对干部的凝聚力。

(2)专用课程模块。

专用课程模块是该管理培训课程体系的中间模块,其设置目的是为解决某一特定岗位系列干部的共性知识拓展和技能提升需要,这里的岗位系列包括综合管理岗、专业技术岗、生产组织岗和营销岗等。之所以设置专用课程模块,主要的考虑是,同一岗位系列的干部,需要掌握本岗位系列内部的共性知识,以更好地适应岗位轮换的需要,促进企业的人才交流,同时,这些课程的设置也可以帮助干部本人从本岗位行业领域更广的视野来开展工作。

具体而言,综合管理岗专用模块课程可开设包括企业战略管理、经济学概论、行政管理学等课程。专业技术岗主要开设铁

(下转206页)

.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科技资讯2013 NO.08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企 业 管 理

科研人员的一种事务性管理,诸如人员的流动、岗位竞聘、职称晋升、劳动福利、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作量化、绩效考核、病假退休等管理。这种管理作为一种通用的模式管理,强调按制度办事,缺少对科研人员个体的研究,忽视个性引导可造成单位内部气氛相对沉闷,不利于广大员工积极性的发挥和提高。宽松的环境是实现严格要求的重要条件,当前科研单位人事管理应避免走入下列误区。

一是在管理上没有根据自身单位的实际情况,全盘照搬其它类似单位的管理方式;二是在制定管理措施时,没有认真调研和听取多方意见,缺乏换位思考,结果原有的弊端未除又引发新的矛盾。因此管理措施必须坚持群众路线,避免随意拍脑袋下定论。三是管理方案随意性大,朝令夕改,失去了管理的严肃性。四是措施简单化,仅依靠经济手段来推动。过度的奖惩制度忽视了对人的主体自觉性的认识。因此,要在把握人性和知识分子特性的基础上实现科研单位人事管理机制人性化,具体要从三个方面入手。

一是科研单位人事管理要充分注重研究不同专业和学科的知识分子所表现出的群体共性和个性,结合科研单位的工作特点,实现管理功能转变,为最终达到为科研人才服务的目的打下基础。二是要明确不同层次不同学科的科研队伍建设,要立足于本单位现有科研人员的结构优化和业务素质的培养提高上,走高效简约和符合实际的科研队伍建设道路,尤其是要加强中青年科研人员队伍建设。三是科研单位人事管理要“刚柔相济”,注重情感管理模式,

营造整体向上的氛围。仅有制度是不够的,

还必须有凝聚人心、催人奋进的文化氛围。改革科研单位人事管理本身不是目的,促进科研队伍的和谐发展才是目的。

科研单位的稳定事关社会稳定大局,而科研单位人事管理又事关科研单位的稳定,因此必须慎重,始终坚持“以人为本”,要了解人、研究人、关心人。科研单位人事管理是一门艺术,由于其工作对象是受过良好教育的群体,所以人事管理工作方法的艺术化要求更高。科研单位人事管理工作者担负着特别重要的职能,人事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在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的同时,尤其要审时度势,把握科研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规律和阶段性特点,注重科研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理论探讨,结合实际情况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5 科研单位人事人性化管理设想

段,必须根据不同的工作性质、不同的管理对象加以综合运用。人事管理的制度化和人性化有着明显的区别。

(1)制度化管理是基础,人性化管理是灵魂。

科研人员除了在规定的工作时间内完成相应科学试验外,尚需进行学习与知识更新、资料收集与整理、数据处理与分析、论文撰写与发表等工作,这些都很难在规定的工作时间内、在特定的办公地点完成。也就是说科研人员的工作是没有时间和空间限制的,他们的工作数量和质量也是难以用一个标准尺度来衡量的。科研人员的工作表面上看起来比较轻松,而实质上每天的工作时间比较长,压力很大。因此,对科研人员的工作时间考核不能采用类似于工厂的简单的“打卡”制,过于要求严格,要适当弹性化和细化,在了解科研工作的实质情况后有针对性地区别管理。否则会搞得科研人员力不从心,势必会产生逆反心理和反抗行为,产生怨恨,影响工作。这种反抗行为即使不表现出来,而埋在心底,也会产生情绪的不安,从而导致工作消极。在保质保量完成科研任务的情况下,给科研人员以充分的自由支配的时间,可以极大地提高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2)制度化管理是“刚性管理”,人性化管理是“柔性管理”。

(3)两种管理方式的文化背景及对管理者的要求不同。

参考文献

[1]高峰.论现代企业管理的人性化走向

[J].贵州社会科学,2000(3):25-29.[2]刘武俊.人性化推动法治进程[J/OL].

http://www.people.com.cn/GB/pa-per83/11270/1018399.html.

[3]林爱华.关于现代企业人性化管理的哲

学思考[D].首都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

[4]徐铭.人性化管理理论与应用研究[D].

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5]韩英.现代企业人性化管理初探[D].山

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

长期以来,科研单位人事管理是对以

(上接204页)

路高新技术发展、产学研合作管理、非正常情况应急管理等课程。针对运输组织管理干部,可开设铁路运营管理、劳动安全生产守则、现场生产组织管理、班组管理等课程。针对营销岗位干部,可开设包括现代营销管理、市场调查分析、营销心理学等课程。

(3)专业课程模块。

目前大多铁路局以及路内各单位的专业课程设置都已经比较成熟。专业课程模块是针对某一具体专业岗位干部所开设的课程,主要是为体现培训的实效性和知识的可操作性。典型如针对安全技术管理干部开设的高铁岗位作业标准、机车调度细则等课程,培养安全风险控制能力。针对生产一线的干部开设客货运规章细则、货运电子商务系统等课程,以提高干部精通业务知识能力,组织财务管理岗位的干部进行会计电算化、财务成本控制等课程,人力资源综合管理岗位干部学习劳动合同法、薪酬体系设计课程等等。专业课程模块需

要结合通用模块和专用模块的教学内容,

体现层层递进、逐级深入、持续提高的课程讲授原则。

2.3配套师资和培训方式

为配合三大模块的课程体系的实施和应用,应推行相应的师资配套和培训方式。对于通用模块而言,可采取外训为主,内训辅助的培训方式,主要通过邀请外部各行业专家和高校教师进行授课。对于专用模块而言,可采取内训为主,外训辅助的培训方式,企业内部的中高层管理者和技术能手与外部专家合作设计课程。对于专业模块,可采取内训为主,与铁路院校合作方式为辅的方式,转变原有的“师傅带徒弟”的培训模式,通过专业化的院校系统教育,加大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力度。

入手,分析了基于战略转型的现代铁路企业干部培训课程的基本内容,并提出了通用模块、专用模块和专业模块的课程内容。为进一步深入该领域的研究,应从管理培训的开展方式、培训师资的选择和管理以及培训绩效考核和培训效果跟踪等几个方面展开分析。

参考文献

[1]王克莹,童利忠.IBM、GE营销培训体系

设计理念及启示[J].商场现代化,2012(7):9-13.

[2]韩非.铁路企业员工培训中存在的问题

与对策[D].沈阳师范大学,2011.

[3]王丽静.基于精细化管理思想的企业培

训体系构建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1(14):53-57.

[4]郭小燕.基于胜任力的企业营销培训体

系设计[J].中国市场,2011(31):65-67.

3 结论及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随着铁路部门的战略转型和政企分开的深入实施,构建一个战略导向的干部管理培训体系,已经成为全行业迫切需要开展的重要工作之一。本文从课程体系设计

206科技资讯 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