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
1 备课的意义、种类与形式; 2 备课的内容; 3 教案的编写:
4 试讲的要求与评议。 目的与要求:
1 深刻理解备课的意义、熟悉备课的种类与形式; 2 熟悉备课的内容,掌握教案书写的规范; 3 了解试讲的要求与评议注意事项。 重点与难点:
重点在于掌握备课的内容及相关要求,使学生能写出合乎规范的教案;难点是试讲的一些要求及注意事项的贯彻。
教学方法、手段:讲授为主,结合视频观察,启发引导。
第一节 备课的意义
一,备课的意义
备课是教师上好课的前提,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备课过程就是把教师的可能教学能力上升为实际教学能力的过程。
(一)备课是教师形成实际教学能力的主要途径,这是因为; 1,通过备课而熟悉教材,从而解决好“教什么”、“学什么”的问题
2,通过备课掌握教学目的和重难点,从而将其作为教学活动的指导思想 3,通过备课熟悉教学内容、制定教学目的、进行学情分析,从而解决“怎样教”、“怎样学”的问题。
(二)备课是教师提高自身业务水平的重要环节 数学教师的发展要求不断的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而备课过程恰恰是教师熟悉业务、提高能力的一个基础性工作。
(三)备课是教师积累经验、探索规律、实施教育科研的重要过程
备课使教师熟悉教学内容、紧紧把握住教学目标、进行学情分析等工作,从而使教师积累起丰富的教学经验,深刻理解教育教学规律,获取教育科研素材。
二,备课的指导思想
(一)教学目的要全面而具体;
“全面发展”、“明确具体”。
(二)教材内容要完整和为学生所接受;
不能任意主观臆断的作人为的增减,但是又可以作创新的处理,从而为具体的学生实际能力所接受。
(三)教学方法要与教学内容相适应,与具体的学生实际相适应。 前者是内容与方法的适配性问题,后者是“因材施教”的问题。
第二节 备课的种类与形式
一,备课的种类
(一)学期备课
学期备课是指开学前进行的备课,即制定本课程全学期的教学计划和任务。它有利于对本学期的教学内容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明确教学工作的范围、任务、进度。
具体包括如下内容: 1,简要分析全套教材;
2,对学生实际情况的大致了解; 3,确定学期总体教学目标; 4,确定学时分配和教学进度; 5,单元测验题的编制;
6,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
学生自行阅读课本40到42页内容。
(二)单元备课
单元备课是在学期备课的基础上,在每单元讲授之前备课,即制定单元教学计划。其主要任务由学生自行阅读课本43页。
单元备课的内容包括: 1,确定单元的教学目标; 2,学情分析;
3,本单元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4,单元形成性测验的编制;
5,单元课时的安排,课时的类型划分; 6,确定教学方法和手段。
单元教学计划表一般采用表格式,如“亿以内数的加减法”。
(三)课时备课
课时备课是指上每节课之前制订本节课的教学计划过程,即编写教案。 具体项目包括: 1,授课班级; 2,课题; 3,上课时间; 4,教学目的; 5,课的类型; 6,具体教学方法;
7,课堂教学进程及时间分配; 8,教具及学具准备; 9,板书设计; 10,教学后记。 具体的上课进程中,可以适时的对原定的教学计划进行调整,以适应课堂教学的变化。
讨论:如何理解备课的重要性。
二,备课的形式 (一)个人备课
个人备课是教师对教材的独立钻研过程,是一种创造性的脑力劳动。“备大纲、备教材、备学生、备自己”。目前,实行最多的是个人备课形式。
(二)集体备课
个人备课是基础,集体备课是有益的补充,它可以拓宽个人教学的视野,获取团队成果,对于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课堂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教师团队”、“合作教学”、规范的“集体备课制度”。 1,定时间; 2,定内容;
3,定中心发言人; 4,提前搞好个人备课。
集体备课并不是要统一教案,而是通过讨论交流,获取教学启示。
第三节 备课的内容
一,备教材
(一)研究教学大纲、教科书、参考书
备大纲,弄清学科目的和任务,了解教材编排体系,明确学科教学特点;备教科书,熟悉教材内容,了解编写意图,掌握教材的结构和系统,把握知识重难点;备参考书,有效利用教学辅助工具。
(二)搞好对教材的加工和处理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科的教学特点,作适当的加工和处理,如知识增删、讲解先后、分散难点、突出重点等,使学生易于接受。
(三)确定教学目标
所谓教学目标,是指通过教学要达到的预期教学效果。一个完整的教学目标包括发展性目标和知识技能性目标。
发展性目标包括: 1,对数学的认识; 2,情感体验; 3,数学思维; 4,解决问题。
知识技能领域目标包括; 1,数与代数; 2,空间与图形; 3,概率与统计; 4,联系与综合。 二,备学生
即通常所说的学情分析,要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如身心特点、知识能力基础、学习特征等。 三,备教法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 数学教学方法,以启发学生思维为总的指导思想和原则。具体的教法选择时要注意如下几点:
1,教学方法要符合教学目的;如培养动手操作能力„„ 2,教学方法要依据教学内容;如发现自然数„„
3,教学方法要适应教学对象;如低年级学生合作学习„„ 4,教学方法要遵循教学规律;如发现难点却忽略重点„„
5,教学方法要考虑教学条件。如山区落后地区追求多媒体程序教学„„ 四,备实践
学习数学不是单纯的解题训练,现实的和探索性的数学学习活动是数学学习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数学教学要提供给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动手实践的机会。数学实践活动课要成为数学课堂形式之一。
学生自行阅读课本49页“围墙与篱笆”实践活动课案例。
第四讲 教案与试讲
复习提问
一,《圆的认识》教学视频观察。问:在上课之前,有一项非常重要、非常基础的前提工作要完成,这项工作是什么?
二,如何理解备课的意义?
三,备课的内容有哪些?
四,你如何理解备课与教案这两个概念的区别及联系?
Ⅰ编写教案的要求
一,编写教案的要求
教案是教师为了通过课堂教学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进行思想教育而设计的文本,是确保课堂教学按计划实施的依据,也是教师今后进行教学的极有价值的参考资料和总结教学经验的依据。
编写教案要体现如下特点: 1,创造性
基于大纲而非随心所欲;源于教材而高于教材;反复斟酌而不断改进。 2,明确性
教学目标、重难点、教学关键明确;教学过程思路明确;教案书写工整。 3,适用性
切忌华而不实;切忌过于冗长。
二,编写教案的基本内容
1,课题及所属章节; 2,学时分配;
3,教学目标;
4,教学重难点及关键; 5,课型;
6,教学方法、手段; 7,教学过程(主体); 8,板书设计; 9,教学后记。
至于授课班级和教具、学具可视具体课时而定。
三,教案的形式
1,备课笔记本(单位普遍应用); 2,表格式(观摩课时常用);
3,课本添页式(不提倡、不鼓励)
《圆的认识》教案阅读练习:
从教案应该包括的基本内容对比该教案的学习,要求理解教案规范(可以讨论,等待提问)。
Ⅱ试讲的要求与评价
一,试讲的类型、方式
1,新教师试讲; 2,公开课试讲。
试讲的方式大致有三种:默讲、模拟试讲、“平行班”试讲。 二,试讲的要求 1,要严肃认真
按照教案试讲、力争连续不间断、真实自然。 2,要反复体验
边试讲边琢磨,力求改进。 三,试讲的评价
1,评价要客观、全面;
过程与结果;教师与学生;成功与不足。 2,评价要以理服人;
以教育心理学理论(数学)进行分析,指出正确的方向。 3,评价要多元
自评、他评、专家总评相结合。
补充:数学教学法课程的“讲 练 评”试讲要求与评议模式 ——以“强化技能”实训为例说明。 讲:强化的概念、类型;总体的实训要求。 练: 视频观察
小组讨论 合作互助
上台试讲
评: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指导老师点评。(专家总评)
以讲导练,以练督学,以评促练。
观察体验:讲练评程序实训片断记录。见“讲练评实例”文件夹。
作业:就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第十一册内容《圆的认识》写一个教案,要求按照编写教案的基本内容完成。
教学后记:
本章内容理论为主,必须结合适当的的实际教学案例辅助讲解,如阅读教案、视频观察、实训记录等,课堂上除了教师讲解,还要借助于学生的讨论、自学、观察手段,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通过提问如果发现学生对于理论知识掌握不牢固,将影响到今后实训教学的开展,要求学生必须予以重视。
第四讲 教案与试讲
教学内容:
1,教案的编写:
2,试讲的要求与评价。
目的与要求:
1,熟悉备课的内容,掌握教案书写的规范; 2,熟悉试讲的要求与评价注意事项。 重点与难点:
重点在于掌握备课的内容及相关要求,使学生能写出合乎规范的教案;难点是试讲的一些要求及注意事项。
教学方法、手段:讲授为主,视频观察,阅读、讨论。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一,《圆的认识》教学视频观察。问:在上课之前,有一项非常重要、非常基础的前提工作要完成,这项工作是什么?
二,如何理解备课的意义?
三,备课的内容有哪些?
四,你如何理解备课与教案这两个概念的区别及联系?
编写教案的要求
一,编写教案的要求
教案是教师为了通过课堂教学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进行思想教育而设计的文本,是确保课堂教学按计划实施的依据,也是教师今后进行教学的极有价值的参考资料和总结教学经验的依据。
编写教案要体现如下特点: 1,创造性
基于大纲而非随心所欲;源于教材而高于教材;反复斟酌而不断改进。 2,明确性
教学目标、重难点、教学关键明确;教学过程思路明确;教案书写工整。 3,适用性
切忌华而不实;切忌过于冗长。
二,编写教案的基本内容
10, 课题及所属章节; 11, 学时分配; 12, 教学目标;
13, 教学重难点及关键; 14, 课型;
15, 教学方法、手段; 16, 教学过程(主体); 17, 板书设计; 18, 教学后记。
至于授课班级和教具、学具可视具体课时而定。
三,教案的形式
4,备课笔记本(单位普遍应用);
5,表格式(观摩课时常用);
6,课本添页式(不提倡、不鼓励)
《圆的认识》教案阅读练习:
从教案应该包括的基本内容对比该教案的学习,要求理解教案规范(可以讨论,等待提问)。
试讲的要求与评价
一,试讲的类型、方式
3,新教师试讲; 4,公开课试讲。
试讲的方式大致有三种:默讲、模拟试讲、“平行班”试讲。
二,试讲的要求 1,要严肃认真
按照教案试讲、力争连续不间断、真实自然。 2,要反复体验
边试讲边琢磨,力求改进。
三,试讲的评价
3,评价要客观、全面;
过程与结果;教师与学生;成功与不足。 4,评价要以理服人;
以教育心理学理论(数学)进行分析,指出正确的方向。 3,评价要多元
自评、他评、专家总评相结合。
补充:数学教学法课程的“讲 练 评”试讲要求与评议模式 ——以“强化技能”实训为例说明。 讲:强化的概念、类型;总体的实训要求。 练: 视频观察
小组讨论 合作互助 上台试讲
评: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指导老师点评。(专家总评)
以讲导练,以练督学,以评促练。
观察体验:讲练评程序实训片断记录。见“讲练评实例”文件夹。
作业:就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第十一册内容《圆的认识》写一个教案,要求按照编写教案的基本内容完成。
教学后记:
本章内容理论为主,必须结合适当的的实际教学案例辅助讲解,如阅读教案、视频观察、实训记录等,课堂上除了教师讲解,还要借助于学生的讨论、自学、观察手段,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通过提问发现学生对于理论知识掌握不牢固,将影响到今后实训教学的开展,要求学生必须予以重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8.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238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