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生物教学现状与构建高效生物课堂

来源:画鸵萌宠网
浅谈生物教学现状与构建高效生物课堂

内容摘要:高中生物教学质量的好坏主要取决于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如何在新课程背景下提高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这就是本文所要谈论的问题。 一、生物教学的现状及问题

高效课堂是指教育教学效率或效果能够有相当高的目标达成的课堂,即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很好或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并达成教育教学目标的课堂。构建生物学高效课堂必须走出对新课程教学理念认识不到位形成的误区。 1.构建高效课堂首先应纠正对新课程教学目标定位

高效课堂达成教学目标应从高处着眼、低处着手。从高处着眼就是要关注学生终身学力的形成,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教育教学要能增强学生对将来社会的适应力和服务能力。从低处着手就是在传授知识与训练技能方面多费些功夫。要让学生经历知识获取的过程,从中找到学习的方法并有所体验;还要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问题渗透了。

2.构建高效课堂不能把教育目标和教学目标混为一谈

以教学内容为中心要根据具体情况处置教学内容。要因材施教,根据教学对象的不同设置达成教学目标的程度,即广度和深度。更要注重挖掘课程的优势和魅力。让教学内容本身激发学生的兴趣,这是高效课堂的重要指标。生物的多样性与特殊性,生物学在医疗、生产、生活、环境等方面的应用前景,生物学实验与实习、重大生

物科学发现的历史,都是既有趣又有助于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

3.构建高效课堂应实现教学方法的有效配置

教学方法是由教学内容及目标要求决定的,高效课堂没有绝招、新招。高效课堂是要遵循最优化教学原则的。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选择教法,组合各种教法,实现教法的有效配置。选择教法要符合学习的规律与目标,记忆和思维无疑是学习生物学课程最重要的两个方面,博闻强记是现时考试选拔体制下得分的第一保障。教法的选用要有利于调动学习积极性以增强记忆并激活思维。设计什么样的教学过程帮助、督促学生记忆,设置什么样的情境与疑问激发思维、引导学生思考,是高效课堂最关键的着力点。 4.高效课堂不能降低教师的主导地位

课堂教学要实现高效,教师一定要正视大班额的现实,控制好课堂。虽应给学生一定的活动时间和空间,但以知识技能为主要目标的课堂,仍然主要是教师的舞台,所谓开放的课堂应该是教师掌控的课堂给学生的思考、探讨、操作、展示或表达留出了有限度的时间、空间。

二、改善生物教学质量的途径 1.加强对生物课的重视

随着经济的发展,生物学知识在工农业生产中得到越来越广泛地使用。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以及社会各界都应该加强对生物学科的重视,改变教学现状,探索积极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增

加投资,改善生物学教学环境,引进实验设备,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以学生为本

生物教学要面向每一个学生,致力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科思维,完善学生的健康人格。教师要帮助学生理解生物对整个社会发展的作用,使学生能从生物的视角去认识科学、技术、社会和生活中的有关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学生看作是具有独立主体意识、有独立人格尊严的人,让学生在与教师的相互尊重、合作、信任中全面发展自我,获得成功和生命价值的体验,并感受到人格的自主与尊严。 3.改变教学手段

生物教学应结合学生特点,采取形式多样的教法。教师应充分运用多媒体实现教学过程智能化、现代化,使生物教学跳出文字和教室,使学习成为兴趣,进行自我探究或集体讨论,教师以平等的姿态参与和引导学生的讨论,使教学过程由传统的传承型转变为现代探究型。教师可利用网络资源和多媒体技术把文字教材按大纲要求改编成电子教科书,图、文、声并茂,把教师难以说清和教室里不好演示的抽象难懂的重点、难点,跨越时间与空间,跨越学科与领域的知识,形象、生动、有趣地向学生展现,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

4.改进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只有深入进行各种课堂教学

改革,才能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生物学教学应使学生学习比较系统的生物基础知识,初步掌握生物的生活习性、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分类、遗传、进化和生态的基础知识,并了解这些基础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在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运用各种教学方式,因势利导,结合讲授课、讨论课和实验课,不断加大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5.实行探究式教学

探究性学习可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逐步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等。教师应该加强探究式教学,选择学生感兴趣的、愿意探究的问题材料作为新课题,精心组织课堂教学内容,以图片、文本文件为载体,以教师引导、学生讲解、自主讨论和辩论等为主要学习方式。 6.改革评价机制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教学评价也需加以改革,评价内容应兼顾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各个方面,使评价结果更为客观、公正、合理。在评价过程中,教师应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客观公正地评价每一个学生,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学生在个人品质学习与探究、交流与合作、情感、态度、价值观、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等诸方面的发展,从而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发现和发展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7.提高教师素质

教师是课程改革的参与者、实施者和推动者,教师队伍的发展和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最有力的保障。因此,教师除了加强对生物的系统学习和研究生物教材以外,还应加强对教育学、心理学理论的系统学习,积极参加学科培训,在持续学习中更新教育思想,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来指导教学,不断充实自己,更新知识,提高综合素质。 三、小结

随着生物学科重要性的提升,生物教学应该结合学生的特点,采取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加大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应该改革评价机制,使评价结果更为客观、公正、合理。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使学生学习比较系统的生物基础知识,让学生更多地获得生物学基础知识和获取基本的实验技能,了解生物学发展的前景以激发学习生物学知识的学习热情,从而发展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