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二醛(glyoxal)
C2H2O2,58.0,107-22-2商品名称Protectol®GL化学名称乙二醛IUPAC名oxaldehydeEC编码[203-474-9]理化性质乙二醛为无色或淡黄色棱状结晶。沸点(101kPa)51.2℃。熔点为15℃。蒸气压(mmHg,20℃)18(ExposureLimits)。相对密度(20℃)1.14。折射率(nD,20℃)1.3826。pH(40%水溶液)2.1-2.7。闪点>100℃。logKow=-1.66。溶解度:水≥100mg/mL(22℃);易溶于常用有机溶剂。稳定性:易吸潮。放置、遇水或溶于含水溶剂时迅速聚合。通常以各种聚合形式存在,加热时,无水聚合物又变成单体。商品为30%-40%的水溶液,以四醇型的形式存在。毒性兔急性经皮LD5010g/kg。大鼠急性经口LD507070mg/kg。小鼠腹腔注射LD50
200mg/kgbw。雌鼠吸入LC50(4h,40%乙二醛)2410mg/cum。水生生物:黑头呆鱼LC50(静态,96h)215mg/L。(来源:HSDB)防霉抗菌效果作用机制为醛基(-CHO)的极性效应使醛基碳带上正电荷,醛基氧带负电荷,醛类通过带正电荷的碳与蛋白质上带孤对电子的氨基(-NH2,细菌蛋白质的氨基)、亚胺基或巯基(-SH,细菌酶系统的巯基)等活性基团发生亲核加成反应,使细菌失去复制能力,引起代谢系统絮乱而达到杀菌的目的。乙二醛显示广泛的抗微生物性能,包括革兰氏阳性和革兰氏阴性细菌,真菌,孢子和某些病毒。其对一些微生物的最低抑制浓度见表2-4。表2-4微生物名称40%乙二醛溶液对一些微生物的最低抑制浓度(MIC)MIC(%)微生物名称MIC(%)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6538变形杆菌ATCC14153白色念珠菌ATCC10231(来源:BASF)0.250.502.50大肠杆菌ATCC11229绿脓假单胞菌ATCC154420.500.50制备应用乙二醛主要由乙二醇气相催化氧化法和乙醛硝酸氧化法制得。乙二醛可作杀菌剂、消毒剂、除虫剂、除臭剂,适用于医院和畜牧业作环境消毒;适用于水基油井压裂液作杀菌剂;亦作其他工业用途。实际应用参考:醛类化合物的官能团醛基的化学活性较强,可与多种物质发生缩合反应,即可以消除氨及胺类臭气,又可以消除硫化氢、硫醇等含硫臭气。特公昭60-13701:含乙二醛和硫酸铝盐的固体除臭剂,这种除臭剂对氨效果好,对硫化氢效果较差。特公昭60-40085:含粉转阳离子高分子化合物、纤维素衍生物和乙二醛的除臭脱水剂,主要用于下水污泥处理。特公昭62-14589:含乙二醛、乙二醇、氯化钙的除臭剂,可使乙二醛除臭效果延长。法规根据指令98/8/EC(BPD)或规则(EU)No528/2012(BPR)提交了批准申请的所有活性物质/产品类型组合:PT-2(不直接用于人体或动物的消毒剂和杀藻剂)、PT-3(兽医卫生消毒剂)、PT-4(食品和饲料领域消毒剂)。生物杀灭剂乙二醛(Glyoxal)活性组分申请目前处于审核进行之中。老顾(壹叁陆-7178-377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