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我们该不该立法惩罚见死不救的报告

来源:画鸵萌宠网


关于我们该不该立法惩罚“见死不救”行为的调查报告

调查时间:2011年10月24日星期一

调查方式:问卷调查

问卷分数:30份(全部回收) 调查地点:新一加 大润发

数据分析:

1、 回家的路上见到陌生人向您求助您会? 选项 小计 A 上前询问 看看有没有事 要不要帮忙 B 直接绕行 免得被旁人误会 C 远观其变 看看情况再说 D (空) 2、 在什么情况下,您会伸出援手帮助身边弱势群体? 选项 14 2 14 0 小计 A 个人财产不受威胁 B 个人安全不受威胁 C 个人财产及安全都不受威胁 D 任何情况下 E (空) 3、 遇到他人求助伸出援助之手你认为是? 选项 0 7 18 4 1 小计 A 责任 B 义务 C 理所应当 11 7 8 D (空) 4

4、 在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32位代表为“见死不救罪”的立法提案。关于

增设“见死不救罪”,你的态度是? 选项 小计 A 赞同(接做第7题) B 不赞同(接做第8题) C 无所谓 D (空) 5、 您认为见死不救应该列入违法行为之中的理由是? 选项 11 12 5 2 小计 A 应该 这样才能约束大家的行为 减少见死不救这类行为的产生 B 应该 有法可依更多的人才会在救人之前心无芥蒂 C 您的意见 D (空) 4 22 1 3

6、 您认为见死不救应不该列入违法行为之中的理由是? 选项 小计 A 救不救要看个人能力而为之的 不能强人所难 B 这样只会让更多的骗子有机可乘 有缝可钻 C (空) 7、 您认为出现见死不救这种社会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多选)? 选项 18 9 3 小计 A 事不关己 B 骗子太多,怕惹麻烦 C 以自身安全为主,顾不得别人 D 那么多人总会有人救的,少我一个不少 E 缺乏见危施救的能力

8、 以下几个观点,你赞同哪个观点?(多选) 选项 6 23 10 2 8 小计 A 见义勇为牺牲自己不值得 B 不计报酬的奉献很难做到 C 帮助别人前会先考虑对自己是否有利 D 别人在困难时应尽力帮助 9、 你认为怎样才能增加人们见危施救的行为? 选项 12 2 6 23 小计 A 通过立法惩罚见死不救者 B 向民众提供更多救助知识的培训 C 奖励救助者,保护他们不被栽赃 D (空) 10、你觉得见死不救还是救的行为行为与救助者的职业有关吗? 选项 4 13 12 1 小计 A 有关,医生、警察等他们的工作要求他们要及时行救他们才救 B 无关,见死不救还是救,跟每个人的价值观和所受的教育有关 C 说不清楚 4 20 5 D (空) 1

11、你觉得见死不救者应承担的是救人的责任,还是对社会的责任或是法律的谴责? 选项 小计 A 救人的责任,见死不救就该惩罚 B 社会的责任,应该受到他人的唾骂 C 法律的责任,见死不救就该受到法律的制裁 D 都不用承担,与我无关 E 不填

3 20 3 1 3

关于我们该不该立法惩罚“见死不救”行为的调查报告

2011年10月13日下午5点左右,佛三黄岐广佛发生一起车祸事件,一辆面包车撞到一名2岁女童小悦悦后逃逸,路过的行人无人伸出援手,接着又被一辆车从其身上碾过,在事情发生后的7分钟内共有18名路人经过,但无人出手相救和拨打求救电话,直到第19位拾荒的婆婆将倒在血泊中的女孩救起。事件发生后引起社会舆论的一致强烈的讨论,是社会道德的败坏,社会风气、舆论导向造成的恶果导致了想救却不敢救,还是救人的人想炒作……社会的悲哀,这个时代的悲哀,亦或是我们的悲哀,人性,良心,道德怎样才能寻回。

就此事,我们提出观点,是否该为见死不救立法,是否应该见死不救应该受到法律的制裁,是否要为救人的人提供法律保护,我们走上街头,对城市居民采取问卷调查,并得到了社会人群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反响。

受访的群众多以年轻人(10—20)、社会工作者(20—40)为主,他们认真地看待问卷中的问题并针对问卷中的相关选项对我们提出了他们的观点及其想法,在调查过程中,个别市民对“小悦悦”的悲惨遭遇一无所知,我们竭尽所能为其讲述。

调查结果

1、大多数的市民对陌生人的求助有所警戒,都会远观其变再行事,只要个人安全和个人利益不受到威胁的情况下,人们还是乐于伸出援手的;

2、多数人认为帮助他人是一种义务,但少数人也认为,救与不救是个人的意愿; 3、关于是否为“见死不救”立法,市民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支持立法的人认为见危不救固然可憎,前有南京老太案例,明哲保身也合情合理,有了法律方面的保护会使自己救人更放心。同时不支持立法的人认为这不是法律的问题而是个人的问题,即使有法可依也要看是否有意愿去助人救人。

4、关于是什么导致了当今社会的人对,他人如此冷漠,见死不救,市民说,太多的案例现实摆在眼前,那些见义勇为的人不但得不到金钱利益的补偿,还反被他人反咬一口,惨遭诬陷,有些救人的牺牲生命救人到头来换得一个“出风头”的称号,那些碰瓷的人,一声对不起就逃脱法律制裁的人如何制裁,这样的情况下谁还敢逞英雄。

5、奖惩方面,惩罚机制一点不少,少的是弘扬正义,奖励善行的机制做好事不留名,政府方面应该奖励好人好事,鼓励更多的人去做好事,对于那种坏人坏事要严厉打压。

就此次问卷调查,我们在问卷的问题选项方面,选项过于片面,不具概括性和针对性,提问的问题过于稚气,问题不够精。调查结果总结出,目前导致社会上见死不救的因素有很多,社会大众的良心是好的,只是被那些用心良苦的人(碰瓷等卑劣行为的人)给整怕了,这是关于诚信的问题,是道德方面的问题,如果人与人之间诚信对待,讲文明,讲素质,讲道德,法律存不存只是一个明文条例,有或无不会给人造成任何影响。

仁义道德很重要,公平正义很重要,诚信很重要!

立法解决不了根本问题,道德与信仰的缺失,不能指望立法解决。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