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检漏技术在供水管道上的应用

来源:画鸵萌宠网


检漏技术在供水管道上的应用

摘要 城市供水管道在使用一定时间后,往往会因各种因素而发生泄漏问题。泄漏不仅使得宝贵的水资源大量浪费,影响给水管网的安全可靠性,还会对管道基础造成损坏,使管道及其他地下公用设施遭到破坏。

关键词 城市供水;检漏;水资源浪费

1 供水管道检漏技术在我国的应用现状

近几年由于有关用水节水政策措施的颁布,供水管网检漏受到相关部门及各地供水企业的重视,国外成熟的技术与设备进入国内市场,比如日本、英国、德国等国家的听漏仪、相关检测仪、雷达检测仪和流量计等设备,为开展漏水调查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一些供水公司根据自身状况也成立了检漏队伍,专门从事漏水控制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从总体上来看和发达国家还有一定的差距,检漏技术人员较少,专业技能较低,对先进设备的引进和使用没有很好消化,实践经验不足,虽有先进的仪器设备也无法达到应有的效果[1]。

2 检漏工作原理和测漏方法

2.1 电子听漏棒

从听漏棒的发展情况看,一般可分为两种:一种为原始噪声听漏棒,有木制结构和金金属结构两种;另一种为电子式听漏棒,采用电子集成电路对漏水声进行放大及滤波来识别漏水声和过水声(水在管道内流动声音)。利用地下铃暴露的部位以及设施(听阀门及消火栓等),来进行接触式听测,当管道有漏水时,就能听到“嗤嗤”的漏水噪声。

2.2 地面听漏仪

该类仪器主要是由放大器,地面拾音器及耳机组成,用来在地面诊断,判断地下管道漏水位置的测漏仪器。当管道漏水时,由于管道内压力的作用,管道中的水将迅速通过漏口向外喷射,水流由于在漏口外受阻最大,所以在此处将产生强烈的振动,并发出漏水声。地面检漏仪是沿管道在地面听测漏水声音,一般来说当地面拾音器越接近漏水点,仪器输出的漏水声越强,反之越弱。

2.3 测漏相关仪

相关仪主要是由相关计算机、发射机、传感器等组成,只要输入相关参数,仪器自动测出漏水点的位置,并以图文方式显示出来。正像前面叙述的那样,供水管道检漏仪共分为三类:听漏棒、听漏仪和相关仪。各类检漏仪器的工作原理大致相同,但测漏方法均存在差异,下面分别叙述。

电子听漏棒和听漏仪的工作原理和测漏方法:无论是电子听漏棒和地面听漏仪,其工作原理基本相同,主要是由拾音器捕捉漏水声(包括环境噪声),通过放大器进行放大,通过滤波器把环境干扰声滤掉,保留漏水声,通过音频及视频输出,来确定漏水点位置。电子听漏棒是诊断被测管道的漏水范围,也就是说对长距离的管道,通过听测被测管道的所有暴露点来缩小测漏范围。如通过听测管道A、B、C三点可知,B点的漏水声最大,A点次之,C点比A点小,因此可确定漏点在AB之间,并接近B点,这样就很快缩小了测漏范围。为了准确定位漏水点,在地面沿管道(在AB段)用地面听漏仪听测,找出最大漏水声点,就可精确地把漏水点的位置确定下来[2]。

3 测漏相关仪的工作原理和测漏方法

当压力管道漏水时,在漏口处就会产生漏水声,并沿管道向远方传播,当把传感器放在管道的不同位置时相关仪计算机就能测出来自漏口的漏水声传播到不同传导器的不同时间(即时间差dT),当给定两个传导器之间管道的实际距离L(或称相关距离)和声音在该管道的传播速度V,漏水点位置就可以计算出来,计算公式为:L=0.5×(D-VxdT)当用相关仪测漏时,是把两个传感器分别放在同一条管道的不同部位,然后通过发射机把传感器捕捉到的信号传送给相关计算机进行分析处理,最后由相关机给定出漏水点的精确位置。检漏是一种技术性的工作,同时由于地区间的差异,管材,管道埋深,压力及管道环境的不同,就会给检漏工作的开展增加了难度。这就需要有一套严谨,科学的检漏规程[3]。

4 检漏中应注意的问题

在实际检漏工作中,明明已经判定某段管道有漏水现象,但是就是不能发现漏水点,存在这种情况一般有以下两个原因:①漏水声音信号太弱,一般是由于漏水量太小或者管内水压太低,或者是漏水点周围介质的影响,一般周边是碎石或者有空洞的情况下,漏水的冲击声较大;或者是漏水缺口的形状和大小的影响。②漏水声音信号衰减太快,从漏水声音信号的传播特性中可以知道,其受到管道的管材类型、管径大小和周围介质吸收特性的影响,另外漏水声音信号的高频部分容易衰减。有些泄漏是听不到的,不要因为听不到就否定漏点存在。要善于利用綜合分析法和手中的其他仪器辅助找漏。例如,金属管完全断裂,音听法难以奏效,但利用管线仪的電流测量功能却可以解决。检测中,由于一些干扰信号,以至产生了根本不存在的漏水点。一般是由于在供水条件下,管道中流动的水在管道内部产生声音,特别在阀门或消防栓处,几根管道交叉连接处、管道或者配件的大小和形状急剧变化处容易产生虚假的漏水声音信号。另外管道外界产生各种振动或者冲击声音而被误以为是被测管道漏水。

5 管道检漏技术方法

检漏方法和程序因具体情况和操作者习惯不同往往各有千秋。但有两点非常重要,首先,查漏要遵循面—线—点逐步缩小范围的工作程序;其次,要善于利用综合分析法解决疑难或重要问题。检漏时切忌利用所有先进仪器普遍撒网,正确的做法是根据管网状况、供水变化、计量和压力信息等圈定目标片区,经过分

析或用简便音听设备(如听音杆)确定可疑管段,最后利用精确定位设备确定漏点。这样有的放矢,提高成功率。

6 结束语

检漏工作的开展是关系到我国国计民生的大事,而漏失率的高低又直接反映我国公用事业的管理水平,因此,我们建议把漏失率的降低当作一件大事来抓,我们相信,在各级政府和管理部门的领导和支持下,检漏工作会逐步提到工作日程上来,应以高品位的仪器高,由于地区间的差异、管材、管道埋深、压力及管道环境的不同,给检漏工作的开展增加了一定的难度,这就需要有一套严谨、科学、完善的检漏规程,以确保检漏工作更加有效、有序地进行下去。漏损控制是一项综合工程,要加强技术管理,建立健全管网档案,制定合理的检漏周期,不断总结经验,保证管网经济运行,提高供水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王继明,杨昌彬.浅谈漏水听音原理及在实践中的应用[J].地下管线管理,2002,(3):38-39.

[2]徐统涛.浅析漏水管道漏损及检测[J].地下管线管理,2001,(3):53-54.

[3]冷震.给水管道漏损控制方法的合理选择[J].地下管线管理,2003,(7):29-3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