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教学旁记 小学语文s版学科二年级第二册教案 2014年 月 日 星期 计 节 容: 尽: 息: 急: 提: 3.我能说这样的词语。 悄悄地 默默地 静静地 4.我会写句子。 非常 ..急忙 ..5.将自己喜欢的词语放入课文中的“词语花篮”。 三、全班交流,检查识记情况。
2
小学语文s版学科二年级第二册教案 2014年 月 日 星期 计 节 第二单元 课题:程门立雪 第五课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借助汉语拼音正确认读本课8个生字“杨、宋、著、敬、题、敲、默、待”;在语言环境中积累6个词语“著名、尊敬、问题、请教、敲门、等待”;正确书写并记忆“著、敬、题、待”; 在学习过程中交流识字好方法。 过程与方法: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改字,懂得“程门立雪”的含义。 2.运用边读边想的方法学习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知道尊师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体会尊敬师长、爱学习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 1.能借助汉语拼音正确认读本课8个生字;在语言环境中积累6个词语“著名、尊敬、问题、请教、敲门、等待”;正确书写并记忆会写字; 在学习过程中交流识字好方法。 2. 运用边读边想的方法学习课文,并圈划出杨时尊敬老师,爱学习的词语和句子。 3. 在理解重点词语和句子的基础上学习有感情朗读。 三、教学难点 运用边读边想的方法学习课文,通过圈划词句,体会杨时尊敬老师和爱学习的好品质。 四、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昨天我们预习了课文,谁能简单说一下这个成语的意思?课题中,“程”指谁?“立雪”是什么意思?“程门立雪”又是什么意思? 外面雪下得那么大,多冷啊!杨时为什么要站在程老师家门口,不敲 门进去呢?请小朋友们带着这个问题,读一读课文。 二、整体感知,学习生字。 1.你觉得杨时是一个怎样的人?学生交流。 2.是啊,杨时是我们宋朝的一位著名学者。他很爱学习,也非常尊敬老师。 3.出示第一小节,自由朗读。 4.练习用“非常”说一句话 三、再读课文,感悟内容。 1.请小朋友轻声读读课文,找一找,从哪些句子中可以看出杨时是一位爱学习、尊敬老师的人?并说说理由。 出示合作学习要求: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第2、第3小节;
3
教学旁记 小学语文s版学科二年级第二册教案 2014年 月 日 星期 计 节 (2)学习文中出现的生字,并和同学交流识字好方法; (3)划出杨时尊敬老师,热爱学习的句子。 (先自己划句子,再小组讨论) 2. 检查合作学习情况: (1)抽读2、3小节,学生评议。 (2)说一说你的识字好方法 (3)齐读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4)杨时爱学习,尊敬老师,你是从哪些句子中看出来的? 交流,随机讨论。 3. 师:多么感人的一幕啊!为了不打扰老师休息,宁愿在风雪中等待,站在雪地里受冻,杨时爱学习,特别是他尊敬老师的品质,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齐读课文的1、2、3小节) 四、拓展延伸: 1.“程门立雪”这个成语出自于一个历史故事,它包含着一定的意义,因此流传至今。读了这个成语故事我明白了 的道理。 2.想一想:杨时冒雪请教老师,还在雪地里等了好久。如果是你,你会这么做吗?为什么? 3.搜一搜:我还知道很多尊敬老师的故事: 板书设计: 5.程门立雪 冒鹅毛大雪——请教 默默地、静静地——等 教学反思:
4
}好学尊师 小学语文s版学科二年级第二册教案 2014年 月 日 星期 计 节 第二单元 课题:曹冲称象 第六课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8个字。积累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1. 在小组交流中学习生字。 2. 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曹冲的聪明。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曹冲是怎样称象的。通过曹冲称象的故事,使学生了解曹冲是个怎样的孩子,懂得遇到问题要善于动脑筋。二、教学重难点 1.识记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阅读,理解曹冲称象的办法,自己思考其它称象办法。教育学生平时要多观察事物,遇事要开动脑筋想办法。 三、教法学法 提问法、讨论法 四、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挂图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师:你们在市场,见过别人称东西吗?称东西为了什么?那,大家见过有人称大象吗?这节课,我们就坐时光机去古代,看看一个叫曹冲的孩子,他是怎么想办法称大象的。 生认读“曹、称”。仔细看这两个字,你怎么记住它们?(曹是上下结构的字,上面部分的笔顺:横、竖、横折、横、竖、竖、横;称是左右结构的字,左:禾,右:尔。) 二、自主读文、探究识字。 (一)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不认识的生字。 (二)学生回忆识字方法。(师:遇到不认识的生字怎么办呢?) (三)用你喜欢的方法,四人小组学习不认识的生字。 (四)针对发现的问题,指名当小老师组织大家交流学习经验。 (五)检查生词、生字掌握情况。 1.(会认字)我会认,并能口头组词: 曹 称 官 操 柱 杆 秤 宰 割 艘 舷 2.(会写字)我有记字好方法: 冲: 柱: 议: 官: 论: 岁:
5
教学旁记 小学语文s版学科二年级第二册教案 2014年 月 日 星期 计 节 杆: 造: 3.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 一( )象 一( )秤 一( )船 一( )树 四( )柱子 两( )树 一( )线 一( )办法 4.读一读,比一比 (1)曹操听了摇摇头。(2)曹操的儿子曹冲七岁。 (3)大象有多重呢? 曹操听了直摇头。 曹操的儿子曹冲才七岁。 大象到底有多重呢? 5.将自己喜欢的词语放入课文中的“词语花篮”。 三、指名读课文,检查字音。 过渡:经过学习,通过比赛,相信同学们一定会读这篇课文了。谁愿意把这篇课文读给大家听。其他同学认真听他们的字音都读准了吗? 四、辨别字形,学习写字。 1.认真观察字形,辨析形近字。 2.与横竖中线相关联的笔画,要着重观察描摹。 3.同桌交换本子写生字。
6
小学语文s版学科二年级第二册教案 2014年 月 日 星期 计 节 第二单元 课题:曹冲称象 第六课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8个字。积累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3. 在小组交流中学习生字。 4. 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曹冲的聪明。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曹冲是怎样称象的。通过曹冲称象的故事,使学生了解曹冲是个怎样的孩子,懂得遇到问题要善于动脑筋。二、教学重难点 1.识记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阅读,理解曹冲称象的办法,自己思考其它称象办法。教育学生平时要多观察事物,遇事要开动脑筋想办法。 二、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挂图 三、教法学法 提问法、讨论法 四、教学准备 挂图 五、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复习生字。 (一)做游戏。 1.开火车;2.摘果子;3.送信(一生把词卡送给小组成员,拿词卡的同学认读);4.找朋友(为生字找词朋友,为词找字朋友)。 师:有人送给曹操一件非同寻常的礼物——(生:一头大象。) 课文是怎样描述这头象的?(生自由读第二自然段第一句话。)练读,体会象的高大。 指名读,读出象的高与大。 问:你们见到这么高大粗壮的象,想提些什么问题? (二)学生质疑。(它有多重?„„) 二、学习课文,解决疑问。 (一)对比学习。 问:要想知道大象有多重,必须得称一称它。课文介绍了几种称象的办法?你认为哪种好?为什么? 速读课文,边读边思考。生回答。 问:从文中哪句话看出曹冲的办法好?生读第5自然段第一句话。[出示句子:曹操微笑着点点头。要求:读出满意、欣慰的语气。 (二)学习第4自然段。 默读课文,把曹冲称象的办法用“——”画出来。 想一想:称象分为哪几步?
7
教学旁记 小学语文s版学科二年级第二册教案 2014年 月 日 星期 计 节 说一说:称象的过程。 个人自学。 小组讨论。 集体交流。 以四人小组形式汇报,师问:第4自然段曹冲说话的内容。 1.学生自由读。 2.指名回答称象步骤。 3.指名一生再读。 4.生自由读,边读边想象称象的过程。 5.这部分内容有些表示时间先后顺序的词,你们找一找,画出来。 6.用上这几个词,和同桌说曹冲称象的过程。 7.试着用上“先„„再„„接着„„最后”这些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说一说曹冲称象的过程。 生练习后,指名发言。 8.师生接读: 师:先把大象赶到(生读) 师:看船身(生读) 师:就沿着水面(生读) 师:再把大象(生读) 师:装到船下沉到(生读) 师:然后(生读) 9.学生质疑。 其他生帮同学解决问题。 三、总结升华,拓展延伸。 (一)总结升华。 问:你们觉得曹冲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曹冲想的办法超过了那些官员。那时,他才几岁? 出示小黑板:读一读,比一比。 曹操的儿子曹冲7岁。 曹操的儿子曹冲才7岁。 生读这两句话,比较哪句更能表现曹冲爱动脑筋。 师:曹冲是怎样想出这个办法的?生快速读文。 师:曹操听了(生:直摇头。) 出示句子: 结合句子选择带点字的意思。 曹操听了直摇头。1、从上到下。2、公正的。3、不断地。 问:为什么曹操听了直摇头? 师生配合读:男生读第一种方法,女生读第二种方法,老师读第三段开头、结尾。 师:虽然这两种办法不可行,但是曹冲仍认真听了那两人的发言。你们认为他又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二)拓展延伸。 问:在当时,曹冲的办法是最好的吗?你还能想出什么称象办法?(可以把石头换成牛、羊等会走的动物,或换成人) 学生评议方法的可行性。 四、布置作业。背诵第4段。
8
小学语文s版学科二年级第二册教案 2014年 月 日 星期 计 节 第二单元 课题:岩石书 第七课 第一课时 板书设计: 6. 曹冲称象 ↙ ↘ 官员 曹冲 造大秤、宰 船、石头 直摇头 点点头 ↘ 曹操 ↙ 教学反思: 教学旁记
9
小学语文s版学科二年级第二册教案 2014年 月 日 星期 计 节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读11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理解“富饶”。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对话。 过程与方法: 1.在自读与合作中了解“书”指什么,有什么内容 2.在朗读与想象中感悟“书”的巨大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阅读的兴趣,鼓励有独到的读书见解。激发热爱自然、观察自然、探究自然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1.认识生字,学会写字。 2.了解“书”指什么,有什么内容,激发热爱自然、观察自然、探究自然的兴趣。 四、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抓住“书”一字,在师生轻松愉悦的交谈中自然过渡到新课学习。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鼓励学生想怎样读就怎样读。、 2、再读课文,在文中圈记生字。 1、(会认字)我会认,并能口头组词。 叔 趴 册 化 哦 昆 煤 碳 铁 富 饶 2、(会写字)我有记字好方法: 册: 化: 但: 像: 叔: 岩: 层: 座: 3、填一填: 一( )书 一( )山 一( )鱼 一( )密林 4、 请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一册 ( câ châ) 趴在 (bā pā ) 10
小学语文s版学科二年级第二册教案 2014年 月 日 星期 计 节 地壳( qiào kã ) 富饶 ( yáo ráo) 5、给句子加上合适的标点,再读一读。 (1) 我们长大了 也来读这本大书 (2)叔叔 您在看什么 (3)你一定会高兴地想 我们的祖国是多么富饶哇 6、将自己喜欢的词语放入课文中的“词语花篮”。 三、检查交流识字情况。
11
小学语文s版学科二年级第二册教案 2014年 月 日 星期 计 节 第二单元 课题:岩石书 第七课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读11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理解“富饶”。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对话。 过程与方法: 1.在自读与合作中了解“书”指什么,有什么内容 2.在朗读与想象中感悟“书”的巨大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阅读的兴趣,鼓励有独到的读书见解。激发热爱自然、观察自然、探究自然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1.认识生字,学会写字。 2.了解“书”指什么,有什么内容,激发热爱自然、观察自然、探究自然的兴趣。 三、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一)带问题通读全文。 1.读题质疑:为什么“书”字要加引号呢? 2.默读课文,放手让学生尝试带问题读书。 (二)读1~4自然段。 1.引导学生读书解疑后,出示句子: 岩石就是书啊!你看,这岩石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 岩石就是书哇!你看,这岩石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 2.指导学生抓住“!”和“?”感情朗读,从而感悟“书”即岩石,因此,“书”字要加引号。 3.师生分角色朗读1~4自然段,在感情朗读中体会人物对话的不同语气。 4.小结,补全课题,师生再读题。 二、读5~11自然段。 1.角色转换激发学生分组合作读文。川川问:“这本岩石书有字吗?有图吗?有用吗?”这时候,如果你是地质勘探队员,该怎样告诉他呢?请拿起书,和小组里的同学商量商量吧! 2.交流汇报,相机指导读句:借助课件感知地壳变化,结合上下文理解“宝藏”,在读中领悟大自然的奇妙和地质勘探的意义。 三、读12自然段。 1.了解地质勘探工作者为祖国做出的巨大贡献。 2.自读自悟第12自然段。 四、课中活动 1.说理想:川川长大想干什么,你长大想干什么?
12
教学旁记 小学语文s版学科二年级第二册教案 2014年 月 日 星期 计 节 2.自由组合分角色读全文。 3.合作小组进行研究后交流。 ①组读课后知识。 五、课外延伸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跟着父母,约上朋友,到大自然里去读这本最大的书。师生齐读课题。 板书设计: 7. 岩石书 画着:树叶、贝壳、小鱼 写着:密林—大海—高山 用处:为祖国找到更多的宝藏 教学反思:
13
小学语文s版学科二年级第二册教案 2014年 月 日 星期 计 节 第二单元 课题:自己试一试 第八课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准确认读11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课文。 过程与方法: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故事的趣味,并从故事中受到启发。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科学家的用意,唤起学生不迷信权威,不轻信盲从,勇于实践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1.准确认读11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科学家的用意,唤起学生不迷信权威,不轻信盲从,勇于实践的意识。 三、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1.同学们,老师和你们一起走进实验室里看看(看图画讲述)。 2.同学们,你们看完后,有什么感想?为了证明别人说的话对不对,我们就要动手试一试,就能找到答案。这节课我们就学习第8课《自己试一试》。 3.齐读课题。向学生提问: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词,多读几遍,不会读的字也可以向同学、老师请教,然后再多读几遍。 2.同组互读画出来的生字词,看谁读得最好,进步最快。 3.检查认读生字词。 1.(会认字)我会认,并能口头组词。 科 缸 漫 鳞 夹 伦 既 刹 案 误 确 2.(会写字)我有记字好方法: 夹: 试: 提: 校: 科: 颗: 觉: 意: 3.填一填: (1)奇怪的( ) 高兴地( ) ( )的小金鱼 ( )的科学家 (2)在盛满水的容器里,( )放什么东西进去,水( )会漫出来。你
14
教学旁记 小学语文s版学科二年级第二册教案 2014年 月 日 星期 计 节 ( )想不明白,( )应该自己去试一试。 4.将自己喜欢的词语放入课文中的“词语花篮”。 二、朗读感悟。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做到不加字、不漏字。 2.自由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什么。 三、作业:积累词语 1.把你喜欢的词语写在词语花篮里。 2.选择你喜欢的词语说句子。
15
小学语文s版学科二年级第二册教案 2014年 月 日 星期 计 节 第二单元 课题:自己试一试 第八课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准确认读11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课文。 过程与方法: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故事的趣味,并从故事中受到启发。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科学家的用意,唤起学生不迷信权威,不轻信盲从,勇于实践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1.准确认读11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科学家的用意,唤起学生不迷信权威,不轻信盲从,勇于实践的意识。 三、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 四、教学过程 一、引导探究,感悟课文。 (1)学生自由读第1至第2自然段,明白科学家提出了一个怎样的问题。用“——”线画出。 (2)学生自由读第2至第8自然段,想想同学们听了是怎么回答的,伊伦娜又是怎么做的。 A.对比理解:①你既然想不明白,为什么不自己去试一试? ②你既然想不明白,就应该自己去试一试。 B.你认为哪句好?多读几次。(第①句应读出反问的语气。) C.分小组做试验,在鱼缸里放满水,分别放金鱼和小石头,观察水是否漫出来。 (3)轻声读第9至第11自然段,用“”线画出科学家的话,用“”线画出伊伦娜的话,再想想它们的意思,小组互相交流一下。 ①自由练习读,看谁读得最好,注意读出反问的语气。 ②说说句子的意思。 ③相机出示人物对话,读中感悟科学家的用意。 3指导读好人物对话,重点指导伊伦娜找到答案的惊奇和反问科学家时不高兴的语气,体会小姑娘心情的变化。 二、提出疑问,讨论交流。 三、总结全文,拓展思维。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你喜欢课文中的伊伦娜吗?为什么? 3. 科学家的用意是什么呢? 四、再读感悟 1.选择你最喜欢的句子,有感情地读给你的好伙伴听。 2.分角色朗读。 (1)学生找伙伴分角色练习读。
16
教学旁记 小学语文s版学科二年级第二册教案 2014年 月 日 星期 计 节 (2)指名分角色读。其他同学做小老师,认真听,然后评一评谁读得最好,说说好在哪里。 五、说心里话。 课文中的科学家这样做,你觉得对吗?说说你的心里话。 板书设计: 8.自己试一试 正确 科学家的话 ↗ ↖ 试一试 ↘ ↙ 不一定正确 教学反思:
17
小学语文s版学科二年级第二册教案 2014年 月 日 星期 计 节 第二单元 课题:识字一:形声结合识汉字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仑、轮”等16个会认字,会写“仑、仓”等8个生字,并学会运用。 2.进一步认识形声结合识汉字的方法,提高识字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加偏旁扩大识字量。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识字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启发学生自主识字,提高识字能力。 难点:大量识记同音字,近音字并能加以运用。 三、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 四、教学过程 一、举例导入,复习形声字的特点 1.出示“咪、眯、迷、谜”,让学生读一读,再回忆一下,以前是用什么好方法记住这些字的。 2.“咪、眯、迷、谜”这四个字都是形声字,字义跟形旁“口、目、辶、讠”有关;音节都是“mi”跟声旁“米”有关。 二、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我们的汉字,部分是形声字,像前面那样,利用“形、声结合”的方法,我们将会更容易认识更多的汉字。齐读课题:《形声结合识汉字》。 三、闯关游戏。 ①学生借助拼音认读生字、新词。(读准字音) ②学生自读,同桌互读互听。 1、(会认字)我会认,并能口头组词。 仑 轮 抡 仓 库 沧 舱 抢 枪 尧 燃 晓 挠 拂 翘 绞 2、(会写字)我有记字好方法: 仑: 仓: 抢: 汉: 妙: 枪: 轮: 苍: 3、照样子,写字组词语: 仑 ( ) ( ) ( ) ( ) 仓 ( ) ( ) ( ) ( )
18
教学旁记 小学语文s版学科二年级第二册教案 2014年 月 日 星期 计 节 尧 ( ) ( ) ( ) ( ) 四、观察检验,写好汉字。 1.出示田字格的生字:仑、轮、仓、苍、枪、抢。 静态观察:学生观察田字格中的字,找出关键笔画。 2.老师范写,提示容易误写的笔画、结构比例。(出示正确的些字姿势图) 动态观察:看老师范写书空。(学生摆好写字姿势。) 3.学生先描红后仿写,老师巡视。 体验观察:学生照样子书写,特别注意老师提示的部分。(学生配乐书写) 4.展示学生书写情况。 对比观察:欣赏、评议。
19
小学语文s版学科二年级第二册教案 2014年 月 日 星期 计 节 第二单元 课题:识字一:形声结合识汉字 第二课时 教学旁记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仑、轮”等16个会认字,会写“仑、仓”等8个生字,并学会运用。 2.进一步认识形声结合识汉字的方法,提高识字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加偏旁扩大识字量。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识字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启发学生自主识字,提高识字能力。 难点:大量识记同音字,近音字并能加以运用。 三、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出示带有“仑”、“仓”的形声字及它们组成的词语,检查认读。 2.揭示本课学习内容:学习带“尧”字的形声字及儿歌。 二、指导学字,积累词语。 1.看一看,认一认,读一读,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小伙伴互相说,指名说,老师相机出示学生所说的词语和有关的生字) 2.做采花的游戏。 ①每朵花都有它的名字,要叫出它的名字,才真正属于你,谁愿意来采? ②在每一朵花上贴本课所学的生字,然后请同学们来做采花的游戏 ③采完花后,在讲台前站好师:呀!你采的花真漂亮!能告诉同学,你采到的是什么花?如:出示生字烧,你知道这朵花的名字是什么吗?告诉大家。“我采到的花叫烧。”这朵花想让大家喊一喊它的名字,它就会开了,一起来喊,再喊一声。这位同学,你是怎样记住这朵花的名字的?告诉同学们,好不好?(也可以叫别的同学说) ④帮花找朋友,找到朋友后在用它说一句话,比一比,哪个小组最好。 ⑤师范写生字,讲明在田字格的位置,笔顺,再指导书写,你认为自己哪个字写得最好,就请你对这个字笑一笑或对同桌夸一夸。 ⑥把你喜欢的词语摘采到你的词语花篮里。 三、有情有趣读儿歌。 师:刚才,同学们学习生字词学得很认真,现在,老师送一首儿歌给你们,使刚学过的生字永远成为你的好朋友(出示儿歌与挂图) 1.生自读儿歌,同桌互读互听。 2.指名朗读,结合正音、评价。 3.指导有情趣的朗读。 4.熟读成诵,把儿歌背出来。 5.想一想还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 四、布置作业,延伸拓展。 1.完成课后练习第2题。 2.同学们自由组合学习伙伴,利用课余时间,合作列出同族字,试编识字歌。
20
小学语文s版学科二年级第二册教案 2014年 月 日 星期 计 节 第二单元 课题:语文百花园二 第一课时 板书设计: 识字一 形声结合识汉字 仑轮仓苍抢枪 教学反思: 教学旁记 21
小学语文s版学科二年级第二册教案 2014年 月 日 星期 计 节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复习巩固独体字加偏旁组成新字的识字方法,通过学生发现规律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以及概括能力。 2.让学生认识词语中的词素位置调换后就成了另外一个意思不同的词。 3.训练学生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能用不同的语气说话,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语感。 过程与方法: 通过巧妙的情景设置,让学生与小熊维尼一起在语文百花园中畅游,通过桃树开花、蜜蜂采蜜等环节让学生在帮助小熊解决问题的时候掌握新知。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认真的学习态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 1.复习巩固独体字加偏旁组成新字的识字方法,通过学生发现规律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以及概括能力。 2.让学生认识词语中的词素位置调换后就成了另外一个意思不同的词。 3.训练学生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能用不同的语气说话,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语感。 三、教学过程 一、想一想,填一填。 根据题目中的提示,学习独体字加偏旁组成新字的识字方法。自己发现规律后再在空圆圈上填字。如:工—扛、杠、虹、攻、空等;良—娘、酿、粮、食等。 二、读读比比。 认识词语中的词素位置调换后就成了另外一个意思不同的词,如“张开——开张”“来回——回来”等。通过训练让学生明白,在学习中要多留意这类词语,不能读颠倒,也不能写颠倒,否则就要闹笑话了。 如:岸上——上岸:“船刚到河边,我们还没上岸,就看见爸爸妈妈正站在岸上迎接我们了。”这句话中的“上岸”表示动作,而“岸上”是表示一个地方。 三、照样子,填上合适的词语。 先读读后面说话的内容,再确定填上什么合适的词语。如,老奶奶地问:“你冷不冷?”读读老奶奶的问话“你冷不冷”就知道这句话是带有关切的心情说的,所以说话时就带有关心、亲切、关切的语气,可以填上“关心”“亲切”“关切”这样的词语。词语填好后,再读一读,看看合适不合适。 四、读读背背。 (1)教师有感情地朗读一遍。 (2)学生自由读儿歌,读准字音、读通、读流利。 (3)师生对读,边读边想象儿歌中的内容,如老师读:我想把手儿„„学生接读:变成桃树的枝,带着一串花苞,随着风儿飘荡。老师读:飘啊,飘„„学生接读:飘出布谷鸟的声声歌唱。
22
小学语文s版学科二年级第二册教案 2014年 月 日 星期 计 节 (4)学生有感情朗读,看插图,一边读一边凭想象自由做动作。 五、拓展练习: 一、加偏旁变新字。 工: 、 、 、 、 、 良: 、 、 、 、 、 二、读读比比。 张开—开张 事故—故事 蜂蜜—蜜蜂 来回—回来 岸上 —上岸 多好—好多 我发现这些词语的特点是: 。这样的词语我还知道有:( )—( )、( )—( )、( )—( )( )—( )、( )—( ) 三、照样子,填上合适的词语。 例:高声地嚷 地问 地喊 地叫 地说 嚷 地问 地喊 地叫 地说
23
小学语文s版学科二年级第二册教案 2014年 月 日 星期 计 节 第二单元 课题:语文百花园二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复习巩固独体字加偏旁组成新字的识字方法,通过学生发现规律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以及概括能力。 2.让学生认识词语中的词素位置调换后就成了另外一个意思不同的词。 3.训练学生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能用不同的语气说话,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语感。 过程与方法: 通过巧妙的情景设置,让学生与小熊维尼一起在语文百花园中畅游,通过桃树开花、蜜蜂采蜜等环节让学生在帮助小熊解决问题的时候掌握新知。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认真的学习态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 1.复习巩固独体字加偏旁组成新字的识字方法,通过学生发现规律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以及概括能力。 2.让学生认识词语中的词素位置调换后就成了另外一个意思不同的词。 3.训练学生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能用不同的语气说话,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语感。 三、教学过程 一、能说会道。 《聪明的小羊》 第一幅图画着一只小羊在山坡上,一只狼瞪着眼睛,张着血盆大口想吃小羊;第二幅图画着小羊躺倒在地上,捂着肚子,狼很吃惊的样子; 第三幅图画的是狼很丧气地走开了。 (1) 倾听。认真看插图,听老师讲《聪明的小羊》的故事。 (2)讨论。让学生讨论讨论:这个故事中狼为什么不敢吃小羊。 (3)交流。同桌或同组的同学互相说一说,再选代表在班上交流。 (4)编、说。与小组的同学合作编故事:你还有什么吓跑狼的好办法。编完故事讲给其他组的同学听。 (5)把编的故事写下来。要求句子通顺,使用学过的标点。 附:故事内容 一只小羊在山上吃草,忽然来了一只大灰狼。它看见小羊,流着口水想:“多肥多嫩的小羊啊!这下我可要吃一顿美餐啦!” 狼张开血盆大口正要向小羊扑去。小羊突然躺在地上,一边打滚,一边“哎哟,哎哟!”地叫着。狼吃惊地说:“这是怎么回事?”小羊向狼哀求道:“狼先生,我吃了毒草,痛得要命,快救救我吧!” 狼想:“小羊中了毒,我吃了它,肯定也会中毒,说不定还会送命。”狼这样一想,就不敢吃小羊了,只好失望地离开了。
24
教学旁记 小学语文s版学科二年级第二册教案 2014年 月 日 星期 计 节 二、拓展练习: 你还有什么吓跑狼的好办法吗?说给同组的同学听一听。 板书设计: 百花园二 1.想一想,填一填 语海畅游 2.读读比比 3.填上合适的词语 教学反思: {
2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