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 一 )
使学生理解和掌握被乘数、乘数末尾有 0
的乘法的简便算法。 ( 二 )
培养学生分析推理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简便算法的方法及书写格式。 难点:简便算法的算理。 教具和学具 教具: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设计
( 一 ) 复习准备 1 .
算出每组题中第 1
题的积,然后很快说出下面两题的积。 32 × 2= 14 × 3= 120 × 4= 32
× 20= 140 × 3= 120 × 40= 32 × 200= 140 × 30= 120 × 400= 2 .
板演。
下面各题,用竖式怎样计算比较简便? 28 × 40 2800 × 40 280 × 34
指定三名学生分别在黑板上演算。 订正时提问: (1)
写竖式时,被乘数和乘数怎样对位? (
被乘数与乘数 0
前面的数的末位对齐。
) (2)
计算时,用被乘数与乘数哪几位上的数相乘? (
用被乘数与乘数 0
前面的数相乘。 ) (3)
乘完以后,怎样落“ 0 ”?第 (1)
题为什么落一个“ 0 ”? (28 × 4=112
, 28 × 40 与 28 × 4
比,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 10
倍,积也扩大 10 倍,所以在 112
后面添写一个 0 。 ) 第
(2) 题与第 (1)
题比较,为什么多落两个“ 0 ”? (28 × 40=1120 , 2800 × 40 与 28 × 40
比较,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100
倍,积也扩大 100
倍,因此,在 1120
后面再添写两个 0) 第 (3)
题在什么时候才落“ 0 ”? (
乘数两位数与被乘数 0
前面的数乘完以后,再把被乘数的 0
落下来。也就是先得出 28 ×
34=952 , 280 × 34 与 28 × 34
比较,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10
倍,积也扩大 10 倍,因此在 952 后面添写 1 个 0
。 ) ( 二 ) 学习新课 1 . 谈话导入:
同学们已会计算乘数是两位数及被乘数、乘数末尾有 0
的乘法,现在我在复习题 (3)
乘数后面添一个 0
,就成了乘数是三位数。那么,乘数是三位数时,被乘数、乘数末尾有 0
的乘法怎样进行简便计算呢? (
板书课题:被乘数、乘数末尾有 0 的乘法 ) 2 . 教学例 7 。
想一想:下面两道题用竖式怎样计算简便? 280 × 340 2800 × 340
让全体同学在本上试算,教师巡视,看到不同的竖式,让学生写在黑板上。着重讨论下面两个竖式:
讨论: (1)
写竖式时,被乘数与乘数是怎样对位的?这样对位的目的是什么? (
先把被乘数与乘数“ 0
”前面的数的末尾对齐,目的便于先把0
前面的数相乘。 ) (2)28 × 34 等于多少? (28 × 34=952) 280 × 34 等于多少?
(280 × 34=9520)
这时,教师把被乘数末尾的“ 0
”用黄粉笔描一下。 (3)280 × 340
等于多少?根据什么再补一个 0 ? (280 × 340=95200 ,与 280 × 34
比较,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 10
倍,积也扩大 10 倍,在 9520 后面添写一个 0 。 )
这时教师把乘数末尾的“ 0
”用红粉笔描一下,把 9520 后面的“ 0
”用红粉笔描一下。 (4)2800 ×
34 等于多少? (2800 × 34=95200)
这时教师把被乘数末尾的两个“ 0
”用黄粉笔描一下,把积 952
后面的两个“ 0
”也用黄粉笔描一下。 (5)2800 × 340
等于多少?积根据什么再补一个 0 ? (2800
× 340=952000 ,与 2800 × 34
比较,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 10
倍,积也扩大 10 倍,所以在 95200
后面再添写一个 0 。 )
教师在乘数后面的“ 0
”用红粉笔描一下,在积
95 200 后面的“ 0
”也用红粉笔描一下。 3 .
引导学生小结。
提问:遇到被乘数、乘数末尾有 0
的乘法,列竖式时应注意什么?先怎样乘?然后怎么办? 教师明确:被乘数、乘数末尾有“ 0
”的乘法,可以先把“ 0
”前面的数相乘,然后看被乘数和乘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 0
”,就在乘得的数的末尾添写几个 0 。
( 三 ) 巩固反馈 1 .
先想一想,每道题的竖式怎样写能使计算简便,再算出来。
全体学生在课本上填写,指定一名学生在投影片上做。订正时,看重让学生说一说列竖式时应注意什么,先怎样计算,然后怎么办。
2 .
检查下面两题的计算有没有错误。
指定一名学生说出错在哪里,错误原因,然后全体学生在本上计算出正确结果。
4 . 课后练习: 练习十四、第 7 ,
8 , 9 题。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被乘数、乘数末尾都有 0
的乘法,在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时已经学过,本节课是在此基础上加以推广。因此,新课前先复习乘数是两位数、乘数与被乘数末尾有
0
的乘法,同时复习刚学过的积的变化规律,目的是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被乘数、乘数末尾有
0
的乘法简便计算的算理。在此基础上出示例 7
,乘数是三位数且被乘数、乘数末尾都有 0 的乘法。 例 7
的教学是采用让学生试算的方式,着重提出三个关键性的问题组织学生讨论,使学生明确竖式怎样对位,先怎样乘,然后怎样把
0
落下来,并联系积的变化规律,知道为什么这样做。
组织练习时也围绕这一重点,着重练习乘数书写位置和最后积应补几个零。这样抓住关键,有针对性地练习,可提高课堂效率,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板书设计
被乘数、乘数末尾有 0 的乘法 例 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