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痛胃镜检查的整体护理要点
发表时间:2012-12-28T11:03:12.28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38期供稿 作者: 欧阳贺月 尤趣居
[导读] 选择标准:①临床医生认为需要做无痛胃镜;②心电图检查证实无禁忌症;③麻醉医师认为无麻醉禁忌症者。
欧阳贺月 尤趣居(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第一人民医院 528300 )
【中图分类号】R4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2)38-0328-01
【摘要】目的 探讨无痛胃镜的整体护理方法。方法 总结2011年1月至2012年4月行无痛胃镜检查并配合整体护理的患者1245例,平均年龄42.5岁。对全部患者分别于检查前后及检查中行系统护理及心理辅导。结果 全部患者均顺利完成无痛胃镜检查,术后随访证实愿意再次接受无痛胃镜检查的患者 1183例(病例数 95.02%)。结论 对无痛胃镜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和心理辅导后,消除了患者的紧张、焦虑情绪,使其能够安全、满意地完成检查和治疗。【关键词】无痛技术 胃镜 整体护理
无痛胃镜是借助无痛技术,适当应用镇静剂,使患者在清醒镇静或浅睡眠状态下完成整个检查,整个过程具有无痛、舒适、并发症少等优点,患者能够早期苏醒,无活动和意识障碍[1]。尽管此方法可以减轻患者的恐惧心理,但仍有一部分病人于检查前后伴有焦虑、紧张、失眠等情绪障碍[2]。我院消化内镜中心采取系统化整体护理配合无痛胃镜检查,于检查前后对患者进行指导和心理辅导,收到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总结2011年1月至2012年4月在顺德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镜中心行无痛胃镜检查的患者1245例,其中男697例,女548例,年龄5~89岁,平均42.5岁。选择标准:①临床医生认为需要做无痛胃镜;②心电图检查证实无禁忌症;③麻醉医师认为无麻醉禁忌症者。 1.2方法
检查前禁食6小时、禁饮4小时。常规安置心电监护,测量生命体征及血氧饱和度,建立静脉通道同时密切观察记录患者在检查中的神志变化、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等情况。 1.2.1检查前护理
由于患者对无痛胃镜缺乏了解,检查前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和紧张心理,故术前要对患者详细地介绍该项检查的目的、方法、术中和术后的注意事项,简明介绍操作步骤及操作的安全性、舒适性及已成功病例,解除患者的紧张焦虑情绪,让患者自愿配合无痛胃镜检查。
1.2.2检查中护理
建立静脉通道,静滴0.9%生理盐水,缓慢静注安定1~2mg,根据患者情况给于鼻导管或面罩吸氧。患者常规屈膝左侧卧位,颈部放松,头稍后仰,由专人扶住头部、口垫, 防止口垫脱落,放好口垫后缓慢静注异丙酚,注药速度 40~60mg/ min。边注药边观察,使患者达到不能应答、睫毛反射及吞咽动作消失、全身肌肉松弛等镇静程度后即开始插镜检查。检查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及呼吸幅度、频率的变化,出现不良反应时及时给于处理,确保患者安全。 1.2.3检查后护理
观察患者的意识恢复情况 ,本组患者大部分在7min 内清醒 ,其中最迟者15min 清醒。住院患者清醒后送至病房与病房护士交班,门诊患者由专人看护30~60min ,防止坠床等意外发生,检查当天嘱不宜做驾驶及高空作业。 2 结果
全部患者均顺利完成无痛胃镜检查,术中出现流延47例(病例数 3.78%)、恶心12例(病例数0.96%)、呛咳 7例(病例数
0.56%)、不适感 52例(病例数 4.18%),术后3~48小时随访(平均时间9.5小时)发现:愿意再次接受该项检查的患者 1183例(病例数 95.02%)。 3 讨论
胃镜检查属于有创性检查,由于患者对检查的相关知识及背景缺乏足够的认识,不仅反映于躯体的不适(如恶心 呕吐等),还可出现精神紧张、恐惧、焦虑失眠等心理应激反应,使胃镜检查难以成功[2]。而无痛胃镜技术的应用使患者能在安全、无痛、舒适状态下完成胃镜检查,护士在术前、术中、术后进行整体护理和心理辅导,减轻患者的恐惧心理,尤其适合于儿童、精神分裂症或高血压等具有相对禁忌症的患者,避免患者因不能耐受检查而出现的漏诊、误诊的发生率,减少了紧张、恐惧和不合作带来的并发症[1-3]。在检查过程中,护士要全程陪同,给予患者精神上的支持,术前要注意谈话的切入点及技巧,尽量采取温和的语气简明通俗的表达方式,特别强调对患者感受的尊重和理解,使患者得到心理上的安慰,使其主动配合检查。通过宣传无痛胃镜的优点及运用无痛胃镜的整体护理 ,使越来越多的患者了解并接受此项检查 ,从而提高胃镜检查的成功率及患者的满意度。
参 考 文 献
[1]姜希望.无痛性消化道内镜术[M]. 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2:106.
[2]罗永梅,罗玉婵.166例拒绝电子胃镜检查的原因分析[J].全科护理,2009,7(4):923.
[3]林嘉旋,张惠玲,刘波,等.老年人胃镜检查安全舒适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4,19(11):1011-101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