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客家童谣在幼儿园音乐活动中的传承

来源:画鸵萌宠网
客家童谣在幼儿园音乐活动中的传承

摘要: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独特文化,每一种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民族文化应用在幼儿教育中既有利于提升学生对民族文化的理解与传承,也可有效加强其文化自信。客家童谣是客家传统文化形式之一,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融入客家童谣元素有助于提升学生民族音乐审美、表演与创造能力,有利于拓宽客家文化传播渠道,促进客家文化良好发展。本文探讨如何在幼儿园音乐活动中运用客家童谣。

关键词:客家童谣;幼儿园;音乐活动

前言:客家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之一,客家童谣是客家族的本土民窑,独具客家族特色情感,文化自信背景下在幼儿园教学中渗透客家童谣及客家文化非常必要,幼儿园教师应当对客家童谣教育资源进行深度了解、挖掘与利用,带领幼儿一起对客家童谣进行深入探究与全面学习,以提升学生对客家语言与客家音乐的了解,在提升幼儿音乐综合素养的同时促进其对客家文化的继承与发扬。

1. 发动幼儿力量收集客家童谣

教师要想在幼儿教学中做好客家童谣教学工作,就要有一定量的客家童谣作为素材,教师首先需要对多首客家童谣进行学习和研究,才能总结出客家童谣的语言特点、音乐特点、风格特点等因素,才能在此基础上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活动。基于此,教师就要主动深入当地进行探访,并通过网络渠道与书籍渠道了解与客家童谣及客家文化有关的知识信息,在此过程中教师还可动员幼儿一起参与到童谣收集活动之中。教师发动幼儿收集客家童谣,并非为了真的寄希望于幼儿能够收集多少客家童谣,而是引导幼儿在收集客家童谣的过程中对此艺术形式有所了解。如,大部分幼儿收集童谣的方式都是对家长或周边邻居进行询问,在此过程中家长会告知幼儿童谣的名称和来历,或许也会为幼儿唱上几句原汁原味的客家童谣,从而加强幼儿对客家童谣的直接感受,这样在音乐教学中应用客家童谣时,幼儿就能够更加积极的参与到学习中,并更加快速的了解有关客家童谣的知识与文化。

1. 选择合适的客家童谣进行音乐活动

客家童谣多种多样,是客家人们在漫长的生活与发展过程中创编而来,有着浓厚的生活气息,蕴含着古朴的原始文化,但是并非所有客家童谣都适合在幼儿园阶段进行教学。比如,部分客家童谣歌词理解难度较大,就不适宜在小班使用;部分客家童谣思想情感不适宜在幼儿园阶段进行教学等。教师在课前准备阶段就要充分的考虑到这些问题,对收集到的童谣进行全面而详细的剖析,从收集到的客家童谣中选择适宜幼儿年龄特点及心理特点的歌谣作为活动素材。如,教师在活动过程中不但要考虑将客家童谣中的艺术元素、音乐元素等内容传授给学生,还应借助客家童谣中蕴含的情感与思想培养其正确的情感态度及良好的道德观。如,教师在活动过程中可选择《咱们蕉岭好地方》作为幼儿音乐活动中的客家童谣素材,在此活动过程中幼儿能够直接的体会到歌曲对家乡蕉岭的热爱之情,能体会到歌曲作者对家乡文化既风土人情的自信、自豪,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热爱祖国的精神。

1. 创新客家童谣教学模式

幼儿园教育阶段,常规音乐教学活动较难起到理想作用,因此,音乐教师倾向于使用创新型教学模式开展活动。从客家童谣教学角度来讲,因为幼儿年纪小理解能力较差,且近年来普通话的推行使他们对客家语言不是十分熟悉,因此对客家童谣学习兴趣反而并不浓厚,需要教师借助多样化的音乐活动模式重新激发孩子们对客家童谣的内在学习动力。在幼儿园教育阶段游戏与故事是主要且有效的教学模式,教师可通过互动游戏、童谣歌唱比赛等形式组织开展客家童谣学习活动,使学生在自己更感兴趣的氛围之中,更加投入的参与客家童谣的学习。以《四四方方一张台》为例,教师在借助这首客家童谣开展活动时,就可采取歌曲对唱的方式开展音乐活动,将幼儿分为两组进行对唱,在此过程中幼儿会在竞争意识的驱使下发挥出自己的最好水平,使音乐活动氛围更加热烈。幼儿学会客家童谣之后,就会产生对客家童谣的喜爱,从而在家庭生活中、社交生活中进行演唱,达到拓宽传播客家童谣与客家文化的目的。

1. 带领幼儿对客家童谣进行创新

客家童谣是客家族的传统童谣,蕴含着丰富的客家文化的底蕴,但这并不以为着教师在音乐活动组织过程中不能对相关童谣进行创新,毕竟所有的文化都是在创新过程中得到继承与发展的,所以,幼儿教师在客家童谣活动过程中也可带领幼儿一起对客家童谣进行创新。对客家童谣的创新可从乐曲编曲创新、歌词创新、表演形式创新等角度出发。如,教师在教授某些节奏较慢的童谣时就可带领幼儿一起对乐曲进行创编,将慢节奏歌谣创编为快节奏歌谣,幼儿普遍对快节奏歌谣更感兴趣,且此过程中可有效培养幼儿创新意识;教师也可根据当前社会热点等因素对客家童谣的歌词进行创编,例如临近六一儿童节时,教师就可将原童谣歌词改变成与儿童节有关的歌词,在临近劳动节时教师也可将某客家童谣的歌词创编为与劳动节有关的歌词,在临近国庆节或春节时在歌词中渗透相关节日元素等。这样,幼儿就能够在客家童谣的学习过程中了解到我国的节日文化,从而达到向学生传播积极向上思想的目的与传统文化的目标。此外,客家族有着本民族特殊的文化,教师可将客家族文化融入歌词之中,让幼儿认识到客家歌谣的价值与功能。

结语:客家歌谣是客家族本土歌谣,歌谣形式、歌谣内容、歌谣特点都反映出了客家族的独特文化。当前,由于社会环境较为开放,客家本土文化受到其他文化冲击,发展与传播不力,幼儿教师可在音乐活动中渗透客家歌谣促进客家文化传播发展。

文献参考:

[1]廖佳仪, 叶润兰, 李频. 客家童谣的教育价值及其在幼儿园传承中的创新[J]. 2021.

[2]吴丽萍. 在音乐课堂中传承客家童谣[J].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 2020, 000(012):127-128.

[3]刘林凤, 袁丽君. 中班音乐活动:客家童谣——动物数字歌[J]. 教育导刊:下半月, 2018(8):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