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干精神最可贵――“最美扶贫人”先进事迹
xx年7月28日,对***来说是值得牢记的日子。从这一天开始,他的肩上多了一副“**村第一书记”的担子。
接到选派通知,***扛起铺盖卷立即来到自己任职的**乡**村。作为全区有名的贫困村,全村127户418人中有62户216人为建档立卡贫困户,贫困发生率达到5
1、7%,多数群众至今住着墙体裂缝、四面漏风的土坯房,村民走的是红胶泥路,下一天雨要穿5天雨靴,村小学破旧不堪,全村没有一个能买到油盐的小商店,更没有一个像样的卫生所,村民有个头疼脑热都得到20多公里外的乡卫生院就诊。
***就拿着笔记本挨家挨户地走访各户人家,了解民情。为了更快地适应新的环境更好的融入农村工作中来,他吃住在村委,和村干部工作生活在一起,每天都坚持深入农户走访调查。从完善和健全村级组织活动制度着手,吸纳工作积极、群众威望高、能力强的群众代表扩充班子力量,并对人员分工进行调整,实行村干部坐班制,保证每天有一名村干部坐班,经常组织召开村民大会,商议村上重大问题。很快他便和群众打成了一片,在不知不觉中,融入了这个山梁梁上的村落。他带着村干部选好新村集中安置点后,一遍又一遍、一趟又一趟上门,给那些不愿建房的群众做思想工作,讲各项惠农政策、新农村建设政策、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相关政策,最多的一户他跑了7趟。每一户群众建房的困难、顾虑,他都记在本子上,对家庭困难、无力筹措资金的困难户,***协调乡政府、帮扶工作队、双联单位等部门解决修房资金。要修建的农户,***既为他们帮着联系工程队,带领村民代表选购建筑材料,协调工程队与群众的工程款,又要监督工程质量。
第 1 页 共 2 页
隆冬腊月,漫天飞雪,***还在**村为群众建房的事跑前跑后,村民马文科说,***是村里群众真心满意的干部,也是能让咱信任的干部。群众心里口中的好干部,领导也能看得见,**区区委书记**同志叫***给全区扶贫干部、乡镇主要领导介绍扶贫经验和办法,原**市委书记陈伟赴**村调研指导精准扶贫工作时看到山村旧貌换新颜,对***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在全市精准扶贫工作会议上号召驻村干部向***学习。
一年半年的时间,***共协调落实**村各类项目资金500余万元,彻底去掉留传三件宝“皮袄、扁干、雨鞋”时代。到现在全村的“贫困率”为
1、67%。全村共计无偿拆迁34户。xx年整村搬迁两处。修建小康屋59户,危房改造68户,硬化村级道路10、3里;埋自来水
3、7公里全部入户,解决动力电2处,告别了有电不能用时代;修建养殖小区2处,牛棚36座,畜草池36个,消毒室1处,防疫室1处。修建村级小学及幼儿园教学楼1栋,更换了全部教学用具,治理护坡
1、7公里,修建蓄水池1座。修建村级文化广场1300平方米,村级办公楼一栋。埋设污水管道
1、2公里,安装太阳能路灯77盏,修建了通信塔一处。组建贫困村互助资金社1个,互助资金达到40万元,种植美国苜蓿300亩,为全村脱贫致富奠定了经济基础。现在正在造千亩林场,引进光伏企业。该村已被定为全省美丽乡村、全国旅游乡村和xx年**市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基层政治工作建设示范点。
第 2 页 共 2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