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病理复习题55555555555555555555

来源:画鸵萌宠网
病理复习题

2007-12-30 13:55:56| 分类: 默认分类 | 标签:无|字号

1. 某患者一侧输尿管结石致肾盂积水、肾萎缩,这种萎缩主要属于下列类型中的哪一种? A.营养不良性萎缩 B.失用性萎缩 C.生理性萎缩 D.压迫性萎缩 E.内分泌性萎缩 2. 下列说法哪种是错误的:A.萎缩是指实质细胞、组织或器官的体积缩小B.肥大是指细胞、组织或器官体积增大C.增生是指细胞数量增多D.

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转变为另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的过程称为化生E.萎缩、肥大、增生、

化生是适应的四种主要形式

3. 萎缩的心脏颜色变深,其原因是萎缩的心肌细胞内含有:

A.黑色素颗粒 B.脂褐素颗粒 C.含铁血黄素颗粒 D.胆红素 E.炭尘 4. 心外膜增生的脂肪组织沿间质伸入心肌细胞间的现象,称为:

A.心肌脂肪变 B.心肌脂肪浸润 C.心肌坏死 D.心肌炎 E.以上都不是 5. 脂肪变最常发生的器官:A.肝 B.心 C.肾 D.骨骼肌 E.脾 6. 下列哪一项不符合纤维结缔组织玻璃样变?

A.肉眼呈灰白色、半透明 B.是十分常见的变性,见于瘢痕组织、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等

C.系胶原纤维老化的表现 D.是增生的胶原纤维增粗,胶原蛋白交联、变性、融合的结果

E.光镜下见片状、带状或梁状粉染均质物质,富有血管和纤维细胞

7.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A.坏死可直接发生,但多数是由变性发展而来 B.坏死的出现即意味着整个机体的死亡C.坏死与变性不同,是不可逆性改变 D组织坏死后应及时清除E.

酶活性的变化有助于细胞坏死的早期诊断

8. 关于凝固性坏死时:A.多见于心、脑、肝、肾等脏器 B.肉眼干燥、质实,界限不清C.早期光镜下组织轮廓保存,细胞微细结构消失 D.坏死发生后即可与正常组织在形态上加以鉴别 E.脂肪坏死是它的特例

9. 下列哪种改变不属于液化性坏死?A.急性坏死性胰腺炎 B.脑脓肿 C.干酪样坏死 D.脑软化 E.乳腺外伤

10. 有关凋亡的说法哪项是不正确的?A.凋亡的发生与细胞自身基因的调节有关B.凋亡只发生在肿瘤组织中,是细胞损伤的产物C.凋亡有别于坏死 D.凋亡多发生在单个或

数个细胞 E.凋亡不引起炎症反应

11. 关于化生正确的是A.化生是分化成熟的细胞直接转变为另一种分化成熟细胞的过程 B.化生对人体有害无益C.通常上皮细胞只能化生为上皮细胞,间叶细胞只能化生为间叶细胞直D.化生可接导致肿瘤的发生 E.化生是损伤的一种

14. 不易发生湿性坏疽的器官是A.肠 B.子宫 C.肺 D.四肢 E.胆囊 15. 急性病毒性肝炎时出现的肝细胞溶解坏死属坏死中的哪种类型? A.干酪样坏死 B.凝固性坏死 C.凋亡 D.坏疽 E.液化性坏死 16. 细胞水肿时,细胞内:

A.H2O多、Na+多 B.H2O多、K+多 C. H2O多、Ca++多 D. H2O多、Mg++多 E.以上都不对

17. 细胞水肿发生机理A.溶酶体膜受损 B.核膜受损 C.过氧体受损 D.线粒体受损 E.高尔基体受损

19. 细胞坏死的主要形态学标志A.细胞浆的变化 B.细胞间质的变化C.细胞膜的变化D.细胞核的变化 E.以上都不对

20. 关于凝固性坏死,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机制不清 B.最典型的实例为贫血性梗死 C.坏死区湿润、质地松软 D.有干酪

样坏死和坏疽两个特殊类型 E.坏死组织与健康组织间界限较明显

21. 干性坏疽时,哪项是错误的?A.动脉阻塞,静脉通畅 B.坏死区干燥、皱缩 C.与正常组织界限清楚 D.全身中毒症状明显 E.属缺血性坏死

22. 湿性坏疽时,哪项是错误的?A.动、静脉均受阻 B.坏死区水分多 C.与正常组织界限不清 D.多发生于与外界相通的内脏 E.全身中毒症状不明显

23. 脑组织为什么易发生液化性坏死?

A.脑组织富含脂质 B.脑组织富含蛋白质 C.脑组织富含糖原D.脑组织富含核酸 E.以上都不对

24.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皮肤粘膜表浅的组织缺损称为糜烂 B.皮肤粘膜较深的组织缺损称为溃疡

C.只有一个开口,另一端为盲端的缺损叫瘘管 D.与外界相通的内脏,坏死物排出后残留的空腔称为空洞

E.只有一个开口,另一端为盲端的缺损叫窦道

25.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肉芽组织将坏死组织包围叫机化B.肉芽组织长入取代坏死组织称为包裹C.坏死是不可逆性改变,变性是可逆性改变D.陈旧的坏死与机化组织可发生转移性钙化E.肾、肺等器官坏死后果严重

26.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肝细胞水肿,如果原因持续存在,可转化为肝细胞脂肪变 B.肝细胞脂肪变通常情况下不引起肝功能障碍C.有肝细胞脂肪变的肝脏即可称为脂肪肝 D.重度肝脂肪变可继发肝硬化E.肝脂肪变与中毒、缺氧及营养障碍等有关

28. 细胞坏死时错误的是:A.细胞核固缩、碎裂、溶解,细胞质核蛋白体减少、丧失、嗜酸性染色增强 B.间质基质、胶原纤维崩解液化 C.坏死细胞自溶,引起局部急性炎症反应 D.由肉芽组织增生和细胞再生来完成修复E.细胞一旦发生坏死,肉眼和光镜下即刻可见相应的形态学变化

30. 脑组织易发生:A.凝固性坏死 B.湿性坏疽 C.液化性坏死 D.纤维素样坏死

E.干酪样坏死

1.急性肺淤血较特异的症状是 A.胸闷 B.铁锈色痰 C.呼吸困难 D.心悸 E.粉红色泡沫痰

2.不会引起肺淤血的心脏病是

A.高血压性心脏病 B.心肌梗死 C.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 D.梅毒性心脏病 E.肺源性心脏病

3.急性肺淤血时肺泡腔内的主要成分是 A.心力衰竭细胞 B.纤维蛋白 C.水肿液 D.尘细胞 E.炎症细胞

4.心力衰竭细胞最常见于 A.左心衰竭 B.肺褐色硬变 C.间质性肺炎D.冠心病 E.弥漫性肺纤维化

5.心力衰竭细胞是指 A.心力衰竭时某些形态特殊的心肌细胞B.矽肺致右心衰竭时,肺内吞噬矽尘的巨噬细胞 C.褐色硬变肺内含有含铁血黄素的巨噬细胞 D.心力衰竭时肺内吞噬炭末的巨噬细胞

E.心力衰竭时肺泡腔内的泡沫细胞

6.引起肺褐色硬化疾病是 A.肺动脉栓塞 B.肺动脉瓣狭窄 C.三尖瓣狭窄 D.

二尖瓣狭窄 E.矽肺

7.槟榔肝内可见 A.肝小叶周边部肝细胞萎缩 B.出血性梗死 C.肝小叶结构破坏 D.门静脉分支扩张淤血E.肝血窦扩张淤血,肝细胞脂肪变性

8.在对血栓的叙述中,属于错误的是 A.心瓣膜上的血栓为赘生物 B.球形血栓常发生在左心房

C.透明血栓常发生在毛细血管 D.血栓可转为静脉石或动脉石 E.Zahn线是混合血栓的镜下特点

9.混合血栓通常见于A.静脉血栓尾部 B.动脉血栓头部 C.毛细血管内 D.静脉血栓体部E.心瓣膜闭锁缘

11.白色血栓的主要成分是 A.血小板 B.红细胞 C.纤维蛋白 D.单核细胞 E.中性粒细胞

12.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时微血管内的血栓称之为 A.赘生物 B.纤维蛋白血栓 C.附壁血栓 D.白色血栓 E.红色血栓

13.在血栓形成时,与血小板关系不大的因子是 A.血栓素A2 B.组织胺 C.5-HT D.前列腺环素(PGI2) E.ADP

14.术后好发血栓的部位是 A.下肢静脉B.颈静脉C.冠状动脉 D.门静脉 E.肾动脉

15.透明血栓最常见于 A.小静脉 B.中动脉 C.小动脉 D.大静脉 E.毛细血管 16.休克死亡者在某些脏器的组织切片中可见 A混合血栓B.红色血栓 C.透明血栓 D.白色血栓E.附壁血栓

17股静脉内血栓脱落易引起并发症是 A下肢坏疽B门静脉栓塞 C肺动脉栓塞D肾动脉栓塞E脑动脉栓塞

18血液循环中血凝块随血流运行发生血管阻塞的过程称A血栓B血栓栓塞C血栓形成D血栓转移E.梗死

19.赘生物是指 A.心内膜增生物 B.心瓣膜上的新生物

C.心瓣膜上的附着物D.心瓣膜结节性纤维组织增生 E.心瓣膜上的附壁血栓 21.肺动脉栓塞不会引起 A.猝死B.肺动脉高压 C.肺梗死 D.右心室扩张 E.间质性肺炎

22.易发生贫血性梗死的脏器是 A.脾,心,肾B.心,脑,肠 C.脾,心,肺 D.肾,肠,脑 E.肾,心,肺

23.肾梗死区的坏死多为 A.液化性坏死 B.干酪样坏死 C.凝固性坏死 D.脂肪坏死 E.坏疽

24.动脉性充血的主要病理变化是 A.组织器官的体积增大 B.组织器官重量增加

C.局部呈鲜红色

D.小动脉和毛细血管扩张,充满红细胞 E. 局部温度升高

25脑动脉充血时可能引起的最严重后果A颅内压升高B脑水肿C头痛头晕D 脑血管破裂出血 E脑脊液增多

26.左心衰竭时发生瘀血的脏器是 A.肝 B.肺 C.肾 D.脑 E.脾 27.门静脉血液回流受阻时,可引起下列哪个脏器瘀血 A.脑 B.肝 C.肾 D.肺 E.脾

28.急性左心衰竭时常引起 A 皮肤粘液性水肿 B 眼睑水肿 C 下肢水肿 D 下肢橡皮肿 E 肺水肿

29.槟榔肝是指 A.肝脂肪变性B.肝细胞肿胀C.肝细胞萎缩 D.肝瘀血E.肝性淤血合并脂肪变性

30.在血栓形成中起重要作用的是A.中性粒细胞 B.红细胞 C.单核细胞 D.淋巴细胞 E.血小板

31.构成血栓头部的主要成分是 A.红细胞 B.血小板 C.中性粒细胞 D.单核细胞 E.纤维蛋白

32.血栓形成对机体的影响中,哪一项对机体有利A.阻塞血管B.瘀血C.止血 D栓塞 E形成心瓣膜病

33.二尖瓣狭窄时,在心脏内形成的血栓多为A白色血栓 B混合血栓 C微血栓D红色血栓 E闭塞性血栓

34.附贴于心脏房室和血管内膜面,未将管腔完全阻塞的血栓称为

A.透明血栓 B.闭塞性血栓 C.赘生物 D.附壁血栓 E.白色血栓

35.血栓由肉芽组织取代的过程称为 A.溶解 B.吸收 C.机化 D.再通 E.钙化

36.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时形成的血栓是A.红色血栓 B.白色血栓 C.混合血栓 D.赘生物E.微血栓

37.纤维蛋白降解产物的作用是A抗凝作用B促凝血作用 C缩血管作用 D.舒血管作用 E.血小板粘集

38.DIC最主要的病理特征是 A.溶血性贫血 B.纤溶过程亢进 C.凝血功能障碍D.血管内皮细胞损伤E.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功能受损

39股静脉的血栓脱落后,随血流运行阻塞于肺动脉的过程,称A血栓B血栓形成C血栓栓塞D梗死 E瘀血

40.栓塞最常见的类型是 A.气体栓塞B.血栓栓塞C.羊水栓塞 D.脂肪栓塞 E.瘤细胞栓塞

42.来自门静脉的栓于随血流运行,首先栓塞于 A.脑 B.肺 C.肝 D.肾 E.肠

43.股骨粉碎性骨折患者可发生A脂肪栓塞B羊水栓塞 C.空气栓塞 D.血栓栓塞 E.寄生虫栓塞

44.潜水员从深水中快速升到水面易发生A肺不张 B.氮气栓塞C.脂肪栓塞 D.空气栓塞E.肺水肿

45.左心的附壁血栓脱落后常引起 A肺动脉栓塞B脑动脉栓塞C股静脉栓塞D门静脉栓塞 E.肝静脉栓塞

46.局部组织因血流阻断而引起的坏死称为 A.栓塞 B.血栓形成 C.梗死 D.机化 E.软化

47.下列哪种梗死可发生软化并形成囊腔A.肺梗死 B肠梗死 C.脾梗死 D.脑梗死 E.肾梗死

48.引起梗死的最常见原因是A血管受压闭塞 B.血栓形成 C.动脉痉挛 D.瘀血 E.动脉内膜炎

49.乳腺癌根治术后上肢水肿的主要原因是 A.血浆胶体渗透压低下 B. 静脉压上升 C. 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D. 淋巴管闭塞E. 肝细胞对醛固酮、抗利尿激素灭活能力降低

50.出血性梗死最常发生在哪一个器官?A.肾 B.肺 C.脑 D.脾 E.心

51.肠扭转可引起肠壁发生 A.贫血性梗死B.干性坏疽 C.气性坏疽 D.出血性梗死E.液化性坏死

52.心肌梗死灶的肉眼形状常为A.楔形 B.不规则形C.锥体形 D.圆形 E.三角形

53不属于病理性充血A炎性充血B减压后充血C侧支性充血D进食后胃肠道充血E理化因素引起的充血

54.下列哪项不属于瘀血的后果A瘀血性水肿B瘀血性出血C栓塞D实质细胞萎缩变性、坏死E瘀血性硬化

55.下列哪项不符合肺瘀血的病理改变 A.肺胞腔内有水肿液 B.肺泡壁毛细血管扩张 C.肺泡腔内有多量中性粒细胞及纤维蛋白D.肺泡腔内出现心力衰竭细胞 E.肺泡腔内出现红细胞

56.下列哪项不符合静脉性充血时受累器官的病变特点 A.体积增大 B.颜色鲜红 C.代谢功能减弱 D.小静脉和毛细血管扩张 E.温度降低

57.下列哪项不是血栓形成的条件 A.心血管内膜损伤 B.血流缓慢 C.血流形成漩涡 D.血液凝固性增加 E.纤维蛋白溶酶增加

58.下列哪项不属于血栓形成的结局A.溶解吸收 B.排出血管外 C.机化 D.再通 E.钙化

60.下列哪项不属于心血管内膜损伤引起血栓形成的机制

A.血液浓缩 B.释放组织因子 C.激活XII因子. D.血小板产生血栓素A E.血小板粘集

61.下列哪项不是DIC的主要临床表现

A.出血 B.脏器功能障碍 C.休克 D.瘀血性硬化 E.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

62.下列哪项不是梗死的原因A.血栓形成B.血管受压闭塞 C.动脉痉挛D.动脉栓塞 E.神经损伤

63.下列对肺出血性梗死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多发生在严重肺瘀血基础上 B.由肺动脉分支阻塞引起 C.多位于肺下叶、肋隔角处D.锥体形 E.由于组织致密,出血量不多

64.下列有关脾梗死病理特点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多由血栓栓塞所致 B.梗死灶呈灰白色,锥体形C.交界处有明显的充血、出血带 D.属出血性梗死 E.梗死组织呈凝固性坏死 65. 下述关于肺淤血的记述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A. 肺泡壁毛细血管扩张 B. 肺泡内中性白细胞和纤维素渗出 C. 肺泡腔内有水肿液D. 可发生漏出性出血 E. 常可见心力衰竭细胞

67.下述有关血栓形成的记述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A. 静脉血栓多于动脉血栓 B. 下肢血栓多于上肢 C. 动脉内血栓多为混合血栓D. 静脉内血栓多为红色血栓 E. 毛细血管内血栓多为纤维素性血栓

68. 下述疾病均可引起出血,哪个不属于漏出性出血 A. 肺结核 B. 维生素C缺乏症 C. 血小板减少性紫癫 D. 肺淤血 E. 流行性出血热

69.漏出性出血多发生于 A. 毛细血管 B. 小静脉 C. 小动脉 D. 大静脉 E. 大动脉

70.下述哪种因素与血栓形成无关 A. 血管内膜损伤 B. 血流缓慢 C. 血小板数量增多 D. 癌细胞崩解产物 E. 纤维蛋白溶酶增加

74. 下述有关死后凝血块的记述中,哪项是错误的 A. 湿润、有光泽 B. 质地柔软 C. 有弹性 D. 暗红色、均匀一致,上层似鸡脂样。E. 与血管壁粘连紧密,不易剥离

75.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发生广泛出血的主要原因是 A. 肝凝血酶原合成减少 B. 血管壁广泛损伤 C. 大量血小板及纤维蛋白原消耗 D. 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功能下降 E. 血浆中缓激肽浓度增高

76. 股静脉内血栓形成可引起A.肺动脉栓塞B.下肢坏疽C.脑动脉栓塞 D. 门静脉栓塞 E. 肠系膜动脉栓塞

77. 右上肢静脉血栓脱落主要栓塞于 A. 肠系膜动脉 B. 脑动脉 C. 肺动脉 D.肾动脉 E. 心冠状动脉

78. 股静脉血栓形成时,下述哪项结局不易发生 A. 阻塞血流 B.机化 C.脱落D.钙化E.血流完全恢复正常

81. 羊水栓塞的主要病理诊断根据是 A. 肺小血管和毛细血管内有羊水成分 B. 微循环内透明血栓 C. 肺广泛出血 D. 肺泡腔内有角化上皮、胎粪小体 E. 肺内透明膜形成

82.循环血液中的凝血块随血流运行至相应大小的血管引起管腔阻塞的过程叫做 A. 血栓 B. 血栓形成C. 血栓栓塞 D. 梗死 E. 血栓栓子 84. 脂肪栓塞患者一般的死亡原因是

A. 动脉系统栓塞 B. 脂肪分解产生自身中毒C. 肾小动脉栓塞D. 肺水肿和心功能不全 E. 脑小动脉栓塞

85. 下述关于梗死的记述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A. 双重血液循环的器官不易发生梗死B. 全身血液循环状态对梗死的形成无影响C. 动脉痉挛促进梗死的形成 D. 有效的侧支循环的建立可防止梗死的发生 E. 梗死多由动脉阻塞引起

86. 下述脏器中,哪个容易发生出血性梗死 A. 心 B. 肾 C. 肺 D. 脑 E. 脾

88. 在触发凝血过程中起核心作用的是 A 血小板的活化 B 胶原 C 凝血因子皿XII D 纤维连接蛋白 E 凝血酶敏感蛋白

89. 梗死最常见的原因是A. 血栓形成 B. 动脉腔狭窄 C. 血管受压闭塞 D. 动脉痉挛 E. 静脉石形成

90. 微血栓的主要成分是 A. 红细胞 B. 白细胞 C. 纤维素 D. 血小板 E. 内皮细胞

92. 引起沉箱病的栓塞为 A.血栓栓塞 B. 气体栓塞 C. 羊水栓塞D. 脂肪栓塞 E. 寄生虫虫卵栓塞

93. 炎症水肿的主要原因是 A. 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 B. 静脉压升高 C. 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 D. 淋巴管闭塞E. 肝细胞对醛固酮、抗利尿素的灭活能力降低

94. 下肢静脉内血栓形成后对机体的主要影响是 A. 血栓脱落后引起全身多器官的梗死 B. 血栓脱落后可造成肺动脉主干栓塞,从而引起猝死发 C. 堵塞血管,引起下肢梗死D. 血栓被机化后永久堵塞下肢血管

E. 形成静脉石后造成该静脉的永久性堵塞

95. 下列哪种血栓形成后可诱发引起全身广泛性出血

A. 动脉内延续性血栓 B. 红色血栓 C. 透明血栓 D. 白色血栓 E. 心室附壁血栓

96. 脑动脉发生栓塞,其栓子最可能来自 A. 下肢深静脉血栓 B. 下肢浅静脉血栓C. 盆腔静脉血栓 D. 左心室附壁血栓 E. 门静脉血栓

97. 下列哪种梗死灶常发生化脓 A. 心脏附壁血栓脱落造成的梗死 B. 心肌梗死 C. 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赘生物脱落造成的梗死灶 D. 肺出血性梗死灶 E. 卵巢肿瘤蒂扭转性梗死灶

98. 下列哪个器官的梗死灶为地图形 A. 小肠 B. 脾 C. 肾 D. 肺 E.

99. 下列哪个器官的梗死灶呈节段性 A. 小肠 B. 心脏 C. 脑 D. 卵巢 E. 肝 100. 下列那种病理改变不见于肝淤血时 A. 肝窦扩张 B. 肝细胞萎缩 C. 肝细胞脂肪

变性D 纤维组织增生

1.关于炎症的论述,下列哪项是正确A.炎症反应均对机体有利 B.炎症是一种防御反应 C.任何有机体均可发生炎症D.损伤必然导致炎症 E.炎症是活体组织的损伤反应

3.炎症局部的基本病变是A.变质,渗出,增生 B.变性,坏死,增生 C.炎症介质的释放 D.血管变化及渗出物形成E.局部物质代谢紊乱

4.炎症反应最重要的指征是: A.血管扩张 B.红细胞漏出 C.血浆渗出 D.白细胞游出 E.纤维素渗出

5.最有防御意义的炎症改变是A.炎症介质形成B.分解代谢亢进C.局部酸中毒D.分子浓度增高 E白细胞渗出

7.最常见的致炎因子为A.机械性因子 B.免疫反应 C.物理性因子 D.化学性因子 E.生物性因子

11.炎性水肿时渗出液位于A.关节腔 B.胸膜腔 C.腹膜腔 D.心包腔 E.组织间隙 14.下列哪项关于纤维素性炎症的叙述是正确的A.当出现机化时便引起纤维素性的粘连 B.其好发部位是浆膜、粘膜和肺C.肺的纤维素性炎常引起肺泡壁的破坏 D.假膜与咽部粘膜疏松连接,易脱落E.假膜由胶原纤维、间皮细胞、白细胞和细菌组成

15.假(伪)膜性炎是指:A.皮肤的纤维素性炎 B.皮肤的化脓性炎C.浆膜的纤维素性炎D.粘膜的纤维素性炎 E.浆膜的化脓性炎

17.以中性粒细胞浸润为主的炎症为A.化脓性炎 B.浆液性炎 C.假膜性炎 D.卡他性炎 E.变态反应性炎

18.脓肿最常见的致病菌是A.溶血性链球菌B.绿脓杆菌C.金黄色葡萄球菌 D.白色葡萄球菌 E.草绿色链球菌

19.白细胞向着化学刺激物作定向移动的现象称为:

A.白细胞游出 B.白细胞渗出 C.白细胞吞噬 D.调理素化 E.趋化作用 20.炎症灶中巨噬细胞的主要作用是:A.具有特异性免疫功能 B.形成浆细胞C.吞噬

病原体和组织碎片 D.修复病变的组织E.释放血管活性胺

21.吞噬作用最为活跃的炎症细胞是A.淋巴细胞 B.中性粒细胞C.浆细胞 D.嗜酸性粒细胞 E.肥大细胞

22.过敏性炎症主要出现哪种炎症细胞浸润A.淋巴细胞B.中性粒细胞C.巨噬细胞D.嗜酸性粒细胞 E.浆细胞

23.病毒感染的炎症灶中主要出现哪种炎症细胞A.淋巴细胞B中性粒细胞 C巨噬细胞 D浆细胞E嗜酸性细胞

24.炎症介质的主要作用是使:

A局部氢离子浓度增高B组织分解代谢增强C组织间液渗透压增高D.细胞酶系统障碍E.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

25.肉芽肿性炎症病灶中的主要炎症细胞是:

A.中性粒细胞 B.巨噬细胞C.嗜酸性细胞 D.纤维母细胞 E.淋巴细胞及浆细胞 26.感染性肉芽肿的结构特点是:

A.结缔组织增生形成境界清楚的结节状病灶B.淋巴细胞增生形成境界清楚的结节状病灶

C.上皮样细胞和多核巨细胞形成境界清楚的结节状病灶 D.实质细胞增生形成境界清楚的的结节状病灶

E.粘膜上皮、腺体和结缔组织增生形成的结节状病灶

27.在化脓性炎中,坏死组织的液化分解是由于下列哪一类细胞的存在所致:

A.浸润的巨噬细胞 B浸润的中性粒细胞C.浸润的嗜酸性粒细胞 D.浸润的淋巴细胞 E. 浸润的浆细胞

29.下列哪一种炎症,红、肿、热、痛、功能障碍五大症状都表现得比较明显:

A.各种类型的炎症 B.粘膜的急性炎症 C.浆膜的急性炎症 D.内脏的急性炎症

E.体表的急性炎症

36.以中性粒细胞渗出为主的炎症一般可形成A.假膜性炎 B.浆液性炎C.出血性炎 D.化脓性炎 E.卡他性炎

37.慢性炎症病灶内浸润的炎性细胞主要为:A.嗜酸和嗜碱性白细胞 B.嗜中性粒细胞和浆细胞 C.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 D.淋巴和嗜酸性粒细胞E.嗜中性和嗜酸性粒细胞

38.炎症时白细胞游出后定向移动的主要原因是:A.炎症部位的化学趋化性 B.轴流消失白细胞边集 C.白细胞的阿米巴样运动 D.血管壁的通透性增E.血管内压升高

40.下列哪种变化最能促使血液成份渗出?

A.组织变质崩解 B.淤血,血流缓慢 C.动脉扩张,血流加快D.小动脉短暂痉挛 E.内皮细胞肿胀

42.炎症引起较大范围的组织缺损时,主要通过什么方式进行修复?

A.周围组织增生肥大 B.肉芽组织增生填补 C.巨噬细胞增生 D.缺损周围组织收缩 E.淋巴细胞增生

43.哪种疾病的病变是以变质性炎为主A慢性阑尾炎B肾小球肾炎C急性重型肝炎D大叶性肺炎 E蜂窝织炎

44.下列哪一种疾病的病变是以渗出性炎为主?A.局灶性肺结核 B.肝炎 C.乙型脑炎 D.支气管肺炎 E.急性弥漫性增生性肾炎

45.下列哪一种疾病的病变是以增生性炎为主?A.浸润型肺结核 B. 细菌性痢疾C.肠伤寒 D. 急性肾盂肾炎 E.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1.肿瘤性增生和其它类型的增生最根本的区别是A.增生迅速 D.病因尚不明了B.增生对机体有害 E.以上都不是C.增生细胞分化不成熟

2.下列哪一项不符合肿瘤的特点?A.相对无止境的生长 D.增生过程必须有致瘤因子持续存在

B.生长旺盛 E.不同程度失去分化成熟的能力 C.与机体不协调

3.下列哪一项不符合炎症性增生?

A.反应性增生 D.增生组织能分化成熟B.原因消除后不再增生 E.增生组织基因发生突变C.可见分裂象

4.下列哪一种形态的肿块,癌的可能性最大?A.乳头状 D.蕈状B.肿块大 E.火山口状溃疡C.有较长的蒂

5.肿瘤的大小与下列哪项无关A.肿瘤的良恶性 D.发生部位B.生长时间 E.血液供应C.继发性改变

6.肿瘤的实质是指A.肿瘤的本质D.肿瘤细胞B.肿瘤的异常增生E.结缔组织C.肿瘤组织 8.分化程度高是指A.肿瘤周围有较多的淋巴细胞 D .有较大的异型性B.不容易引起器官的阻塞和破坏 E.高度恶性的肿瘤 C.与起源组织相似

9.下列哪一项属于肿瘤组织结构的异型性 A瘤细胞大小不一 D核畸形,核仁大,核膜增厚B病理性核分裂象 E瘤细胞排列紊乱,失去正常极向C核大、深染,核浆比例增大

10.高分化的恶性肿瘤的主要特征是A.细胞形态和组织结构与起源组织相似 D.手术切除后一般不复发

B.不向周围组织直接蔓延 E.对机体危害程度较轻C.不发生转移

11.判定肿瘤的组织来源,主要根据A.肿瘤的良恶性 D.肿瘤的实质B.肿瘤的生长方式 E.肿瘤的间质C.肿瘤的实质与间质分界是否清楚

12.判定肿瘤的组织来源,主要根 A.肿瘤的颜色D.肿瘤细胞核B.肿瘤的形态 E.肿瘤细胞C.肿瘤的硬度

13.关于未分化癌,下列叙述中哪项正确?

A.由腺上皮发生D.对放射治疗不敏感B.由鳞状上皮发生 E.对化疗不敏感C.由上皮组织发生,缺乏分化状态

14.癌的镜下特点中,错误的一条是A.癌细胞呈巢状分布D.首先从血道转移B.实质与间质分界清楚 E.癌细胞间无网状纤维C.癌细胞有异型性,间质则无

17.诊断恶性肿瘤的主要依据是A.肿瘤的出血坏死D.肿瘤有溃疡形成B.肿瘤呈浸润性生长E.核分裂象多C.肿瘤的异型性

18.含有三个胚层组织成分的肿瘤叫做A.癌肉瘤 D.错构瘤B.混合瘤 E.胚胎癌C.畸胎瘤

19.在肿瘤的命名中,非肿瘤的一组是A.尤文瘤、血管瘤 D.腮腺混合瘤、非霍奇金淋巴瘤B.精原细胞瘤、骨巨细胞瘤E.创伤性神经瘤、室壁瘤C.神经母细胞瘤、视网膜母细胞瘤

20.良、恶性肿瘤的根本区别在于

A.是否致死 D.是否呈浸润性生长B.肿瘤的生长速度 E.有无完整的包膜C.肿瘤细胞的异型性

21.下列哪项是恶性肿瘤诊断的主要依据

A.肿瘤的边界不清 D.肿瘤出血坏死B.肿瘤切除后复发 E.肿瘤突然生长迅速C.肿瘤发生转移

22.良性肿瘤的异型性主要表现在

A.瘤细胞的多形性 D.病理性核分裂象B.瘤细胞核的多形性 E.核浆比例增大C.组织结构的异常

23.下列哪项是诊断恶性肿瘤的主要依据A.核大 D.分裂象B.多核 E.病理性核分裂象C.巨核

25.决定肿瘤组织来源主要根据A肿瘤的异型性D胞浆内细胞器B.膨胀性生长E.胞浆内产物C.细胞核的形态

26.下列哪一项不是真正的肿瘤A.白血病 D.蕈样霉菌病B.霍奇金病 E.神经母细胞瘤C.创伤性神经瘤

27.起源于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称A.cancer D.sarcoma B.carcinoma E.carcinoidC.carcinosarcorma

28.“癌症”是指A.上皮组织来源的恶性肿瘤的总称D.所有恶性肿瘤的总称 B.间叶组织来源的恶性肿瘤的总称E.癌和肉瘤的总称C.所有肿瘤的总称

29.诊断癌的主要依据是A.老年人 D.病理性核分裂象B.浸润性生长 E.癌巢形成C.异型性大

30.关于高分化腺癌,下列叙述中哪项正确?A.癌细胞巢形成腺样结构 D.对放射治疗敏感B.癌巢呈实体条索,无腺腔形成 E.对化学药物治疗敏感.C.恶性程度高

31.关于低分化腺癌,下列叙述中哪项正确?A.癌巢形成腺样结构 D.肉眼呈鱼肉状B.癌巢呈实体条索,无腺腔形成E.癌巢内有癌珠形成C.癌细胞缺乏分化,难于鉴别组织来源

32.肿瘤对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的敏感性取决于A.是否有变性坏死 D.主、间质的比例B.是否有包膜E.发生的部位C.瘤细胞的分化程度

33.肺转移性肝癌是指A.肺癌转移到肝D.肝癌和肺癌互相转移B.肝癌转移到肺 E.肝癌和肺癌同期转移到其它地方C.肝和肺同时发生转移性癌

34.淋巴结癌转移时,癌细胞首先出现在A.副皮质区D.边缘窦B.淋巴滤泡中心E淋巴结的髓质C淋巴结门部

35.淋巴结转移性癌的诊断依据是

A.淋巴结肿大 D.淋巴结滤泡内出现异型细胞B.淋巴结疼痛 E.淋巴结内出现癌巢C.淋巴结变硬

36.肿瘤血道转移的可靠依据是

A.肿瘤细胞侵入静脉D.肿瘤细胞栓塞于远隔器官B.肿瘤细胞侵入动脉 E.肺部见到阴影C.血液中发现瘤细胞

37.左锁骨上淋巴结转移性腺癌的原发部位最可能是A.乳腺 D.胃B.甲状腺 E.肝脏C.食管

38.下列哪一种癌最易发生血道转移?A.胃癌 D.胃癌B.子宫颈癌 E.绒毛膜细胞癌 C.肠癌

41.肺癌一般不转移到A.脑 D.肾B.骨 E.心C.肝

44.交界性肿瘤是指 A.位于一种组织和另一种组织的交界处 D.介于良恶性肿瘤之间的肿瘤

B.位于两个器官的交界处 E.同时有内、外胚层的组织C.介于上皮与间叶组织之间的良恶性肿瘤

45.非典型增生是指 A.恶性肿瘤在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形态B.良性上皮肿瘤恶变时的一种过渡

C.粘膜上皮因异常增生而出现一定程度的异型性,有的可发展为癌

D.粘膜上皮增生时转化成其它类型的组织E.上皮组织在增生修复过程中出现形态的改变现象

46.与癌前病变无关的描述是:A.如不及时冶愈有可能转变为癌D.适应性反应 B.癌前病变可分为遗传性和获得性E.细胞形态可有异型性C.演变为癌的时间较长 47.属于上皮来源的良性肿瘤是

A.霍奇金病 D.纤维肉瘤B.淋巴瘤 E.皮肤乳头状瘤 C.肠腺癌

48.不属于上皮来源的良性肿瘤是 A.肠腺瘤 D.甲状腺腺瘤B.皮肤乳头状瘤 E.乳腺纤维腺瘤C.乳腺瘤

49.高分化鳞癌中最典型的特征是A.细胞分裂象少 D.网状纤维围绕癌巢 B.形成癌巢E.实质与间质分界清楚C.出现角化珠

50.不属于间叶来源的良性肿瘤是A.淋巴瘤 D.平滑肌瘤B.脂肪瘤E.纤维瘤C.骨瘤 51.不属于间叶来源的恶性肿瘤是A.纤维肉瘤D.脂肪肉瘤B.平滑肌肉瘤 E.畸胎瘤C.淋巴瘤

52.诊断肉瘤的主要依据是A.青年人D.无包膜

B.肺部转移E.瘤细胞弥漫分布,与间质分界不清C.异型性大,分裂象

53.下列哪一项不符合肉瘤的典型特征A.多形性 D.淋巴管侵袭B.血管侵袭 E.远处转移C.间叶来源

55.诊断肿瘤最可靠的方法是A.CT检查D.脱落细胞学检查B.X线透视 E.活组织检查C.超声波检查

56.以下疾病中不易发生癌变的是A.交界痣D.萎缩性胃炎B.结肠多发性腺瘤 E.十二指肠溃疡C.隐睾

57.良性肿瘤对机体的影响主要取决于A.肿瘤生长时间的长短 D.肿瘤生长的部位 B.肿瘤的大小 E.肿瘤继发性改变C.肿瘤的组织来源

58.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肿瘤的继发性改变A.粘液样变D.恶性变B.玻璃样变E.钙化 C.囊性变

59.哪项属恶性肿瘤?A.黑痣 D.间变性肿瘤B.软骨母细胞瘤 E.伴非典型增生的良性肿瘤C.横纹肌母细胞瘤

63.下列哪一项不符合硬癌的特征?A.发生于柱状上皮或腺上皮D.可弥漫生长,不形成明显肿块

B.癌巢呈实体性,无腺腔形成 E.分化较高,转移少C.癌巢小而少,间质多 64.下列哪一项不符合横纹肌肉瘤的特征?A.多见于青少年和成人D.结节状 B.切面呈鱼肉状 E.仅发生于有横纹肌处C.血道转移

67.哪项最符合畸胎瘤的特征A.良性肿瘤D.由三个胚叶组成B.囊腔形成 E.不发生转移C.发生于卵巢和睾丸

68.乳腺纤维腺瘤的特征是A.呈分叶状外观D.由腺上皮及纤维组织构成 B.包膜不完整,切除后易复发E.瘤实质的腺腔形成不明显C.易发生恶变

70.诊断子宫绒毛膜细胞癌最可靠的依据是A.镜下可见水肿的绒毛B.破坏子宫肌层C.常出血、坏死,形成暗红色结节D.常形成广泛转移E.由具有异型性的细胞滋养层细胞及合

体滋养层细胞构成

75.除下列哪一种外都是致癌物质?A.砷D.镉B.金E.镍C.铬

77.典型的恶性肿瘤自然生长史可以分成几个阶段,其中描述正确的是﹡

A.转化细胞的克隆性增生→局部浸润→远处转移B.细胞的恶性转化→局部浸润→远处转移

C.细胞的恶性转化→转化细胞的克隆性增生→局部浸润→远处转移D.转化细胞的克隆性增生→细胞的恶性转化→局部浸润→远处转移 E.转化细胞的克隆性增生→远处转移→局部浸润

78.肿瘤的生长分数是指肿瘤细胞群体中处于A.复制阶段(S+G2)的细胞比例 D.合成前、后期(G1+G2)的细胞比例

B.合成前期(G1期)的细胞比例 E.合成期(S期)的细胞比例C.有丝分裂期(M期)的细胞比例

85.下列哪项不是恶性肿瘤?A.精原细胞瘤 D.肾胚胎瘤B.囊性畸胎瘤 E.无性细胞瘤C.卵黄囊瘤

1.对动脉粥样硬化的粥样斑块描述错误的是:A、有胆固醇结晶B、有钙盐沉积C、有坏死物D、有肉芽组织

E、该处中膜平滑肌细胞肥大增生

2.心肌梗死多发生在A、左心室前壁B、右心室前壁C、左心房D、右心房E、室间隔后1/3

3.WHO建议每日每人摄盐量应控制在何种水平,可起到预防高血压作用A、小于13克B、小于10克

C、小于8克D、小于5克E、小于3克

4.风湿细胞的来源是A、组织细胞B、心肌细胞C、血管内皮细胞D、淋巴细胞E、纤维母细胞

5.SBE疣状赘生物脱落形成的栓子多栓塞下列哪种器官A、肾B、脾C、心D、脑E、下肢

6.X线检查风湿病患者的心脏呈“梨形”的心瓣膜病是A、二尖瓣关闭不全B、二尖瓣狭窄

C、主动脉瓣狭窄D、主动脉瓣关闭不全E、二尖瓣狭窄并关闭不全

7.心肌间质有大量淋巴细胞浸润的心脏病是A、风湿性心内膜炎B、病毒性心肌炎C、孤立性心肌炎

D、细菌性心肌炎E、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

8.与动脉粥样硬化有关的疾病是A高血压B风湿性心脏病C扩张性心肌病D肥厚性心肌病E、限制性心肌病

9.下列对原发性高血压肾脏病变描写错误的是A、部分肾小球肥大,所属肾小管扩张B、部分肾小球纤维化,所属肾小管萎缩C、入球细动脉玻璃样变性D、间质结缔组织增生,淋巴细胞浸润E、肾小球囊内形成大量新月体

10.下列何种血清酶升高对心肌梗死的诊断有较大的参考意义A、GOT B、GPT C、CPK D、LDH E、GOT+GPT

11.对动脉粥样硬化的描述,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A、动脉粥样硬化主要累及大、中动脉

B、吸烟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之C、动脉粥样硬化多见于中、老年人

D、女性在绝经前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率高于同龄组男性E、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处易合并血栓形成

12.下列哪种细胞最早迁入内膜,形成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病变?A、平滑肌细胞B、淋巴细胞

C、嗜中性粒细胞D、嗜碱性粒细胞E、单核细胞

13.下列哪种病变不见于动脉粥样硬化?A、血栓形成B、玻璃样变C、纤维蛋白样坏

死D、钙化E、出血

14.于动脉粥样硬化性固缩肾的记述中哪一项是错误的?A、常引起肾功能不全B、可引起肾血管性高血压

C、肾动脉粥样硬化合并血栓形成D、引起肾动脉开口处或主干近侧端狭窄E、肾脏出现较大的凹陷性瘢痕

15.良性高血压时造成血压升高的主要病变是A、脑细动脉纤维蛋白样坏死B、颗粒性固缩肾

C、全身细动脉硬化D、左心室肥大E、重要器官肌型动脉中膜及内膜增厚

16.恶性高血压患者发生尿毒症的主要原因是B、肾间质出血C、肾小动脉增生性动脉内膜炎

D、肾细动脉纤维蛋白样坏死E、肾小管坏死

17.关于高血压的记述中,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A、常引起下肢坏疽B、恶性高血压可见到细动脉纤维蛋白样坏死

C、晚期引起颗粒性固缩肾D、脑出血是本病的主要致死原因E、常引起左心室肥大 18.高血压性心脏病代偿期的主要特征是A、左心室向心性肥大B、左心室扩张C、左心房扩张

D、弥漫性心肌纤维化E、右心室肥大

19.风湿病最具有诊断意义的病变是A、心瓣膜纤维组织增生B、心外膜纤维蛋白性渗出

C、Aschoff小体形成D、胶原纤维的纤维蛋白样坏死E、心肌间质的粘液样变性 20.下列风湿性病变中哪一项对机体危害最大?A、反复发作的风湿性心包炎B、风湿性皮下结节

C、反复发作的风湿性心内膜炎D、反复发作的风湿性关节炎E、风湿性动脉炎

24.二尖瓣关闭不全与狭窄的心脏病变不同之处是A、左心室萎缩B、右心室肥大C、左心室肥大

D、右心房肥大E、左心房肥大

26.下列关于慢性风湿性心瓣膜病的病变,哪一项是正确的?A、主动脉瓣环扩大 B、腱索断裂C、瓣膜穿孔D、瓣膜增厚、卷曲、缩短E、易并发动脉性栓塞 27.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赘生物中,不具有的成分是A、大量嗜中性粒细胞 B、细菌菌落C、纤维蛋白D、坏死组织E、多量肉芽组织

28.关于主动脉瓣口狭窄的描述中,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A、水冲脉B、右心室肥大、扩张

C、主动脉瓣区吹风样收缩期杂音D、左心室肥大E、心绞痛 29.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最常受累的冠状血管是

A、右冠状动脉主干B、左冠状动脉旋支C、左冠状动脉主干D、右冠状动脉后降支E、左冠状动脉前降支

30.引起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的最常见原因是A、冠状动脉痉挛B、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C、梅毒性冠状动脉炎D、高安动脉炎E、梅毒性主动脉炎所致的冠状动脉狭窄 31.高血压时左心室壁肌肥厚是由下列哪种因素引起?A、再生B、化生C、代偿D、增生E、肉芽组织

33.下列哪一项不属于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的病变?A、槟榔肝 B、肺褐色硬化C、左心室肥大扩张D、淤血性脾肿大E、下肢浮肿

37.引起透壁性心肌梗死的最主要的常见原因是A、冠状动脉痉B、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基础上增加心脏负荷

C、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并血栓形成D、冠状动脉栓塞E、梅毒性主动脉炎导致的冠状动脉口闭塞

38.符合扩张性心肌病的病变是什么?A、室间隔不匀称性肥厚

B、心尖肥厚C、心肌间质纤维化D、不伴有附壁血栓形成E、心肌细胞异常肥大,排列方向紊乱

39.肥厚性心肌病的病变特点是A、心肌细胞异常肥大,排列方向紊乱B、常有附壁血栓形成

C、心尖变薄,呈钝圆形D、弥漫性间质纤维化E、室间隔无明显改变

40.心内膜下心肌梗死的并发症是A、室壁瘤B、绒毛心C、附壁血栓形成D、心壁破裂E、形成心瓣膜病

41.下列关于慢性心瓣膜病描述错误的是A瓣膜口狭窄和关闭不全可同时存在B多由风湿性心内膜炎引起

C二尖瓣最常受累其次是主动脉瓣D病变不会同时累及两个以上的瓣膜E风湿病极少累及肺动脉瓣和三尖瓣

42.不伴有血压升高的疾病是A、肥厚性心肌病B、慢性肾小球肾炎 C、肾盂肾炎D、嗜铬细胞瘤E、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43.高血压脑出血最常见的部位是A、大脑B、小脑C、丘脑D、桥脑E、基底节 46.下列哪种病变一般不见于风湿性心瓣膜病?A、瓣膜增厚、变硬B、瓣膜断裂、穿孔

C、瓣叶间相互粘D、瓣膜口缩小E、乳头肌短缩

47.导致慢性风湿性心瓣膜病常见的联合瓣膜损害是A、三尖瓣、主动脉瓣及二尖瓣 B、三尖瓣和二尖瓣C、二尖瓣和主动脉瓣D、肺动脉瓣和主动脉瓣E、主动脉瓣和三尖瓣

48心脏破裂很可能发生于A心肌梗死B病毒性心肌炎C感染性心内膜炎D风湿性心内膜炎E高血压性心脏病

49.McCallum斑位于A、右心室B、左心室C、右心房D、左心房E、右心耳 1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咳痰的病变基础是A、支气管壁充血、水肿B、支气管粘膜上皮细胞变性、坏死

C、腺体肥大、增生,浆液腺粘液腺化生D、支气管壁纤维组织增生E、平滑肌束断裂、软骨萎缩

3.导致慢性不可逆性气道阻塞的肺疾病是A、慢性支气管炎B、大叶性肺炎C、支原体肺炎

D、硅肺E、病毒性肺炎

4.常有呼吸道粘膜上皮细胞鳞状化生的肺疾病是A、大叶性肺炎B、慢性支气管炎 C、支气管哮喘D、肺气肿E、小叶性肺炎

5.慢性支气管炎管壁浸润的炎细胞主要是A、嗜中性粒细胞B、嗜酸性粒细胞C、淋巴细胞

D、嗜碱性粒细胞E、巨噬细胞

6.使支气管壁平滑肌细胞增生、肥大的肺疾病是A、慢性支气管炎B、支气管哮喘C、支气管扩张

D、大叶性肺炎E、硅肺

7.对支气管哮喘描述正确的是A、管壁的嗜酸性粒细胞浸润B、管壁的嗜中性粒细胞浸润

C、是肺的化脓性炎症D、管壁平滑肌细胞萎缩E、发作时常表现为吸气性呼吸困难 8.引起支气管扩张最重要的病变基础是A、支气管相关淋巴组织显著增生B、支气管壁因炎症遭到破坏

C、肺不张D、肺纤维化E、肺实变

9.慢性支气管炎最常见的并发症是A、肺炎B、肺脓肿C、肺气肿和肺心病D、肺结

核E、支气管扩张

10.引起肺气肿最重要的原因是A、吸烟B、小气道感染C、尘肺D、慢性阻塞性细支气管炎E、空气污染

11与α1-抗胰蛋白酶缺乏有关的肺气肿类型是A、腺泡中央型B、全腺泡型C、腺泡周围型D、代偿性肺气肿E、肺大泡

13.支气管扩张的特征性病变是A、合并肺气肿B、支气管呈圆柱状或囊状扩张 C、粘膜上皮细胞鳞状化生D、支气管壁淋巴细胞浸润E、肺广泛纤维化

14.鼻咽癌最常见于鼻咽A、外侧壁B、顶部C、前壁D、咽隐窝E、前壁和咽隐窝 15.鼻咽癌最常见的组织学类型是A、大圆细胞癌B、高分化鳞癌C、低分化鳞癌D、腺癌E、未分化癌

16.鼻咽癌最常转移的部位是A、肝B、肺C、骨D、同侧颈淋巴结E、对侧颈淋巴结 17.能反映大叶性肺炎本质的病变是A、累及整个肺大叶的炎症B、肺泡的纤维蛋白性炎症

C、病变从肺泡开始D、肺肉质变E、肺的出血性炎

18.对大叶性肺炎合并症描述错误是A、肺脓肿B、肺褐色硬化C、败血症D、脓胸E、肺肉质变

19.对小叶性肺炎病变描写错误的是A、病变起始于肺泡B、病变起始于细支气管 C以细支气管为中心的化脓性炎症D、病灶大小不等,直径多在0.5-1.0cmE、病灶中央常见发炎的细支气管

20.下列哪项不符合小叶性肺炎A、多发生在儿童及年老体弱者B多数患者为其它疾病的合并症

C支气管壁破坏较为严重,易合并支气管扩张D可累及整个肺大叶E病变以肺小叶为单位,呈灶状散在分布

22.不符合大叶性肺炎灰色肝样变期的形态特点是A、病变肺叶仍肿胀B、切面呈颗粒状C、肺泡腔内充满大量嗜中性粒细胞和纤维蛋白性渗出物D、肺泡壁毛细血管扩张充血E、胸膜表面可有纤维蛋白性渗出

23.大叶性肺炎患者出现明显紫绀等缺氧症状时,提示病变处于何期?A、充血水肿期B、红色肝样变期

C、灰色肝样变期D、溶解消解期E、合并肺肉质变时

24.与肺肉质变关系最密切的因素是A、肺泡腔内有大量红细胞B、细菌毒力过强 C、单核细胞渗出过多D、嗜中性粒细胞渗出过少E、病程太长

26.肺瘢痕癌在组织学上多数为A、鳞癌B、小细胞未分化癌C、类癌D、腺癌E、大细胞未分化癌

27.肺鳞癌起源于A、肺泡上皮细胞B、大支气管粘膜上皮细胞

C、支气管壁腺体上皮细胞D、细支气管上皮细胞E、支气管壁嗜银细胞

28.引起肺心病最常见的原因有A肺硅沉着症B肺结核C支气管扩张D支气管哮喘E、慢性支气管炎伴肺气肿

29.肺硅沉着症最早期的病变出现在A、两肺上叶B、两肺下叶C、右肺中叶D、肺门淋巴结E、胸膜

30.因慢性支气管炎所致的肺气肿的类型是A、代偿性肺气肿B、老年性肺气肿 C、肺大泡D、全腺泡型肺气肿E、腺泡中央型肺气肿

35.呈肺炎样外观的肺癌类型是A、腺癌B、瘢痕癌C、小细胞癌D、粘液癌E、细支气管肺泡细胞癌

36.可能来源于Ⅱ型肺泡上皮细胞的肺癌是A、细支气管肺泡细胞癌B、大细胞癌C、小细胞癌D腺癌E鳞癌

37.肺癌的淋巴道转移最早的部位是A、纵隔淋巴结B、颈部淋巴结C、锁骨上淋巴结

D、支气管肺门淋巴结

E、腋窝淋巴结

40.致病力最强的二氧化硅粉尘微粒的直径是A、D>5μm B、D>3μm C、D>4μm D、D<2μm E、D>10μm

42.构成细胞性硅结节的细胞A、纤维母细胞B、吞噬硅尘的巨噬细胞 C、吞噬硅尘的嗜中性粒细胞D、血管内皮细胞E、淋巴细胞

43.确诊支原体肺炎的根据是A、多为儿童和青年B、起病急,剧烈的干性咳嗽 C、病变表现为间质性炎症D、肺泡壁内无渗出物E、痰、鼻分泌物的病原体培养阳性 44.对病毒性肺炎描写错误的是A、是上呼吸道病毒感染向下蔓延所致B炎症从支气管、细支气管开始沿肺间质发展C、肺泡腔内可出现脓性渗出物D、肺组织可出现灶性坏死E多核巨细胞内可查见病毒包函体

45.易形成透明膜的肺炎是A、麻疹病毒性肺炎B、百日咳性肺炎C、支原体肺炎D、小叶性肺炎

E、呼吸道合胞病毒性肺炎

46.诊断病毒性肺炎的主要依据是A、病毒包函体B、病变在肺间质

C、透明膜形成D、肺间质淋巴细胞浸润E、支气管和肺泡上皮增生形成多核巨细胞 47.对麻疹性病毒性肺炎描写错误的是A、多核巨噬细胞是由巨噬细胞互相融合而成 B、肺泡腔内出现浆液性纤维蛋白性渗出物C、肺泡腔内表面形成透明膜 D、上皮细胞胞浆或胞核内可见病毒包函体E、有巨细胞肺炎之称

49.下列哪项不符合小细胞性肺癌的特点A多发生于肺周边部B、细胞小、排列密集,由结缔组织加以分割

C、分化程度低,恶性度高D、部分肿瘤细胞浆内有神经内分泌颗粒E、起源于Kultschitsky细胞

50.对硅肺描写正确的是A、吸入SiO2尘粒越大,密度越高,致病力越强B早期病变出现于两肺下叶和背侧

C、早期硅结节是一种肉芽肿性病变D、硅肺性空洞是合并结核病的结果E、根据肺缩小程度决定硅肺分期

1、慢性胃炎是:A. 细菌引起的胃粘膜的一种特异性炎症B. 病毒引起的胃粘膜的一种特异性炎症

C. 支原体引起的胃粘膜的一种特异性炎症D. 病原微生物引起的胃粘膜的一种非特异性炎症

E. 不同原因引起的胃粘膜的一种非特异性炎症

2、关于萎缩性胃炎的病因,下列哪项错误:A.B型与自身免疫无关 B.A型与自身免疫有关

C.B型血中有内因子抗体 D.A型血中有壁细胞抗体E.A型、B型胃粘膜病变基本一致

3、胃溃疡病变最多见的部位是:A.大弯近幽门部 B.小弯近幽门部 C.小弯区近贲门部 D.小弯角切迹部 E.贲门

4、十二指肠溃疡病溃疡最多见的部位是A球部B降部C降部前壁或后壁D升部前壁和后壁E.与空肠相连处

5、关于溃疡底部的结构,下列哪项不正确:A.渗出层 B.坏死层 C.肉芽肿层 D.瘢痕层E.肉芽组织层

6病毒性肝炎的基本病变中,肝细胞最常见的变性是A脂肪变性 B嗜酸性变C胆色素沉积 D细胞水肿E干酪样坏死 7、下列哪项是急性重症肝炎的相对特征性病变:A.肝细胞变性广泛

B.肝细胞结节状再生C.肝细胞大片状坏死 D.肝细胞碎片状坏死E.肝细胞点状坏死

8、急性普通型肝炎肝细胞常见而普遍的病变是:A.坏死 B.变性 C.再生 D.萎缩E.化生

9、大肠癌的最好发部位是:A.回盲部 B.升结肠 C.降结肠 D.乙状结肠 E.直肠

10、早期胃癌是指:A仅限于粘膜下层以内 B仅限于肌层以内C仅限于浆膜以内 D仅限于局部淋巴结转移

E.仅限于扩散至邻近器官 11、关于中晚期食管癌的肉眼类型,下列哪项错误:A.绒毛型

B.髓质型 C.溃疡型 D.缩窄型 E.蕈伞型

12、既有肝细胞的大片坏死,又有肝细胞的结节状再生是下列哪型肝炎:A.轻度慢性肝炎

B.急性重型 C.亚急性重型 D.急性普通型E.中度慢性肝炎

13、有关溃疡病的合并症,下列哪项错误:A恶变 B出血 C幽门狭窄 D穿孔 E 中风

14、进展期胃癌的肉眼类型,下列哪项不正确:A息肉型 B缩窄型 C溃疡型 D浸润型 E 蕈伞型

15、我国门脉性肝硬化的原因主要是:A慢性酒精中毒 B病毒性肝炎C营养缺乏D砷中毒E 四氯化碳中毒

16哪项属于门脉性肝硬变的病变特点A假小叶大小不等B纤维间隔较宽C炎细胞浸润明显 D假小叶大小相仿E 碎片状坏死

17、与坏死后肝硬变相比,下列哪项是门脉性肝硬变常见的特点:A肝功能障碍 B上消化道大出血

C合并胆管上皮癌 D合并肝细胞肝癌E 病程相对较长

18、有关食管癌的组织类型,下列哪项最多见:A腺癌 B类癌 C鳞癌 D

未分化癌E 腺鳞癌

19、关于胃癌的发生,下列哪项错误:A来源于胃腺颈部的干细胞 B与肠上皮化生有关

C与假幽门腺化生关系密切 D与非典型增生有关E 来源于胃小凹底部的干细胞

20、关于十二指肠溃疡病变,下列哪项错误:A大而深 B通常一个 C多为圆形 D球部前壁多见 E 球部后壁亦常见

21、上消化道大量出血最常见的原因是:A慢性浅表性胃炎B慢性萎缩性胃炎 C革囊胃 D溃疡病E 巨大肥厚性胃炎

22、食道癌最好发的部位是:A上段 B下段 C中段 D起始部 E 未端

23、乙型肝炎病毒毒力一样,但免疫反应过强的人易发生:A不发病,仅为病毒携带者 B急性普通性肝炎C轻度慢性普通性肝炎 D中度慢性普通性肝炎E 重型肝炎

24碎片状坏死发生的部位是A肝小叶中央静脉B肝小叶周边界板区 C肝小叶中间区 D肾皮质区 E肾髓质区

25、一患者起病急,病情进展迅速,肝体积显著缩小,色黄,质地柔软,镜下肝细胞广泛大片坏死,有多量单个核炎细胞浸润,应诊断为:A急性普通性肝炎 B轻度慢性普通性肝炎 C中度慢性普通性肝炎 D重度慢性普通性肝炎 E急性重型肝炎

1、哪项是结核病最重要的传播途径A消化道传播B、呼吸道传播C、泌尿道传播D、血道传播E以上都不是3、关于结核病的渗出性病变,下列哪项描述是错误的A、出现于结核性炎症的早期B、出现于病变转向恶化时C、细菌量多毒力强时D、人体免疫反应较强时E、好发于肺浆膜处

4、临床上最常见的活动性继发性肺结核是 A、局灶型肺结B、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 C、浸润型肺结核 D、干酪型肺结核 E、结核球

5、开放性愈合出现于A浸润型肺结核 B局灶型肺结核 C原发型肺结核 D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 E、结核球 7、关于结核性胸膜炎,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主要是经血道播散所致 B、儿童多见C、病变以脑底最轻

D、常是全身粟粒性结核病的一部分 E、可引起脑积水

8、淋巴结结核最常见A颌下淋巴结 B支气管旁淋巴结C肠系膜淋巴结D颈部淋巴结 E、腹股沟淋巴

9、脊椎结核多见于 A、第8胸椎至第10胸椎 B、第10胸椎至第2腰椎 C、颈椎

D、第6胸椎至第8胸椎 E、第4胸椎至第6胸椎

10、伤寒杆菌引起的炎症反应特点是 A 纤维母细胞增生为主 B、 病灶内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

C、 病灶内无中性粒细胞浸润 D、 淋巴细胞浸润为主 E、 浆细胞浸润为主 11、下列哪项是梅毒的特征性病变 A、 Charcot-Leyden结晶 B、 Hoeppli现象 C、 树胶样肿 D、 异物肉芽肿 E、 象皮肿

12、梅毒患者猝死的主要原因 A败血症 B梅毒性主动脉瘤破裂C 、DIC D、主动脉瓣狭窄E硬性下疳

13、AIDS发病的关键环节是A、 CD8+细胞的大量破坏B、 CD4+T细胞大量破坏C、 NK细胞的大量破坏

D、 单核细胞的大量减少 E、白细胞大量减少

15、下列哪一个是曲菌病的最常受累器官 A、心 B、脑 C、肾 D、眼眶 E、 肺

16、隐球菌病最常累及A、 消化系统B、 中枢神经系统C、 泌尿系统D、 心血管系统E、 呼吸系统

17、无黄疸钩端螺旋体病的常见死亡原因是A、肝功能衰竭B、肺出血C肾功能衰竭D心肌炎E 脑出血

18、结核结节中的上皮样细胞来源于A、 支气管上皮细胞B、 巨噬细胞C、 间叶细胞

D、 成纤维细胞 E、 肺泡上皮细胞

19、原发性肺结核病的病理特征是A、 急性空洞形成 B、 慢性厚壁空洞形成 C、 造成血道播散

D、 原发综合征形成 E、 造成支气管播散

20、下列哪一型肺结核临床上患者病情危重A、 原发性肺结核B、 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

C、 浸润型肺结核 D、 结核瘤 E、 干酪性肺炎

21、绝大多数肠结核继发于A、 局灶型肺结核 B、 原发性肺结核 C、 活动性空洞型肺结核病

D、 结核球 E、 结核性腹膜炎

22、麻风是由麻风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它侵犯的部位主要是

A、 皮肤和周围神经B、 关节C、中枢神经系统D、 全身结缔组织 E、 心血管系统 23、伤寒肠道病变以下列哪一部位的淋巴组织病变最为常见和明显 A、 空肠下段 B、 回肠下段 C、 盲肠 D、 直肠 E、 乙状结肠 24、树胶样肿见于A、 血吸虫病B、 梅毒C、 尖锐湿疣D、 AIDS E、 麻风

1. 适应在形态上一般表现为 萎缩、 肥大、增生 、 化生 。损伤主要有 可逆性 和 不可逆性两种。

2. 病理性萎缩主要包括 营养不良性 、 压迫性 、 ③失用性 、 ④去神经性 和 ⑤内分泌性 等五种类型。肥大主要有 ⑥ 代偿性 和 ⑦内分泌性 两种。

3. 增生是 ①细胞有丝分裂活跃 的结果,通常受到 ②增殖基因、凋亡基因、激素 和 ③肽类生长因子 的调控。

4. 增生是指 ①细胞数量增多 ,肥大是指 ②细胞体积增大 ,两者可 ③ ,也可 ④ 。

5. 化生是指 ①细胞类型的变化 ,常见的类型有 ② 鳞化 、 ③肠上皮化生 和 幽门腺化生 。

6. 细胞损伤的机制主要有 细胞膜的破坏 、 活性氧类物质的损伤 、 细胞质内高游离钙的损伤 、 缺氧的损伤 、 化学性损伤 和 遗传变异 等几方面。

7. 受损伤细胞首先呈现 生化代谢 变化,继而出现 组织化学 和 超微结构 变化,然后再出现 光镜下 和 肉眼 可见的形态学变化。

8. 细胞水肿或称 水变性 ,系因 线粒体 受损 ATP ③ 生成减少、细胞膜 钠钾离子泵 功能障碍而导致 细胞 内 钠离子 和 水 的过多积聚。病变初期,细胞 ⑧线粒体 和 内质网 ⑨ 肿胀,形成光镜下细胞 ⑩质 内出现的 红染颗粒 状物。

9. 玻璃样变又称 透明变 ,指 细胞内 或 间质 中出现均质、嗜伊红半透明状 蛋白质 蓄集,可发生在 细胞内 、 纤维结缔组织 和 细动脉壁 。

10. 病理性钙化主要有 营养不良性 和 转移性 两种,前者体内钙磷代谢 正常 ,多见于 结核病 和 血栓 ;后者钙磷代谢 失调 ,主要见于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和 维生素D摄入过多 。

11. 细胞 核 的变化是细胞坏死的主要标志,表现为、 核固缩 和核碎裂 。核溶解 12. 纤维素样坏死是发生在 结缔组织 和小血管壁 的常见坏死方式,病变部位形成 细

丝状 、颗粒状 、或 小条块状 无结构物质,染色性质状似 纤维素 。多见于 风湿病 、 结节性多动脉炎 及 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 等疾病。

13. 生长 细胞、 发育 细胞、 老化 细胞和死亡细胞是相互过渡,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 ④ 与 ⑤ 变化是大多数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基础性病理变化。

14. 发生在实质细胞的变性主要有 细胞水肿① 和 脂肪变② ,发生在间叶组织的主要有 玻璃样变 ③ 、 淀粉样变 ④ 和 黏液样变 ⑤ 。

15. 坏死的主要类型有凝固性坏死 、 液化性坏死 和 纤维素样坏死 。坏死的结局包括 急性炎症反应 、 溶解吸收 、 分离排除 、 机化与包裹 和 钙化 。

16. 肝细胞脂肪变的机制包括 肝细胞质内脂肪酸增多 ① 、 甘油三酯合成过多 ② 和 ③脂蛋白、载脂蛋白减少 。

17. 凋亡又称 程序性细胞死亡 ,是一种形态和生化特征上都有别于 坏死 的细胞 主动 性死亡方式,它的发生与细胞 调节有关,它的主要形态特点是形成 凋亡小体 。凋亡多发生在 ⑥ 或 ⑦ 细胞,不引起周围组织炎症反应 ,也不诱发周围细胞的增生修复。可发生在 ⑩ 状态下,也可见于某些 11 情况。

1. 修复的过程主要有两种形式: 再生 和 瘢痕修复 ,前者又包括 病理性 和 生理性 两类。

2. 不稳定细胞在生理情况下能及时从细胞周期的 期进入 ② 期,主要有 表皮细胞③ 、④ 淋巴细胞 、 造血细胞 ⑤ 等;稳定细胞在生理情况下处于细胞周期的 静止 期,若同类细胞死亡则可重新进入细胞增殖周期而再生修复,主要有 肝细胞 、 胰细胞 、 内分泌腺细胞等;永久性细胞主要有 神经细胞 ⑩ 、 骨骼肌细胞 11 和 心肌细胞 等。

3. 单个细胞再生增殖受到基因活化与表达的调控,这些基因包括 ① 和 ② 等。同时,细胞再生还受到 ③ 、 ④ 、 ⑤ 等因素的调控,是 ⑥ 和 ⑦ 细胞再生的两种机制动态消长的结果。

4. 肉芽组织的主要成分有 新生的毛细血管 和 增生的成纤维细胞 ,常伴有多

少不等的 炎性细胞浸润 。

5. 肉芽组织的主要功能有:抗感染保护创面 、 填补创口及其他组织缺损和 机化或包裹坏死、血栓、炎性渗出物及其他异物 。

6. 创伤愈合主要表现为 组织的再生、 肉牙组织增生和 瘢痕形成 。

7. 创伤愈合的基本过程有 伤口的早期变化、 伤口收缩、肉牙组织增生和 瘢痕形成 表皮及其他组织再生 。

8. 影响创伤愈合的全身和局部因素有 营养 、年龄 、感染与异物 、 局部血液循环 、 神经支配 、 电离辐射

9. 骨折愈合的基本过程是 血肿形成 、 纤维性骨痂形成 、 骨性骨痂形成 和 骨痂改建或再塑 。

10. 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有 、 ② 、 ③ 和 ④ 。 11. 创伤愈合的类型主要有 一期愈合 和 二期愈合 。 1. 局部血容量异常 包括 ① 和 ② 。 2. 局部充血可分为 ① 和 ② 两类。

3. 病理性动脉充血包括 ① 、 ② 和 ③ 。

4. 动脉性充血的主要表现是 ① 和 ② 扩张,血管内充满 ③ 。 5. 引起淤血的主要原因有 ① 、 ② 、 ③ 及 ④ 。 6. 淤血的基本形态特征是 ① 扩张,血管内充满 ② 。 7. 淤血时,局部组织和器官体积 ①,颜色 ② ,代谢和功能 ③ , 温度 ④ 。

8. 长时间的淤血,可引起 ① 、 ② 和 ③ 等后果。

9. 急性肺淤血多见于 ① 患者,镜下,肺泡壁 ② 扩张充血,肺泡腔内可有

③ 、 ④ 和 ⑤ 。

10. 血栓形成的条件有 ① 、 ② 和 ③ 。

11. 血栓的形成过程主要经过 ① 、 ② 和 ③ 3个阶段。 12. 血栓的转归有 ① 、 ② 和 ③ 。

13. 血栓对机体产生不利的影响有 ① 、 ② 、 ③ 和 ④ 。

14. 来自右心和体循环静脉内的栓子,可引起 ① 栓塞。

15. 来自左心和体循环动脉内的栓子, 常栓塞于 ① 、 ② 、 ③ 及 ④ 等处。

16. 来自门静脉的栓子,可引起 ① 栓塞。

17. 栓塞的常见类型有 ① 、 ② 、 ③ 和其它栓塞。 18. 气体栓塞包括 ① 和 ② 。

19. 局部组织由血管阻断,引起的坏死,称为 ① 。多数是由 ② 阻塞而又不能建立 ③ 所致。

20. 梗死的原因有 ① 、 ② 、 ③ 和 ④ 。 21. 梗死形成与 ① 、 ② 、 和 ③ 有关。 22. 梗死可分为 ① 和 ② 两类。 23. 出血性梗死常发生在 ① 、 ② 等脏器。

24. 出血性梗死除动脉阻塞外,尚须有 ① 和 ② 等条件。

25. 肺出血性梗死多发生在 ① 的基础上,再有肺动脉分支阻塞时。梗死区常位于 ② ,突出于 ③ 。

26. 肠出血性梗死常发生在 ① 、 ② 和 ③ 时。

27. 出血的类型有 ① 和 ② 。

1.具有 ① 系统的 ② 组织对损伤因子所发生的 ③ 反应称 为炎症。

2.炎症的基本病理变化包括 ① 、 ② 和 ③ 。 3.炎症局部组织发生的 ① 、 ② 称为变质。 4.炎性水肿指渗出液位于 ① ,炎性积液指渗出液位 于 ② 。

5.炎症局部增生的成分包括 ① 、 ② 、 ③ 。

6.体表急性炎症的典型局部表现包括 ① 、 ② 、 ③ 、 ④ 和 ⑤ 。

7.炎症常见的全身反应有 ① 、 ② 。 11.纤维素渗出过多可造成组织 ① 和 ② 。 12.白细胞渗出过程 ① 、 ② 和 ③ 。

13.游出的白细胞在炎症灶局部发挥 ① 作用和 ② 作用 并可引起 ③ 。

14、浆液性炎是以 ① 渗出为其特征,好发于 ② 、 ③ 和处。

15.化脓性炎症可分为: ① , ② 和 ③ 三种类型。 16.纤维素性炎是以 ① 渗出为其特征,好发于 ② 、 ③ 和 ④ 等部位。

17.增生性炎包括 ① 和 ② 两大类。

18.肉芽肿的主要细胞成分是 ① 细胞和 ② 细胞。

④ 等 19.炎症时病原微生物及毒性代谢产物入血可引起 ① 、 ② 、 ③ 和 ④ 。

20.急性炎症时浸润的炎细胞以 ① 为主,慢性炎症时浸润的炎细胞以 ② 、 ③ 、 ④ 为主。

21.最常见的外源性化学趋化因子是 ① 。

22.物理性致炎因子包括 ① 、 ② 、 ③ 等。 23.体液中的炎症介质包括 ① 、 ② 、 ③ 。 24.炎症增生的作用是 ① 和 ② 。

25.急性炎症的基本病理变化以 ① 、 ② 为主,慢性炎症以 1.决定肿瘤生物学特征的成分是_①_。 2.恶性肿瘤细胞的异型性主要表现为_①_。 3.肿瘤的生长方式有_①_、_②_、_③_。 4高分化鳞癌的癌巢中常可见到_①_和_②_。

5.常见的癌前病变有_①_、_②_、_③_、_④_、_⑤_。 6.癌的组织学特征是_①_、肉瘤的组织学特征是_②_。 7.癌易经_①_转移、肉瘤易经_②_转移。 8.癌是指_①_。 9.肉瘤是指_①_。

10.形态学上,鉴别良、恶性肿瘤的主要依据是_①_。 11.肿瘤的病理学检查中最常用的方法是_①_。 12.恶性肿瘤的转移途径包括_①_、_②_、_③_。

13.肿瘤的组织结构包括_①_和_②_两部分,诊断常根据_③_。

③ 为主。 14.肿瘤的细胞异型性表现为_①_、_②_、_③_。

15.常见的间叶组织来源的恶性肿瘤有_① 、_②_、_③_、_④_等

16.常见的异位内分泌肿瘤有_①_ 、_②_ 、_ ③_、_④_、_⑤_等,引起的临床症状叫_⑥_ 。

17.肿瘤的硬度与_①_ 、_②_ 、_③_ 等有关。

18.发生于皮肤、粘膜表面的癌外观常呈_①_ 、_②_、_③_,其表面常呈_④_。 19.深部组织的癌,切面外观常呈_①_、颜色为_②_、质地_③_。 20.高分化鳞癌的癌细胞之间可出现_①_。

21.肿瘤的实质在_①_和_②_与起源组织相似叫分化高。 22.根据肿瘤细胞的形态可以推测其_①_并判断其_②_。

23.上皮性肿瘤结构异型性指上皮在_①_、_②_、_③_、_④_等方面与正常不同。 24.瘤细胞的异型性指_①_、_②_的多形性。 25.瘤细胞的多形性指_①_、_②_不一致。

26.瘤细胞核的多形性指核的_①_、_②_、_③_并出现_④_核分裂象。 27.肿瘤生长动力学与下列因素有关:_①_、_②_、_③_。 28.肿瘤的演进指_①_包括_②_、_③_、_④_等特性。

33.血行转移中,有的肿瘤对某器官有亲和性。肺癌易转移到_①_和_②_;甲状腺癌、肾癌和前列腺癌易转移到_③_;乳腺癌常转移到_④_、_⑤_、_⑥_、_⑦_、_⑧_。

34.异位内分泌肿瘤中,属于此类的癌有:_①_、_②_、_③_、_④_、_⑤_;属于此类的肉瘤有:_⑥_、_⑦_、_⑧_。

36.DNA错配修复基因缺失的肿瘤是:_①_。

37.端粒酶活性在绝大多数_①_细胞中存在,而在大多数_②_中不含此酶。

38.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_①_癌的发生密切相关;幽门螺杆菌与_②_瘤的发生有关。 39.“瘤病”多用于_①_肿瘤,如_②__。

1.动脉粥样硬化泛指动脉壁增厚并失去弹性一类疾病,包括_____①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

2.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的始动环节为________①___________。

3.动脉粥样硬化严重程度随血浆_______①_______水平升高呈线性加重。 4.动脉粥样硬化病灶中的泡沫细胞可能来源于______①_____和_②_____。 5.动脉粥样硬化继发性变化,包括______①______、____②______、

______③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⑥_____和___⑦___

6.心绞痛可分为_____①______、_____②______和_____③______三型。 7.透壁性心肌梗死后常发生_____①______心包炎。

8.动脉粥样硬化症病变主要累及血管为_____①______,而高血压病变主要累及的血管为_____②______。

10.高血压时,由于脑的细小动脉痉挛和硬化,可出现脑的变化是_____①______、_____②_____和_____③______。

11.高血压脑出血主要发生的部位是_____①______、_____②_____,其次为_____③_____、_____④______和_____⑤______。

12.恶性高血压常表现为细动脉____①____和小动脉的____②_____。病变主要累及_____③______。

13.风湿病主要累及全身___①___组织,以形成____②_____为其病理特征。 14.风湿小体是一种_____①_____迟发性肉芽肿性病变。

15.风湿病皮肤病变可分为_____①_____和_____②______病变,其表现为_____③______和_____④______。

16.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疣状赘生物脱落形成的栓子经常栓塞的部位是____①____,其次为_____②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④______。

17.二尖瓣狭窄可引起左心室_____①______、左心房_____②_____、肺_____③______。

1、阻塞性肺疾病主要包括______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④________。

2.一般慢性支气管炎的管壁平滑肌_____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软骨可发生______③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⑤_____或_____⑥_____。

3.肺泡性肺气肿根据发生的部位和范围可分为____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_③_____。

4.支气管扩张病变常累及_____①______以下支气管和直径大于___②____的中小支气管。

5.大叶性肺炎患者咳铁锈色痰时病变处于_____①_______期;咳粘液脓痰病变处于_____②_______期;缺氧状况有所改善处于______③______期,由于嗜中性粒细胞渗出少,易合并____④____。

6.小叶性肺炎的病变特征是在肺组织内散在一些以_____①______中心的____②____病灶,常散在布于两肺各叶,尤以____③____和____④______病灶较多。

7.病毒性肺炎表现为_______①_________肺炎,肺间质内有____②_____细胞和__③___细胞浸润。麻疹性病毒性肺炎的肺泡腔内常形成______④_____,在增生的上皮细胞和多核巨细胞___⑤____及____⑥____内可检出病毒包函体。诊断病毒性肺炎的重要依据是____________⑦_______________。

8.支原体性肺炎病变主要发生在肺____①_____,病灶呈____②_____或_____③_____分布,患者常表现为_______④_______和____⑤_____咳嗽。

9.硅肺的基本病变是______①_________和_______②________。

10.Ⅰ期硅肺的硅结节主要局限在肺的____①______,硅结节主要分布在____②_____。 11.肺心病的发生与______①_____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有关。 12.大量研究资料表明,鼻咽癌的发生与_______①________感染密切相关,最常发生部位是_____②______。

13.鼻咽癌向上蔓延可使_____①______脑神经受损,向外扩散可引起____②_____症状,向前可蔓延至_____③____和____④_____甚至侵入_______⑤________。

14.在致癌因素作用下,支气管粘膜上皮经鳞状化生、____①_____和______②_____等阶段再发展为________③____________。

15.中央型肺癌是从______①________和______②________发生的肺癌,周围型肺癌是起始于_______③________或其远端支气管的肺癌。

16.多为中央型肺癌的组织学类型是_____①_______和______②_______,多为弥漫性肺癌的组织学类型是_____③______。

1. 引起肾小球肾炎的两大类 抗原是 ① 和 ② 。

2. 抗原抗体复合物主要通过 ① 和 ② 两种方式引起肾小球肾炎。 3. 肾小球肾炎的基本病理变化包括 ① , ② , ③ 和 ④ 。

4. 急性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增生的细胞为 ① 和 ② 。 6. 根据免疫学检查结果,可将快速进行性肾小球肾炎分为 ① 种类型。 7. 快速进行性肾小球肾炎的特征性病变为 ① 。

8. 快速进行性肾小球肾炎其新月体主要由 ① 和 ② 细胞组成。 9.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病理特点为____①____增生和_____②___增多。

10.膜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主要病变是_____①____,_______②__和 ③ 。 1、继发性肺结核的类型有①_②_③_④_⑤_⑥_

2、肠伤寒按病变发展过程分①_②_③_④_四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