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教育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来源:画鸵萌宠网


教育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美国故事片《死亡诗社》是一部足以引起广大观众尤其是广大教育工作者震撼和深思的教育片。该片以灰暗的色彩、凝重的气氛反映了传统的、固定而单调的教育模式对人的思想的束缚和人性的扼杀,剧中主人公——学生尼尔的自杀正是这种教育模式所造成的悲剧。

看完此片后,我心情异常沉重,对照我们身边的教育现状我又感慨万分,我们身边又何尝没有这种教育模式和这种悲剧呢?同时在我内心深处又不得不为千千万万的受教育者呐喊:教育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俗话说得好:“人上一百,形形色色。”是啊,学生并非由一个模子造出来的,每个人都有各自不同的个性特征和兴趣爱好,每个人也都有自己内在的素质和潜能。要么有很好的音乐天赋,要么有书法的爱好,要么有打球的特长……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要了解自己的学生,然后再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和兴趣爱好加以正确的诱导。只要学生能朝着正确的、健康的方向发展,我们就不能横加指责和斥骂,更不能强行加以压制。否则,教育就会钻进死胡同,再好的天才也会被扼杀。假如人人都去接受这样的教育,人类的文明史上也就不会有种种发明和创造。试想一下:假如我们强行要巴金放弃写作而去搞科研,硬要居里夫人放弃对镭的探索而去唱歌,强迫爱迪生放弃发明创造而去当演员,那结果会怎样呢?

我国是一个搞了数千年应试教育的大国,长期以来,应试教育一直在困扰着和扼杀着一批批年轻而又具有各种潜能的学子,使一代代的学生都把读书中科举、考大学当成了人生唯一的出路。殊不知,这样的教育扭曲了多少人的灵魂,埋葬了多少天才啊。正因为这样,所以我国现在正在大力提倡并推行素质教育,把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当成教育的

最根本的任务。这本是我国教育改革中的一项明智决策,也是我国教育史上的一大喜事。然而,至今还是有不少的教育工作者和家长仍然钻在应试教育的怪圈中不能自拔。老师还在追求升学率,家长还在看孩子的成绩在学校的排名情况。他们总要求学生、孩子在每次考试中科科打一百分;为孩子设计好他们自认为“很好”的成长方案,并要求孩子严格按其设计好的方案去发展;一点也不考虑孩子的兴趣和感受,一点也不考虑孩子考大学到底有不有可能,只是把孩子当成考大学的机器,让孩子去替家长实现当年没有实现的大学梦。这样教育模式只会塑造出一大批的教育奴隶,而不能培养出真正具有高素质的人才。我们应该知道,孩子有演戏的欲望和天赋,我们就要争取把他打造一个出色的演员,孩子对机械有极浓的兴趣,我们就要努力把其培育成一个机械师,这才是真正的教育。教育应以人为本,应充分尊重人的个性发展。只有这样,教育才会取得巨大的成功!

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家长们,请尊重孩子的个性发展,让他们去自己演绎他们多彩的人生吧。千万不要让尼尔的悲剧在我们身边发生!

作者单位:湖南省安仁县城东中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