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医疗信息化】探讨护理信息系统实施与培训的方法

来源:画鸵萌宠网
探讨护理信息系统实施与培训的方法

胡 惠

① 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海口医院(海口市人民医院)信息管理处,580207,海南省海

口市人民大道43号

摘要 目的:为成功运行护理信息系统,探讨更多更好的培训方法,让护士在较短的时间适应和运用新的信息系统。方法:首先,让护士知道新系统给自己工作带来的优势。第二部,让护士了解新系统的基本操作技术和功能。第三步,选择护理人员最佳的培训与实施方法——分级、分点、分科、一对一等针对性的培训,一点带面逐步推开的方法。预期效果:安全顺利的实施新的护理信息系统。

关键词: 护理信息系统 实施与培训 方法 引言:

在全球各行各业信息化不断广泛推进的时代,护理信息系统已成为医院信息化医疗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医院护理信息系统的实施和优化是护理工作的发展趋势。我院护理信息系统进入临床采用分批次集中培训的方法,现已运行约3年多,但护理人员对系统的认识和掌握还不够熟练,本人认为,问题的关键是培训没到位,在我院即将推进移动护理信息系统之前,在此探讨成功实施护理信息系统的培训与实施方法,以期为我院乃至全国移动护理信息系统的推进提供借鉴。 1 实现移动护理信息系统的意义及难点:

PDA(Potable Digital Assistant掌上电脑)的临床应用实现了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普及,保证“在正确的时间和地点为正确的工作人员提供关于正确患者的正确信息;在正确的时间对正确的患者执行正确的治疗”。提高护士工作质量及效率,病人的治疗、护理、咨询、宣教工作尽可能在床边完成,方便护士和患者。但是,护理人员多,工作对象和内容具有特殊性,护理信息与其他多系统均有密切联系的复杂性,并且护理人员计算机操作能力参差不齐。文献报道:尽早安排护理人员参与系统的设计工作,并自行评估未来系统对临床工作及流程可能造成的影响,实现跨学科的协调,对于护理信息系统的建设非常重要

[2-3]

[1]

。所以,

为了系统能顺利上线,培训工作显得十分的重要,护理信息系统的实施是否顺利取决于项目的培训质量。 解决策略:

1.1充分认识使用新技术面对的障碍和困难,落实培训机制,模式恰当,必须设计完善的培训项目以帮助护士顺利度过新信息系统使用早期这段“令人不安”的时期。

1.2护理信息系统安全顺利的实施,需要医院领导的重视,护理部积极主动的组织和协调,从护理部到科室均有专人负责护理信息系统推进及使用过程中的培训、问题处理等相关事宜,与医院信息科及时有效的联系和沟通。 现交流几点护理信息系统的实施与培训的方法。 2 护理信息系统的培训步骤及方法

1

[1]

2.1首先,要建立“工作手册”,让工作人员易于理解和记忆。需要应用认知理论来找到适合护士理解和记忆的途径和图标,才能达到可学习性、有效性和高满意度。 2.2分级培训

2.2.1护士长以上人员的培训:由信息部门和公司技术人员培训,针对护士长以上人员培训的重点是护理信息系统的功能及特点,护理信息系统各项功能的维护及操作中简单问题的处理。

2.2.2 护理骨干培训:是护理信息系统培训的重点,由信息部门和公司技术人员培训。每科有1-2名计算机理论较好,操作能力较强,护理技术娴熟的护理人员,以集中脱产的方式,直接上机操作,以完全熟练掌握护理信息系统的各项系统操作。护理骨干是全科护士信息系统的带教老师,同时也是收集、验证科室需求的重要人员,解决科内信息系统简单问题及与信息科联络的主要人员。

2.2.3全体护士培训:由护士长组织科内护理骨干对每位护士进行分期分批的培训,培训的重点是熟练掌握各项功能的操作应用技术。 2.3 根据护理信息系统的内容进行培训

2.3.1 护理信息系统基本功能培训:指全院所有临床科室都要使用的项目,如住院病人出入院管理、医嘱处理、护理电子病历等系统程序,是护理信息系统的基础框架内容,是全体临床护理人员必须应知应会的基本信息操作技术。

2.3.2 专科护理信息系统培训:是指专科护理内容的信息程序的应用操作,其他护理单元不使用或少使用的系统项目,如手术室、ICU、CCU、NICU、PICU等信息系统。各专科选派2-3名计算机操作较好,熟练掌握本专科技能的护理骨干,由信息科或公司进行分别培训,作为本专科信息系统技术操作带教老师。

2.3.3 护理管理信息系统培训:是护士长以上护理管理者必须熟练掌握的信息操作技术,如护理质量管理、护理绩效管理、护理排班管理等信息系统程序的运用。由信息科或公司进行集中培训。 2.4 选择培训时机

2.4.1 护理信息系统上线前培训人员和内容:

2.4.1.1第一阶段:参加培训的人员包括护士长以上的护理管理者,临床护理骨干,专科护理骨干。培训内容包括护理管理信息系统、临床护理基本信息系统、专科护理信息系统的理论和操作技能的培训。同时下发(由公司编写)各系统详细的操作手册,由信息科或公司完成培训。

2.4.1.2 第二阶段:各科室在护士长的组织下,护理骨干对本科室全体护士针对本科室护理信息系统操作技术的培训,每位护士务必掌握本科护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及操作技能,确保人人达标。

2.4.2 各科护理信息系统的实施阶段,信息科或公司需要与各科护理骨干及时有效的沟通。此阶段主要针对已上线系统出现的问题,需要规范的操作流程和临时特殊处理的内容,在护

2

[1]

理信息系统各项功能的实际应用过程中,由各科信息系统护理骨干随时与信息科或公司技术人员报告,并及时解决。

2.4.3 新护士岗前培训:各科护理信息系统的操作方法、操作时间因各科工作的特殊性而有所不同,所以,新护士正式上岗独立操作前,首先由信息科进行信息系统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的集中培训,然后,由各科信息系统护理骨干在科内对本科护理信息系统的各项功能实行一对一上机培训,每个新护士必须经过考核合格后,才给予信息系统的操作权限。 3 护理信息系统实施步骤及方法 3.1 试运行的准备工作

3.1.1由护理部挑选2-3个护理工作有代表性的科室,该科室病人较少,病情较轻,护士配备充足。

3.1.2 护士长积极推进护理信息系统的植入,组织、沟通和计算机操作能力较好。 3.1.3 护理骨干对护理信息系统操作能熟练掌握,系统上线前已对全科护士进行系统理论和机上操作培训,均已合格。 3.2 试运行的时间选择

3.2.1 试运行的上线时间:最好选择在月初,病人相对较少;周三以后,病房工作量相对较稳定,护理人员有2-3天的护理信息系统实际操作的熟悉过程,出现问题能及时解决。 3.2.2 新旧系统切换的时间选择:首先,新系统必须经过多次的系统模拟运行测试,安全、稳定后才能在规定的时间替换旧系统。第二,信息科、公司技术人员须到试点科室现场指导。试点科室早上8点钟准时切换并运行新的护理信息系统,确保一次成功上线。

3.3新旧系统双轨并行:即新旧系统同时运行,护士将轻病人用新系统,重病人用旧系统,从逐步熟悉到掌握新系统的操作技术,再全部切换到新系统。但这样会增加护士的工作负担,还会延长新系统全面上线的时间。 4 小结

总之,不管采用什么样的培训与实施方法,最终目的是让护士尽快接受和掌握护理信息系统,确实对护理工作能有效的促进和帮助,以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减轻护士的工作量为宗旨。

参考文献:

1 周嫣, 刘博 ,张薇, 陈昭贤, 季飞飞 ,肖松梅, 刘薇群. 国内外移动护理系统在临床开发和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中国护理管理,2012,4(12):67-70. 2 钱桂香.护理信息化建设现状与发展趋势.中国护理,2008,8(12):16-18. 3 石兰萍.美国护理信息系统的临床应用.中国护理管理,2009,9(2):76-77.

[1]

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