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考试及答案

来源:画鸵萌宠网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考试及答案

(时间:60分钟 分数:100分)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学习质量和密度的知识后,小明同学想用天平、量筒和水完成下列实践课题,你认为能够完成的是( ) ①测量牛奶的密度 ②鉴别金戒指的真伪 ③测定一捆铜导线的长度 ④鉴定铜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 ⑤测定一大堆大头针的数目。

A.①②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④⑤

2、如图是小聪做甲、乙两种物质的凝固实验所得到的温度一时间图象.判断错误的是( )

A.甲在第2min时是液态 B.甲在ab段吸热 C.甲的凝固点是48℃ D.乙是非晶体

3、利用透镜可以制成不同功能的眼镜.在图所示的四幅示意图中,表示利用透镜成功矫正远视眼的是( )

A. B.

C. D.

4、水平桌面上两个底面积相同的容器中,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将两个完

1 / 9

全相同的小球M、N分别放入两个容器中,静止时两球状态如图所示,两容器内液面相平.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两小球所受浮力FMC.两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甲=p乙 D.两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F甲>F乙 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将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30cm处,在透镜另一侧距离透镜16cm处的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则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①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②照相机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工作的 ③该透镜的焦距f一定满足8cm<f<15cm

④将近视镜片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要使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光屏应靠近透镜

A.只有①和③

B.只有②和④

C.只有②和③

D.只有①和④

6、学校升国旗的旗杆顶上有一个滑轮,升旗时往下拉动绳子,国旗就会上升。对这滑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这是一个动滑轮,可省力 B.这是一个定滑轮,可省力 C.这是一个动滑轮,可改变力的方向 D.这是一个定滑轮,可改变力的方向 7、下列现象及其原因分析,错误的是( )

A.高压锅容易将食物煮熟——液体表面气压增大,液体沸点升高 B.台风掀开屋顶的瓦——屋内外空气的流速不同,压强不同 C.软包装饮料吸管一端做成尖形——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 D.铁路的钢轨铺在枕木上——增大受力面积,增大压强

8、如图所示,甲乙两只完全相同的试管内装有质量相等的不同液体,甲试管竖直放置,乙试管倾斜放置,两试管液面相平.设液体对试管底部的压强为p甲和p乙,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2 / 9

A.p甲>p乙 B.p甲=p乙 C.p甲<p乙 D.无法确定

9、平直公路上并排停放着两辆汽车,一段时间后,坐在甲车上的小明感觉乙车向北运动,关于两辆汽车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一定向南运动 B.以甲车为参照物,地面一定是静止的 C.以地面为参照物,甲车一定是向南运动 D.以地面为参照物,乙车一定向北运动

10、听到考试铃声,同学们立刻开始答卷,这个场景说明( ) A.铃声以声波的形式传播 C.铃声属于噪声

B.铃声能传递能量 D.铃声能传递信息

11、如图1所示,桌面上放有三个相同的玻璃杯,分别装有质量相同的三种液体甲、乙、丙,它们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如图2所示,三个杯子从左至右依次装的液体种类是( )

A.乙,丙,甲 B.甲,丙,乙 C.甲,乙,丙 D.丙,乙,甲 12、自行车的结构和使用涉及了许多有关摩擦力的知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自行车转动部分添加润滑油是为了减小摩擦 B.用力捏刹车闸是为了减小摩擦

C.在车外胎、把手塑料套、脚蹬上都刻有花纹主要是为了外观好看 D.车的前轴、中轴及后轴均采用滚动轴承是为了增大摩擦

13、用橡皮筋、回形针、棉线、小瓶盖、牙膏盒、铁丝、钩码和刻度尺等,做一个如图所示的橡皮筋测力计.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3 / 9

A.刻度可以标在牙膏盒上 B.可以把回形针上端当作指针 C.可以利用钩码拉伸橡皮筋标注刻度 D.不同橡皮筋做的测力计量程都相同

14、下列体育项目中的一些现象,不能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来解释的是( )

A.跳水运动员踩踏跳板。身体向上跳起 B.铅球运动员投出铅球后,身体随着向前倾倒 C.滑冰运动员用力推墙身体离墙而去 D.游泳运动员向后划水,身体前进

15、“足球进校园”活动的开展,使同学们越来越喜欢足球运动,下列现象不属于力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是( ) A.足球在空中沿弧线飞行 C.被踩在脚下的足球变扁

B.足球在草地上越滚越慢 D.守门员抱住飞来的足球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

1、一起重机吊着重为3000N的物体静止在空中时,钢丝绳的拉力是________;若以2m/s的速度匀速上升时,钢丝绳的拉力是________;若以4m/s的速度匀速下降时,钢丝的拉力是________.

2、如图所示,在水平拉力F1=10N作用下,木板甲在水平地面上匀速向右运动,同时物块乙相对于地面静止,已知此时墙壁对物块乙的拉力F2=4N.则木板甲与地面间的摩擦力是________N.

3、一个空瓶子的质量是150g,当装满水时,瓶和水的总质量是400g;当装满另一种液体时,瓶和液体的总质量是350g.则这个瓶子的容积是____cm3,液体的密度是________kg/m3.

4 / 9

4、诗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中,钟声是钟________产生的,钟声是通过________传播到人耳中的.

5、为了防止森林火灾,在森林里不允许随意丢弃透明的饮料瓶,这是由于雨水进入饮料瓶后相当于一个________,它对太阳光的________作用可能导致森林火灾。

三、作图题(每题5分,共10分)

1、如图所示,一玻璃三棱镜的横截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BC.一束红光平行于BC边从S点射入三棱镜,经AB面折射后,又在BC面发生反射,然后恰好从P点折射后射出.请画出这个传播过程的光路图.

2、如图所示,A为海洋馆水下表演者,A'为水外观众看到的A的位置,B处为追光灯(用来照亮表演者,增强观众视觉效果)请在图中画出由B发出的光把A照亮的光路图。

四、实验探究题(每题15分,共30分)

1、小明和小红想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在液体中所处深度是否有关”:

5 / 9

(1)如图,他们先用弹簧测力计测出金属块的重力为 _______ N; (2)小明让金属块从图①到②位置,观察到测力计示数 _____ ,说明金属块受到的浮力 _____ .(均选填“变小”、“变大”),他得出:浮力大小与物体所处的深度有关.

(3)小红让金属块从图③到④位置,发现两次弹簧测力计示数相同,金属块所受浮力都为 ____ N,她得出:浮力大小与物体所处的深度无关. (4)从这两个同学的不同实验结果,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________ ?

2、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时,某同学利用小桌、海绵和砝码等器材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

(1)实验中通过观察海绵的_____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

(2)分析图乙和_____所示两图实验,可得出结论:当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比较图甲、乙所示实验,可得出结论:受力的面积相同时,_____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下列实例中,直接应用该结论的是_____(选填“A”或“B”)。

A、图钉的一端做得很尖 B、交通管理部门规定,严禁货车超载。

五、计算题(每题10分,共20分)

1、一辆汽车以某一速度正对山崖匀速行驶,司机在距山崖355m处鸣笛后2s听到回声。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求: (1)从司机鸣笛到听到回声,声音所走的路程(用s1代替); (2)司机听到回声时距山崖的距离s2; (3)汽车的速度v。

2、超声波测速仪是有效地监控汽车行驶速度的仪器,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当

6 / 9

小汽车进入监控区域时,测速仪向汽车发出超声波,超声波经汽车反射后又被测速仪接收.已知测速仪每隔1s发出一次信号,当一辆匀速行驶的小汽车进入测控区时,测速仪第一次从发出信号到接收到信号整个过程用时0.4s,第二从发出信号到接收到信号整个过程用时0.3s.已知超声波的传播速度为340 m/s.求:

(1)当汽车第一次反射信号时距测速仪有多少米? (2)这辆小汽车的速度为多少m/s?

7 / 9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D 2、B 3、C 4、D 5、C 6、D 7、D 8、A 9、A 10、D 11、A 12、A 13、D 14、B 15、C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

1、3000N 3000N 3000N 2、6

3、250 0.8×103 4、振动 空气 5、凸透镜 会聚

三、作图题(每题5分,共10分)

1、

8 / 9

2、

四、实验探究题(每题15分,共30分)

1、10 变小 变大 3 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与浸没的深度无关

2、凹陷程度 丙 压力 B

五、计算题(每题10分,共20分)

1、(1) 680m; (2) 325m; (3) 15m/s 2、(1)68m;(2)17.9m/s.

9 / 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