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12#炉烘炉方案.

来源:画鸵萌宠网


XXXXX2×135MW煤矸石发电(技改)工程

锅炉烘炉施工方案

批准:

审核:

校核:

编制:

XXXXX有限公司

(宜兴市方园烘炉工程有限公司)

二○○四年十二月三日

前 言

循环流化床锅炉内强烈的磨损决定了循环流化床锅炉内部耐磨材料的重要性,而烘炉是确保耐磨层能长期可靠地运行的关键环节之一。传统的木材加投主油枪的烘炉法,不仅耗时耗能,而且对耐磨层及锅炉元件的损害较大;随着锅炉容量的增大,传统烘炉法已远远不能满足烘炉所应该达到的要求。实践证明:采用热烟气烘炉机烘炉技术,烘炉过程和烘炉温度易于科学的监测控制,最终达到耐火材料性能要求。

1

目 录

1、烘炉组织措施 ...................................................................................... 1 2、烘炉涉及范围 ...................................................................................... 1 3、烘炉的必备条件 .................................................................................. 2 4、烘炉的准备 .......................................................................................... 3 5、启动上水及监测 .................................................................................. 5 6、烘炉过程............................................................................................... 5 附件1 烘炉曲线 ..................................................................................... 1

2

XXXXX2×135MW煤矸石发电(技改)工程

1、烘炉组织措施

1.1 为确保烘炉工作的顺利进行,成立烘炉工作领导小组,烘炉领导小组应包括电厂、电建、东锅、调试、监理、锅炉内衬材料施工单位及烘炉单位人员(具体名单见相关文件),烘炉工作在领导小组领导和指导下进行。

第一阶段烘炉,烘炉机操作由方园烘炉公司负责,烘炉公司应具体负责操作煤炉机上的油、压缩空气阀门,调整控制热烟气的温度。所有烘炉人员12小时轮班一次(具体参加烘炉人员名单另附)。烘炉所需运行的电厂相关系统操作由电厂运行负责,由运行人员接受烘炉领导小组指挥,操作汽、水系统,点火油系统、压缩空气系统,烟气系统相关设备及阀门,控制调整汽包水位、压力,压缩空气系统、点火油系统压力、流量等工作。

1.2 乙方烘炉组织措施

(1)烘炉机运行操作人员10人(方园烘炉公司);负责烘炉运行过程中,烘炉机启动、调节、关闭等工作。

(2)计算机操作技术人员2人(方园烘炉公司);负责烘炉过程中的监控升温过程监控及记录各测点数据。

(3)现场巡视人员2人(方园烘炉公司);负责烘炉现场操作工人的管理、安全及烘炉机的运转情况。

1.2 要求甲方协调配合的项目 (1)锅炉操作系统由电厂负责。

(2)配合监视烘炉期间的烘炉升温曲线、锅炉的各膨胀系数记录等。

(3)烘炉期间的烘炉用燃油、电、压缩空气系统由电厂派专人24小时值班负责,确保安全运行。

(4)烘炉期间,甲方负责配供每台烘炉机2只灭火器。 (5)烘炉期间,所有参加值班的人员名单、联系电话要明确。 (6)负责编写烘炉组织、技术、安全措施和运行操作规范。

2、烘炉涉及范围

烘炉是确保耐磨层能长期可靠地运行的关键环节,本次烘炉是对锅炉内部有耐火、

1

XXXXX2×135MW煤矸石发电(技改)工程

耐磨,保温绝热材料部位进行养护,具体包括炉膛、风室水冷壁,炉膛出口烟道、旋风分离器,旋风分离器出口烟道,回料装置、点火风道及冷渣器等部位。所以烘炉已涉及全厂汽水系统、锅炉点火油系统、锅炉本体、锅炉烟风道、电除尘器及烟囱等设备。由于沁汽机沿未安装完成,采取以下措施保证烘炉工作进行。

(1)主蒸汽系统:关闭左右侧主蒸汽出口水压堵阀和主蒸汽电动隔绝门,确保烘炉产生的蒸汽不进及汽轮机。

(2)再热蒸汽系统:关闭再热蒸汽冷段进口和再热蒸汽热段出口水压堵阀,保证二次系统产生的蒸汽不进入汽轮机。

(3)热一次风道隔绝,采用保温材料进行封堵。

3、烘炉的必备条件

3.1 锅炉烘炉的必备条件

(1)锅炉水压试验完成,风压试验完成(风压试验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决定风压试验范围或是否做),消缺工作已完成。

(2)所有排气、排污和放水管道已连接完成,疏放水系统已完善,保证烘炉期间能排汽排水。

(3)所有汽、水、蒸汽管道(包括给水系统、主蒸汽系统、再热蒸汽系统)已安装完毕保证一、二次系统均能上水,吊架已安装并在冷态位置。

【注】:1、要求汽水系统电动阀门具备电操条件,烟风系统风门具备手操条件。

2、烘炉期间锅炉补水原则上由新机组完成,若给水系统(主要是给泵)不能投运,则由老厂炉5/给放总后接至新机组给水操作平台(电动给水调节门)前给放门处。 (4)锅炉所有烟、风系统(包括一次风系统、二次风系统、冷渣流化风系统、播煤密封风系统、点火增压风系统、高压流化风系统、烟气系统)安装完毕,烟气能从烟道及烟囱排入大气。

(5)防止烟气从播煤口,一、二次风口,烟、风道人孔等逸出,烟、风系统各临时孔、洞安装盲法兰或关闭阀门,有可能被高温烟气烘变形的风门要采取隔绝措施。

(6)首先完成锅炉放水和冲洗工作,然后一次系统上水至锅筒正常运行水位,二次系统充满水。

(7)锅炉点火油系统能正常投入使用。

2

XXXXX2×135MW煤矸石发电(技改)工程

(8)锅炉热膨胀系统安装完成。

(9)烘炉涉及范围设备、管道保温敷设完成。 (10)锅炉所有内衬材料施工完成并自然养护7天以上。

(11)烘炉所需临时燃油系统、压缩空气系统、蒸汽冷却系统、上水系统安装完成。 (12)烘炉所需临时隔墙和开排气孔(有保温浇注料和绝热浇注料处均需开设排气孔)工作完成。

(13)DCS系统烟温测量系统校准并投运,凡锅炉厂设计的温度测点,从点火风道到分离器出火的烟温测点必须投入使用,并在DCS系统画面上反应出。

(14)烘炉过程期间,给水系统或临时供水系统可投入使用,并保证有足够数量的合格水质。

(15)烘炉期间排污系统有效投用,烘炉过程完成后锅炉要放水。 (16)通讯联络系统畅通,组织机构分工明确。

4、烘炉的准备

4.1 安装烘炉机16台

4.1.1 配备16台烘炉机;每台烘炉机功率22KW/台;使用电源380伏; 4.1.2 烘炉机的具体布置位置

(1)点火风道:2台(甲、乙侧各一台),布置在锅炉零米层,热烟气管从左右点火点火风道前斜插管进入,约需要Φ273×8的钢管12米,90°弯头6只。热烟气管从左右侧进入后用耐火材料保温并密封。【附图一】

(2)分离器进口:2台(甲、乙侧各一台),布置在锅炉34.5米层,热烟气管从分离器进口烟道的人孔门进入,约需要Φ273×8的钢管25米,900弯头4只。热烟气管从左右人孔门进入后用耐火砖和轻质浇注料密封。【附图二】

(3)分离器出口:2台(甲、乙侧各一台),布置在锅炉45.43米层,热烟气管从分离器出口烟道的人孔门进入,约需要Φ273×8的钢管25米,900弯头4只。热烟气管从左右人孔门进入后用耐火砖和轻质浇注料密封。【附图二】

(4)炉膛:4台,(两台布置在锅炉9米层前墙,两台布置在锅炉9米层两侧墙),两台热烟气管从前墙左右两边第三根下二次风管进入,需要Φ219×8的钢管约10米,900弯头4只。另两台热烟气管从左右8米人孔进入,需Φ273×8的钢管16米,900弯头4只。从二

3

XXXXX2×135MW煤矸石发电(技改)工程

次风管进入的,热烟气管直接与二次风管焊接,热烟气管从左右人孔门进入后用耐火砖和轻质浇注料密封。【附图三】

(5)冷渣器:2台(左右各一台,布置在锅炉9米层两侧面),热烟气管道8.385米冷渣器人孔门进入,需Φ273×8的钢管25米,900弯头2只、三通两个。热烟气管从左右人孔门进入后用耐火砖和轻质浇注料密封。【附图四】

(6)回料器斜腿:2台(左右各一台面,布置在锅炉9米层两侧面),热烟气管道从后墙两边第一根下二次风管进入炉膛弯到回料腿,需Φ219×8的钢管14米,900弯头4只。从二次风管进入的,热烟气管直接与二次风管焊接。【附图五】

(7)回料器:2台(左右各一台面,布置在锅炉9米层两侧面),热烟气管道从回料器12米层人孔门进入,需Φ273×8的钢管10米,900弯头4只。热烟气管从左右人孔门进入后用耐火砖和轻质浇注料密封。【附图五】

(8)供油管、供气管系统总图【附图六】 4.1.3 烘炉机连接管道为Φ273×8和Φ219×8无缝钢管。 4.1.4 烘炉机连接管道外保温采用硅酸铝板保温。 4.2 临时隔墙的施工

4.2.1 设置二处隔墙。第一处在炉膛出口和分离器进口之间做垂直隔墙,第二处在分离器出口向后烟井部位设置一处垂直隔墙(提供隔墙祥图)。

4.2.2 隔墙材料用脚手钢管、硅酸铝板、铁丝网、抹面料等,总厚度110㎜。

4.2.3 第一处隔墙上留设两个150×150的方孔,位置设置在底部到方孔高度为1500MM,上部到方孔为1500MM,作为排烟孔。

4.2.4 尾部烟道接通,第二处隔墙上留设两个200×200的方孔,左右各一个(提供开孔详图)。

4.2.5 冷渣器、进出口水平烟道及有保温材料浇筑的部位钻排水孔,每平方米8~10孔φ14mm。

4.3 检验试块的数量及制作 4.3.1 试块的数量:

(1)冷渣器2组试块:左、右各放置1组,规格250×250×100 (2)炉膛2组试块:炉膛底部 左右各1组,规格250×250×60 (3)回料器2组试块:左、左、右各放置1组,规格250×250×121 (4)分离器出口2组试块:左、右各放置1组,规格250×250×80

4

XXXXX2×135MW煤矸石发电(技改)工程

(5)点火风道2组试块:左、右各放置一组,规格250×250×80

4.3.2 试块厚度应满足锅炉厂设计的炉墙厚度要求,并在底部开¢10的排泄孔一个。

5、启动上水及监测

5.1 锅炉烘炉上水至汽包正常水位,利用水压试验临时上水系统由老厂凝箱供水或由新机组上水系统上水。在烘炉过程中,为保证汽包水位,利用给水上水系统进行间隔补水。初期在压力不高(200℃以下)时由上水泵补水,后期压力高时由给水泵补水。 5.2 冷渣器受热面,管束应通200℃左右的蒸汽,出口温度控制在420℃以内,以防烧坏受热面管道。

5.3 再热器上水利用水压接通的临时管路,由输水泵在点火前对再热器系统充满除盐水,并在烘炉过程中对过再热器进行补水。 5.4 烘炉的监测

(1)烘炉期间,应维持汽包正常水位。调节受热面管送的出口温度 (2)烘炉期间监视进入后烟井的烟气温度。 (3)在烘炉保温期间应巡回检查锅炉和后烟道膨胀。 (4)烘炉期间记录所有锅炉膨胀。 (5)烘炉期间水质保持合格。

6、烘炉过程

6.1 烘炉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烘炉机烘炉(低温烘炉阶段)。

第二阶段:此阶段是当锅炉整机启动前,利用锅炉正常运行用主油枪对耐火材料进行进一步烘干过程。在此阶段,为保护锅炉再热器,汽机应具备投运条件。 6.2 第一阶段烘炉机烘炉 6.2.1 第一阶段烘炉机启动顺序

(1)首先启动点火风道的2只烘炉机,以最小油量,稳燃后逐步加大油量,等温度升到50℃后按升温曲线进行。

(2)启动冷渣器2只烘炉机,以最小油量投运,稳燃后逐步加大油量,待冷渣器温度升到50℃后按烘炉曲线升温。

5

XXXXX2×135MW煤矸石发电(技改)工程

(3)当冷渣器温度升到50℃时,启动炉膛内4只烘炉机,以最小油量投运,稳燃后逐步加大油量,按烘炉曲线升温。

(4)启动回料口和回料器共4只烘炉机,以最小油量投运,稳燃后逐步加大测量,按烘炉曲线升温 。

(5)启动分离器4只烘炉机,以最小油量投运,稳燃后逐步加大油量,按烘炉曲线升温 。

6.2.2 第一阶段温度测量及控制

(1)根据各处热电偶返回的温度与预定烘炉曲线相比较,通过调节各处烘炉机的油量与配风,使各处温度满足预定烘炉曲线的要求。

(2)温度的测量不是直接对耐火材料的表面,而是测量烟气的温度。由于耐火材料的温升将滞后于烟气温度,控制烟气温度相对于耐火材料来说是安全的。对每一区域的温度取相应各测点的平均值。平均温度在DCS系统上设置出来。 6.2.3 第一阶段烘炉升温曲线 (1)炉膛部分烘炉曲线

常温——200℃ 18小时

200℃恒温 24小时(饱和蒸汽压力1.6Mpa) 200℃—370℃ 36小时 370℃恒温 72小时 370℃—200℃ 18小时 200℃恒温 6小时 200℃—120℃ 24小时 120℃—自然冷却 小计:198小时

(2)冷渣器、分离器和烟道部分烘炉曲线 常温—200℃ 18小时 200℃恒温 18小时 200℃—350℃ 24小时 350℃恒温 24小时 350℃—480℃至520℃ 44小时 480℃至520℃恒温 24小时

6

XXXXX2×135MW煤矸石发电(技改)工程

480℃至520℃—350℃ 12小时 350℃恒温 6小时

350℃—120℃ 30小时 120℃—自然冷却 小计:200小时

6.2.4 烘炉过程中,汽包压力控制:

1) 烟气温度在200℃时,饱和蒸汽压力控制在1.6Mpa及以下; 2) 烟气温度在250℃时,饱和蒸汽压力控制在4.0Mpa及以下; 3) 烟气温度在300℃时,饱和蒸汽压力控制在8.5Mpa及以下; 4) 烟气温度在350℃时,饱和蒸汽压力控制在13.0Mpa及以下; 6.2.5 第一阶段烘炉结果鉴定

采用各部位相同的材料与厚度,预制试块,在烘炉前放在相应部位内部,待烘炉保温结束后取出分析,耐磨材料含水率小于1%,轻质浇注料含水水率小于5%,烘炉合格。 6.2.6 第一阶段烘炉过程的注意事项

(1)整个烘炉过程中,所有的温度测点将记录并存档;烘炉记录每1小时记录一次。 (2)烘炉过程中,汽包水位应保持在正常范围内;所有的水冷壁管与冷渣器受热面管必须保持水循环;所有的通风部位必须关闭。

(3)烘炉过程中,冷渣器受热面必须通冷却蒸汽。保证冷渣器受热面出口温度不大于420℃。

(4)烘炉过程中,当再热器内部没有蒸汽冷却时,尾部烟道入口的烟温应严格控制在450℃以下。

6.3 第二阶段投运时烘炉(仅供参考)

6.3.1 在第一阶段烘炉机烘炉结束后,所有的烘炉机及其相关装置、隔墙等应全部拆除。 6.3.2 在机组具备整组启动条件时,整组启动;用锅炉主油枪加投煤对耐火材料进行第二阶段烘炉(高温烘炉)。为满足升温曲线的要求,油枪投运时油量和油枪投运数量应予严格控制。

6.3.3 第二阶段的升温曲线 语言描述

周围环境温度20℃

以25—30℃/h的速率加热到130℃ 4小时

7

XXXXX2×135MW煤矸石发电(技改)工程

以50℃/h 的速度加热到300℃ 3—4小时 300℃恒温 6小时 以50℃/h 的速率加热到500℃ 6小时 500℃恒温 2小时 以50℃/h 的速率加热到670℃ 3—4小时 670℃恒温 4小时 加热到正常运行的温度 3小时 干燥过程需要花费的大约时间 小计32小时

6.3.4 第二阶段的烘炉工作,由甲方来完成;烘炉公司提供升温曲线仅供参考。

二○○四年十二月三日 于XXXXX

8

XXXXX2×135MW煤矸石发电(技改)工程

附件1 烘炉曲线

第一阶段炉膛部分烘炉曲线

550 500 450 400 350 300 250 200 150 100 50 常温 15 18h ℃ 30 24h 45 60 36h 75 90 105 72h 120 135 150 165 180 195 18h 6h 24h 210 时间h 自然冷却

1

XXXXX2×135MW煤矸石发电(技改)工程

第一阶段冷渣器、旋风分离器和烟道部分烘炉曲线

550 500 450 400 350 300 250 200 150 100 50 常温 15 ℃ 18h 30 18h 45 24h 60 75 24h 90 105 44h 120 135 24h 150 12h 165 180 6h 30h 195 210 时间h

2

XXXXX2×135MW煤矸石发电(技改)工程

点火风道烘炉机布置图

供油管φ38×3.5 点火烟道

斜插管 热烟气管φ273×8—6m×2台 烘炉机

支管φ18×2.5

二次门Dg15

空气管φ38×3.5

注:虚线内为安装方工作范围,用于供油的二次门压力大于25Mpa,φ273×8弯头6只。烘炉机2台布置在锅炉零米。

附图一

3

XXXXX2×135MW煤矸石发电(技改)工程

分离器进出口烟道烘炉机布置图

出口烟道

进口烟道

炉膛 45.5米平台烘炉机 热烟气管φ273×8—13m×4台

34米平台烘炉机

供油管φ38×3.5 空气管φ38×3.5

注:工作范围、支管道、阀门材料与附图一相同。热烟气管φ273×8从进出口烟道人孔门进入,烘炉机A、B侧对称布置共4台,φ273×8弯头8只。

附图二

4

XXXXX2×135MW煤矸石发电(技改)工程

炉膛烘炉机布置图

炉膛

前墙烘炉机

热烟气管φ219×8—5m×2台

热烟气管φ273×8—8m×2台

侧墙烘炉机

供油管φ38×3.5 空气管φ38×3.5

注:工作范围、支管道、阀门材料与附图一相同。炉侧墙热烟气管φ273×8从人孔门进入,前墙热烟气管φ219×8从第三根下二次风管进入,烘炉机A、B侧对称布置共4台,φ219×8弯头4只,φ273×8弯头4只。烘炉机4台全部布置在9米层。

附图三 5

XXXXX2×135MW煤矸石发电(技改)工程

冷渣器烘炉机布置图

热烟气管φ273×8—8.5m×4台 冷渣器

烘炉机

供油管φ38×3.5 空气管φ38×3.5

注:工作范围、支管道、阀门材料与附图一相同。热烟气管φ273×8从冷渣器人孔门进入,φ273×8弯头2只,φ273×8三通4只。烘炉机A、B侧对称布置共4台全部布置在9米层。

附图四 6

XXXXX2×135MW煤矸石发电(技改)工程

回料器及回料腿烘炉机布置图

回料器

热烟气管φ273×8—5m×2台

回料腿

烘炉机

热烟气管φ219×8—7m×2 供油管φ38×3.5 空气管φ38×3.5

注:工作范围、支管道、阀门材料与附图一相同。热烟气管φ273×8从回料器12米层人孔门进入,回料腿热烟气管φ219×8从后墙两边第一根下二次风管进入炉膛弯到回料腿,φ219×8弯头4只,φ273×8弯头4只。烘炉机A、B侧对称布置共4台全部布置在9米层。

附图五 7

XXXXX2×135MW煤矸石发电(技改)工程

供油管、供气管系统总图

炉膛 进口烟道 分离器 出口烟道

2#炉供油操作台

到烘炉机支管

供油管φ38×3.5—60米×2 空气管φ38×3.5—50米×2 1#炉供油操作台

供油管φ38×3.5—30米(接到9米平台)

空气管φ50×3.5—25米(零米) 注:虚线框内为法拉电力检修公司工作范围,其它为安装方工作范围。

附图六 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