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联系生活实际教数学

来源:画鸵萌宠网
·素质教育·2016年第40期(总第304期)联系生活实际教数学毛智芳(宁夏西吉县第二小学,宁夏固原756200)摘要数学源于生活。数学教学活动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要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和现实世界作为数学教学的重要资提升自己的生活经验,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因此,数源。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调用、摄取已有的生活原型,激活、学教学必须以现实生活为依托,让富有生活气息的知识走进数学课堂,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是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教师应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在数学与生活之间架起桥梁。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联系;体验;应用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A通过把课堂中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应用于生活实际,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又切实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到数学的价值。从而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在新课程的数学教学中,我努力从这几个方面进行尝试,引导学生更好的体验数学生活。一、源于生活,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情境数学离不开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教学中,以教材为蓝本,注重密切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创设轻松愉快的数学情境。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诱导学生积极思维,使其产生内在学习动机,并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例如,在教学“3的倍数的特征”时,我用课件出示,××小学2015年度各中队利用收集废旧物品活动,向贫困学生捐款2844元,假如将这些钱平均分给3个学生,不要计算你能判断每个学生得到的钱是不是整数吗?那究竟怎样的数才是3的倍数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研究“3的倍数的特征”。这样设置悬念,为后面的探究学习指明了方向,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感受新知的产生过程。二、在生活中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在教学中,如果能结合具体的生活实际问题进行练习或实践,可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将数学应用于实践的过程中,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得到逐步培养。比如,2016年第31届奥运会举行之前,于是,我组织学生进行预测今年中国能夺得多少枚金牌?李明说“40枚。”宁小玉说“比上届多5枚。”王亚宁说“能夺得本届金牌总数的1/15。”于是我就问“要知道宁小玉预测多少枚,需要知道什么条件呢?要知道王亚宁预测多少枚,你认为需要知道什么条件呢?这是一道学生感兴趣的贴近他们生活实际的题目,使他们感觉到不是在解应用题,而是在解决生活中的问题。通过这些具有浓厚生活气息的实践活动,使学生真正感受到了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和应用的广泛性。而且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现实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的数学问题,使学生意识到在他们周围的某些事物中存在着数学问题,养成有意识地用数学的观点观察和认识事物的习惯,并逐步学会把简单的实际问题表示为数学问题。使学生能理解应用到实际生活中,真切地感受数学就在身边,生活离不开数学。又如,在统计初步的“成功与失败”“机会的均等与不均等”教学中,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游戏,让学生在课堂上做“投硬币”和“抢30”游戏,学生积极性很高,主动参与探究实践学习;通过计算彩票的中奖率,学会用概率解决生活中抽奖问题,学会正确对待各种促销活动,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三、引导学生模拟生活情景数学问题中很多的概念都相当抽象,难以理解,这时,我们就可以借助生活情景来帮助理解。可让两个学生站在讲台的两侧同时从两侧出发,相向而行,然后相遇;这是在讲解相遇应用题中的“相对”“相向”“相遇”等概念;然后又让两个学生站在一文章编号:1002-7661(2016)40-0045-01前一后,同时出发,后者追前者,这是追击应用题。对于理解难度相对较大的内容,教师可以通过两个学生的实际行动加以理解,进行生活化数学的学习。在学习求球队比赛场数时,可通过找几位学生进行握手演示来找规律。四、从生活实例中抽象出数学概念和结论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应充分挖掘生活中的数学资源,从生活实际中抽象出数学资源。如过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可通过两根钉子稳固一根木条。我在上“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时,没照搬教材,而是做了些调整:先用一个生活中的例子如日出,抽象出直线与圆的三种位置关系,再用数学理论知识进行阐述,较好地发挥了教师课堂中的指导和组织作用,课堂活跃,效果明显,而且加强了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性。五、生活化教学促进学生自主探究意识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善于思考生活中的数学,加强知识与实际联系,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及目标,结合学生现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基础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促使在课堂上学生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机会,自主探索、不断进步的局面。以“面积单位”一课教学为例,教师首先出示大小比较接近的两个画框(面积分别为9平方分米和8平方分米),请学生观察比较面积的大小。起初学生意见发生分歧,发现仅靠前面学习的观察法已经难以解决问题。教师适时引导:提出:“你还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吗?”一石击起千层浪,学生的探索欲望被激发了,各种想法层出不穷,有的说:“可以用尺子量,因为我发现爸爸在计算房间大小的时候是用尺子量的”。有的说:“我把两本本子重叠就可以比较出大小,可以把这两个画框也重叠比一比”。有的说:看看可以摆几个。”教师则抓住学生回答闪光点把握时机,把画框反过来,呈现出画有小方格的一面。在观察法、测量法、重叠法的基础上数格子法应运而生。同时学生的思维得以飞扬,灵感得到激发,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上述的学习过程,学生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还有学习数学的方法。在学习的过程中利用生活经验启发数学学习,享受到了自主探索和个性发现带来的乐趣。生活是数学的大课堂,运用生活事例学数学既使数学自身的魅力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又让小学生积极主动地学到了富有真情实感的、能动的、有活力的知识。教学中充分发挥课堂的“主阵地”的作用,利用数学与生活的有机结合,促进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提高数学学习的实效性。参考文献:[1]石梅梅.浅谈小学数学教学的生活化[J].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2008(07).作者简介:毛智芳,本科,小教初级,研究方向:小学数学教学。重要荣誉:本文收录到教育理论网。45“猜红白球”“可以用同样大小的小纸片摆一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