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画鸵萌宠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21届高考化学大一轮温习 第三章 第一节 钠及其化合物 碱金属(含解析)(1)

2021届高考化学大一轮温习 第三章 第一节 钠及其化合物 碱金属(含解析)(1)

来源:画鸵萌宠网
2021届高考化学大一轮温习 第三章 第一节 钠及其化合物 碱金属(含解析)第

一节 钠及其化合物 碱金属

1.了解钠的主要性质及其用途。(中频) 2.了解钠的重要化合物(Na2O2、NaOH、Na2CO3、NaHCO3等)的主要性质及其用途。(高频) 3.了解碱金属的性质相似性和递变性。 钠及其氧化物

1.钠的要紧性质及保留

大,质软,熔点为 ℃,沸点为 ℃

4Na+O===2NaO条件不同,与O反应产物不同△

2Na+O=====NaO

现象:(1)浮:说明钠的密度比水小(2)熔:说明反应放热且钠的熔点低

与(3)游:是因为反应生成的气体推动所致钠

化学性质

HO(4)响:说明反应剧烈

反应(5)红:说明反应生成碱(滴加酚酞试液)离子方程式:2Na+2HO===2Na+2OH+H↑与CuSO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CuSO+ 2HO===Cu(OH)↓+H↑+NaSO

保存:少量保存在煤油或石蜡油中

2

2

2

2

2

2

2

2

2

4

4

2

2

2

2

4

物理性质:ρ= g/cm3,比水的密度小、比煤油的密度

2.氧化钠和过氧化钠

化学式 Na2O Na2O2 -阳、阴离子个数比 Na+与O2-之比为2∶1 Na+和O22之比为 2∶1 氧的化合价 颜色 与H2O反应 -2 白色 Na2O -1 淡黄色 2Na2O2 +H2O===2NaOH +2H2O===4NaOH+O2↑ 与CO2反应 Na2O+CO2=== Na2CO3 2Na2O2+2CO2===2Na2CO3+O2 应用 供氧剂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1.碳酸钠

写出上述序号所表示反映的化学方程式: ①Na2CO3+2HCl===2NaCl+CO2↑+H2O ②Na2CO3+Ca(OH)2===CaCO3↓+2NaOH ③Na2CO3+BaCl2===BaCO3↓+2NaCl 2.碳酸氢钠

写出上述序号①、③、④所表示反映的化学方程式,②反映的离子方程式: ①NaHCO3+HCl===NaCl+CO2↑+H2O

-+Ca2++OH-===CaCO↓+HO ②Ca(OH)2过量:HCO332

-===CaCO↓+CO2-+2HO Ca(OH)2少量:Ca2++2OH-+2HCO3332

③NaHCO3+NaOH===Na2CO3+H2O △

④2NaHCO3=====Na2CO3+CO2↑+H2O

碱金属和焰色反映

1.碱金属元素 (1)物理性质:

颜色 密度 熔沸点 导电导热性 银白色(铯略带金色光泽) 良好 (2)化学性质:

Li→Cs:呈增大趋势,但ρ(K)<ρ(Na) 逐渐降低 钾与水反映的化学方程式为: 2K+2H2O===2KOH+H2 2.焰色反映

(1)概念:很多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在灼烧时都会使火焰呈现特殊的颜色,属于物理转变,属于元素的性质,应用于查验某些元素的存在。

(2)常见元素的焰色

钠元素:黄色;钾元素:浅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 (3)操作步骤

酒精灯酒精灯

铂丝――→火焰无色―→蘸取待测物――→观看火焰颜色

灼烧灼烧

注意:洗涤铂丝用稀HCl溶液洗涤,然后在火焰上灼烧,火焰为无色,说明铂丝洗净。 1.易误诊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钠是一种强还原剂,在自然界中只能以化合态存在( ) (2)钠能把FeSO4溶液中的Fe置换出来( ) (3)钠与O2反映只能生成Na2O2( )

(4)潜水艇紧急情形下能够用Na2O2作供氧剂( ) (5)Na2O和Na2O2均为碱性氧化物( )

(6)澄清石灰水可用于辨别Na2CO3和NaHCO3溶液( )

(7)Na2CO3比NaHCO3稳固可依照反映2NaHCO3=====Na2CO3+CO2↑+H2O证明( )

(8)Na、NaOH、Na2O、Na2CO3的焰色反映相同( ) (9)K、Li与O2反映也只能生成两种氧化物( ) (10)碱金属的还原性Li【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2.写出以下反映的离子方程式

(1)Na与H2O反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Na2O2与H2O反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Na与CuSO4溶液反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Na2CO3溶液中逐滴滴入稀盐酸至过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2Na+2H2O===2Na++2OH-+H2↑ (2)2Na2O2+2H2O===4Na++4OH-+O2↑

(3)2Na+2H2O+Cu2+===Cu(OH)2↓+2Na++H2↑或2Na+2H2O===2Na++2OH

-+H↑,Cu2++2OH-===Cu(OH)↓ 22

-+--+(4)CO23+H===HCO3,HCO3+H===CO2↑+H2O

3种颜色:Na2O2—淡黄色,钠元素焰色—黄色、钾元素焰色—紫色。

3类反映:①钠与非金属(O2、Cl2)的反映;②钠与水、酸、盐溶液的反映;

③Na2O2与H2O、CO2的反映。

4个性质:NaOH的化学性质—指示剂变色;与酸性氧化物反映;与酸反映;

与盐反映。

5个字:钠与水(滴有酚酞)反映的现象——“浮、熔、游、响、红”。

1个转化关系:

钠及其氧化物性质及应用 1.钠的要紧性质

(1)金属钠与酸溶液的反映

Na与水反映的实质是Na置换H2O电离出的H+。酸溶液中H+要紧由酸电离取得,因此Na投入到酸溶液中时,第一与酸反映,且比在纯水中反映猛烈,只有当酸反映完全后,剩余的钠才与水反映。

(2)钠与盐溶液反映

①钠与盐溶液反映,不能置换出盐中的金属,这是因为金属阳离子在水中一样是以水合离子的形式存在,即金属离子周围有必然数量的水分子包围着,不能和钠直接接触,因此是钠先与水反映,然后是生成的碱与盐的反映。

850 ℃

②工业上在850 ℃,钠与熔融状态的KCl反映能够制取金属钾:Na(l)+KCl(l)=====NaCl(l)+K(g),反映能发生是因为在此温度下,体系中只有钾是气体,能从体系中逸出。

2.Na2O2的要紧性质 (1)Na2O2的强氧化性

①投入FeCl2溶液,生成红褐色沉淀[Fe(OH)3]。 ②投入酚酞溶液中,先变红后褪色。 ③投入品红溶液中,红色褪去。 ④Na2O2与SO2反映生成Na2SO4。

(2)Na2O2与CO2或H2O反映均生成O2,在这两反映中Na2O2均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

以下表达或化学用语正确的选项是________(填字母)。

A.(2021·新课标全国卷Ⅱ)钠与CuSO4溶液反映的离子方程式为2Na+Cu2+===Cu+2Na+

B.(2021·广东高考)1 mol Na被完全氧化生成Na2O2,失去2NA个电子

C.(2021·江苏高考)Na2O2溶于水产生O2的离子方程式为Na2O2+H2O===2Na++2OH-+O2↑

D.(2021·北京高考)Na2O2在潮湿的空气中放置一段时刻,变成白色粘稠物,其反映为2Na2O2+2CO2===2Na2CO3+O2

E.(2021·广东高考)Na2O2用作呼吸面具的供氧剂

F.(2020·安徽高考)将 mol的Na2O和Na2O2别离加入100 mL蒸馏水中,恢复至室温,所得溶液中阴离子浓度相同(溶液体积转变忽略)

【解析】 A项,Na与盐溶液反映是先与水反映,不能置换出Cu,错误;B项,1 mol Na只能失去NA个电子,错误;C项,离子方程式不守恒,错误;D项,Na2O2放置在潮湿的空气中,Na2O2先和水反映生成NaOH固体,NaOH固体吸水形成白色粘稠物,再与空气中的CO2反映。E项,Na2O2与呼出的CO2和H2O反映生成O2。F项,依照反映Na2O1

+H2O===2NaOH,Na2O2+H2O===2NaOH+O2↑可知,生成NaOH物质的量相同,

2浓度也相同。

【答案】 EF

考向1 钠的性质及应用 1.

(2021·山东省实验中学高三模拟)在蒸发皿中放一小块钠,加热至熔化时,用玻璃棒蘸

取少量无水CuSO4与熔化的钠接触,刹时产生耀眼的火花,

同时有红色物质生成。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选项是( ) A.上述反映是置换反映 B.上述反映是放热反映

C.上述反映中无水CuSO4表现了还原性

D.加热且无水条件下,Na能够与CuSO4反映并生成Cu 【解析】 红色物质为Cu,即2Na+CuSO4===Na2SO4+Cu。 【答案】 C

考向2 过氧化钠的性质

2.向以下物质的溶液中加入必然量的Na2O2固体,不显现浑浊现象的是( ) A.MgCl2溶液 B.Ca(HCO3)2稀溶液 C.K2SO3溶液 D.FeCl2溶液

【解析】 加入MgCl2溶液中生成Mg(OH)2沉淀,加入FeCl2溶液中能将Fe2+氧化成Fe3+,最终生成Fe(OH)3沉淀;加入Ca(HCO3)2稀溶液中可生成CaCO3沉淀;加入K2SO3溶液中可将其氧化为K2SO4,但没有沉淀生成。

【答案】 C

Na2O2与H2O、CO2反应的五大关系计算 Na2O2与H2O、CO2反映的化学方程式: 2CO2+2Na2O2===2Na2CO3+O2 2H2O+2Na2O2===4NaOH+O2↑ 1.物质的量的关系

不管是CO2或H2O的单一物质仍是二者的混合物,通过足量的Na2O2时,CO2或H2O与放出O2的物质的量之比均为2∶1。

2.气体体积关系

假设CO2和水蒸气的混合气体(或单一气体)通过足量Na2O2,气体体积的减少量等于1

原混合气体体积的且等于生成氧气的体积。

2

3.电子转移关系

当Na2O2与CO2、H2O反映时,物质的量关系为2Na2O2~O2~2e-。 4.固体质量关系

相当于固体(Na2O2)只吸收了CO2中的“CO”,H2O中的“H2”;能够看做发生相应的反映:Na2O2+CO===Na2CO3、Na2O2+H2===2NaOH(事实上两反映不能发生)。

故凡分子组成符合(CO)m(H2)n (m=0,1,2……,n=0,1,2……),W g该物质在O2中完全燃烧将其产物(CO2,H2O气)通入过量Na2O2固体中,固体增重W g。

5.前后顺序关系

必然量的Na2O2与必然量的CO2和H2O(g)的混合物的反映,可视作Na2O2先与CO2

反映,待CO2反映完成后,Na2O2再与H2O发生反映。

(2021·吉林省实验中学模拟)在一密闭容器中有HCHO、H2和O2混合

气体共20 g,放入足量的Na2O2用电火花引燃,使其完全反映,Na2O2增重8 g,那么原混合气体中O2的质量分数是( )

A.40% B.% C.60% D.36%

【解析】 依照2Na2O2+2CO2===2Na2CO3+O2,2Na2O2+2H2O===4NaOH+O2↑;能够固体增重的组成为CO和H2,依照题意可知HCHO和H2的质量为8 g,O2的12 g质量为20 g-8 g=12 g,故w(O2)=×100%=60%。

20 g

【答案】 C

Na2O2增重的规律

Wg物质在O2中完全燃烧,将其产物(CO2、H2O)通入足量Na2O2固体中①假设物质

组成为(CO)m(H2)n(m=0,1,2……;n=0,1,2,……),Na2O2增重Wg,②假设物质组成为(CO)m(H2)nOx,Na2O2增重小于Wg,③假设物质组成为Cx(CO)m(H2)n,Na2O2增重大于W g。

考向1 物质的量、电子转移的计算

3.(2020·上海高考)过氧化钠可作为氧气的来源。常温常压下二氧化碳和过氧化钠反映后,假设固体质量增加了28 g,反映中有关物质的物理量正确的选项是(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 )

二氧化碳 碳酸钠 转移的电子 A 1 mol B 22.4 L C D NA 1 mol 106 g 1 mol 106 g 2NA 【解析】 2Na2O2+2CO2===2Na2CO3+O2 转移电子

1 mol 1 mol 1 mol(106 g) 1 mol(NA)

B项,常温常压下22.4 L CO2的物质的量不是1 mol。 【答案】 AC

考向2 CO2、H2O与Na2O2反映的前后及其计算

4.(2021·东北三校一模)a mol Na2O2和b mol NaHCO3固体混合后,在密闭容器中加热到250 ℃,使其充分反映,当排出O2和H2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时,a∶b为( )

A.1∶1 B.1∶2 C.2∶3 D.2∶1

250 ℃

【解析】 该容器中前后发生了三个反映:2NaHCO3=====Na2CO3+H2O↑+CO2↑、2Na2O2+2CO2===2Na2CO3+O2、2Na2O2+2H2O(g)===4NaOH+O2,b mol NaHCO3产生b mol混合气体,a mol Na2O2消耗a mol混合气体,剩余(b-a)mol H2O、产生a/2 mol O2,有a/2∶(b-a)=1∶1解得a∶b=2∶3,C项正确。

【答案】 C

Na2CO3、NaHCO3与酸的反应和鉴别 、NaHCO3与酸反映的比较 (1)与等浓度盐酸反映的规律

①放出CO2快慢:NaHCO3>Na2CO3 ②混合物反映前后顺序

-+因CO2因此Na2CO3先反映生成NaHCO3,然后NaHCO3与H+再反3结合H更易,

映。

③与足量盐酸反映耗酸量的比较

等质量的Na2CO3和NaHCO3,前者耗酸量多; 等物质的量的Na2CO3和NaHCO3,前者耗酸量多。 ④与足量盐酸反映生成CO2量的比较

等质量的Na2CO3和NaHCO3,后者生成CO2量多; 等物质的量的Na2CO3和NaHCO3,二者生成CO2量一样多。 (2)两种情形下NaHCO3的量与生成CO2的量的关系 ①受热分解时

2NaHCO3=====Na2CO3+CO2↑+H2O 2n(NaHCO3)~n(CO2)

②与酸反映时

NaHCO3+HCl===NaCl+CO2↑+H2O

n(NaHCO3)~n(CO2)

2.Na2CO3和NaHCO3的辨别方式 Na2CO3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

反映原理:第一步:Na2CO3+HCl===NaCl+NaHCO3(无气体) 第二步:NaHCO3+HCl===NaCl+CO2↑+H2O(有气体) 因此Na2CO3溶液与盐酸可用互滴法辨别。

100 mL mol·L-1碳酸钠溶液和200 mL盐酸,不管将前者滴加入后

者,仍是将后者滴加入前者,都有气体产生,但最终生成的气体体积不同,那么盐酸的浓度合理的是( )

A. mol·L-1 B. mol·L-1 C. mol·L-1 D. mol·L-1

【解析】 将盐酸逐滴加入Na2CO3溶液中,开始发生反映Na2CO3+HCl===NaHCO3

+NaCl,待Na2CO3消耗尽时发生反映NaHCO3+HCl===CO2↑+H2O+NaCl,故要有气体产生,盐酸的物质的量应大于Na2CO3的物质的量;而滴加顺序不同,产动气体体积不同,那么盐酸的物质的量应小于Na2CO3物质的量的2倍。综上分析 mol【答案】 C

考向1 Na2CO3与NaHCO3的性质比较

5.(2020·全国Ⅱ高考)以下表达中正确的选项是( )

A.向含有CaCO3沉淀的水中通入CO2至沉淀恰好溶解,再向溶液中加入NaHCO3

饱和溶液,又有CaCO3沉淀生成

B.向Na2CO3溶液中逐滴加入等物质的量的稀盐酸,生成的CO2与原Na2C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C.等质量的NaHCO3和Na2CO3别离与足量盐酸反映,在同温同压下,生成的CO2

体积相同

D.向Na2CO3饱和溶液中通入CO2,有NaHCO3结晶析出

【解析】 A项,CaCO3与CO2、H2O反映生成的Ca(HCO3)2与NaHCO3不反映。B

-+-项,向Na2CO3溶液中滴加等物质的量的HCl时,发生反映:CO23+H===HCO3,不

生成CO2。C项,等质量的NaHCO3和Na2CO3别离与足量盐酸反映时,NaHCO3产生的CO2多。D项,向饱和Na2CO3溶液中通入CO2时,发生反映:Na2CO3+CO2+H2O===2NaHCO3↓,反映中消耗H2O,且生成的NaHCO3溶解度小,故NaHCO3会结晶析出。

【答案】 D

考向2 Na2CO3与NaHCO3的辨别

6.(2021·扬州模拟)某校化学课外小组为了辨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两种白色固体,用不同的方式做了以下实验,如下图。

(1)只依照图Ⅰ所示实验,不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缘故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Ⅱ、Ⅲ所示实验均能辨别这两种物质,其反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假设用实验Ⅱ验证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热稳固性,那么试管B中装入的固体最好是(填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NaHCO3、Na2CO3都与盐酸反映放出CO2,不能达到目的。 (2)Ⅱ、Ⅲ都是利用NaHCO3的不稳固性进行辨别。

(3)试管B装入碳酸氢钠,试管A装入碳酸钠,如此直接加热的碳酸钠温度高,不分解,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而间接加热的碳酸氢钠分解,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了碳酸氢钠很不稳固。

【答案】 (1)不管是Na2CO3仍是NaHCO3均能够与盐酸反映产生CO2,二者的现象一样,故达不到辨别目的

(2)2NaHCO3=====Na2CO3+H2O+CO2↑,CO2+Ca(OH)2===CaCO3↓+H2O

(3)NaHCO3

考向3 有关Na2CO3、NaHCO3的定量计算

7.(1)①纯净的Na2CO3 a g ②Na2CO3与NaHCO3的混合物a g ③纯净的NaHCO3

a g,按要求回答以下问题:

A.别离与盐酸完全反映时,耗酸量从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

B.别离和盐酸完全反映时,放出CO2气体的量从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 C.别离溶于水,再加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生成沉淀的质量从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

D.别离配成等体积的溶液,c(Na+)的浓度从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 (2)将a g Na2CO3和NaHCO3的混合物充分加热,其质量变成b g,那么Na2CO3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

(3)假设将问题(1)中的等质量改成等物质的量,回答上述A、B、C、D四问。 【答案】 (1)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③>②>① D.①>②>③ (2)

84b-53a×100%

31a(3)A.①>②>③ B.①=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

Na2CO3与NaHCO3的辨别 高考母题

判定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2021·福建高考)用加热分解的方式区分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两种固体( ) (2)(2021·新课标全国卷Ⅰ)侯氏制碱法的工艺进程中应用了物质溶解度的不同( ) (3)(2021·广东高考)因溶解度:CaCO3(4)(2021·重庆高考)NaHCO3的热稳固性大于Na2CO3( )

【解析】 (1)NaHCO3比Na2CO3热稳固性差,故可利用加热分解的方式区分二者;(2)侯氏制碱法原理是NaCl+NH3+CO2+H2O===NaHCO3↓+NH4Cl,利用NaHCO3溶解度小的性质;(3)溶解度:Na2CO3>NaHCO3;(5)NaHCO3比Na2CO3热稳固性差。

【答案】 (1)√ (2)√ (3)× (4)× 教材溯源 (人教必修1P56)

如下图,别离用Na2CO3和NaHCO3做实验,观看现象。 辨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命题展望

Na2CO3和NaHCO3是钠的两种重要化合物,应用普遍,二者的辨别和性质是高考的热点。高考还可能从下面几点设计命题角度:

1.如何除去Na2CO3固体中的NaHCO3杂质?

【提示】 加热法。

2.可否用Ba(OH)2溶液辨别Na2CO3和NaHCO3溶液?写出离子方程式。

--2++2OH-===BaCO↓+【提示】 否;Ba2++CO23===BaCO3↓,2HCO3+Ba3

-CO23+2H2O。

3.如何除去NaHCO3溶液中的少量Na2CO3杂质?写出离子方程式。

--【提示】 向溶液中通入足量的CO2气体,CO23+CO2+H2O===2HCO3。

4.同浓度的Na2CO3和NaHCO3溶液,能够用酚酞辨别吗? 【提示】 能够。

5.侯氏制碱法的工艺进程中应用了什么原理? 【提示】 物质溶解度的不同。

-6.某溶液中加入盐酸产生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那么该溶液中必然含有CO23吗? 2--【提示】 不必然,可能含HCO-3、SO3、HSO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8.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238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