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第5期 广西社会科学 No.5.2006 (总第131期) GUANGXI 9 CIAL SCIENCES (Cumulatively,NO.131) 广西可持续发展的资源环境问题 阎 革 (广西大学商学院,广西南宁530004) [摘要] 广西的资源环境状况对可持续发展目前尚未构成严重威胁,但并不理想,主要表现为“三废”排 放量的增长速度已超过上世纪90年代。广西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环境库兹涅茨曲线不适用于 广西。要建设“生态广西”,应转变以GDP增长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和以投资为主拉动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 抓好产业结构特别是工业结构的调整,积极、稳步地发展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加大治理“三废”的资金投入。 在处理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的关系中,各级政府负有重大责任。 [关键词】资源环境广西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124.5(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6917(2006)05—0001—04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关于“十一五”规划建议中 资源环境状况既有优势,也有劣势。优势主要是“生 指出: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 存资源禀赋”和“区域生态水平”,这两项指标均排在 出”,“我国土地、淡水、能源、矿产资源和环境状况对 全国第l0位,其中主要表现为水资源系数、气候资 经济发展已构成严重制约”。因此,要“加快建设资 源指数和土壤侵蚀指数这三项指标较为理想等方 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 面,分别列第1、第3和第4位。而劣势是资源转化 资源、环境相协调”。广西在“十一五”时期也提出建 效率、生存持续能力、农业投入水平和区域抗逆水平 设“生态广西”的口号,因而,有必要对广西在可持续 较低,其中主要表现为土地资源不足、水土资源匹配 发展中的资源环境问题进行探讨。 不当、生物资源并不丰富以及生态环境较为脆弱等 (一)正确评价广西的资源环境状况。广西由于 方面,分别列第20、第26、第20和第21位。 工业不是很发达,城市化水平较低,因此资源环境对 进入2l世纪以后,由于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 经济发展的制约目前还不是十分突出。 加快,广西的环境状况已开始出现恶化的趋势,主要 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撰写的 表现为“三废”排放量的增长速度已超过上世纪90 《2005年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以下简称《报 年代 见下表: 告》),对广西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总体评价是“较差”, 广西经济增长与“三废”排放 在全国31个省(区)市中排第23位。该课题组对可 1990 200o 20o4 持续发展能力的评价分解为五大支持系统,即“生 地区生产总值(亿元)) 449、06 2050,15 3320.10 存”、“发展”、“环境”、“社会”和“智力”。广西在生存 全部工业总产值(亿元)) 353、43 1800.24 2992,31 支持系统和环境支持系统中的排位不是太靠后,但 工业废水排放量(万吨) 105248 81571 122731 在其他三项支持系统中均排在第24位之后。 工业废气排放量(亿标立方米) 1429 4606 10656 但不能由此认为广西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资源环 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万吨) 1211 2108 3291 境问题不大,广西在经济发展中可以不必过多地考 注:地区生产总值和全部工业总产值按当年价格计算 虑资源环境问题。 资料来源:《广西统计年鉴)2005年 从《报告》中所列出的一系列数据来看,广西的 由上可知,在2000年后的4年里,广西的地区 [收稿日期]2006—0l一04 [作者简介]阎革(1934一),男(满族),福建福州人,广西大学商学院教授。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阎革/广西可持续发展的资源环境问题 GDP和工业总产值的增长速度很快,高于上世纪90 环境质量或污染水平如同收入分配一样,都会随着 年代,但“三废”的增长速度也很快。工业废水排放 经济增长和经济实力的增强而表现出“先恶化、后改 量,在1990年~2000年间呈下降状态,平均每年下 善”的趋势。正是这种理论,为一些发展中国家或后 降0.7%;而到2000年~2004年间,平均每年上升 进地区走“先污染、后治理”道路找到了理论依据。 0.12%。工业废气排放量,在1990年~2000年间, 他们认为,后进地区的生态环境在经济实力未达到 平均每年增长2.0%;而在2000年~2004年问,平 一定水平之前,必然要经历一段“先恶化”的痛苦时 均每年增长3.2%。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在1990 期,只有经济发展达到较高水平时,才有可能根本解 年--2000年间,平均每年增长0.6%,而在2000年 决环境污染问题。因此,不破除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2004年间,平均每年增长1.4%。可见,在工业化 理论,就无法纠正“先污染、后治理”的错误认识。 和城市化进程加速的时期,如果不注意协调经济发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是格罗斯等人从西方工业化 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在本世纪头10年~15年内, 国家的实践经验中得出的结论,是有事实依据的。就可能会出现环境透支问题,再治理为时已晚。因 但也应看到,西方发达国家是在传统的经济发展观 此,当前应密切关注资源环境问题。 (二)广西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处 指导下实现工业化的,它们在生态环境改善之前有 一段很长的环境恶化时期。当前,我国的工业化是 在工业化初期阶段的广西,面临着既要加速发展工 在可持续发展观指导下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时代 业又要保护资源环境的双重任务。发展工业,就会 与观念已发生很大变化,传统发展观与可持续发展 消耗资源,同时又会产生各种废弃物而污染环境。 观的重大区别,不在于是否要发展上,而在于如何认 这是工业化生产方式的局限性。但是广西不能因为 识和对待经济发展中的资源和环境问题。传统发展 要保护资源环境而不发展工业,这样,后进省区就无 观对自然资源采取虚无主义态度,在追求经济增长 法实现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也不能因为发展工 中滥用和过度消耗自然资源,环境问题从未进入他 业、实现工业化而过度地损害资源环境,甚至以牺牲 们的视野。而可持续发展观认为,经济发展要受到 生态环境为代价来发展工业。这是两种片面性观 资源和环境的约束。自然资源要永续利用,生态环 点。对后进省区来说,难以克服的主要是后一种片 境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空间也要加以保护而得以持 面性,而且很容易接受并走上“先污染、后治理”和 续。经济发展不能超越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要 “边污染、边治理”的道路。据《半月谈)2005年第10 以不破坏自然资源,不降低环境质量为基础。 期报道,广西富JiI县白沙镇1994年招商引资在村民 以环境库兹涅茨曲线为支撑的“先污染、后治 水源地建砒霜厂,遭到村民反对,镇干部却说“办砒 理”的错误观点,在后进地区实现经济起飞和加速发 霜厂没有什么毒,可以提高我乡财政收入,改变村容 展时期得到某种程度的推崇,这并不奇怪。因为作 村貌”,结果造成粮食减产、牲畜死亡。经过村民长 为工业落后的省区,当前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尽快发 达近10年的抗争,出了命案以后,于2003年9月才 展经济,改善人民生活;而这些地区在未充分发展 由县政府下令停产。另据《中国青年报》2005年7月 时,一般来说,资源和环境问题相对不是很突出。因 4日报道,天津市被淘汰的污染企业,竞成为西部省 此,在发展经济和保护资源环境的选择中,自然地偏 区来天津招商引资的“好项目”和“抢手货”。这些事 重于发展经济。 例说明经济后进、工业不发达的西部省区,对资源环 不可否认,发展经济特别是工业经济与保护资 境问题缺乏足够的认识,认为只要经济发展了,资源 源环境之间存在矛盾,但问题在于如何协调、兼顾。 环境问题就可以得到解决,况且西部地区资源环境 后进省区在发展工业与保护资源环境发生矛盾的时 容量大,污染问题尚不能构成严重威胁,因此,在实 候,宁可牺牲一些工业产值,也不要损害生态环境。 际工作中往往置资源环境于不顾。 后进省区之所以长期贫困落后,其中一个原因是生 这种错误认识源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 态环境过于脆弱,自然灾害频繁。一旦环境遭到破 1992年,美国经济学家格罗斯等人借鉴库兹涅茨的 坏,就很难恢复过来,有的根本无法恢复,有的虽然 收入分配“倒u假说”,认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整体 可以通过治理来恢复,但算经济账是得不偿失的。 2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广西社会科学2006.5/广西经济 因此,“先污染,后治理”这条路是走不通的。但在实 增长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和以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发 施经济增长优先的赶超战略中,为了追求GDP增长 展模式,是造成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尖锐矛盾的思 率,往往不自觉地走上用高额的资源环境代价来换 想根源。建设“生态广西”不是要放慢广西发展的步 取GDP的道路。 伐,但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GDP增长 (三)广西资源环境的产业结构特征。2004年, 和保护生态环境是可以统一的,但必须从转变发展 广西工业增加值为1044.83亿元,只占广西GDP的 理念人手,而且必须有相应的制度作保证。从广西 31.4%。这样小的工业比重,本应有利于改善资源 目前的发展阶段和发展水平来看,固定资产投资仍 环境状况。但是,广西产业结构中一个明显的特征 是,在工业结构中“资源密集型工业”所占的比重过 大。所谓资源密集型工业,是指资源利用程度较高 的工业,包括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采掘工业和 原料工业等。按以上三项统计,2000年和2002年广 西资源密集型工业产值占全部工业产值的比重分别 为66.9%、62.7%,大大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广西 “三废”的产生和排放大部分集中在资源密集型工业 上。下表统计两个资源密集型行业的“三废”排放的 情况: 广西几个行业“三废”情况(2003年) 行业 工业增加值 利税总额 废水排放重 废气排放董 固体废物排教 (万元) (万元) (万吨) (万立方米) 量(万吨) 采矿夏冶炼 98462O 401739 l55O4 4397l946 l6o4.09 I食品厦饮料 7O5902 2452O5 37286 8651427 6l7 48 采矿、冶炼业占总 22量的比重% .O5 23.15 14.95 66.26 56.47 食品、饮料业占总 量的比重% l5.8l 14.13 35.96 l3 o3 21.17 两项舍计占总量 的比重% 37.86 37.28 50.9l 7q.29 77 64 资料来泺:据‘广西统计年圣)2oo4誊整理 “采矿及冶炼”、“食品及饮料”两个资源密集型 工业,2003年的工业增加值只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 37.86%,利税总额只占全部工业利税总额的 37.28%,但“三废”的排放和产生量却占全部“三废” 总量的一半以上,废水占5O.91%,废气占79.29%, 固体废弃物占77.64%。 广西产业结构变动的另一个特征是工业结构日 益重型化。重工业占全部工业产值的比重由1990 年的45%上升到2O00年的53%、2004年的57%。 在“十一五”时期,广西还将加大工业发展的力度,重 化工业占很大比重,这样,广西工业的重型化更加突 出,生态环境的质量也会随之下降。 (四)建设“生态广西”应采取的主要措施。建设 “生态广西”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应有相应的制度安 排和政策措施。 1.转变传统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以GDP 然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要立即放弃这种发 展模式是不现实的。但领导者应清醒地认识到,过 度依赖投资来拉动经济增长,难以改变粗放型的经 济增长方式,从长远来看,这是不可持续的增长。当 前,应调整投资结构,加大技术创新、技术改造和人 力资本的投资,逐步走上主要依靠全要素生产率的 提高拉动经济增长的道路。 中央曾考虑建立“绿色GDP”国民经济核算体 系,并率先在全国1O个省市进行试点(广西未列其 中)。“绿色GDP”是把自然资源损耗和环境恶化换 算为“自然成本”,纳入GDP的核算之中,有利于在 经济活动中保护资源和环境。广西在未实行新的核 算体系之前,应对中央提出的在“十一五”时期“单位 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时期末降低20%左 右”的指标作出具体安排。同时,也可借鉴这一做 法,对单位GDP的其他主要资源消耗和“三废”排放 量的降低指标作出具体安排,使建设“生态广西”的 战略目标能落到实处。 2.抓紧产业结构尤其是工业结构的调整。广西 要大力发展工业是无疑义的。但要解决发展工业与 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就必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中央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着眼于传统工业化 道路的弊端(重资源消耗,重环境污染)和我国资源 禀赋的特点。因此。我国要多发展资金投入少、资源 消耗低、环境污染轻、经济效益好、人力资源优势能 得到充分发挥的工业行业。但是,广西“十一五”时 期的工业发展多集中于发展重化工业,如南北钦防 临海工业区以钢铁、石油工业为主。右江河谷工业区 以铝工业为主,等等。这些重化工业投资大、资源依 赖性强、能源消耗高、资金周转慢、就业弹性系数低。 容易造成环境污染。这种发展工业的思路依然是靠 上大工程、大项目来加速提升广西工业的产值比重, 改变广西工业落后的面貌。上大型的重化工业项 目,固然可以带来可观的工业产值和财政收入。但 3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阎 革/广西可持续发展的资源环境问题 由于建设周期长,市场条件变化快(我国钢铁、氧化 限制一次性产品的生产和消费。政府要加大城市生 铝等行业已出现产能过剩),如果考虑不周,就会造 活污水的治理力度,目前,生活污水排放量已超过工 成重大的经济损失。掠夺性的资源开采又会破坏当 业污水,成为我国最大的废水污染源。 地的生态环境,因此必须慎之又慎。广西应根据自 此外,要加大治理“三废”的资金投入。据资料 身的资源禀赋特点,一方面立足于对传统的加工工 显示,近年来广西治理“三废”的资金投入力度有所 广西治污施工项目完成投资额3.57 业进行技术改造,延长产业链,增加经济收入;另一 减弱。2004年,方面从人力资源丰富的特点出发,多发展一些劳动 亿元,只及2000年7.4亿元的48.4%。而2004年 密集型行业,把发展工业与增加就业岗位,转移农村 富余劳动力结合起来。为了提高产业结构质量,广 西应引进和培育一批高新技术产业,稳步提升高新 技术产业产值在工业中的比重。在招商引资中,对 消耗能源大,污染环境重的项目,要严格把关,防止 国外将污染向广西转移。在城镇化进程中,要节省 土地,不要搞“摊大饼式”的城镇外延扩张,以保护十 分有限的耕地资源。 3.积极、稳步地推广循环经济,改变资源环境对 经济发展的制约。循环经济是对自然环境资源实行 闭路循环应用的一种经济发展方式,它强调遵循减 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即“三R”原则组织经济 活动,是节约资源、减少污染和提高经济效益的最佳 途径。世界上不少国家已通过立法实施循环经济。 广西贵糖集团是我国发展循环经济企业的试点之 一,为广西推广这一先进生产方式提供了宝贵经验。 循环经济不同于“清洁生产”。清洁生产是单个 企业的微观行为,是企业通过改进设备、工艺,加强 对废弃物的处理来节约资源,减轻污染,其作用是有 限的。而循环经济则要求政府按照市场经济和循环 经济的原则,对相关企业进行整合,组成生态工业园 区。因此,发展循环经济需要政府从中观层面上对 工业企业进行合理布局,并组织、协调工作。今后对 新建企业应尽可能地组成生态工业园区,发展循环 经济,以减少广西的工业污染。此外,在农业生产上 发展循环经济的前景也十分可观。 发展循环经济还要求居民转变消费观念,提倡 “适度消费”,“绿色消费”,养成节约的良好习惯。要 4 全国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1908亿元,相当于2000 年的188%。此外,据《广西统计年鉴》2005年卷提 供的数据,广西治污完成投资额的平均增长速度, 1996年--2000年为17.3%,而2001年~2004年为 一16.6%。因此,在“十一五”时期,广西应加大治污 资金的投入,力争做到治理力度高于“三废”污染程 度。 总之,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之间既可表现为互 相冲突的关系,即经济高增长,环境高污染;也可表 现为互相协调的关系,即经济高增长,环境低污染或 不污染。自然资源和环境是一种“公共物品”,经济 活动导致的自然资源消耗和环境破坏,其成本不是 由私人承担,而是由整个社会承担,这就会出现成本 和收益的不对称。因此,在这一领域内,市场力量会 “失灵”,政府应加以适当的干预。政府的职能主要 体现在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发展理念,创新发展模 式上。此外,为了有效利用资源,保护环境,维持生 态平衡,还应辅以必要的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 [参考文献] [1]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2005年 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R].中国科学出版社, 2005. [2]广西统计年鉴[z].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 [3]广西统计年鉴[z].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 [责任编辑:梁军涛] [校对:梁军涛覃合潘丽清]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