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三合一”场所消防现状分析及管理对策探讨

来源:画鸵萌宠网
三合一”场所消防现状分析及管理对策

探讨

摘要:目前,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的数量越来越多,人口的快速流动,“三合一”的经营场所在城市中的规模越来越大,并且有形成大规模的趋势。也因为“三合一”场所的性质,决定了其在防火安全上存在着许多安全隐患,如消防安全意识薄弱、材料耐火等级低、安全疏散条件差等,对场所内外人员的人身安全、财产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危害,而且历来是火灾发生的多发地点。为此,各级公安、消防部门都加大了对“三合一”场所的整治力度,然而,“三合一”场所的存在客观需求,导致整治效果不佳,因此本文分析了目前三合一”场所消防现状,并提出相关的管理建议,以期能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三合一”场所;消防安全;现状;整治对策 一、“三合一”场所火灾特点

(一)火势蔓延较快,造成大规模的火灾

由于“三合一”场所的建筑结构特征,如果建筑内存在违规搭建、场地狭窄,并具有生产功能,其产品堆放量大的情况,那么一旦发生火灾,生产和居住间缺乏有效的隔断,很容易造成火灾迅速向生活区蔓延,造成大面积火灾。

(二)人员疏散较难,极易造成人员伤亡

鉴于这种类型的建筑通常是3至6层,且人员密集,大楼内部也没有单独的疏散装置,而且在火灾的时候,产生的有害气体在密集空间下,从而导致人员的呼吸困难甚至中毒。再者由于楼道走廊狭窄、光线不强,一旦发生火灾,人员经常会由于恐慌而出现踩踏事件,甚至有可能导致跳楼。

(三)水源短缺,救援难度大

这种类型的建筑大多为一些老式工厂和城中村为主,由于缺乏规划,导致消防栓缺乏或者距离着火点比较远,而且附近也没有足够的水源来处理火灾。同时,烟雾和微粒在火灾发生后不能迅速消散,对消防队员的视野造成一定的干扰,使得火灾的扑救工作更加困难。

二、“三合一”场所的消防现状分析 (一)消防设施安装不到位

“三合一”场所的消防设施设置不规范,其原因有二:一是“三合一”场所的管理人员的职责。一些“三合一”管理人员在日常经营中存在着防火意识不足、过分关注商户的摆放、经营是否符合“三合一”的要求,而忽视了是否具备足够的消防安全设备。其次,室内的布置也会导致消防设备无法充分利用。一些地方为了扩大自己的使用面积,甚至将安全设施替换掉,这给消防安全带来了很大的风险,一旦发生火灾,需要消防设施的时候,人们不能及时地利用。而且,很多地方的消防设备都没有及时的更新,一些已经过期的灭火器也没有丢弃,这对消防安全管理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二)经营者意识不强,安全管理粗放

目前,“三合一”场所大都是个体工商户、加工作坊等,其经营者普遍存在着防火意识不足的问题,在“三合一”场所的经营中,未能切实履行好防火管理职责。同时,对于“三合一”场所的消费者安全管理,经营者也没有建立相应的管理体系。这就造成了“三合一”场所内存在的一些易引发火灾的隐患,例如员工本身行为不规范、使用液化气罐、使用明火、吸烟等;现场违规拉电线,使用电热炉、电加热器、电热毯等电热设备,电线缺乏金属管、阻燃塑料管的保护,而且布局杂乱无章;成品、半成品、原材料等易燃物品在车间和仓库内随意堆放等等现象,都极易引发火灾。

(三)火灾培训演练缺少实践经验

许多经营者存在着注重经济效益而忽视安全的观念,加之员工流动性大,“三合一”场所缺乏全面、系统的消防安全教育。虽然一些“三合一”场所的物

业管理部门已经明确了其责任和义务,但由于缺乏足够的重视、相关人员的实际操作水平较差,以及对初期火灾的处置缺乏经验、人员的撤离经验,使得“三合一”场所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

三、加强和防范 “三合一”场所火灾对策 (一)强化宣传教育,提高人员防火意识

加强全民防火安全意识,利用电视、户外视频、楼宇电视等常态化刊播消防安全常识,提醒群众规范用火用电用气行为,大力推进消防宣传进乡入户。在辖区内影院开机前放映“三合一”防火警示视频,利用抖音、快手等新媒体平台,对辖区内具有典型意义的“三合一”场所进行火灾隐患排查,以提高公众对火灾的认识。同时加强对“三合一”场所从业人员消防安全知识的宣传,在工作场所密集的地区开展消防知识培训,加强员工消防知识的储备和应急处理能力,培训消防技能,开展应急救援疏散预案的实施和演练,做到不培训不准上岗,让所有员工掌握消防安全“四个能力”,真正提高企业的自保能力。

(二)补足建筑先天性火灾隐患短板

对内部装修材料的使用,必须严格遵守国家的技术标准和技术规范,按照不同功能分区进行适当的防火分隔,在适当位置增加疏散楼梯和安全出口,对不符合防烟排烟条件的地方,采取自然通风等措施,以提高建筑主体的防火安全。根据建筑物的体积和用途,合理配备消防设备,特别要加强简易报警、独立烟感、简易喷淋、消防软管卷筒的安装,保证消防设备的容易操作、安全、高效,确保公共场所的工作人员在发生火灾的时候,及时扑灭火源。而且要把灭火设备放置在显眼位置,便于随时使用。同时,提醒、告知和培训消防安全的物业公司,要切实履行消防安全管理的主体责任,对消防设备进行及时的检查、维修、保养,及时更换。

(三)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首先,要把“三合一”场所的防火监管任务列入一项重要工作,对现行的制度进行不断的调整和完善,对“三合一”场所的防火安全规范进行进一步的界定

和细化,将“三合一”场所的监管、检查、有关的责任主体、问责机制等进行全面的规范和落实到位。其次,由于“三合一”场所分布“点多面广”,消防安全检查仍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消防部门要积极联合社区、居委,及时了解“三合一”场所的分布情况,及时进行相关宣传教育、应急演练、监督检查。

四、结束语

目前,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各种“三合一”的经营场所应运而生。“三合一”场所的存在,使得我国消防安全形势更加严峻。对于“三合一”场所,要坚持“防患于未然”的思想,加大对“三合一”场所的防火宣传、严格防火巡查、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最大程度的保证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1]冀维.“三合一”场所消防安全现状及火灾防控对策[J].品牌与标准化,2021(06):127-128.

[2]张聃.“三合一”场所消防安全现状与整治对策探讨[J].今日消防,2021,6(04):106-107.

[3]曾林水.“三合一”场所消防安全管理问题及对策[J].武警学院学报,2021,37(06):54-5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