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本教材第七册 《相交与垂直》 教学目标 :
1、 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理解相交与垂直的基本概念, 掌握互相垂直、垂足、垂线等内容,掌握点到直线的距离垂 线段最短的知识要点, 掌握作垂线的基本技能。
2、 通过学生的实践活动, 领悟相交与垂直的内涵, 建立 相交与垂直的抽象概念。让学生感知、实践作垂线的方法。
3、 通过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感知数学的趣味性, 感受数
学就在身边,数学就在自己的生活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 积极情感,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建立抽象的互相垂直的概念, 生掌握作垂线的技能。 一、导入
让学
老师拍摄了一些漂亮的照片, 大家想看吗?这些直线都有 一个特点,它们都(相交) 。
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相交的线,相交的两条直线会组成角, 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与相交有关。 二、新授
第 1 页
1、两根小棒相交可以得出角,大家想动手玩玩吗?(要
第 2
页求)同桌合作摆小棒,摆好后把两根小棒相交得出的角在中
画出来。然后汇报
2 观察一下这些直线,相交后线与线之间形成了(角)有 (锐角、钝角)还有(直角)你有什么方法证明自己摆的角 是直角吗?
(生:用量角器量一量、用三角板上的直角量一量、用
30 度和 60 度角拼、用书的角去比) 。(课件示范用三角尺直 角去量)
这三组直线都相交成什么角?(板书:成直角) 条直线相交成直角? (板书:两条直线相交)
它是由几
3. 揭示概念
像这样,当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 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判断两条直线是否互相垂直, 角)
4. 质疑:对于互相垂直你们还有什么地方不明白的吗?互 相是什么意思?
师举高一根小棒,能不能说这根小棒垂直? 须有另一根小棒与它垂直
我们以图①为例,为了区别它们,在直线上取一点。 不能说线段 OA是垂直的。
应该是 OA垂直于 OB,还可以说 OB也垂直于 OA。记作:
关键是看什么? (相交成直
(不能)必
我们
第 3 页
OAOB
互相垂直的两条直线都有一个交点,
叫做垂足。
两条直线相互垂直时, 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 线
4、进一步认识概念
(1)让学生举出见过的物品中哪两条边是互相垂直的。
学生独立思考后交流。
(2)判断并指出下列图形哪几个图的哪两条直线是相互 垂直的?为什么?
学生判断,并说出理由。
(3)用一张正方形的纸折一折,使两条折痕相互垂直。 学生试折, 再汇报。(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来折。 )
3、变换形式,强化概念
(1)说一说正方体的哪几条边是相互垂直的。
(2)我说你摆: 课本 21 面练一练第 1 题。
(3)看一看:课本 21 面练一练第 2 题。 三、应用 ------
画垂线。
1、 画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
(先画一条直线, 再用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和直线对齐重
第 4 页
合,沿着另一条直角边画另一条直线。
)
2、 过直线上一点作垂线。 将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与已知直线重合,
平移三角尺使已
知点 A 与三角尺的另一条边也重合, 沿三角尺的另一条边 (过 A 点)画一条直线, 这条直线就与已知直线垂直。
3、 过直线外一点作垂线。 方法同 2,放手让学生动手操作。
4、 实践感知: 点到直线的距离, 垂线段最短。
四、 解决问题
让学生应用所学的内容, 解决上课引入的问题, 用正确的 方法找到小明到公路边的最短路线。 课后反思:
这节课是通过学生的操作活动
, 探索有关垂直的知识,让
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感受学习的乐趣,使学生在自己的认知 的基础上进行学习。我有这样几点感受:
1、一定要从实际出发,从理论中抽象出直观原型。这节 课开始从学生熟悉的剪刀和红十字这两个生活中的事例,引 出两条直线相交的两种不同情况,接着引导观察、讨论这些 相交的图形中线与线形成什么角,从而引出其中的一个特殊 角直角,抽象出生活中互相垂直的图形,学生理解起来更清 晰。
第 5 页
2 、重视动手操作。本节课,我让学生动手,把正方形的 纸折出两条互相垂直的线,然后引导学生观察,学生得出用 一张纸先折一次,然后沿折痕对折,得到两条互相垂直的直 线。在折的时候,出现了有的同学折得很复杂,找出了很多 组互相垂直的线,从中悟出结论:要形成互相垂直的必备条 件是:在两直线相交成直角。
3、重视联系生活。 通过让学生寻找教室或生活中的垂线, 这个寻找垂线的练习设计 , 贴近学生的生活 , 激发学生学习 数学的兴趣。
第 6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